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5節 對比

趙國棟的話語中含義很豐富,焦鳳鳴一時間也無法完全消化理解到,但是他也知道趙國棟對寧陵的發展一直很關注,雖然表面上看起來他已經和寧陵沒有多少關係,但是任誰在寧陵工作幾年,而且一手一足把寧陵局面打造出來,其飽含的感情都無法用語言來形容,焦鳳鳴很理解這一點。

鍾躍軍和自己搭班子來繼續推進寧陵的發展是趙國棟一手確定的,現在趙國棟雖然離開了,但是對於自己和鍾躍軍來說他們都還堅定不移的按照趙國棟當初確定的方針在推進工作,而且寧陵的發展也見證了當初趙國棟離開時的預言,這一點也讓焦鳳鳴很是佩服趙國棟的遠見。

“趙主任,說實話,我也不希望躍軍書記走,寧陵還需要兩三年的發展來穩定,距離您提出的追趕安都,都還有一定差距。今年我們設定的目標是2200億,上半年完成了980多億,下半年估計會高一些,估計問題不大。”焦鳳鳴言語中充滿了信心,“躍軍書記若真是走了,我也很擔心換了一任市委書記會不會對寧陵發展有影響。”

“鳳鳴,要說我們倆這種觀點本來就有些狹隘,難道說換了市委書記寧陵就要大亂?就對安原省委的用人這麼不信任?如果是這樣,那隻能說明這個用人制度和體制有問題,只是事不關己,關己則亂啊。”趙國棟自我解嘲般的笑道:“我也和躍軍說了,不要計較一城一地的得失,心胸放寬一些,機會還很多,只要你把寧陵這局棋下好了,領導自然看得見,這不是誰可以抹殺得了的。”

“趙主任,我明白,寧陵的局面來之不易,我和躍軍書記都會好好把握。”焦鳳鳴點點頭,前面就是餐廳了,“來,趙主任,這邊請。”

下午的考察調研和晚間的座談會都進行得很順利,趙國棟在座談會上也談了自己的一些看法,但是更多的是幾位司長都對寧陵的發展面貌給予了相當肯定。

這倒不完全是阿諛逢迎上司,而是對比了昨天安都的表現和今日寧陵的氣象,作爲一個省會,一個副省級城市,而寧陵則是一個偏處一隅的普通地級市,兩相對比,實在令人感慨。

張永培重點評點了聯合技術研發中心的作用,認爲聯合技術研發中心對於寧陵以硅材料爲主的光伏產業起到了一個引領技術潮頭的作用,明確表示國家發改委將認真考慮聯合技術研發中心對於整個國內光伏產業乃至新能源產業的示範作用,考慮要從政策、資金和技術設備上予以扶持,這讓寧陵市委市府和開發區管委會也是喜出望外。

古壽昌則對寧陵在外資利用上的選擇性給予了高度評價,認爲寧陵市委市府在有針對性的選擇引入外資上做得相當好,尤其是明確了以新能源產業爲主,同時兼顧了國內資本像這方面的傾斜,做到了合理搭配,技術上也強化合作吸收,比起許多地方不顧本地實際情況盲目引資來,值得學習總結。

張宏偉評價很簡短,但提了一些很有實用價值的建議,尤其是在物流業和流通產業上如何使之與本地農副業發展結合起來,利用物流業和流通業的發展帶動冷鏈、倉儲等新興產業的發展,促進農民增產增收,這些建議讓齊華和趙國棟都爲之耳目一新。

座談會結束後,趙國棟也和寧陵市委市府班子成員一一道別,這才上車返回安都。

對安原的考察在趙國棟看來除了安都外,寧陵和綿州的考察效果都不錯,寧陵不說了,綿州也有一些看點。

貝鐵林出任綿州市委書記時也面臨的是一個讓人頭疼的局面,綿州傳統的動力機械、機牀、儀表、家用電器製造行業都陷入了低谷,而綿州歷來就是縣域經濟薄弱,市裡邊經濟也主要靠幾大支柱工業支撐,工業發展一陷入低谷,綿州經濟發展速度便直線下滑,這也成爲上任市委書記之所以被調整主要原因,而貝鐵林也不是神仙,面對這種局面他也是一籌莫展。

但是綿州相較於其他城市也有其獨特的優勢,中機十二院和中航機電設備研究所、核工業中南物理研究院都位於這裡,從去年開始國防科工委有意要將綿州市郊的琵琶溪地區打造成爲中國內陸的“科技長廊”,提出了“科技長廊”計劃,已經獲得了國家發改委和國務院的正式同意,主要是要建立以航天科技、核科技和專用機械設計爲主的基礎產業研究基地,琵琶溪科技長廊建設由此拉開序幕。

預計國家將在今後十年間陸續投資二百二十個億用於琵琶溪科技長廊建設,將其建成中國內陸地區的最重要的基礎產業科研基地。

趙國棟考察綿州也就是重點考察琵琶溪科技長廊的規劃和建設情況,綿州也因此迎來了一個莫大的機遇,不能不說貝鐵林這個傢伙還是有些狗屎運,科技長廊的規劃和建設直接對綿州社會經濟事業的發展起到了巨大的影響和拉動,綿州市的整個規劃也因此而進行了大幅度調整,包括產業結構的調整也可以藉助科技長廊的東風而迎來一個春天。

