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5節 強硬

凌正躍上車之後就陷入了沉思。

他沒有想到中組部裡在這個問題上竟然趨於一致,這讓他頗爲意外。

他原來作梗的肯定會是戈靜一人而已,頂多也就還有一兩個幫腔的,但是沒想到連最大的支持者諸賢在這個問題上也持擔心態度,這就讓他意識到問題的嚴重性,甚至是不可逆轉性。

如果連諸賢都認爲在增補常委的問題上應該給予趙國棟一定的尊重,那麼也就是說中央已經對自己前期的一些做法頗有微詞了,想到這裡他不禁有些懊悔不該在胡萬山入常的問題上花費了太大的力量,有時候你看着自己似乎成功了,但是成功的背後也就意味着你必須要做出讓步,這是平衡之道,只不過這一次的讓步卻是凌正躍絕不願意見到的。

鍾躍軍不能入常,哪怕讓鍾躍軍擔任副省長,讓焦鳳鳴來擔任寧陵市委書記,這種之前從未考慮過的的方案也遠勝於鍾躍軍入常帶來的衝擊力可能導致的危害。

但是諸賢並不看好這個方案,張宏偉擔任副省長勢成定局,另外一個副省長按照規定應當由一個民主黨派或者非黨人士來擔任,安原省的副省長缺額就滿了,而其他幾個副省長任期未滿,年齡最大的黃治中也還有兩年,這個時候想要動顯然不合適。

這讓凌正躍大感頭疼,不解決這個問題,也就意味着趙國棟在常委會的影響力會得到極大的提升,而鍾躍軍入常不僅僅是常委會多了一票那麼簡單,也就意味着中央對於寧陵目前的發展模式的肯定,而之前自己卻在不同場合表明了不贊同寧陵目前發展局面的態度,這是一個極大的諷刺。

或許諸賢提出的另外一個折中方案更可行,讓鍾躍軍離開安原,但是即便是這個方案,凌正躍也感覺到諸賢似乎有些拿不準,不知道諸賢是覺得讓鍾躍軍離開安原不合適,還是覺得會遭到來自各方面的激烈反對?這一點上凌正躍也有些吃不準。

總之,這事兒算是進退維谷了,凌正躍是個性格堅執的人,但是並不代表他就是那種不撞南牆不回頭的那種人,他了解諸賢的性格,除非是遇上很難以把握的問題,或者是覺得這個事情弊大於利,否則他也不會有這樣的姿態,在這個問題上自己是不是該讓一讓?

但是這一讓,自己先前勾勒規劃的很多工作也許就會面臨巨大挑戰,其不可預見性的變數就會陡然增大許多,這又是自己絕不願意見到的,在這個問題上自己不能鬆手。

凌正躍可以肯定趙國棟在京裡肯定也是花了不少心思走了不少路子的,甚至驚動了很多大人物,前段時間裡他來京裡幾次多少也與此事有關,只是凌正躍沒想到事情竟然會發展到這樣的高度,否則一個省委常委決不至於牽動如此多人的神經,也絕不可能讓即將步入共和國中樞的諸賢也感到如此棘手爲難。

相較於凌正躍的有些輾轉反側,趙國棟這一夜卻睡得很安穩。

上午中央主要領導一行來看望與會代表,這是絕對不容缺席的,幾個團的代表都很興奮的等待着總書記一行的到來。

趙國棟看到了已經正式出任豫省省委書記的蔡正陽。

蔡正陽是昨晚比較晚的時候纔到的,沒有和豫省團代表一起到,據說是有一個重要的外事接待活動。

總書記一行人來到之後,親切的看望了幾個團代表,並且和幾個團的代表作了簡單而熱情的交談,這也是趙國棟首度正式和總書記見面交談。

總書記在和安原代表團代表們見面時,也與凌正躍和趙國棟兩人閒聊了好一陣,勉勵安原代表團的代表們要認真履職,爲安原七千多萬人民起到率先垂範的帶頭作用。

萬衆矚目的**終於召開了。

會議議程進行得相當順利,各地代表也對於參予事關黨和國家今後幾年建設發展的政治活動極爲重視,紛紛建言獻策,各大媒體對於這一場將決定中國未來幾年發展道路的盛會極爲關注,紛紛雲集京城,採訪與會代表。

趙國棟不出所料的也成爲採訪的熱門人物。

作爲新當選的本屆中央委員,趙國棟以三十八不到之齡打破了改革開放後的歷史,七零後首度進入中國的決策階層,這對於全國乃至世界都是一個令人關注的焦點。

而**這一舞臺也使得趙國棟之前的一切素材都被重新挖掘出來。

無論是新加坡的《聯合早報》,還是香港的《大公報》,抑或是朝鮮的《勞動報》都用了不少的篇幅來報道這位冉冉升起的政壇新星,當然這中間也同樣少不了諸如美國的CNN、《紐約時報》和時代週刊,英國的天空電視臺,法國的《費加羅報》的點綴。

趙國棟在花林縣任職時的勵精圖治銳意進取,在西江區擔任區委書記時的抗洪救災事蹟,在懷慶時的高瞻遠矚,在能源部時的深謀遠慮,一直到他在擔任寧陵市委書記時讓寧陵發生的翻天覆地的變化,都一點一滴的被翻騰了出來,展現在人們面前,這個時候人們似乎才恍然大悟爲什麼這個年輕人會成爲中國政壇上七零後的第一人,這一切都是有着足夠厚實的政治表現和業績作爲後盾的。

