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5節 輿論攻勢

bookmark

國棟也不知道自己的命運會不會因爲這一次和省委面而改變,他能夠感受到楊天明對自己的欣賞,但是欣賞是否就能夠提升到某種程度,就算是劉兆國事後也是心中沒底,只是說楊書記對自己印象不錯。

不管日後的命運會如何,擺在面前的事情照樣得一件一件落實下去幹起走。

一行人望着遠去的汽車,這才慢慢走回縣委縣府大院,“耀文,鐵臣,雲達,看來這件事情還得抓緊落實,西華乳業是咱們全省的乳業龍頭,他們能落戶必定會刺激到另一個競爭對手——伊利集團,咱們坐擁二十萬畝優質牧場,能夠爲他們提供豐沛優質的奶資源,不怕他們不來上鉤!”

“趙書記,看來我們提前進行花西公路的準備工作的確很有前瞻性啊,如果西華乳業和伊利集團都要落戶我們花林,那就算是我們縣裡邊的草坡資源還有不少潛力可挖,但是必將乳用牛和肉用牛羊爭奪草場資源的矛盾逐漸會暴露出來,但是花西公路一旦建成,整個新坪和西河縣南部就連成了一片,那邊自然條件和我們這邊完全一樣,畜牧業才起步,只要咱們好好引導一下,肯定會成爲咱們縣這幾家企業的最忠實的原料供應地。”

唐耀文顯得格外興奮,這西華乳業來花林是他一手引進,趙國棟雖然也起到了一定推波助瀾的作用,但是更多的時候趙國棟已經退身幕後,頂多也就是在一些關鍵時候處處面表表態,這讓唐耀文也終於能夠得到一個展示自我的機會。

“嗯,唐縣長說得,西河縣那邊交通不便是915國道通往他們縣城的道路有基礎,而且咱們又主動願意承擔咱們縣境內這一段道路的建設,他們怎麼會不來勁兒?”

黃鐵臣分管農業之後也兢兢業業,幾乎整天都在鄉下跑動國棟給他提出的關於花林縣農業產業化發展的這個大課題讓他既感到壓力又有些興奮,尤其是這個課題是與安原大學聯合推進,安原大學也把這個課題當作一個實驗作品來作,縣裡和安原大學配合得也不錯,甚至還專門撥出五萬塊錢用於這個課題的調研經費。

“這條路一修通,事實上也就相當於咱們花林縣把西河縣向咱們花林拉近了一步,也相當於把西河縣從通城市拉遠了一步,通城對於西河縣的吸引力又被咱們花林這一手給削弱了不少。”霍雲達思緒顯然是追隨着趙國棟的意圖,“越是這樣河的資源就越能爲我們花林所用,事實上我們也就剝奪了西河那邊吸引加工企業落戶他們西河縣的機會,只不過西河縣那邊現在尚未察覺罷了。”

“西河方面就是覺察也沒選擇。通城市距離西河縣城七十多公里,中間還隔着一個普羅縣,而普羅縣和西河縣經濟狀況現在都和咱們寧陵這邊的蒼化差不多,可以說咱們花林對於他們的吸引力可要大多了。”趙國棟一邊走一邊道:“行政管轄權固然對經濟吸引力有一定製約作用是那也只是一定程度的,超過了一定限度,經濟就會掙脫這個束縛,投向最能讓它產生效益的地方。”

“西華乳業提出的這種公司加農戶方式很有吸引力,這不但可以給農戶帶來穩定可靠的收入,而且也能爲這些奶製品企業提供穩定的原料來源方各取所需,這種方式在農產品加工類企業中相當流行。”霍雲達思索着道,“提前簽署合同約定,也可以避免雙方市場風險過大。”

“嗯。今年咱們爭取打一個翻身仗年咱們比奎陽差一點。今年奎陽上了一個大項目只怕又得和咱們把距離拉大咱們也得把曹集和土城兩縣給撂下!”趙國棟信心十足。“GDP前三甲是咱們地最低目標另一個指標就是咱們地農民純收入增幅要繼續保持全市第一名。而且要爭取把第二名甩開!”

