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節 曙光

寧陵已經率先開通了六條航線,京城、滬江、羊城、深圳、杭州、瀋陽,由於客流量遠遠超出當初預計,預計到今年年底還要增開南京、三亞、昆州和南寧四條航線。

趙國棟他們一行人就是從深圳直飛的寧陵,飛機在東寨機場降落,然後直接通過貴賓通道被安原方面接到,負責接待的是安原省委書記凌正躍和省委副書記苗振中。

姜華和凌正躍也相當熟悉,畢竟一個原來是中組部常務副部長,一箇中聯部副部長,都屬於黨內系統,平常在接待國外友好黨派人士來訪時,中聯部負責聯絡協調安排,而中組部則要經常參加接見,所以姜華和凌正躍是經常打交道,現在一個身爲安原省委書記,一個則升任中聯部部長,相見之下也是相當親熱。

“老薑,怎麼會突然想到參觀咱們安原?難道說滬江、深圳還不能讓客人們感受到我們國家繁榮富強?非要到咱們內地窮鄉僻壤旮旯裡來考察一番才能明白我們國際的真實國情?”凌正躍雖然平素相當嚴肅,但是在和昔日的老熟人在一起時,卻一反常態。

他對緬甸客人怎麼會選擇參觀安原,而且是點名參觀寧陵有些不解,政治局會議應該明天就要召開了,這個時候緬甸客人們卻大張旗鼓的來參觀考察寧陵,如果不是他已經獲知消息趙國棟在此之前就已經確定入圍這一輪正部級幹部名單,他幾乎就要懷疑這是有人要替趙國棟刻意造勢了。

但是即便這樣他也有些不太舒服,倒不是心胸狹窄見不得人來說趙國棟的好,只是這樣點名道姓的要參觀考察寧陵,卻半句沒有提安原其他城市,作爲省委書記心裡難免有點不是滋味。

姜華微一沉吟才道:“這裡邊是有些原因,一方面是緬甸客人他們雖然對滬江和深圳這些地方的發展相當羨慕,但是他們也認識到現在要讓他們去學滬江和深圳不太現實,所以他們希望尋找到一個能夠從一窮二白開始,自力更生髮展起來的典範,??????”

“所以就選擇到了咱們寧陵?中央可真是看得起我們安原。”凌正躍不動聲色的道,趙國棟這傢伙倒是挺會替他自己臉上貼金,想方設法都想要把寧陵這個範例給推出去,好手段啊。

“不是中央的推薦,而是緬方主動提出來要看寧陵。”姜華解釋道,“這其中還有一段插曲。”

姜華把兩年前吳迪率團來華訪問時自己和趙國棟作陪考察滇南的情形介紹了一下,自己也給吳迪推薦了寧陵這幾年的變化發展,吳迪對此大爲感興趣,所以這一次訪華,纔會提出要看寧陵。

凌正躍這才恍然大悟,原來如此。

他是老組幹了,自然也知道這其中背後的微妙,這一次人事問題在政治局會議之前就先行確定下來,甚至是通過電話和政治局委員們交換意見然後再在常委會上定案,這顯然有些不符合常態程序,雖然沒有確定具體位置,但是對於這一批青年幹部的晉升卻是定了案。

是省長還是部長,現在還未有定論,但是作爲一批六零後的青年幹部的迅速崛起,還是讓凌正躍感慨萬分,尤其是這其中還有趙國棟,這就更讓凌正躍百味陳雜。

不過對於凌正躍來說,在複雜的心態也不過是一瞬間而已,對於他來說,怎樣把握好自己的現在纔是最爲關鍵的,緬甸鞏協代表團來安原考察也算是對安原工作的一個肯定,不管寧陵以前怎麼樣,畢竟現在屬於自己治下,這一年多來寧陵發展也相當快,誰也無法否認這與省委的堅強領導密不可分。

同一時間,趙國棟也在陪着吳迪一行與苗振中熱烈交談。

緬甸鞏協代表團一行來華參觀訪問不單單是來看經濟發展,對於他們來說,怎樣通過政治組織結構上的穩固健全,來實現對經濟發展局面的牢牢駕馭,這纔是他們希望獲知的最重要一面。

謀發展當然重要,但是他們更希望借鑑中國**在基層政權組織的建設經驗,怎樣讓鞏協各級組織也能在緬甸迅速的實現從基層到中央的穩步發展起來,實現從軍政府向民選政府的穩步過度,實現鞏協從較爲鬆散的社團組織向符合社會發展的現代政黨的進化,實現鞏協對國民經濟和社會事業發展的推動促進。

苗振中也介紹了安原省裡邊從選拔德才兼備的黨內幹部來負責經濟工作,或者從擅長經濟工作的能人中積極培養髮展成爲黨員,通過兩方面的工作來實現黨對經濟工作的領導,同時黨更多的是通過對重大政策和重要人事的影響來實現對社會經濟事業發展的領導。

苗振中也還列舉了幾個典型事例,這讓緬甸客人們也都相當感興趣。紛紛通過翻譯來和苗振中交流。

到了寧陵之後趙國棟反而三緘其口了。

他知道自己的身份,自己不再是寧陵市委書記,而只是作爲一個陪客來陪着緬甸客人們參觀視察,在這裡凌正躍和苗振中才是主人,介紹寧陵的發展變化是他們的責任,自己不過是一個配角,而配角就要有配角的覺悟,不需要出頭露面的時候就最好變成一個隱身人。

