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7節 蓬勃

趙國棟並不希望自己威信樹立要建立在白一鳴的受挫之上,這不符合他的戰略意圖,凌正躍很巧妙的挑起了自己和白一鳴之間的矛盾,但是他也應該意識到白一鳴也許對他的惡感會更甚。

凌正躍不瞭解白一鳴,或許他只是認爲白一鳴好面子,有魄力,但是他卻並不清楚白一鳴這個人也是一個性情中人,有矛盾有嫌隙不重要,只要能夠擺開來,白一鳴不是那種小雞肚腸的人,黨校學習幾個月,趙國棟對白一鳴也還是比較瞭解的,何況他們還有一個都很談得來的朋友——阮岱青。

“阮姐,我這算是把一鳴給得罪深了,我知道一鳴不是那種人,但那是在常委會上啊,我和他都是針鋒相對,老凌有沒有再給一鳴翻盤的機會,就這麼硬生生的把一鳴準備好向我開炮的火力給按下去了,你說一鳴能不憋氣麼?”趙國棟在電話裡笑得挺暢快:“其實我寧肯讓一鳴把話說出來,讓他在常委會上發泄個夠,恐怕他心裡就舒坦了,可老凌太陰險了,就這麼讓一鳴給憋着,你說一鳴這會兒是不是一肚子氣找不到合適地方發泄麼?”

阮岱青接到趙國棟電話時也有些詫異,但是聽到趙國棟把情況介紹完畢之後也是忍俊不禁。

趙國棟和白一鳴走到一起也算是一個緣分,之前誰也沒有想到白一鳴會從湘省調到安原擔任副書記,很多人以爲白一鳴會就地晉位爲湘省省委副書記,結果卻是到安原。

白一鳴到安原看起來是好事,但是阮岱青卻有些擔心,趙國棟和白一鳴都是個性很強的幹部,這工作中磨合難免就要棱角碰撞,這兩人雖說在黨校裡關係不錯,但是在很多政見觀點上卻不盡一致,這一點阮岱青也清楚,誰能說得清楚他們在日後共事中會不會從朋友變路人甚至仇人?

看來自己所料不差,這纔多久,一年不到,矛盾就出來了,而且能讓趙國棟給自己打電話求援,只怕矛盾也不會小,當然也絕非不可調和的矛盾,否則趙國棟也不會給自己打電話。

“國棟,一鳴那人你還能不清楚?有疙瘩就解疙瘩,他不是那種小雞肚腸的人,不過照你那麼說的,你們那位凌書記可是把這番手腕運用得爐火純青啊,一鳴若是一直這樣憋着,保不準兒真會憋出點毛病來呢。”阮岱青話裡有話。

“是啊,毛病憋出來對誰都不好,可是一鳴這會兒怕是誰的話都聽不進吧?”趙國棟淺笑吟吟,玩弄着手中的電話,若有所指。

阮岱青在電話另一頭輕輕一笑,這兩個大老爺們而大概都是覺得臉擱不下,還要讓自己給他們找臺階,不過她不想介入安原省裡這些事兒,白一鳴和趙國棟日後還要繼續合作共事下去,如果不能讓他們自行解決這些問題,始終心裡會有一個疙瘩。

“國棟,我知道你的意思,但是你覺得我出面合適麼?”阮岱青沉吟了一下才道:“你覺得你和一鳴之間真的生分到還需要我來替你們牽線搭橋?你當省長連這點胸襟度量都沒有?或者說你去找他溝通,他白一鳴還會拿捏矯情不見?”

阮岱青的反問讓趙國棟啞口無言,是啊,就是這點工作上的觀點分歧,難道說就真的到了水火不容的地步?自己還不就是覺得拿不下這張臉麼?擔心白一鳴閉門不納或者不給自己的好臉色看,自己就真的連這點事兒都受不起?

總之,一個星期之後當趙國棟和白一鳴共同出席某個會議時,外人看到的又是兩人談笑風生頗爲投契的模樣了,當然究竟是表面現象,還是真的握手言和,只怕連趙國棟和白一鳴自己都有些分不清楚,不過有一點兩人倒是可以肯定,爲了某項工作上的分歧而影響到兩人一直不錯的私誼,不智也不值。

橋歸橋,路歸路,工作上有分析可以爭鋒相對的對決,但是下來兩人依然可以心平氣和的一起溝通討論,這很符合政治家們的風格,至少他們是朝着這一類角色在前進。

“你們中華聯合投資很看好綿州的發展前景啊,這已經是你們今年第幾次光臨綿州了?”趙國棟把劉喬請進辦公室,微笑着道:“德科機電的市場客戶主要是國防工業部門的那些軍工聯合體,中華聯合投資這樣大筆注資,會不會對其客戶造成影響?”

