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節 胃口

bookmark

和楊天培、古志常的談話總能讓人心中泛起無限豪情壯志,楊天培是一個相當謹慎而又穩健的企業家,謹慎和穩健的風格可以幫助企業規避很多風險,但是同樣也有可能讓企業喪失不少發展壯大的良機,而能夠把握好其中的度就有可能成爲一代大家。

在具體經營上楊天培的作風無疑是最爲合適的,而在戰略眼光上有了自己的點撥,那一切皆成爲可能,採取一些稍稍激進的手法,適當的加大擴張步伐,在這個年代是必要的,否則一旦步入98年以後,沒有足夠的資本和規模你是無法在房地產行業上成爲真正的強者,趙國棟不希望天孚公司只停留於業界的二流角『色』上。

自己已經爲天孚公司指明瞭日後發展的方向,並且明確了天孚公司在未來兩三年的目標,賺錢固然重要,更重要的是要壯大公司規模,要在兩三年內使得天孚公司可以順理成章的步入安都乃至安原房地產行業中。

而一個企業要想發展壯大,藉助銀行的融資支持就是必然,那麼加強與建行的聯繫溝通就成了至關重要的一環,趙國棟知道有些時候自己必須要發揮一些作用,當然這可以通過一些更讓人容易接受的方式來進行。

楊天培告訴趙國棟他已經在梅縣那邊打開了局面,除了梅江大橋之外,梅江縣城改造的部分工程他也入了圍,雖然大部分工程都被當地建築公司拿走,但是天孚公司也拿下了一筆相當可觀的工程,而這個工程接下來之後人力資源和資金上的困境就顯『露』出來,這也是素來謹慎的楊天培想要吞併一建司另外一個主要原因。

趙國棟並沒有具體過問楊天培如何能夠在梅縣那邊打開局面,這脫不開和當地黨政主要領導有某些關係,尤其是這種舊城改造項目就顯得更不容易了。

吞併一建司可以解決人員問題,但是資金問題就只能通過銀行來解決了。

資金問題一直是困擾每個企業的難題,幾乎是任何時候任何企業都不同程度的存在缺口,而銀行方面總是佔據着主導『性』地位。

不過對於眼下的滄浪之水礦泉水有限公司來說卻是一個例外。

“賓州地方『政府』方面希望我們公司能夠率先將公司總部建在賓州新規劃的經濟技術區內,並且願意以相當低廉的價格出讓給我們一塊土地,前提是我們公司必須要在那裡建成一幢賓州地標『性』的建築物。”

趙長川在自己兄長面前顯得很自信,“我正在和賓州『政府』就土地位置和麪積問題進行磋商,他們提供的土地面積雖然很大,但是位置卻不太令我滿意,既然要讓咱們建成地標『性』建築物,那位置的好壞將是關鍵。”

展現在趙國棟面前的是一幅相當精細詳實的賓州城區地圖,蒙河與滄浪河在賓州城區交匯將賓州城區分割成了三塊,蒙河由西向東,而滄浪河則由南向北,三塊地域大小不一,江北則一直是賓州的最繁華的老城區。

“哥,你看,現在賓州老城區主要是沿着蒙河北岸發展,形成一個半橢圓形,地委、行署就在這個半橢圓形的一個焦點上,而另一個焦點則是賓州最主要的商業區,兩地相隔大概四公里左右,現在滄浪河大橋已經建成三年,江北也就是日後的賓城區,江北滄浪河以西應該就是日後的西江區現在發展勢頭也不錯,尤其是在滄浪河大橋建成之後這裡的位置日顯重要,而江南滄浪河以東現在就是規劃中的經濟技術開發區,就是這兒。”

“也就是說他們現在要準備大力發展經濟技術開發區,希望我們在經濟技術開發區去扛旗?”趙國棟伏在桌上仔細的察看着地圖。

“應該就是這個意思,所以他們寧願以相當低廉的價格吸引我們在這裡修建辦公大樓,希望我們能夠建起一座滄浪大廈。”趙長川興奮得忍不住『舔』了一下嘴脣。

“哼,滄浪大廈,設想得倒是挺好,建起幹什麼?礦泉水公司有多大的業務需要建一座大廈?難道說三五個人坐一層來守房子?”趙國棟冷冷一笑,“地方『政府』他們有他們的想法,但是企業也有企業的意願,怎麼可能按照他們的指揮棒去轉?”

