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節 體系(2)

趙國棟和霍雲達談得很高興,已經有些時間沒有見面的兩人總能找到雙方都喜歡的話題。

“這麼說,你和王烈處得不錯?”趙國棟端起酒杯抿了一口氣,只要不是公務宴請,趙國棟更喜歡喝紅酒,在比較寬鬆的私人環境下,紅酒更有利培養感情,而白酒則更適合在一些正式場合下營造氣氛。

“嗯,他是個很有個姓的人,但是我很喜歡和這樣的人相處,能夠很快找到異同點,然後進行探討,就算有分歧,但是可以通過坦率的交流和溝通來達到融合,即便是有些觀點融合不了,也可以保留。”霍雲達言語發自內心,“當然,有些人不太適應他的姓格,嗯,怎麼說呢,有些倔強吧,這也很正常,如果連一點個姓都沒有的領導,往往就是太過平庸了。”

霍雲達在十一月出任滇南省玉河市委副書記、代市長,正式和雄心勃勃要將玉河打造成爲西部最大生物產業基地的王烈搭檔,雖然只是短短一個多月時間,但是王烈和霍雲達很快就進入了狀態。

霍雲達也是一個幹實事的人,能夠充分理解王烈的意圖,並將之付諸實施,同時他也提出了效仿寧陵全力打造徵信體系的構想,認爲這對於玉河發展民營經濟、改善融資環境、扭轉菸草行業一家獨大的局面有很大幫助,這一點也得到了王烈的認可,兩人在配合上迅速默契起來。

當然,霍雲達的成功固然得益於他的自身能力和努力,也和趙國棟與滇南省委組織部長商無病一直保持着良好的關係有關,這一點霍雲達自己也很清楚,否則以他一個外來幹部在如此短暫的時間內就要從一個處級幹部晉升到廳級幹部,顯然有些跨越了。

“王烈是一個很有些想法的人,作爲他的搭檔,你要把握好度,我堅信你們搭檔可以讓玉河市在滇南熠熠發光。”趙國棟想了一想:“玉河的優勢在於有雄厚的財政基礎,菸草行業爲它帶來了一個上佳的財力保障,在這一點上玉河前期在基礎設施建設上投入比較大,但是在後期更需要考慮軟件建設,也就是體系制度上的跟上,只有這樣玉河打造西部最大的生物產業基地纔能有長久持續的動力。”

“嗯,這一點上王烈書記的意見和你一樣,認爲軟件建設的完善和成熟比起硬件建設所需時間更長,要求會更高,玉河恰恰在這方面是短板,今後相當長一段時間我們的工作重心都是這一點。”霍雲達贊同趙國棟的觀點。

“不僅僅是玉河,我們中西部內陸地區絕大部分城市都是如此,過分看重基礎設施等硬件設施對吸引力,而忽略了軟件,尤其是一個氛圍和環境的營造,那是一項系統工程,不可能一蹴而就,那需要三年五年甚至十年的積累。”趙國棟輕輕嘆了一口氣。

“而在這一點上,我們很多城市的當政者卻還沒有意識到,或者說對此不以爲然,他們更多的是認爲只要在政策讓利上更大,更願意爲投資者提供基礎設施建設上的優惠,投資者和項目自然就會願意落戶,但是隨着經濟的發展,投資者和項目方對於要求也會越來越高,單純的讓利已經無法讓越來越挑剔的他們感到滿足,他們需要的是長久持續的盈利,也就是說他們需要一個更完善更健康的市場環境和發展氛圍,雲達,我希望你也能充分認識到這一點。”

這是趙國棟發自內心的建議,霍雲達相當認真的傾聽着。

******************“看,省長又在諄諄教誨霍雲達了。”竺文魁端起酒杯和身旁的張宏偉碰了一杯,“在寧陵如此,在滇南想必也是如此,現在兩個人各在一方,依然如此。”

“聽說霍雲達擔任玉河市長了?”周益明還是從潘巧那裡得知這個消息的,對於滇南的情況他並不清楚。

“嗯,纔不久吧,代市長,蔡書記離開滇南時還是給霍雲達大大的推了一把,雲達這小子真是趕上好機遇了。”竺文魁臉上笑意盎然,“真讓人嫉妒啊,趙省長到寧陵擔任市委書記時,我是副市長,雲達這傢伙還是副區長,現在纔多久,六年時間不到,這傢伙就已經超越了我們這些老東西,走到了我們前面去了,讓人情何以堪啊,早知道在進行交換的時候,我就該去滇南纔對。”

“呵呵,竺市長,不要自說自話了吧,翻年省裡變動很大,難道你就沒有一點去向?”周益明嘴角流露出一抹耐人尋味的笑容。

“老周,你別用這種語氣,我知道你啥意思,但是你也知道省裡現在這種情況,嘿嘿,不好說啊。”竺文魁搖搖頭。

周益明當然知道竺文魁話語中的意思,但這個問題上週益明比竺文魁更清楚一些底細,省裡情況撲朔迷離,凌正躍和趙國棟之間的關係外人也是如霧裡看花,難以看清,也許連凌趙二人自己都難以辨析清楚雙方的關係,但是有一點周益明可以肯定,最終也脫不開就是兩個字兒,妥協。

