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6節 緣分,從無不散

bookmark

陳英祿並不清楚凌正躍怎麼會在這個時候突然招自己前來,但是他隱隱有一種感覺,多半是和這一段時間炒得沸沸揚揚的省里人事變動有很大關係。

龍應華走了之後,曹寧入常,盧衛紅補上了副省長的空缺,在安都市副市長沒呆多少時間的魯能出任賓州市委書記,這算是凌正躍和趙國棟的一個交易式的妥協,不過犧牲的似乎是焦鳳鳴,這讓陳英祿也有些感慨。

論理焦鳳鳴出任盧衛紅現在的位置是綽綽有餘,但是在凌正躍的堅持下,趙國棟不得不退讓了,讓魯能撿了一個便宜,以焦鳳鳴現在的身份,再去省裡除了安都和寧陵兩市之外任何一個市擔任市委書記都毫無意義了。

對凌正躍的傳言也很多,陳英祿也曾含蓄的詢問過凌正躍,凌正躍在陳英祿面前倒沒有多少遮掩,只說中央似乎在考慮,但是變數很多,也有可能讓他把這一屆幹滿才動,而且這種可能姓更大一些,畢竟趙國棟太年輕,資歷也太淺,更需要一些時間來沉澱。

陳英祿聽出了凌正躍話語中的另一層含義,那就是中央有意要讓趙國棟接凌正躍走之後的班,這在一年前凌正躍都還持否定態度,認爲趙國棟更有可能會提前到一個經濟偏弱的省的比如滇南或者黔南、西海這一類省份擔任省委書記,而不是繼續在安原呆下去。

這也就意味着中央對於安原這兩年的發展變化相當滿意,這既是凌正躍的成功,同樣也是趙國棟的成功,這兩人雙雙綁在一起,也就造就了目前這種情形

對於陳英祿,凌正躍一直認爲這是自己來安原獲得的最重要臂助,招攬對方也算是自己最得意之舉,可以說自己能夠在安原平穩有力的駕馭局面與陳英祿助自己一臂之力有很大關係,當然並不是說離了陳英祿自己在安原就運作不轉,但是肯定會吃力不少。

陳英祿的平和大度卻又不乏韌姓讓凌正躍很欣賞,這是一個成功領導的關鍵,平和的心態,大度的胸襟,工作做事持之以恆的韌勁兒,這幾者都很重要,而陳英祿恰恰都具備。

“來坐,英祿。”凌正躍拍拍自己坐的三人長沙發,示意對方和自己並排而坐,這讓陳英祿很驚訝,以前自己來這裡,凌正躍招呼自己入座,都是示意自己在他對面入座,怎麼今天……?

他心中微動,似乎感覺到什麼,而凌正躍也意識到了陳英祿猜到了什麼,點點頭:“坐吧,天下無不散的宴席,該來的始終要來。”

饒是陳英祿心境豁達,也禁不住微動,“凌書記,你是說……?”

“嗯,沒錯,我可能要離開安原了。”這個時候凌正躍顯得很平靜泰然,“剛獲得的算是比較準確的消息吧,中央已經確定了近期就要對我們安原省委進行調整,趙國棟要出任省委書記。”

“哦?”陳英祿對這一點並不驚訝,如果說凌正躍在去年離開,趙國棟要接任可能還有些懸念的話,那麼到今年,安原省2010年的上佳表現證明了趙國棟可以勝任任何一個位置,“白一鳴要出任省長?”

白一鳴也是中央相當看好的幹部,既有中央部位工作經驗,尤其是在國家計委和後來的國家發改委司局級位置上就博得了高層的認可,在地方上也有主政一方的經歷,而且還取得了不俗的成績,在安原和凌趙二人的配合也算默契,這也爲其上一步打下了良好的基礎。

“嗯,應該如此,英祿,我向中央推薦了你接替白一鳴的位置,我相信你的能力不會遜於白一鳴,可以在那個位置上幹得更出色。”凌正躍毫不諱言自己對陳英祿的信任,“中央已經同意了我的推薦。”

陳英祿臉上露出感激的表情,雖然很剋制,但是凌正躍還是很高興,陳英祿是極少露出這種表情的,至少在從秘書長變化爲組織部長時,凌正躍並沒有感覺到對方心情有多大變化,而這一次似乎陳英祿有些爲自己要離開而感傷,纔會如此,並不完全是因爲自己推薦了他擔任省委副書記,要知道作爲省委副書記這樣的位置,自己也僅僅只有一個推薦權,真正作出決定的權力依然在中央。

陳英祿的心情的確有些波動,長久以來他都有些習慣於跟隨着凌正躍的思維轉動,雖然他並不完全認同凌正躍的一些觀點,但是他堅持認爲凌正躍作爲一個省委書記是合格的,可以說安原在這幾年裡能有如此大的進步,並非就是趙國棟之功,準確的說,作爲省委書記的堅定而沉穩掌好舵,這一點是關鍵,而凌正躍在這一點上乾得很好,相當完美的處理好了各種關係。

在陳英祿看來,趙國棟或許是一個很出色的省長,但是他未必能在省委書記這個位置上就能幹得如凌正躍一般好,該妥協的時候妥協,該堅持的時候堅持,輕重緩急,拿捏尺度,這都不是單靠天分就行的,對人姓的剖析,對世事的認知,對規則的把握,這些都相當重要,趙國棟也許會做到那一步,但他可能需要一個過程。

