第112節 風暴眼

bookmark

趙國棟是在兩天之後昆州市委常委會上爆發的這一波爭論的,但是他也沒有想到爭執的白熱化竟然會達到如此火烈的程度,以至於驁個昆州市委市政府都陷入了一種躁動之中。

他意識到了這個問題的棘手性,但是還沒有意識到這個問題可能引發的問題嚴重性。

事實上他對吳元濟的觀點也有些質疑,昆州在發展第三產業上的確有很好的優勢和基礎,但是在總的經濟基礎上並不能讓人滿意,比起周邊的成都和重慶來,它的經濟盤子總量大小了,但是要一下子把第三產業發展提升到戰略主導產業上來,甚至要起到爲昆州經濟扛鼎的位置,趙國棟還是有些懷疑。

第三產業的發展往往需要一個較爲厚實的第二產業作爲基礎,在這一點上昆州卻顯然是短板,當然這並不是說第三產業發展的先決條件就是第二產業的雄厚,但這個因素不容忽略。

並不是說趙國棟不相信吳元濟的工作能力,關鍵在於他提出的用房地產行業發展作爲紐帶來符其他產業聯結起來,形成一個共進退的休系,可房地產業將來的走勢如何卻要受到國家大政方針的影響。

現在大家嘴裡都是言必稱城市化進程,似乎中國的城市化進程比起西方國家的城市化進度還差得很遠,當經濟發展到一定程度上,城市化進程不可逆轉,那麼中國的城市化也就一樣會爲房地產業帶來持久發展的動力。

但是實際上城布化進程中也出現了很多難以解決的問題,就像農民工始終無法融入到城市體系中去一樣,他們無法成爲真正的城裡人,這已經對政府構成了相當大的挑戰,而房地產行業的火熱也使得房價飛漲,中央地方政府在保障房建鈹上的辣位,城市教育、醫療衛生和社會保障等方面!$源的嚴重匱乏,不得不將這一部分新來羣體排斥在外,也使得本來就在城市生存十分困難的農民工羣體更加艱難。

沒有科學合理的城市化進程規劃,只會給城市帶來混亂和壓力,在這一點上,趙國棟擔心吳無濟的判斷是不是太過於樂觀了。

當他得知宋國渠在全省第三季度經濟運行分析會上點評昆州市經濟發展規劃時,用了東一榔頭西一棒子,沒有頭緒和科學的規劃,新提出來的構想缺乏現實經濟基礎作爲依託,好高騖遠等等這一系列言語時,他就意識到這個問題可能會複雜化了。

宋國渠當然不會無的放矢,吳無濟到昆州擔任市委書記也有一段時間了,他和王烈之間關係不僅僅是貌合神離那麼簡單,最主要還是在發展觀點存在巨大差異,兩人在市委市府內都各有一幫支持者,但是作爲市委書記,先天優勢幫助這場本來勢均力敵的對峙中的吳無濟在一點一點的贏得主動,王烈的優勢也在漸漸削弱。

王烈的性格很剛烈,當初有意讓他離開昆州時,他就拒絕了,現在走到這一步,的確讓人有些棘手。

“你是說陶省長也在不點名的批評昆州構想不切實際?”趙國棟本來已經端起的茶杯又擱了下來,有些驚訝的揚起眉毛望着眼前眉頭深鑽的吳無濟,“這倒是新鮮事兒,陶省長這一段時間可都是挺低調的,真澈想到777777:

“唔,我也是沒有料到啊,宋省長來了橫挑鼻子豎挑眼,咱就不說了,忍了,可陶省長也來這麼一出,我可就有點不敢裝傻充愣當沒聽見了,趙部長,你說我這市委書記該怎麼當?要不,讓給王烈來作?”吳元濟似笑非笑攤攤手,聳聳肩,“看來我這昆州市委書記當得很不稱職啊,這麼多領導都要替王烈打抱不平,好像我當了市委書記對他這個市長很不待見似的,可姓吳的是那種人&?”

趙國棟半晌默然不語,一個性格強勢,一個天性倔強,本來就有些心結,現在再加上工作觀點上的迥異,這昆州局面頓成水火不容之勢了。

陶和謙隱忍這麼久突然發力,其勢洶洶,來者不善啊。

王烈的背景決定了陶和謙和宋國渠的態度,這個時候突然跳出來他們大概也是深思熟慮過後的結果了,張保國還暫時沒有動作,一旦三人再度聯手,只怕這個問題就沒有那麼簡單了。

王烈在省裡的風評本來就很不錯,甚至包括楊彪和商無病都對王烈頗有好感

像省軍區司令員蔣天貴據說和王家也是莫逆之交,孫進據說在京裡的時候就和王烈相識,到了滇南之後兩人關係更爲密切,一旦形勢演變成爲吳元濟和王烈的個人意氣之爭,那麼就很難收拾了。

吳無濟是蔡正陽和自己推出來的人,當時在推出吳元濟的時候,褚柳和商無病都有些不同看法,認爲吳無濟有些剛愎自用,作風強勢霸道,缺乏容人之量,在紅山那邊也有一些反映,只不過蔡正陽壓下了這些不同聲音,加上陶張二人當時處於隱忍階段無法和蔡正陽公開叫板,所以吳元濟在省委常委會上的推薦才能獲得通過。

現在情勢有些變化,吳元濟的省委常委遲遲沒有在中組郜那邊獲得通過,這就增加了這份變數,也許陶和謙和宋國渠正是看到了這個誘因,纔會利用王烈和吳元柿麼r間的矛盾而推動這一矛盾的白熱化和擴大化。

