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節 忽悠或者打動

湯少城未必清楚這其中的因由,但是陳英祿卻已經料到了這一局,他倒是頗爲佩服凌正躍的拿得起放得下,有舍纔有得,和趙國棟相比,凌正躍有主動權優勢,但是卻又少了時間優勢,如何取捨,不問可知,關鍵在於趙國棟能否成功的說服凌正躍接受這一微妙變化。

在此之前陳英祿當然已經和趙國棟進行了接觸,趙國棟的觀點對陳英祿是一個衝擊,時間彷彿又回到了八年前,那個在自己面前信心十足的市長形象變得更深刻更沉穩更自信,雖然承認趙國棟的一些看法很有見地,但是陳英祿不認爲自己把趙國棟這番觀點撿起來就可以說服凌正躍,要化解兩人的隔閡,達成暫時的攜手,最好的辦法還是讓他們倆單獨的直面。

凌正躍即便不算是剛愎,但是要想說服他,那也得有點級數的口才,而且越是距離他越近的人你反而越難以說服他,尤其是在他認定的問題上,相反,一個本來就處於冷戰敵意的角色來一番肆無忌憚振聾發聵的彪悍狂言,沒準兒還能起到些許觸動作用。

企圖徹底讓凌正躍改變觀點無異於癡人說夢,走到這個境界的政治人物,哪一個沒有完整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用得着你來灌輸這些基本的東西?你需要提出的是妥協合作的好處益處,而不需要你去在其他問題賣弄嘴皮子,要打動凌正躍的心思,陳英祿相信趙國棟有他自己的那一套本事,這一點上陳英祿自愧弗如。

大局爲重,陳英祿相信凌趙兩位巨頭,自有分寸底線,當然更有迴旋圓轉。

“凌書記,我不想誇口寧陵怎麼怎麼樣,也不是趙國棟或者鍾躍軍有多麼大的本事,但是寧陵這幾年的變化顯而易見,沒錯,寧陵抓住了一些機遇,電力設備和材料生產基地的確立,多晶硅及其相關附屬產業的先發落地以及帶來吸聚效應,後續也還連帶引進了一些新能源相關產業,很多人都對寧陵的招商引資力度和配套產業體系建設跟進讚不絕口,認爲這是寧陵奇蹟發展起來的關鍵因素,但是我要說,他們說準了一半。”

趙國棟在醞釀言辭時也考慮了很久,和凌正躍這種官場政壇沉浮了幾十年的老油子說些雲山霧罩的高層政策產業走向金融形勢意義不大,本來在那些問題上很多就是仁者見仁智者見智的東西,你可以從這個角度來分析,他就可以從那個層次來闡述,你不可能找到一個真正的切合點,即便是找到了,也不足以折服凌正躍,像凌正躍這種人,你想要說服他,那就得拿出真正的實在的東西來,玩不了虛的。

凌正躍被趙國棟的這番話勾起了興趣,從還在中組部時候,他就一直在研究分析和持續關注寧陵的發展,如果說在中組部的時候還只是一種略帶驚訝的理Xing分析,那麼到了安原之後,尤其是趙國棟同樣也來到安原之後,他就意識到如果不找出寧陵發展的本質精髓,只怕自己和趙國棟之間的較量,就始終難以佔到上風,經濟這張牌你打不好,你就無法真正的貫徹自己的意圖。

趙國棟感覺到了對方的目光,平靜的道:“準確的說,前期寧陵的啓動的確是抓住了一些機遇,或者說招商引資尋找到了一些契機,比如電力設備和材料生產基地是當時我還在西江當區委書記時跑國家經貿委那邊爭取到的,而多晶硅產業則得益於寧陵在這方面一片空白,而多晶硅產業則處於萌芽狀態,寧陵當了第一個吃螃蟹者,也算是把賭注壓在了這個產業上,隨着多晶硅產業的迅猛發展,說實話其發展速度甚至超過了我們當時的想象,但是我要說的是僅僅是學會抓住機會不是寧陵能夠保持目前這種態勢的原因。”

從去年底到今年初,隨着美國金融市場出現劇烈動盪,國內出口也出現了一些困難,尤其是沿海地區的出口產業受到很大影響,並迅速傳導到了區,受此影響,二月全國經濟增速出現明顯下滑,而安原也表現得較爲明顯,像一度已經頗有起色的建陽、綿州、通城、榮山和唐江都出現了同比環比同時滑落的跡象,唯有寧陵出現逆勢上揚的現象,這是全國出現逆勢上揚爲數不多的城市之也引起了包括一些研究機構和省裡的注意。

寧陵在去年和前年連續出現下滑局面之後開始從一月開始連續兩月出現增長勢頭,這種有些違反常規的現象也是凌正躍相當關注的,寧陵經濟總量在去年已經超越了安都開始領跑安原,可以說寧陵經濟已經取代安都成爲風向標。

從一二月的寧陵表現來看,今年寧陵經濟增速提速,與安都經濟總量差距還會進一步拉大,這不但給安都方面帶來巨大壓力,也讓省裡邊越來越關注寧陵發展模式。

凌正躍在年前就指示省委政策研究室一個專門課題組研究寧陵發展怎樣不受國內外經濟發展因素影響實現發展的原因,目前這個兒課題組也一直駐紮在寧陵,也給凌正躍提供了不少第一手的詳實資料,而今天趙國棟主動提及這個問題,也更增添了凌正躍的興趣,他倒是想要聽聽趙國棟怎麼來看待這一切。