對於趙國棟來說,這並不是他所需要的,準確的說,在他出任省長之前,無論是在擔任安原省委常委還是國家發改委副主任的時候,他都不介意和媒體進行更多機會的溝通,甚至還很樂意,但是現在情況不一樣,作爲一個被推到了風口浪尖的少壯派幹部,一舉一動都會吸引太多的人關注,而任何一句話一個詞兒也許都會被人誤讀,這會爲他日後的工作帶來很多不必要的羈絆約束。

他現在需要做的是踏踏實實的工作,一步一個腳印的踩穩每一步,只有實實在在的成績纔是最具有說服力的東西,而在此之前的大話宏圖都毫無意義。

“國棟,想要採訪你的人很多吧?這是好事,也是壞事兒,你自己得掂量着一點。”戈靜一臉笑意。

“啥好事兒,對於現在的我來說絕對不是好事兒,如果兩三年後也許是好事兒,現在不是。”趙國棟聳聳肩,戈靜在大會剛剛結束就找上了自己,顯然是有一些話想要和自己說,對此他很敏感。

上午的議程中選舉產生了新的一屆中央委員會委員,明天還有十七屆一中全會,可以說這幾乎是百忙中抽出時間來和自己談這一次話。

“唔,你知道就好,我時間不多,就長話短說,部裡邊對於你們省裡增補常委的問題很重視,最初是希望在**之前確定下來,但是因爲一些客觀原因,未能如願,改爲推到**之後再來定,可能你也知道**之後部裡邊主要領導可能有一些變化,諸賢部長可能不會再擔任部長,所以在增補常委人選問題上還會有一些波折,我想徵求一下你的意見,假如部裡邊有意讓鍾躍軍離開安原,我是說假設的話,你對此有何想法?”

戈靜的話讓趙國棟一下子警覺起來,他稍稍穩了一穩自己的心緒,沉聲道:“我對此表示反對,因爲這很不合適。”

“理由呢?”戈靜表情沒有變化。

趙國棟估計戈靜也應該是承受了很大的壓力,中組部這個位置不好坐,外界看來風光無限,但是也只有內里人知曉這其中平衡難度有多高。

“戈姐,我不想贅言,寧陵的局面來之不易,雖然從現在看來寧陵似乎發展速度降了下來,但是我認爲這是一種迴歸良性發展的態勢,這也是我們一直在努力想要做到的,而且更重要的是寧陵在體系制度建設上取得了相當大的進展,這很多人看不見,也覺察不到其效果,但是稍稍等一兩年,就可以看到寧陵會迎來一個社會經濟全面、平衡、科學、可持續的發展**,我希望寧陵的發展模式能夠爲內陸地區很多城市的發展提供一個大致的模板,作爲借鑑,而這需要兩到三年的穩定局面,也需要更加強寧陵在安原的影響力和示範效應,這一點至關重要。”

面對趙國棟鏗鏘有力而又富有漏*點的言語,戈靜垂下眼瞼,點點頭,“嗯,既然這樣,我知道了。”

第三更,推薦票依然岌岌可危,兄弟們再檢查一遍吧,俺很需要啊真沒有了,那過了十二點,把明兒個的也給老瑞行不?

第99節 厭物第101節 火熱之局第91節 破結第116節 生活軌跡第57節 挑戰第3節 連鎖反應第58節 社會責任第112節 撒子第59節 交鋒第21節 高招第2節 現實第106節 受教第35節 初談第87節 較量第29節 別樣心思第139節 風采39第16節 孰重孰輕第25節 我要和你睡第44節 伏敵第110節 衝突第11節 心冷如冰第122節 新思路第2節 萬般心思第57節 得失第55節 生活第68節 破冰(2)第19節 調整4第30節 春節第125節 師弟第99節 交際第64節 餐前點(2)第85節 頒獎儀式第66節 發展纔是硬道理(2)第87節 風不止第3節 亮點第72節 風起雲涌第99節 艱難抉擇第6節 見微知着第106節 這就是命運第16節 祝中原第17節 京官第56節 東流第32節 接待第51節 招兵買馬(2)第51節 操作第26節 狐狸尾巴第17節 局部第64節 北京之行第1節 印象第2節 安排第115節 唐江故事第25節 常委第12節 調整2第55節 雙雄會之探底第68節 觀第84節 高招第37節 動作第28節 麒麟觀第32節 搭線第23節 聚會(1)第63節 喜憂第58節 副省長第81節 焦點第14節 磨刀不誤砍柴工第97節 曖昧第86節 發酵第20節 試金石第68節 破冰(2)第20節 崛起之路第57節 世外桃源第32節 浮想聯翩第66節 運籌帷幄第69節 珍重第72節 適應第101節 盟軍在行動(2)第58節 火候第73節 追逐目標第43節 毒無解第91節 遠走第70節 語不驚人死不休!…第27節 得有自己的班底第62節 風向第10節 學會彈鋼琴第29節 同僚(1)第41節 餘波第104節 差距第66節 沒態度就是最清晰的態度第63節 寧陵虎第64節 工作與生活第38節 春節前後的微妙第56節 直面第47節 節點第3節 初來第1節 感觸第86節 陰手第19節 慾望之冬第81節 發力第84節 高招第29節 別樣心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