“怎麼,我們遵循市場投資規則難道也錯了?德科機電的客戶對象我們很清楚,約六成的客戶來自於你所謂的軍方承包商,但是依然有四成左右的客戶是來自重型汽車、大型工程機械生產商,我們並不尋求控股,我們只是提供資金供其能夠更快的發展壯大,提升競爭力,當然也讓我們的投資增值。”劉喬輕描淡寫的道:“恆鼎投資不也一樣在綿州連續進行投資麼?好像他們的投資規模比我們更大,涉及面更廣纔對。”

“呵呵,省裡對於投資商看好我們省企業發展當然持歡迎態度,我只是希望像你們這樣的大投資公司是不是可以把眼界放得寬一些,不要一味侷限於綿州和建陽,也不要把投資範圍劃定在工業領域,我覺得就目前來說,農林產業也應當是一個值得投資的領域。”趙國棟聽出了劉喬話語裡的不悅,笑着解釋道。

“農林產業投資見效慢,時限長,風險可控性太大,我們中華聯合投資一般說來不會在這些領域投資,除非是相當成熟的企業,但是如果真的相當成熟的話,它完全可以選擇到你們安都產權交易所上櫃融資,這樣應該會更便捷。”劉喬搖頭反對,“寧陵也有值得投資的項目,但是現在你們寧陵的有點氣象的中小企業一窩蜂的扎堆到安都產權交易所上櫃融資,我覺得這是好事,但是也要考慮過猶不及,一個持續穩定的投資者應該遠勝於在市場上不斷進行頻繁的股權交易者,那不是真正的投資者,而是投機者。”

“這是市場行爲,政府只能引導,但是中小企業融資難在全國都很普遍,安都產權交易所開了這個口子已經是虎口拔牙了,這對於中小企業來說就是救命,你們中華聯合投資光是嘴上說得好聽,但實際上你們又實實在在的對幾家中小企業注了資?尤其是那些受到市場波動比較大的企業,他們能等到你們這些大投資商的青睞麼?不能,所以他們只能選擇最市場最直接的辦法,讓市場來說話。”趙國棟不以爲然。

劉喬也承認趙國棟所言屬實,除了風投之外,一般的傳統投資公司不太青睞正處於創業期的中小企業,更傾向於向已經發展到一定規模的企業注資,這樣雖然在利潤回報上也許沒有那麼大,但是在風險上也可以縮小,安都產權交易所這個平臺打破了風投對中小企業投資的壟斷,可以使投資者也就是傳統意義上的天使投資人能夠更全面更廣泛的接觸到平常他們並不瞭解的實業領域,而安都產權交易所在信息公開透明度和財務審計制度上的格外嚴厲而規範也讓這個平臺獲得了國內外很多投資者的青睞,這一次劉喬來安原除了考察綿州投資之外,也就是有意來安都產權交易所進行考察,希望從中發現更多的機會。

“你的話也有道理,但是你忽略了我們中華聯合投資的決心,我們中華聯合投資已經專門設立了風投部,主要就是針對國內包括高科技行業在內的新興中小企業,但是鑑於目前國內市場誠信體系尚不健全,我們中華聯合投資更看好已經在這方面現行一步的安原,所以這一次我們來的目的也就是要考察安原除寧陵之外的市場,綿州是其中一個,安都也是我們考察重點。”劉喬慎重其事的道:“我們對安都市場很感興趣,雖然他們發展比寧陵慢,但是比起那些投資公司扎堆的寧陵,我們覺得安都的機會也許更多。”

趙國棟不由得有些佩服劉喬的嗅覺,安都這一年多看起來似乎沒有多大變化,但是這樣一個無論從哪方面底蘊都要比寧陵厚實許多的經濟巨人一旦啓動起來,那麼其爆發出來的能量難以估料,尤其是關京山和譚立峰都在不遺餘力推進市場徵信體系建設和國際新城的發展,也吸引了大量投資者,而隨着投資環境的改善,安都富饒的土壤裡大量中小企業紛紛破土而出,尤其是國際新城的高科技產業孵化園和生物科技產業孵化園兩大產業孵化園已經吸聚了多傢俱有蓬勃發展前景的中小企業,而安都市政府也是殫精竭慮爲這些企業的融資提供便利,中華聯合投資大概也是看到了這一前景所以纔會循味而來。

尤姐第105節 擔待第30節 震撼第98節 緣分可以解釋一切第44節 策劃1第74節 競爭第70節 交鋒第107節 不謀而合第19節 利益牽扯所爲何第49節 知我者第28節 崢嶸第94節 賊惦記第9節 做事先做人第37節 霧裡看花第102節 膨脹第113節 發動和有所謀第112節 份量第12節 危險苗頭第81節 發力第102節 遊刃第31節 家家有本難唸的經第8節 底線不容踐踏第60節 角色轉換第8節 紈絝第26節 八卦第99節 壯志雄心第86節 伏波第17節 光棍第56節 改制第4節 妙法第21節 紅顏知己第28節 兄弟情第63節 本惡第44節 盟友第84節 同心協力第42節 結怨第9節 大舞臺第40節 宏願第109節 變革(2)第7節 苦澀第100節 年關第70節 數風流人物第8節 倒逼第20節 東能集團第38節 交心第98節 溝通和咬合第59節 煎熬第27節 工作需要第118節 安都第29節 對手第100節 盟軍在行動(1)第69節 老謀深算第89節 一言難盡第13節 春酒(2)第85節 樹欲靜第13節 先覺第47節 搭橋第25節 嫌隙第11節 潮起(1)第116節 耐人尋味第2節 大將第60節 微妙之局第54節 忽悠或者打動第32節 潤物細無聲(1)第6節 言傳身教第17節 面對第36節 必要第15節 負重第86節 競爭第21節 風動第14節 韓冬第31節 打火機第81節 開發第30節 變數(2)第37節 省長不好當第65節 眼兒媚第56節 東流第80節 發招第72節 大放異彩第27節 匪氣第93節 嬗變第4節 人淡如菊第52節 良機第99節 風暴之始第19節 發展觀第86節 應對第106節 老大第65節 公關第11節 曲線救國第42節 引子第31節 人事問題第98節 即興演講第110節 常委會之高手出手第40節 性情中人第10節 震盪第72節 窮同學第33節 大事第7節 一錘子買賣第48節 黨校第42節 籌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