“當寧陵在招商引資和培植優勢主導產業取得一定成績之後,我和鍾躍軍也就仔細分析過寧陵的經濟格局,寧陵農業條件不算好,丘陵佔到了百分之七十左右,而且光熱資源也一般,寧陵要想發展只能依靠二三產業,但是當寧陵初期成功經驗受到外界關注時,我們面臨的競爭壓力也陡然加大了,尤其是在招商引資上巨大壓力。”

“雖然我們依靠先期產業的吸聚效應可能還會在一段時間保持競爭優勢,但是隨着周鄰的通城和賓州也在花大力氣改善基礎設施條件,像懷慶、綿州、建陽這些城市更是依託他們良好的工業和城市基礎條件推進招商引資戰略,可以說往往一個項目會引來省內多座城市的激烈競爭,甚至是惡Xing競爭,減免稅收、壓低地價,甚至免除土地出讓金和環保條件上放寬,這些策略屢見不鮮,寧陵在競爭中敗北的例子也多不勝數。”

聽得趙國棟很有點自我解嘲的味道,凌正躍也禁不住微微一笑,龍應華給他介紹過當時永樑和寧陵競爭的情況,也連帶着介紹了周鄰賓州以及建陽、懷慶這些城市與寧陵競爭的情況,寧陵在2004年也曾經遭遇過一些挫折,主要就是在各地加大了招商引資力度之後。

“我和鍾躍軍當時也在分析研究,我們是不是也該效仿其他地市那樣,你降低條件我也降低條件,要說當時寧陵財政已經有了一些基礎,也完全可以支撐得起來打這一場惡戰,但是最終我們還是放棄了這種做法。”趙國棟似乎也注意到了凌正躍的目光,淡淡一笑,“當然,不是退出了競爭,而是我們換了一種方式競爭,那就是一直到現在寧陵也在推進了,高層面軟層次的競爭,呃,具體地說,就是從項目和產業競爭到制度和體制競爭。”

“制度和體制競爭?”凌正躍隱隱有些反應過來,“是不是也包括寧陵一直在大張旗鼓的徵信體系建設這一環?”

“對,這只是其中一環,當時我們提出了第一是徵信體系建設,這是構建良好金融和融資環境的關鍵,徵信體系建設的逐漸建立和完善可以極大的創造上優融資環境,減少金融機構在營運成本上的風險,提高金融機構和企業的融資效率,事實證明了這一點,目前寧陵的融資環境排名全國前三,尤其是有針對Xing的對中小企業的徵信建設更是爲這些企業與金融機構對接提供了最佳空間。”

“那還包括哪些?”凌正躍略略有些動心,他也知道安都也開始在花大力氣推進企業徵信體系建設,這與安都要打造內陸金融中心這一構想有很大關係,雖然起步晚了,但是現在安都市委市府成立了一個專門部門來推進這項工作,而且把這項工作當作了今後三年政府工作的重中之重,足見其重視,估計也應該是借鑑了寧陵發展戰略中的經驗。

“還有一環就是人才戰略,具體就是人才儲備體系建立和優化,這一項戰略比起徵信體系建立所需時間更長,但是效果也會更恆久,具體的做法也很多,比如人才分類和津貼制度的建立,專業人才住房(專家樓)配套制度,職業教育基地的確立和發展戰略,城市文化藝術氛圍的培育戰略,另外還有一個算是附屬於人才戰略的研發能力養成戰略,就是出臺了一系列鼓勵企業、學校以及不同權屬的研發機構發展戰略,這需要相當厚實的人才作爲基礎,所以可附屬於人才戰略。”

第75節 濃霧第13節 歷程第111節 探索,又是一年第31節 要戰便戰第48節 挑釁第47節 角力伊始第47節 花季綻放第58節 副省長第55節 多事之秋第71節 比較優勢第64節 急迫第62節 黑市第18節 磚廠第32節 香豔電話第78節 意第93節 政法委書記第59節 鬥法(3)第40節 大事兒第2節 家族(1)第12節 藕斷第49節 欲取先予第11節 早起的鳥兒第76節 威勢第85節 此生無憾第98節 即興演講第1節 印象第13節 春酒(2)第132節 扶持第7節 敲打第21節 風動第76節 角力伊始第50節 揭秘第一百零一 棟樑瑞根第40節 分歧第52節 談話第115節 唐江故事第86節 發酵第99節 接待任務第118節 安都第32節 牽一髮動全身第27節 臨場發揮第106節 這就是命運第34節 學弟第38節 窩案第48節 長安第23節 來意第5節 雛形第76節 角力伊始第36節 隱變第3節 頭一遭第74節 出路第79節 入眼第95節 誤會第14節 鮎魚第32節 打秋風第80節 複雜第22節 這個女人不尋常第18節 蒼蠅第85節 終於來了第50節 死狗第64節 北京之行第76節 暗鬥第36節 軟硬兼施第33節 矛盾起第64節 人情世故第60節 王烈第12節 潮起(2)第三十六 票全方位競爭第77節 撲朔第31節 遠見第37節 霧裡看花第37節 生於憂患第62節 來臨第46節 宿命第13節 待定第60節 微妙之局第41節 左和右第6節 威信第72節 惺惺相惜第61節 鬥法(5)第36節 高飛第72節 還看今朝(續)第76節 插足第104節 生活如斯第31節 市長之責第11節 讓羣衆滿意就是第17節 京官第47節 迎頭相撞(2)第107節 癰患第39節 改變!第65節 端倪第64節 鬥第115節 滇南第56節 拼經濟第24節 人生幾醉第5節 十強縣第27節 體系(1)第79節 觀感第11節 無眠很厚顏的單章求票一回書友們請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