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9節 繼續

bookmark

趙國棟也知道現在張永培也是在刻意討好自己,寧陵報上來的項目自然是以最快速度最高效率報上來。

做事會得罪人,但是不做事你就連得罪人的機會都沒有,自然就談不上誰在意你了,這是趙國棟得出的結論。

如果不是自己雷厲風行的要求稽查辦和高技術司立即對前兩年發改委審批的國家集研發中心實驗室項目資金使用和項目建設運行情況進行審查,只怕張永培還會覺得自己是一個可以隨便糊弄的角色;如果不是自己在化肥進口權上的“剛愎自用獨斷專行”,只怕莊雲祿也還是會一直抱着敬而遠之的敷衍態度來對付自己吧?

現在莊雲祿對於自己交待的鋼鐵產業整合方案就半點不敢怠慢,和齊魯、冀中關於鋼鐵企業兼併問題也已經召開了多次座談會,雖然至今尚未拿出一個明確的結論來,但是至少制止了齊魯和冀中省裡邊希翼用行政手段來強制推行整合兼併的方案,趙國棟一直認爲這是最愚蠢的手段,只有抱着狹隘的地方主義和對民資企業的偏見者纔會做出這樣的決定。

趙國棟不在乎誰來兼併誰,京鋼可以兼併唐鋼,寶鋼也可以兼併邯鋼,莒鋼也一樣可以兼併濟鋼、萊鋼,就像沙鋼已經兼併了淮鋼一樣,權屬不是問題,地域也不應該成爲問題,都是中國國土上,爲政者應該更多的考慮民生問題、宏觀產業結構問題,而不應當一門心思放在具體行業中的具體企業行爲,那就是操心過頭了,而具體企業行爲則應當嚴格遵循市場經濟規律。

趙國棟近期在《南風窗》上發表了一篇文章,全面闡述了自己在目前產業整合和企業兼併這方面上的觀點,文章並不僅僅只針對鋼鐵產業,而囊括了目前部分省份推進的礦業、冶金等行業整合兼併。

在發表這篇文章之間,趙國棟也徵求了曾權軍的意見,曾權軍表示需要斟酌一下,一直到趙國棟把自己這篇文章交給曾權軍之後的第三天,曾權軍才把這篇經過一番修飾的文章交回給趙國棟,趙國棟看了文章大體意思沒有改變,只是在語氣上變得更委婉緩和,趙國棟估計曾權軍也應當是徵求上了上面意見,得到了首肯纔會同意自己發表這篇文章。

本來只是代表自己個人觀點的一篇文章,卻因爲自己身份太過敏感而不得不再三考慮,趙國棟也覺得有些感慨,但總算是獲准發表,也算達到目的。

《南風窗》上這篇文章一發表立即引起了很多經濟界人士的關注,認爲這是中央政府放寬民資准入政策的明顯信號,像鋼鐵企業和礦業國家政策日趨收緊的情形下,中央政府突然釋放出這樣一個信息,也讓國內民營企業爲之一振,趙國棟也作爲一個標杆式人物再度成爲熱議話題。

但是很多人也注意到趙國棟這篇文章中還闡述了另外一個觀點,那就是要求在兼併中一方面應該要按照市場經濟規律辦事,另一方面政府必須要嚴格盡職履責,除了在防止國有資產流失上要認真評估審定外,還應當在國土、環保、稅收、社會保險等方面一視同仁的嚴格監督,從法制角度上來對血汗企業、污染企業、違法企業設立禁入線。

這一個觀點也在相當程度上引起了爭論,不少經濟界人士認爲趙國棟這個觀點就有點爲地方政府尋找理由阻止民企成爲兼併主體的依據,但是也有一部分人士認爲如果你民營企業不是血汗企業,不存在違法、偷稅漏稅以及污染問題,那又何懼這一意見?

“永培,高技術產業事關我們國家經濟長遠發展大計,各省實際情況不一樣,我覺得在這一點上需要因地制宜,不宜全面開花,所以我覺得各省乃至各地市都應當有一個較爲明晰的規劃,司裡邊恐怕需要認真結合中央政策精神,有針對性的對各省和個別地市進行指導督導,就中長期規劃和短期規劃都要有明確的意見出來,你要好好對這個問題梳理一下,安排司裡邊把這項工作落實下去。”

趙國棟現在的吩咐張永培已經不敢馬虎敷衍了,這幾個月裡趙國棟正在不斷的用他的表現征服大家或者說迫使大家認可他的地位。

《南風窗》上那篇文章他也看到了,甚至還和莊雲祿進行過探討爭論,這本來還是處於探討階段的觀點,趙國棟卻敢於在外部媒體上闡明,雖然是以個人觀點來進行探討闡述,但是其意味深長。

莊雲祿一句話讓他印象很深,趙國棟獲得了高層認可,自信心和駕馭力都已經上升到了可以按照他自己的想法來向外界表明意見了,這也就意味着趙國棟在委裡邊的地位日益穩固,不能不說先前對趙國棟能力的懷疑是大謬不然。

張永培也觀察到了張宏偉在迅速向趙國棟效忠,而孔祥龍和莊雲祿也明顯改變了態度,至於古壽昌雖然依然如故,但是他這個人性格如此,無論是誰當他的領導他都沒有什麼改變,所以張永培也很明智的效仿着張宏偉。

“趙主任,我馬上就組織司裡邊對這項工作進行研究,並安排落實下去。”這一次張永培態度很堅決。

趙國棟滿意的點點頭,“那好,你們把工作計劃儘快拿出來,各省要有各省的特色,要突出差異,不要一窩蜂都是要以什麼電子、生物、先進製造業這一類熱追的產業,對於高技術產業更應當要細分化,這樣有助於集中力量進行突破,取得實效。”

