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節 淬火

我也聽到關於你的一些傳言,說你嘴裡放炮,質疑國家一些產業政策,而且有點譁衆取寵的味道,帽子倒是替你扣得挺大,但是具體反映出一個什麼樣的問題來卻也見不出真章來,說說吧,我倒是想聽聽你這炮放得準不準*……”

應東流也很是有興致,一邊吃,一邊道,絲毫沒有受到什麼影響。

趙國棟也不客氣,把自己在發改委這一個多月來的瞭解收穫以及自己產生的一些想法和觀點和盤托出。

在應東流面前他覺得自己反而可以放得更開,一方面他是自己老領導,對於自己也很瞭解,另一方面他不是自己直接領導,但卻是執掌北方門戶大市津門市市委書堊記,津門現在一樣面臨着很大的壓力,怎樣在羣雄環視的壓力下突圍而出,也是擺在安東流面前的一個巨大問題。

應東流對於趙國棟的一些觀點和看法也很感興趣,尤其是趙國棟提及國家基礎產業的鋼鐵產業上的觀點,也引起了他的一些思考,齊魯在鋼鐵產業上的一些構想並不是什麼秘密,這已經讓一些民營鋼鐵企業感到惴惴不安,鋼鐵企業的整合是大勢所趨,但是誰該來整合誰,這本來應該是一個市場問題卻擺在了政府面前。在政府看來能夠聽從政府指令,承擔了更多社會義務和承擔了更多社會貴任的國有鋼鐵企業是理所當然的整合者,國資背景固然可以讓國企之間的整合兼併顯得水到渠成,但是面對民營企業呢?

如果民營企業是規模小,效益差,自然不是問題,但是同樣面對的是規模大,甚至效應更好的民營企業,那又該怎麼辦?

這都是擺在面前相當現實的問題。

國家法律也好,產業政策精神也好,只要要求鋼鐵產業要實現規模化,要求整合現有鋼鐵企業,但是卻並沒有規定誰來兼併誰,在經濟學家們眼中這本來是一個十分簡單的問題,弱肉強食,優勝劣汰,市場法則就該發揮作用,但是真正接觸到最真堊實最具體的問題時,這就相當棘手了。

“關鍵在於公正公平,有的人說國有企業之所以效益不及民營企業,那是因爲承擔社會責任更大,所及社會義務更多,那麼我們國家法律法規已經逐漸健全,對於民營企業我們一樣可以按照法律法規來進行規範約束”對於國有企業身上揹負的包袱,如果本該是政府來承擔的,那麼政府就要理所當然的接手過來,比如企業所辦的社會事業,政府就該接手,而像民營企業被指責詬病的環保問題也好,違規佔地也好,你嚴格按照法律法規進行規範,有什麼不可以?這些問題在國有企業中有沒有,如果有,那也一樣一視同仁!我想,民營企業所求的無外乎就是一個公正而已*……”

“我想如果在公正公平的環境下你國營企業競爭不過民營企業,那麼民營企業兼併你又有什麼不可以?而你國營企業一樣可以利用自身的規模優勢和人力資源、管理等諸多方面優勢安現對民營企業的兼併”我所要說的就是,你國營企業沒有權力也沒有理由要藉助政府行政權力和行政資源來實現對民企的兼併,如果這樣做了,這就是不公平不公正。

“或許有的人會大談持談像鋼鐵行業這些基礎產業必須要掌握在國家手中,以防產業安全和風險,在我看來這是一種自欺欺人的膽怯和不自信的表現,像中國這樣的大國,一兩家根本不具有莖斷性質的企業是民營性質,難道就會造成產業安全?產業安全究竟是指什麼,是怕民營資本力量變大,還是擔心外資趁機侵入?商務部難道就是吃乾飯的?他們就真的閉目塞聽*……”

趙國棟的詞鋒相當犀利”應東流也在思索對方話語中的深意,應該說目前假借產業安全這一理由來限制民營企業進入一些行業的觀點意識在各級黨政政府中都普遍存在,但是在應東流看來,更多則是一種不願意捨棄以前政府控制經濟的這種巨大權力,國有企業的負責人和管理人員帽子掌握在自己手中,它的經濟財務權力政府也隨時可以干預,這種滋味這種感覺多麼好,一旦變成了民資甚至變成了股份制,那麼政府再想要對其指手畫腳,那就沒有那麼容易了。

應東流覺得應該是這種狹隘甚至可以說醜陋而又無法明言的心態在作怪,如果再有人摻雜有個人的私心雜念在其中,那就更復雜了。

這個問題的爭論還會持續下去,從上至下這個問題其實也被無數人討論探討濫了,但是始終沒有一個明確的說法,這也是國情複雜所限,只不過鮮有像趙國棟這種層面的角色這樣明確的表態,大家都只能心照不宣的擱在臺面下,所以這一次趙國棟的言論雖然也只是在一定範圍內的所謂個人觀點,但是帶來巨大的衝擊性影響也就可想而知了。

在這個問題上應東流沒有置評,事實上,他也不能置評,如果說趙國棟還可以以個人觀點作爲託詞,畢竟他只是副主任,“個人觀點”也僅供參考,而自己如果輕率表態,那麼帶來的影響就截然不同了,哪怕只有他們四人在場,他也不能做任何表態。

倒是對於趙國棟提出國有和民營化工企業應該果斷走出國門參予上游資源的開發和控制這一觀點應東流相當贊同,尤其是對趙國棟提出對民營企業要有針對性扶持,利用其在海外併購和投資上政治因素干擾小的優勢,鼓勵他們走出去,在資源和技術性行業中大展身毛這一觀點應東流是相當支持。