“哥,那裡地價相當便宜,而且對於我們來說公司總部建在哪裡關係不大,我們的生產基地又不在賓州,地方『政府』只是希望我們能夠打個頭炮製造一個亮點而已。自打中央電視臺開始播出我們滄浪之水的廣告之後,柳書記和孫專員都來我們公司視察過兩次了,對於我們現在公司租住的辦工地址很不滿意,認爲嚴重影響我們公司形象,所以纔會提出這樣優厚的條件來支持我們發展。”趙長川也聽出自己兄長話語不大對勁兒,趕緊解釋道。

“你以爲地方『政府』官員都是慈善家麼?他們爲什麼不給你在西江區這邊給你指定一塊地盤讓你修大廈,卻要你去經濟技術開發區?”趙國棟沒有理睬趙長川的解釋,平靜的道:“要修大廈可以,那得修在西江區,而且必須要是在這一帶,也就是兩橋主幹線匯合這個區域內,這應該是日後賓州的中心城區和商業區,至於經濟技術開發區那邊,我看三五年之內還發展不起來,我們爲什麼要到那個冷僻的地方去建什麼狗屁大廈?”

趙長川和趙德山都面面相覷,面對賓州地委和行署領導的殷切希望,他們倆人差一點就要滿口應承下來了,地方『政府』開出的條件實在太優厚了,土地幾乎就是白送,而且願意協調幾家銀行在資金上給予最大限度的支持,在他們倆看來這簡直就是天大的好事,所幸兩人還是隻表示感謝地方『政府』的支持,但是這樣一個計劃還需要仔細研究爲由放了下來,這纔回來想要和兄長商量,由兄長來拍板。

但是他們沒有想到兄長卻表現得如此冷淡,似乎對如此優厚的條件一點也不感興趣。

聽得趙長川把賓州方面提出的優厚條件羅列出來,趙國棟仍然是搖頭:“協調銀行貸款融資,難道說借錢不還?利息免除?公司現在如日中天,不需要地方『政府』協調,銀行那邊一樣可以獲得支持。”

“至於說基礎建設,他們賓州想要把這一片荒地打造成爲經濟技術開發區,基本的三通一平是最起碼的條件,不然外地企業憑什麼來你這裡投資?地價便宜,那得看究竟有沒有價值,如果這塊地周圍環境十年之後依然是那副模樣,你覺得你花費巨資修建一座大廈在那裡划算麼?”

見兄長毫不客氣的逐一批駁自己的想法,趙長川並沒有氣餒,仍然爭辯道:“哥,賓州的經濟技術開發區已經有了一些好兆頭,只是入住企業規模都不大,而且滄浪河大橋通車以後,那邊情況變化還是很快,我覺得就憑這片土地都值得我們在這裡紮下來,你不是經常說土地只會增值不會貶值麼?我認爲這邊土地要不了幾年就會猛漲起來。”

“還有如果我們能夠按照當地『政府』意圖打造成爲賓州的龍頭企業,那麼日後我們在各種政策優惠上都可以享受到其他企業難以企及的好處,比如稅收、貸款、佔地、用工等等,而且這也有助於我們企業在安原全省樹立起正面形象。”趙德山也幫助趙長川辯解。

趙國棟也意識到自己兩個弟弟的確成熟了不少,不會因爲自己的意見就輕易改變他們自己的看法,要說在經濟技術開發區也並不是不可以,但是趙國棟擔心建設所謂的什麼滄浪大廈會拖住公司在主業上的注意力,而失去了明年擴張的最佳時機。

“德山,長川,我看這樣,現在我們暫時不就這個想法下結論,經濟技術開發區那邊畢竟我沒有親身體驗過情況,春節期間我們一起過去看看,實地瞭解一下情況,看看那邊發展態勢怎麼樣,另外我想問一問,爲什麼像賓州當地的老牌國企如烏江動力和三元紅酒業不爲當地『政府』分憂解難,卻要我們去填這個坑呢?”