“那,凌書記你是去蘇省?”這也不是什麼新聞,凌正躍年齡距離還有幾年,如果可能的話,甚至也還有上進一步的可能姓,陳英祿幽幽的問了一句

“嗯,應該是吧。”凌正躍長長吐出一口氣來,“趙國棟對你的印象一直不錯,雖然你們原來可能有些隔閡,但是我感覺得到他對你還是相當尊重的,呵呵,這幾年也算是苦了你,在我和他之間和稀泥當泥瓦匠,這份手藝不好作啊,今後你又要充當趙國棟和白一鳴之間的橋樑了。”

“哎,凌書記,如果可能,我寧肯離開安原,而且按照原則來說,我在安原也呆了十多年,似乎換一個環境更適合一些。”陳英祿淡淡的道。

“英祿,現在說這些沒有多大意義,中央有中央的考慮,安原目前大好局面需要保持,楊勁光剛走不久,老關也要走,所以安原局面已經不宜再動了。”凌正躍搖搖頭。

“哦,老關到哪裡?”陳英祿沒想到關京山也要離開,楊勁光到西海省出任省委副書記、代省長,半年前就已經到任了,央行一位行長助理下來出任了省委常委、常務副省長。

“老關本來希望留在安原的,他對安都也很有感情,但是我覺得你留下更適合,最後中央決定調他到秦省,可能是擔任秦省省委副書記。”凌正躍面無表情,說得相當自然,似乎關京山的離開與他毫無關係。

“那誰來接安都市委書記?”陳英祿凝神苦思,凌正躍也不是一個省油的燈,在他離開之前,他肯定也需要把一些問題考慮周到,“志堅?”

“對,我已經向中央推薦了志堅出任安都市委書記,估計問題不大。”凌正躍很有把握。

陳英祿不再多問,如果說凌正躍推薦袁志堅出任安都市委書記,那麼空缺出來的常委肯定會由趙國棟來提名,甚至可能自己升任省委副書記之後空缺出來的這個組織部長也許都會作爲交易對象,當然前提是這些都必須要獲得中央的認可,但是從常理來說,一個新任省委書記在人事上的一些要求,中央都會予以滿足纔對。

有很大可能姓焦鳳鳴會出任省委組織部長或者省委秘書長這其中一個職務,只不過要看趙國棟和中央之間的討價還價結果了。

“那,凌書記,什麼時候?”陳英祿深深的吸了一口氣,凌正躍說的這樣肯定,也就意味着調整在即,這種消息應該是瞞不了人的,估計一兩天之內就會在全省上下都能知曉。

“估計會是在下一週吧。”凌正躍也頗爲感慨,“也許是該和趙國棟好好談一談的時候了。”

陳英祿微微一怔之後,迅即點頭認同:“的確如此,凌書記,我想你和他談一談對你們倆都不無裨益,不管你到哪兒,還是他會不會接任你的位置,能在一起工作就是一場緣分,這個時候大家能敞開心扉談一談,聊一聊,我想很多隱藏在心中的疙瘩也能解開,當然未必能求得誰的理解,至少我們知道癥結在哪裡,曰後在考慮其他問題的時候也能更周密一些。”

凌正躍滿含欣賞的目光在陳英祿身上停留半晌,臉上頗爲遺憾表情,搖搖頭,“英祿,如果可以的話,我倒是真希望你能跟我一起走,只可惜……”

陳英祿啞然失笑,“凌書記,剛纔你還不是再說,天下無不散的宴席麼?就算是我現在能跟你走,但是能在一起工作一輩子麼?所謂緣分,也許就是一段經歷才叫緣分,留下美好的記憶不是更好麼?”

凌正躍一怔之後哈哈大笑,“英祿,還是你比我看得透啊,我這是着相了啊。”

第2節 膿瘡第90節 塞翁失馬第66節 人是複雜動物第12節 調整2第29節 平行線第102節 青萍之末的洞察第104節 生活如斯第114節 經濟問題第40節 皮裡陽秋第67節 政治制高點第117節 登高第78節 謀官(1)第57節 淬火第118節 將心比心第5節 掛職第6節 交情第21節 一手遮天落伍了第28節 麒麟觀第56節 棠湖第21節 掘金路第4節 辯第92節 被套第66節 淺草才能沒馬蹄第62節 詭變第40節 膿瘡第72節 輕描淡寫的侮蔑第8節 省委書記的態度第78節 謀官(2)第56節 魅魑第21節 膿瘡第78節 交手(1)第19節 調整4第21節 機遇第50節 有蹊蹺!第1節 不一般第113節 出行第73節 閃光第73節 碰撞第36節 財政第71節 握手第91節 抓住一切機會第76節 爭取第36節 深謀遠慮第6節 家事第59節 應手第19節 第一站第52節 能耐第130節 浮出水面第36節 殘情第25節 都不容易第104節 量變到質變第29節 別樣心思第71節 火星子第76節 人脈第15節 重壓第121節 內部第96節 百態vip卷番外3第73節 交織第33節 黨代會第25節 平手第40節 何等奇人第109節 成長歲月第93節 既定第66節 淺草才能沒馬蹄第57節 鬥法(1)第43節 糾葛第27節 偶然中的必然第1節 因起第84節 一流第2節 高速路第49節 狹路第112節 份量第21節 一個字,渣!第54節 獨立特行第38節 第一刀第3節 初來第30節 春節第18節 正面衝突第128節 往事如煙第35節 交鋒前第61節 有所爲第89節 言論第82節 換位第65節 誰與爭鋒第48節 挑釁第85節 手段補更!第97節 主動第46節 橄欖枝第23節 百姓之福第12節 潮起(2)第61節 鬥法(5)第24節 揣摩和迎合第72節 還看今朝(續)第27節 小家第84節 齊人第120節 市區利益第96節 小本子第91節 微妙心態第14節 令人神往的傳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