吳無濟見趙國棟半晌沒有說話,也知道對方在考慮掂量這個問題的嚴峻性,微微苦笑道:“趙部長,我覺得這件事情恐怕要向蔡書記專題彙報一下,我和王烈之間的矛盾並非什麼意氣之爭,而是在工作觀點上的不一致,在市委常委會上,我們也都是開誠佈公的把問題攤開來,並沒有誰蕺着掖着在背後打冷錠子的動作,我覺得這本來是一件很正常的工作上事情,怎麼就會演變成爲這樣,這有些不正常啊。”

趙國棟心中也有些煩躁,這事兒不能說吳元濟做得不對,王烈也沒有錯,只不過在特定的時候,被一些人加以利用,事情就有點向着不可控方向發展下去的趨勢了。

在吳元濟離開之後,趙國棟就把自己獨合一人關在辦公室裡思考着

這個問題。

吳元濟必須要繼續擔任昆州市委書記,這一點不容變更,否則這就是對蔡正陽和自己戌信的巨大打擊,至於說中組部那邊還沒有把吳元濟的省委常委敲定下來,那也只是時間問題,只要省委這邊意見不變,那麼中組部那邊遲早也要落尖-這個常委問題,他們即便是想要拖也不可能拖太久。

吳無濟不能動,而要讓昆州局面恢復到正常,不能讓人利用吳元濟和王烈之間的矛盾來興風作浪,那麼就只能動王烈了。

但是王烈先前的態度也很堅決,堅持不願意離開昆州,對方是一個很固執的人,尤其是在這種情況下,他會服從麼?

這個問題相當棘手,如果王烈現在個人態度依然是不願意離開昆州,省委也許就只能考慮組織強行調整,那麼在省委常委會上這個意見會不會引發一輪新的風暴?這個調整方案能不能得到大部分常委們的一致認同?一旦自己提出的意見遭到否定怎麼辦?這個風險趙國棟必須要評估清楚。

王烈如果鐵了心要留下來,又有陶和謙和宋國渠甚至張保國這幫有心人在背後支持造勢,如果像孫進、蔣天青這些和王烈關係密切的常委們也對王烈留下持支持態度,他甚至還有可能獲得褚柳、楊彪和商無病在這個問題上的同情,這就會演變成一個不可預測的事件。

即便是蔡正陽能夠影響到褚柳、楊彪和商無病他們的態度,但是這樣一件事情走到這個程度上,那對蔡正陽的威信也是一個極大損害,作爲組織部長,趙國棟不能讓這種局面出現。

他必須要在這種危險事態出現之前把它扼殺在萌芽狀態。

解鈴還須繫鈴人,陶和謙和宋國樑他們並不知道自己和王烈之間的關係並不像他們想象的那樣簡單,在這一點上,趙國棟覺得自己可以有所作爲。

至於解開王烈的心結,這件事情才能避免像最危險的狀態發展,而趙國棟也相信王烈應該看得清楚目前詭異的態勢,什麼人是真正支持他理解他,什麼人是想要利用這件事情把水攪渾,從中達到不可告人的目的,王烈不會一點感覺都沒有。

悲摧,俺的月票已經落後了,推薦票卻在上榜的邊沿徘徊,始終差最後一步,兄弟們別折磨老瑞了,勞煩你們的雙手,點一點投推薦票那一欄吧,讓弄潮上榜吧!

推薦票有木有,貌似有木有這個詞兒很流行,俺也流行一下吧,嗚

第47節 各有所謀2第28節 風起雲涌的時代第47節 前景第60節 被瞄上了第10節 你追我趕第40節 無聲之戰第60節 弦外之音第79節 節外生枝第125節 陰影第15節 《對話》第88節 曲徑可通幽第76節 成熟第99節 厭物第37節 資源產業第85節 終於來了第38節 暗線第45節 干戈第52節 良機第75節 殺雞儆猴第29節 潛流第12節 潮起(2)第40節 龍蛇爭霸(3)第58節 弔詭第35節 見縫插針第38節 三公競爭第107節 滿意度是關鍵第8節 省委書記的態度第78節 不道德的東西是最誘人的第91節 豐收第63節 黨委會第75節 殺雞儆猴第50節 省政府第35節 滬上風雲(1)第89節 胸襟第68節 挫第21節 天地寬第14節 敵蹤第35節 要努力,要奮鬥第19節 人精第37節 資源產業第80節 城市經營第51節 操作第104節 差距第51 議題第33節 最後一班崗第14節 波起第38節 交心第97節 俱樂部裡(2)第81節 換手第11節 讓羣衆滿意就是第73節 宣傳第22節 進展第2節 觀瀾(2)第2節 萬般心思第91節 體系初立第75節 官痞第39節 橄欖枝第85節 生活如斯第69節 該來的始終要來第97節 後時代隱現第25節 亮點(1)第55節 人事變動第4節 做兩件事情!第1節 蛇吞象第104節 青萍之末第94節 緣分第50節 招兵買馬(1)第68節 命運之珠第99節 東風西風第85節 複雜第82節 暗伏第11節 無眠第35節 契機第50節 旅遊資源第3節 同殿爲臣第27節 天時地利人和第30節 韜光養晦第115節 定案第47節 嫌隙第83節 一入京城深似海第8節 人生如戲第99節 團拜第15節 重壓第16節 運作第48節 潤物第14節 裂痕第55節 很不簡單第30節 騎虎第103節 發展觀和政治心態第107節 反省,爲了前行第68節 牽線第32節 要直面第111節 動容第64節 政治第16節 見面會第90節 和諧第10節 爭議人物第29節 激辯第55節 春潮帶雨晚來急第77節 變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