苗振中也注意到了趙國棟的安靜,他本來很想把趙國棟拉下水,讓趙國棟來擔綱主要介紹人,但是趙國棟隨時躲得遠遠的,而有鍾躍軍和焦鳳鳴在面前,似乎也不太好把趙國棟這個昔日的市委書記拉來當介紹人。

“國棟,恭喜啊。”從喜來登酒店出來,苗振中和趙國棟並肩而行。

“苗書記,同喜同喜,感謝您的關心了,只不過現在說這個是不是還是有些高興太早了?中央的意見好像都還沒有正式出來,一天沒有正式出來,那都存在變數啊。”趙國棟撓了撓腦袋,說實話在苗振中這樣的政壇老手面前,說一些虛僞客套的話只會引起大家的不愉快,還不如攤開來說也顯得大方爽快一些。

“嗨,什麼變數,只要你自身不存在什麼問題,其他都不是問題,也就不存在什麼變數。”苗振中說得很富有哲理,面部表情也相當柔和,“

趙國棟笑了笑,他當然知道苗振中所說的屬實,政治局會議雖然尚未召開,但是意見卻早已經溝通交換了,決策層在這個問題上已經形成了一致,並不存在所謂的什麼變數。

現在困擾趙國棟的是自己究竟會在這一輪新晉人事變化中擔任一個什麼樣的位置,是部長,還是省長?如果是前者,自己會到那個部擔任部長,如果是後者,那自己又會到哪個省份?

對於這個問題的答案趙國棟現在還是一無所知,就連戈靜也同樣對這個問題沒有答案,中央前期的溝通也只是關於自己的入圍問題,並未涉及到具體位置,現在和其他人一樣,入圍問題雖然解決了,真正具體去向,卻是茫然無知,按照戈靜的說法,可能會等到政治局會議上纔會來進行溝通。

這一輪人事變動中有多個省部級官員會調整,其中包括安原、黔南、桂省等省的政府一把手,也包括諸如國土資源部、國家林業局等幾個部門的一把手調整,在這個時候,誰也無法確認誰會到哪個位置,或許有的人心中有一個模糊的感覺,但是對於趙國棟這個最後關頭才擠進的入圍者來說,的確一無所知。

見趙國棟只是笑而不言,苗振中心中也是無限感慨。

這個自己來安原時還只是懷慶副市長的傢伙,短短十年間不到就走到了正部級幹部崗位上,比自己的前途更爲光明燦爛,你不能只用一個運氣二字或者單純能力等詞語來一言蔽之,這是一個人各方面全方位綜合能力的體現,同時也是包涵了機遇、人脈和背景等等諸多因素混合在一起發揮出來的真正力量,只有這樣你才能解釋得清楚他能夠從短短十多年間從一個普通幹部成長成爲黨和國家的高級幹部。

這個時候苗振中已經沒有了其他負面心理因素,對於在宦海中沉浮多年的他來說,現在他只有豔羨和祝賀的心思,並沒有其他。

秦浩然要走,他苗振中接替的可能性幾近於無,而趙國棟到安原的可能性也很小,在苗振中看來趙國棟可能到黔南這樣經濟基礎較爲薄弱的省份擔任省長,抑或是像國家林業局這樣部局擔任一把手可能性更大,當然這一切都還只是臆測,具體情況只需要等到兩三天之後就能徹底明朗了。

第25節 抓賭(1)第56節 好鋼用在刀刃上第65節 何謂鋒?第47節 搭橋第3節 老部下們第15節 難題第46節 各有所謀1第102節 露臉機會第111節 結果第10節 出手第69節 舊部(1)第36節 世上無難事第105節 動向第98節 謀定後動第53節 來自基層的想法和呼聲第49節 風暴將臨第29節 同僚(1)第94節 對決(2)第93節 對決(1)第103節 針鋒相對第54節 別樣第64節 工作與生活第83節 意外收穫第21節 一個字,渣!第109節 火山第13節 歷程第31節 黨代會第131節 暗波第9節 突破第66節 滴水之恩還涌泉第55節 有要求才有妥協第56節 東流第53節 突發事件第73節 碰撞第64節 北京之行第53節 相知第65節 飢不擇食第119節 握手,相逢一笑泯恩仇第53節 首度交鋒第138節 經濟構想第76節 角力伊始第106節 這就是命運第12節 藕斷第41節 磨刀霍霍第5節 巴堅強第17節 京官第15節 出幹部是最大肯定第82節 奮鬥第42節 觀察第44節 較量第85節 複雜第37節 霧裡看花第58節 抉擇第56節 人才戰略第61節 衝擊力第3節 連鎖反應第57節 走一算三第23節 老母雞變鴨第24節 鑄錯第47節 搭橋第16節 婚宴第15節 稍安勿躁第13節 人脈第83節 晉位戰第52節 能耐第3節 禍不單行第83節 迂迴第2節 膿瘡第58節 平臺第84節 加深第99節 交迫第93節 嬗變第100節 再無可能第58節 省長助理第126節 相濡以沫第21節 機遇第95節 紛由第35節 要努力,要奮鬥第125節 對比第36節 房子全的野望第35節 斑斕第20節 合縱連橫(1)第58節 抉擇第19節 大觀口第17節 光棍第6節 池魚第55節 招聘會第91節 喉舌第65節 發展纔是硬道理(1)第40節 籌謀第8節 複雜化第31節 忙碌第39節 適應第43節 收回拳頭是爲了更好的打擊敵人第121章 後記1第71節 高明第113節 釜底抽薪第112節 撒子第52節 賞識第54節 浮出水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