這一頓飯吃下來,兩位女士基本上成了無事可做的旁客,而趙國棟和應東流的滔濤不絕也構成了這個小聚的主旋律,吃了飯之後,幾人也迎着春末的微風沿着後海緩緩而行,趙國棟和應東流在前,兩女在後,一邊探討,一邊漫步,很有些縱論天下事的風采。應東流現在初到津門,手裡邊也沒有幾個足以信賴之人,津門作爲北方經濟第一重鎮,又是首都海上門戶和北方最重要的海運港口,這幾年經濟發展明顯落後於其他直轄市,更不用說南方那些經濟活躍地區,中堊央在這個時候把應東流放在這個位置上來顯然也是看重應東流在安原省從省長到書堊記這個期間政治上的穩健和經濟發展上大膽用人所取得的成績。

雖然比起粵、蘇、魯、淅幾省來安原經濟實力依然還有一些差距,但是讓人感到可喜的是,安原以往安都一城獨大的格局已經被徹底打破,寧陵的崛起和諸如懷友、永樑等新興城市的高速發展,加上唐江、通城、榮山等經濟落後地區的面貌呈現出巨大改觀,這些都得益於以應東流爲首的省委一班人在用人上的不拘一格。

正是看到了應東流在安原省委書堊記位置上表現出來的能力,中堊央纔會有這樣的安排,而應東流實際上在中堊央作出決定之前並沒有多少思想準備,以至於到了津門之後也覺察到自己手上欠缺能夠一兩個能夠幫助自己打開局面的角色是多麼的痛苦。

“國棟,如果你不是這一次纔到國家發攻委,我真的想要向中堊央建議讓你到津門來,我現在算是體會到了巧婦難爲無米之炊的痛苦了。”應東流半開玩笑的道:“怎麼樣,有沒有興趣到津門來,我估摸着你在國家發改委也不可能呆上三五年吧?只要有興趣,我那裡大門可是隨時爲你敞開,你要不好說,我去找諸部長和副主堊席。”

“東流書堊記,您說我這纔來一個月時間就在琢磨走人的事兒是不是不太合適啊?我若是有機會到津門,那我寧肯不到這發改委,相較於在部位裡邊頤指氣使的發號司令,我寧肯到下邊紮紮實實做點事情。”趙國棟有些感慨的道。

“國棟,你這話不對。”應東流改變了態度,正色道:“國家部委尤其是像國家發改委這樣的部委對於你來說也算得上是一個前所未有的機遇,我可以相當絕對的斷言,你在發改委的經歷會讓你受益一輩子,每個人每個時期的經歷對於一個人的成長來說都是相當寶貴的,就像你到滇南擔任組織部長一樣,你是不是感覺到自己受益良多?那麼國家發改委的這一段經歷會讓你更上一層樓,這對於你日後走上更重要的工作崗位來說更是必經之路,我可以用一個冶金上的專業術語來形容,就像是古代巨匠們鍛造出一柄絕世名劍時那最後一關一一淬火!”

應東流顯然在爲自己這個用詞造句感到滿意,相當得意的重複強調了一句,“淬火,對,就是淬火,只有經歷了淬火這一關,你纔會真正步入登堂入室的境界!”

默默無語兩眼淚,嗚嗚。

第11節 潮起(1)第102節 傲霜冬梅第123節 格局第107節 反省,爲了前行第106節 出訪第24節 貴人第104節 助力第43節 能量第71節 舉重若輕的結局第99節 風暴之始第84節 陰風第2節 土城第93節 對決(1)第90節 說客第46節 迎頭相撞(1)第99節 接待任務第60節 滋味和心態第58節 省長助理第52節 經濟走勢第94節 一賣煤的第43節 圈裡圈外第12節 調整2第70節 視察風波第24節 揣摩和迎合第20節 猛龍第6節 常委們第28節 大哥大第48節 給個機會第88節 曲徑可通幽第36節 滬上風雲(2)第120節 後院第38節 陰霾重重第27節 房價之殤第79節 人事問題後記4第36節 多元化第36節 埋伏第61節 折騰第28節 褚柳第97節 朝賀第52節 能耐第47節 彙報第22節 燦爛滋潤第26節 涅盤第41節 干將第65節 公關第90節 塞翁失馬第74節 競爭第84節 山雨欲來第53節 智慧第16節 全勝第121節 大人物?第66節 “同黨”第57節 鬥法(1)第73節 要動手了第33節 浮動第56節 東流第103節 落地桃子第3節 廣闊天地尤姐第19節 第一站第73節 隱性競爭第64節 懷慶第6節 龍潭虎穴第70節 拿地第53節 趙系人馬第67節 破冰(1)第42節 蝴蝶翅膀扇動第91節 抓住一切機會第34節 學弟第70節 運作第91節 體系初立第116節 交鋒第17節 常務第71節 舊部(3)第14節 磨刀不誤砍柴工第93節 既定第120節 後院第85節 樹欲靜第74節 各有所謀第104節 差距第26節 羣體第1節 觀瀾(1)第31節 兄長們第100節 市與區第88節 惑人的選擇第26節 閨蜜第15節 宣傳部第35節 要努力,要奮鬥第13節 壟斷第21節 膿瘡第61節 基層難處第42節 突破點第80節 掠過第22節 適應第95節 渠成第18節 選點第29節 平行線第29節 現場直播第70節 暢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