趙國棟開始繼續撰寫自己的一直在構思的文章,關於解決國內企業海外併購上的政策限制一文。

趙國棟知道很多事情自己未必能一力解決,但是他覺得自己至少可以發出一些聲音來,讓上邊聽見看見,權衡其中利弊,作爲國家發改委副主任發出的聲音比起一般的經濟學者或者所謂經濟界人士的觀點顯然更能引起人們的關注。

這是自己必須要做的,也應該做的。

蕭春陽很有興趣的閱讀着《南風窗》上這篇文章,趙國棟的署名文章,《正確看待當前產業整合中出現的新動向》,話題犀利,直指核心。

“永剛,你們這位趙主任霸氣十足啊,這是不點名的在批評齊魯和冀中兩省省政府在鋼鐵產業整合的做法啊。”這篇文章他已經讀過多遍,還推薦給了自己的老總和京鋼集團大老闆看過,因爲鐵礦石進口權同樣是趙國棟提出的改革目標,他們對趙國棟觀感並不好,但是卻都一致認爲這篇文章很值得一讀。

和齊魯方面鋼鐵產業情況略有不同的是冀中鋼鐵產業分爲南北兩塊,北邊以唐鋼爲首,南邊以邯鋼爲主,而這也是南北兩大鋼鐵巨頭寶鋼和京鋼對峙局面,寶鋼已經實現了對邯鋼的初步整合,而京鋼則實現了和唐鋼的密切聯合。

處於各種因素尤其是京城贏得2008奧運舉辦權之後,中央就有意讓京華鋼鐵遷出首都地區,而現在更是明確遷往冀中草碑店地區,重建京華鋼鐵集團生產基地。

但是冀中方面提出的方案中卻明確排除了京鋼和寶鋼入主冀中鋼鐵產業進行整合的可能性,而是希望整個冀中鋼鐵產業統合在一個大型的冀中鋼鐵集團之下,這樣可以在冀中省內形成一個特大型的鋼鐵集團,這既引起了京鋼方面的不滿,同樣也讓寶鋼方面相當失落。

前期所作的那麼多工作卻因爲地方行政部門出於狹隘的自身利益着想而遭到否決,無論是京鋼還是寶鋼都感覺難以接受,但是鋼鐵產整合是以發改委出臺政策,具體推進則是各省政府來進行,所以在這個問題上無論是京鋼還是寶鋼都是有苦說不出,冀中省政府不會考慮你京鋼或者寶鋼的想法,也不會考慮唐鋼或者邯鋼的發展前途,它首先需要考慮的是省裡邊的利益格局。

“嗯,趙國棟的確有些魄力,這篇文章也敢發表出來,這是在打冀中和齊魯兩省政府的臉。”李永剛也不得不承認趙國棟在這個問題上的遠見卓識和膽魄毅力,這個傢伙不但挑戰了國企,同樣也敢於質疑地方政府,一般人是無論如何做不出這樣的壯舉來的。

“你們委裡邊對此有何評價?”蕭春陽對於趙國棟是越來越感興趣,他並不知道趙國棟對他同樣也是越老越感興趣。

“委裡邊好像都保持了沉默,但是司裡邊大家都心知肚明,這是地方政府和央企在利益博弈,這一次趙國棟站在了央企一方。”李永剛沉吟了一下才又道:“準確的說,這個傢伙似乎是覺得哪樣對產業壯大有利,他就支持哪一方,至於其他因素都擱在了一邊。

第32節 潤物細無聲(1)第88節 開導第101節 火熱之局第55節 雙雄會之探底第105節 深意第98節 引起重視第22節 熟女魅惑第30節 感情這玩意兒第36節 財政第12節 即位第31節 打火機第23節 落魄貴族第36節 深謀遠慮第11節 後續第27節 陸蕊第58節 弔詭第46節 暗流第105節 動向第106節 人事人心第50節 有蹊蹺!第13節 瓶頸第43節 觀點與人選第51節 再續前緣第52節 深層次的溝通第39節 豪情第35節 見縫插針第33節 衝擊波(3)第13節 春酒(2)第69節 一波三折(1)第5節 亮相第32節 要直面第29節 暗波第91節 造勢而動第43節 圈裡圈外第96節 攔腰一刀第2節 窟窿第8節 省委書記的態度第86節 碰壁第45節 小心慎入,危險!第9節 邀談第58節 抉擇第122節 隱憂第64節 餐前點(2)第37節 動作第9節 戳穿第24節 怎一個亂字了得?第34節 學弟第58節 關鍵是環境氛圍第100節 擴張尤姐第51 議題第46節 機場談話第34節 身邊人第80節 爭鋒第77節 謀官第108節 改變第47節 面對第84節 一流第45節 烏鴉嘴第71節 艱難抉擇第89節 騷包第34節 有何不可?第36節 高飛第39節 殺機畢露第54節 獨立特行第4節 不遭人嫉是庸才第44節 盟友第15節 局務會第115節 唐江故事第46節 暗流第32節 光環之下第41節 干將第11節 微調第86節 碰壁第98節 興衰第95節 誤會第73節 風波驟起(1)第31節 分工第3節 影響力第78節 意第14節 令人神往的傳奇第85節 生活如斯第90節 說客第102節 青萍之末的洞察第13節 突發事件第10節 野地困擾第5節 鏖戰第64節 懷慶第76節 女人和女人第48節 波譎雲詭第2節 抓住機遇第12節 潛力股第78節 謀官(2)第55節 盛會(3)第50節 總理第11節 第一印象第63節 牌(1)第7節 潛因第65節 發展纔是硬道理(1)第76節 插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