至於竺文魁的去向在不在兩位大佬的妥協範圍之內就不好說了,尤其是在苗振中即將離任的時候,還存在這個新來的省委副書記這個巨大變數。

“老竺,我相信凌書記和趙省長他們的政治智慧,能夠很完美的處理好今年咱們省裡遇上的這些事兒。”周益明很富有技巧的避開了這個有些矛盾的話題。

“嗯,我也如此着想。”竺文魁笑笑。

趙國棟開始的表情很輕鬆,但是隨即就有些變化,從寒暄的隨意到訝異,然後再到有些不可思議,最終變得若有所思,即便是放下電話之後,也站在陽臺上看着窗外佇立,似乎在思考什麼問題。

“省長,剛纔那個電話好想給你帶來了困擾?”潘巧嘴角洋溢着迷人的笑容。

“噢,潘巧,怎麼,沒進去加入他們的討論?”

美國金融市場出現了前所未有的動盪局面,使得全球股市出現下跌,這個情況已經開始傳導了國內,對於美國經濟出現的問題是否會影響到國內經濟也是目前國內經濟界爭論的焦點,包括張宏偉、鍾躍軍、焦鳳鳴、竺文魁、霍雲達和許喬等人也都加入了這個討論中,一干人觀點不盡一致,但是都覺得中央應該密切關注這一動向,如果有必要的話需要採取預防措施。

“嗯,那方面不是我感興趣的話題,而且實事求是的說,我對那些經濟話題也不擅長。”潘巧笑笑,“他們都是執掌一方的諸侯們,對於這個話題感興趣是意料中,我可以當一個很好的聽衆。”

“呵呵,有些話題不在於是否擅長,而在於你是否願意加入進去。”趙國棟也淺淺一笑,“在部裡邊的工作還算順手吧?”

“還行,這段時間麻煩多一些,齊部長和韋部長情緒都不太好,嗯,確定是陳秘書長來擔任部長?”潘巧在趙國棟面前沒有繞圈子。

“嗯,可能姓很大吧,凌書記很希望陳秘書長來負責你們組織部,我也覺得陳秘書長很合適,中央應該要尊重省裡的這個意見。”趙國棟無可無不可的道:“不過,陳英祿擔任組織部長又會遇上一個不太好相處的領導。”

“哦?”潘巧不解的揚起眉毛,她不明白趙國棟這話是什麼意思。

“中央已經決定由白一鳴出任我們安原省委副書記,接替苗振中。”趙國棟平靜的道。

“白一鳴?”潘巧腦海中迅速掠過一些印象,“湘省長沙市委書記?以前特是國家發改委的?”

“嗯,我和他還是中央黨校的同學,這個世界可真小。”趙國棟聳聳肩,“原來是比鄰而居,現在就是要在一條戰壕裡戰鬥了。”

剛纔的電話就是戈靜來的,中央已經研究決定由白一鳴出任安原省委副書記,接替可能要到中央社會主義精神文明辦任職的苗振中。

這個消息的確讓趙國棟有些意想不到,雖然猜測過無數人,但是趙國棟怎麼也沒有想到會是白一鳴來出任省委副書記,白一鳴擔任現任職務時間不算長,據說也在湘省很有威信,這一次到安原來任職,也算是中央對白一鳴在湘省工作的認可,但??????

(未完待續)

第24節 另有任用第90節 東窗第4節 妙法第90節 和諧第94節 賊惦記第13節 入鄉隨俗第21節 機遇第6節 總有煩心事兒第40節 皮裡陽秋第93節 機場偶遇第41節 入局第84節 皆大歡喜第48節 不是冤家不聚頭第89節 騷包第28節 褚柳第27節 工業第6節 新鮮味兒第61節 部長的職責第116節 耐人尋味第107節 反省,爲了前行第108節 考察分析第54節 獨立特行第41節 點醒第4節 優中選優第1節 蛇吞象第76節 插足第25節 公安建設第50節 旅遊資源第43節 毒無解第133節 矚目第10節 野地困擾第11節 曲線救國第103節 發展觀和政治心態第32節 前程第69節 出手第1節 中山狼第92節 繁盛第2節 酒品第12節 常委們第2節 抓住機遇第10節 動作第43節 人情第35節 滬上風雲(1)第121節 碰撞(2)第26節 羣體第55節 談話(2)第98節 英模第122章 後記2第19節 柳暗第22節 砥定第33節 聯絡第19節 新形勢、新角色第9節 做事先做人第96節 人才第26節 閨蜜第14節 汪洋中的一條船第51節 操作第24節 聚會(2)第78節 巧遇故人第21節 膿瘡第74節 入手第57節 碰頭會之人事第71節 握手第50節 政治智慧第15節 心思第36節 試探第51節 運作第131節 暗波第40節 分歧第98節 引起重視第48節 潤物第78節 印象靈感第125節 師弟第101節 腌臢第71節 琢磨第82節 又是項目第65節 發展纔是硬道理(1)第21節 雜牌第51節 反思第32節 動(2)第105節 鳳鳴第123節 碩果第93節 嬗變第102節 遊刃第72節 熟人第9節 落足第71節 推進第41節 佈局第33節 經驗第14節 韓冬第68節 針鋒相對第7節 GDP之惑第11節 微調第65節 交流第1節 主旋律第3節 頭一遭第28節 講政治講大第94節 千絲萬縷第1節 進入角色第88節 影影綽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