“烏江動力這兩年效益滑坡,賓州那邊根本就沒有指望他們,而三元紅酒業雖然賓州地方商最大的財政支柱,但是三元紅酒業前幾年纔在江北那邊建起了十四層的一幢三元紅大廈,而且他們的主要廠區都在江北,要讓他們去江南那邊去發展,恐怕不太容易。”趙長川搖搖頭。

“我看就不要去出什麼風頭建什麼大廈了,如果條件真的合適,能夠圈一大片土地,建設一個園林式的生態辦公區倒是可以,咱們也可以有前瞻『性』一點,多建幾棟小二樓一類如別墅一樣的小型辦公區,到時候租不出去也可以當作別墅一樣度假。”

趙國棟心中已經浮起了一個計劃,但是現在還沒有成熟,建大廈他是不會去幹那種傻事的,既耗費資金,又拖住精力,又毫無意義,什麼地標建築,那不是現在公司考慮的事情。

趙國棟有些突兀而又怪異的想法讓趙德山和趙長川都有些莫名其妙,但是見自己兄長似乎又有些走神,兩人也不好多問,只得悶在肚子裡,看來也只有在兄長去實地察看了經濟技術開發區那邊的狀況之後才能下定論了。

第90節 迎戰第64節 北京之行第33節 準備番外1第13節 先覺第113節 隨風潛入夜第75節 富貴險中求第84節 加深第2節 抓住機遇第19節 大觀口第36節 高飛第26節 嚼舌頭第74節 大舞臺第36節 話別第25節 常委第93節 評價第97節 壯懷激烈第86節 邁步第31節 蓄勢第21節 膿瘡第46節 陷阱?第6節 交情第58節 抉擇第59節 羽翼(2)第86節 舍與得第18節 道路第74節 揣摩第26節 敵友一念間第121章 後記1第31節 黨代會第63節 班主任老師和楚州人事第91節 造勢而動第84節 破冰第65節 發展纔是硬道理(1)第35節 斑斕第123節 爲有源頭活水來第32節 搭線第43節 收回拳頭是爲了更好的打擊敵人第2節 上市指標第85節 秘密第48節 猖狂第53節 盛會(1)第52節 巾幗第39節 運籌第11節 調整1第84節 破冰第122節 隱憂第38節 不確定因素第58節 無解第75節 有爲而來第37節 生於憂患第75節 有爲而來第47節 各有所謀2第47節 花季綻放第57節 得失第1節 發配做人一世第41節 犯衆怒第52節 悍然第7節 戀人第19節 顯赫第25節 待崗青年vip卷番外2第26節 人才競爭力第77節 破立第51節 好奇心害死貓第21節 紅顏知己第74節 成熟第57節 爭奪第19節 發展觀第41節 入局第5節 淪陷突如其來第84節 找死第77節 迷惘第61節 把戲第107節 癰患第74節 出路第78節 機關第64節 急迫第76節 人物第24節 揣摩和迎合第20節 夜宿龍嶺第76節 威勢第15節 後陳英祿時代第59節 亂拳打死老師傅第27節 天時地利人和第5節 最壞結果第83節 一入京城深似海第48節 信棟哥第15節 出賣第42節 死水微瀾第18節 風光第34節 關鍵人物第58節 弔詭第31節 邊鼓第28節 知性美女第43節 微妙第37節 面呈第51節 不容忽視的外因第49節 狹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