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節 碰撞

省長終於走了,無論是祁予鴻還是麥家輝都算是大大T+氣。

這位從建陽市委書記起來的常務副省長在搞經濟上很有一套,建陽速度這個名詞就是在他手上創造出來的,一箇中不溜的建陽市就能在短短几年間一躍成爲全省最富有經濟活力的地區,而且其縣域經濟的發達程度甚至趕上了佔據核心優勢的省會安都。

正因爲有如此厚實的底氣,張省長在成爲常務副省長之後依然十分關注經濟發展,每每到下邊地市,首先便是考察當地典型企業和中小企業的發展狀況,那他的話來說,這是一個地方經濟發展的根基,從典型企業和中小企業的發展環境、規模和速度就可以看出這個地方的經濟活力度有多高。

張省長原本對寧陵不太好的觀感在花林最後勉強有了一點轉變,不過從臨走之前與祁予鴻和麥家輝的談話看來,張省長對於寧陵地區的經濟發展工作還是相當不滿意,這讓祁予鴻和麥家輝在返回寧陵的路上心裡都是沉甸甸的。

“老麥,張省長對於咱們地區經濟發展很有看法,尤其是對咱們縣級經濟發展提出了相當嚴厲的批評,我感覺到這不是他個人的看法,只怕是整個省委省政府對於我們寧陵地區的看法。”祁予鴻很少見的招呼麥家輝和自己坐進了一輛車,而且罕見的抽起了煙。

麥家輝並不比祁予鴻輕鬆半點,黨委管方向管人事,政府管執行管經濟,如果真要追究下來,無疑他這個行署專員纔是首當其衝的。

寧陵地區這兩年經濟發展滯後,祁予鴻纔來不到一年,還勉強說得過去,而他這個行署專員已經擔任了三年,而且拿外面的話來說,其間還因爲黨政不和原因,省委還對寧陵地區主要負責人進行了調整,原任地委書記調離,保留了他自己,照理說這就是省委對他的信任了,但是現在情況似乎並不容樂觀。

“祁書記,你有啥想法就說出來吧,我看我們寧陵也是該動一動了。”

麥家輝聲音顯得有些沉悶,他也意識到這一次恐怕祁予鴻不會善罷干休,張廣瀾的視察總的來說應該是失敗的,雖然曹集的中草藥基地看起來還算差強人意,但是無論是張廣瀾還是地區這邊都清楚,這種預先準備的表面文章肯定會是花團錦簇,所以張廣瀾根本沒有多大興趣,倒是花林這個臨時點纔算讓張廣瀾稍稍改了點看法。

“原本我的想法是等到和撤地建市一起來進行調整,但是現在看來我們再等下去也許就沒有我們調整別人的機會,也許就是省裡邊調整我們倆了。”祁予鴻微微苦笑:“上一次我就說過了,組織部門對排位後三位的縣委縣府班子要進行一次徹底的測評和考察,看看是不是有因爲他們自身原因造成班子不團結工作不力的原因。”

麥家輝還是第一次見到祁予鴻用這樣坦誠的語氣和自己對話。

從祁予鴻到寧陵就任地委書記以來。兩人關係似乎就沒有真正融洽過。雖然祁予鴻前期表現相對低調。但是麥家輝卻清楚對方地低調不過是在摸清情況積蓄力量。而這兩三個月來祁予鴻地表現也證明了麥家輝地判斷。尤其是在七月那次地委會上祁予鴻罕見地點名批評和要求組織部考慮研究班子問題。也讓麥家輝第一次感受到了來自對方地壓力。

一把手永遠在角力中佔據着主動優勢。除非這個書記不會當書記。麥家輝不是不明白這一點。前任書記被自己逼走並不代表這種情況可以複製。上任書記是從省裡邊一個局行下來地。並不真正瞭解熟悉基層工作。所以自己得手了。

而祁予鴻不一樣。他也是從縣長、縣委書記再到地委副書記、專員這個角色一步一步起來地。基層經驗絲毫不亞於自己。但麥家輝也知道如果自己輕易表現出退讓姿態。只會讓對方得寸進尺。自己一系力量必然會受到很大地影響。所以他不得不繼續保持着強勢。但是強勢地背後麥家輝也並不是沒有留有餘地。他一直在等待着對方拋出和解地橄欖枝。

和解並不代表默契。不過是利益地一次平衡妥協罷了。

“祁書記。寧陵地區轄下七縣一市。經濟發展不起來固然與領導班子有一定關係。但是更主要地是歷史遺留問題。我覺得在這一點上我們應該站在相對公允地立場來看待。雖然省裡

我們工作提出了批評。但是我們不能把責任下推。要地來分析我們寧陵地區經濟工作遇到地問題和困難。怎樣改變目前這種不利局面。”麥家輝沉吟了一陣才道。

“老麥,我知道你是出於一片理解基層保護幹部積極性的好心,但是實事求是的說,寧陵地區在發展經濟上的觀念和思路有些問題,組織部門就整個寧陵地區七縣一市的班子進行了一次摸底調查,發現一個問題,那就是目前縣級班子中真正懂經濟、思路開拓、有發展遠光、有衝勁、想要作一番事情的幹部並不多,因循守舊按部就班的氛圍相當濃厚,這樣絕對不行!”

祁予鴻語氣很堅定,在這一點上沒有任何妥協的可能,他知道這也是麥家輝在試探自己的底線,班子肯定要進行調整,雖然現在還不算很成熟,但是面對省裡邊各方面傳遞過來的消息和壓力,省裡邊對於自己這大半年來的工作並不是很滿意,看來自己對於麥家輝的忍讓並沒有起到多少作用,這個傢伙似乎並不是見好就收的那種人,或者是自己給他的暗示還不夠明顯?