相較於寧陵和綿州的新氣象,安都的確有些老邁了。

這是安原之行給趙國棟留下的印象,應該說從關京山和譚立峰的搭檔來看還是比較有力的,兩人都是不甘人後的角色,從那一晚專門來拜會自己就能感覺得到,但是你有想法是一回事,要落實到實處又是一回事。

安都暮氣不是一天兩天就能消除的,在趙國棟看來,從苗振中到孫連平,這兩任安都市委書記給安都帶來的傷害和影響太大了,中央在安都市的人事的安排是欠妥的,這直接導致了安都市目前的困局。

經濟發展本來就如同逆水行舟不進則退,安都市的沒落也就給予了省內其他地市的機會,比如前期的寧陵和懷慶,現在的唐江和通城、榮山,這些城市的快速發展更把安都的遲緩襯托得格外刺目,現在的安都正面臨着一個艱難的轉型期,關京山前期做了大量工作,費盡心機把安都的帶上了路口,但是下一步要怎麼來走,依然面臨着太多的不確定性。

寧法主政安都時期把安都推上了一個高速發展之路,但是卻在苗振中手上緩下來,雖然經濟發展都有其規律和週期,有快就有慢,有盛就有衰,但是寧法主政安都時期安都經濟已經呈現出一個蓬勃向上的勢頭,但是苗振中主政安都時期,由於和市長姚文智關係惡劣,對姚文智的許多工作思路予以否定,市委市府工作思路脫節,直接導致了安都市發展陷入迷茫時期。

而接任的孫連平思路不但和苗振中一脈相承,而且觀念更加保守,直接導致了姚文智的離開,到關京山出任市長之後才略略有所好轉,但是局面並沒有能夠從根本上得到改變。

雖然現在關京山和譚立峰的搭檔宣佈了安都市新一屆班子的成型,但是在市級班子和局行、區縣主要領導中苗振中和孫連平留下的印痕依然很深,要想消除這二人的影響,讓安都市幹部思想作風得到徹底的轉變,這還有待於下一步工作的開展。

而這其中還有一個關鍵,那就是如何在整肅安都市幹部職工思想觀念和工作作風時贏得省委的支持,如果沒有省委的支持,那麼安都市這一場所要面對的痛苦蛻變也許又將成爲一個不了之局。

趙國棟只能說安都命運多坎坷了,一個昔日在十五個副省級城市中僅次於廣州的角色,十多年過去後,經濟實力反而退居到了五名開外,而且如果安都發展沒有大的起色,其地位還會一路下滑,被目前已經表露出來超越架勢的寧波、南京、成都、武漢所趕上,按照目前幾個城市的發展速度,今年寧波和南京超越安都已成定局。

如果從寧法卸任安都市委書記時由另外一個頭腦思維更爲開放者來擔任安都市委書記,也許安都市依然可以穩居十五個副省級城市中的前三甲,但是歷史從來就沒有如果,所以安都就面臨着如此悲慼的命運。

安都市的問題一直困擾着趙國棟,直到趙國棟考察完川、滇、黔三省在返回京裡的飛機上,他依然在思考着這個問題。

第17節 光棍第27節 不一樣的路第25節 常委第7節 潛因第131節 暗波第8節 錯綜第45節 重磅第87節 較量第107節 第二家庭第81節 富貴險中求第32節 前程第3節 亮點第31節 打火機第106節 受教第19節 活動第101節 火熱之局第107節 諜影重重(2)第41節 龍蛇爭霸(4)第13節 壟斷第29節 進入狀態第23節 聚會(1)第27節 務虛務實第102節 致命狙擊第81節 天孚公司第66節 鳶飛唳天第41節 佈局第82節 招惹第89節 一言難盡第44節 鍥而不捨第89節 發展的目的是什麼?第107節 一朝風來千般變第109節 胡潤百富榜第68節 牽線第22節 砥定第97節 當選第46節 迎頭相撞(1)第55節 春潮帶雨晚來急第8節 獵物——肥魚第31節 遠見第21節 天地寬第45節 揮刀第94節 妙招第41節 再遇第71節 艱難抉擇第6節 龍潭虎穴第38節 安靜的走開第50節 怦然心動第3節 康熙青花第32節 前程第27節 天時地利人和第34節 永不停步第27節 務虛務實第72節 惺惺相惜第60節 微妙之局第110節 鑫達第46節 陷阱?第58節 平臺第108節 考察分析第31節 黨代會第15節 難題第13節 壟斷第122節 不凡第22節 砥定第123節 碩果第49節 明暗戰第68節 越挫越勇第86節 務實第86節 邁步第5節 老奸巨猾第11節 讓羣衆滿意就是第87節 探討第7節 刀鋒邊緣行走第126節 相濡以沫第52節 尋常家務第32節 難第57節 得失第54節 道上第111節 熱土第30節 感情這玩意兒第95節 國有所爲第87節 鳥盡弓藏第26節 涅盤第12節 調整2第89節 文娛與精神文明後記5第85節 複雜第78節 交手(1)第96節 微妙第21節 機遇第23節 百姓之福第7節 柳暗花明又一村第39節 豪情第109節 胡潤百富榜第50節 喬輝第64節 藏鋒第80節 發招第2節 狠手第54節 無所不能第103節 複雜的變化第103節 跡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