麥家輝在心中嘆了一口氣,不過表面上卻是表現得更加堅決沉着,“祁書記,目前撤地建市在即,我們都清楚現在班子需要穩定,只有這樣才能確保撤地建市的順利進行,現在如果大規模的進行人事調整,我覺得不利於撤地建市的穩定推進。”

祁予鴻心中冷哼,看來這一次麥家輝還是有些觸動,尤其是張廣瀾也單獨和他花了幾分鐘時間談話,雖然不太清楚內情,但是毫無疑問這對麥家輝也構成了一些壓力,否則這個傢伙不會就被自己這兩句話就能鬆口。

“人事調整的規模需要根據組織部門實地調查獲得的情況而定,我個人認爲不應該設限。如果說一個縣班子團結,作風有力,思想進取,只是由於一些客觀原因導致工作暫時沒有開展起來,我覺得這樣的班子一個也不需要調整,如果說一個班子觀念陳舊,思想保守,不思進取,只顧搞內鬥窩裡橫,工作拿不起來,佔着位置不拉屎,那這樣的班子即便是拆換主要領導甚至是換掉大半個班子也一樣有必要!”

祁予鴻語氣平和,但是想要表達的意圖卻十分清晰,麥家輝聽在耳裡,卻很不是滋味,說實話他雖然也意識到這一次調整隻怕是在所難免,甚至在撤地建市之際祁予鴻可能還會要掀起一波人事調整風暴,但是他一直希望能夠和祁予鴻就這個問題達成和平共處,調整肯定沒說的,但是如何調整,怎麼調整,調整哪些人,這卻是相當值得斟酌的。

原來的那個地委書記正是在人事調整問題無法得到足夠的支持,所以纔會在工作開展上舉步維艱,而現在祁予鴻語氣態度如此堅定,無疑已經和蔣蘊華以及穆剛取得了一些共識。

想到這兒麥家輝也有些懊惱,蔣蘊華和自己之間的心結始終無法解開,這也使得他和蔣蘊華之間的關係始終只能停留在普通工作關係上,而上一次也正是因爲蔣蘊華對於上任地委書記在工作作風和方法上的不感冒,纔會間接支持了自己,但是這一次呢?

表面上根本看不出祁予鴻和蔣蘊華之間有什麼特別的私人關係,但是流露出來的苗頭卻很令人擔心,麥家輝一直希望把調整拖倒撤地建市之後,尤其是在李重山可能要調走,而穆剛可能會接任李重山位置的情形下,組織部長位置很有可能會空缺下來,如果毛萍或者周春秀能夠接任,那自己也算是控制了人事三駕馬車中的一環了,哪怕是最弱的一環,但是加上自己這個副書記兼市長,那麼分量就相當不一樣了。

“祁書記,原則上我同意調整,但是我的意見是適當調整,範圍和幅度不宜過大,以確保穩定爲前提,確保撤地建市工作的順利進行,在這一點上我要重申,撤地建市的成功是省委省政府交給我們的一號任務,任何工作都必須要首先服從這個大局!”

麥家輝態度更加強硬,穩定目前大局纔是第一位的,大動作會帶來什麼你祁予鴻也需要考慮清楚,如果不讓對方心生顧忌而恣意妄爲,那麼這一次的調整就極有可能成爲自己走麥城的第一步。

第35節 見縫插針第53節 澎湃第114節 羣雌第86節 舍與得第3節 初來第70節 熱點第103節 此情只可待追憶第56節 人才戰略第12節 調整2第20節 煎熬第73節 困局第71節 土地問題第91節 喉舌第80節 性情女人第61節 衝擊力第86節 陰手第67節 劉家第28節 心驚第91節 豐收第46節 調控風暴來襲第66節 鳶飛唳天第27節 野心第15節 個人問題第11節 入廳第12節 雙管齊下第88節 影影綽綽第92節 陽謀第24節 花有幾樣紅第30節 感情這玩意兒第77節 君子第5節 棋局第16節 海口第112節 依然前進第21節 合縱連橫(2)第25節 世界真小第33節 殺招第36節 高飛第8節 欲動第96節 小本子第47節 發力第42節 引子第46節 指點江山第17節 進入狀態第94節 託勢第54節 忽悠或者打動第87節 得失與熔爐第99節 風暴之始第38節 全職保姆第15節 重壓第43節 神通第42節 博弈第123節 碩果第11節 後續第93節 機場偶遇第69節 回師第37節 資源產業第48節 黨校第63節 寧陵虎第38節 交心第39節 堅持第20節 崛起之路第56節 緊迫第91節 積蓄第63節 本惡第102節 難言第60節 微妙之局第58節 副省長第45節 重磅第103節 發展觀和政治心態第20節 出息第49節 風暴將臨第37節 省長不好當第四十五節第106節 欲動第9節 知己第50節 機會第96節 莫測第83節 活膩味了第94節 一賣煤的第91節 生活迥異第97節 異動第63節 風骨第45節 這記耳光不好抽第49節 交鋒第18節 產業結構第6節 新鮮味兒第24節 前夕第26節 緊迫感第79章 關鍵是要穩定第29節 進入狀態第14節 秘書第112節 條件第8節 再破第94節 妙招第45節 揮刀第101節 火熱之局第50節 視若寇仇第58節 弔詭第74節 另一邊也要攤牌第27節 偶然中的必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