“這應該不是問題農民純收增幅咱們縣這兩年都一直是第一名。而且去年把第二名曹集縣甩開一大截。至於GDP前三甲。曹集去年也只比我們高出六千多萬。我覺得按照我們縣今年地增速。應該可以超越他們纔是。”唐耀文也是對這些數據瞭如指掌。雖然去年他還沒有來。但是今年各種指標每個季度都要考覈評比。他當縣長自然不敢輕忽。

“嗯。耀文。鐵臣。省電視臺做地那一個農業問題專訪電視片。今天就要到市裡。估計明天就要到咱們花林。你們都準備好了吧?這是一次難得地機會。耀文。你重點要介紹咱們縣整個農業和農村工作地佈局和設想。另外提一提咱們縣裡針對農民勞動力地職業培訓計劃。花林二中改爲職業中學地計劃市裡邊已經批覆了。日後將作爲我縣一個職教基地。也是農民技能培訓中心。這一點一定要提

“鐵臣。你陪他們採訪。中間可能也要採訪你。你就主要介紹我們如何因地制宜。在省科委和省農業廳地幫助下。實現高校和地方對口幫扶。幫助我們發展特色產業。實現農民脫貧致富。”

“另外。下個星期《人民日報》駐安都記者站兩位記者朋友可能要到我們花林縣調研採訪我們花林縣農業產業化發展狀況。省委宣傳部蔣部長推薦了我們花林縣地農業產業化發展很有特色。所以耀文和雲達你們兩位要負責接待好。陪同他們重點到大華、三葉、陳氏集團以及裕泰河口茶廠參觀。另外讓宣傳部和縣府辦把各種資料也要準備齊全。以備需要。”

“趙書記。最好還是你來”唐耀文心中一動。這可是難得地露臉機會。縣委書記理所當然應該是接受採訪者。

“耀文,我們原來就說好的,如果是來採訪大政方針作風建設,我當然要接受,經濟工作主要還是政府方面在作,你是縣長,鐵臣和雲達他們倆位是分管副縣長,這是你們的份內工作,能夠得到上面的肯定,我們大夥兒臉上都有光彩啊。”趙國棟笑着擺擺手。

蔣蘊華的確很忙,這兩波宣傳都是他一手安排的,這讓趙國棟很是感激,在某些情況下,這種宣傳也就代表了某種風向,雖然未必能起決定因素,但是在一定程度上也能影響領導們的心理因素,精於此道的蔣蘊華當然清楚。

“老祁,改天我們幾個縣的部想來你們寧陵取取經,怎麼樣?”剛剛散會走出省委小禮堂的祁予鴻從背後被一個有些沙啞的聲音叫住了。

“喲,沈書記,這話不是寒磣我麼?我們寧陵能有什麼值得你們學習的?要說學也該我們寧陵到你們藍山來學纔對。”祁予鴻笑着和對方握了握手,沈國華,藍山市委書記。

“老祁,我是說真的,你也別我面前裝,前些日子安原電視臺的《聚焦農業》專題片花了足足二十五分鐘播放在你們花林縣的採訪,你們花林縣農業產業結構調整搞得很好啊,糧食生產總值只佔到你們農業產值的百分之三十不到了,行啊,老祁,你們這一步可是邁到全省前面去了。”沈國華順手將包遞給一路小跑過來的秘書,然後摸出煙給祁予鴻遞過一支,“今天《人民日報》又報道了你們花林農業產業化發展走出新路子,嘿嘿,季書記和寧省長看在眼裡,喜在心裡啊。”

祁予鴻怔了一怔,安原電視臺的《聚農業》專題片他知道,在寧陵採訪的事情他也知道,毛萍和他專門彙報過,但是沒有想到居然主打對象是花林,像傳統農業大縣曹集和土城卻沒有上榜,這倒是有些令人驚訝。

沈國華倒是有注意到祁予鴻的神色,自顧自的道:“我們藍山在這方面有些滯後了,我們分管的副市長打算帶上我們那邊幾個縣的縣長過來看一看,到時候還請祁書記給予支持。”

“沈書記見外了,能得兄弟市導的傳經送寶,我們寧陵市掃榻以待啊。”祁予鴻一怔之後就反應了過來,滿口應承下來。

正說間,祁予鴻秘書也是小跑過來,把電話遞給祁予鴻,“祁書記,秦省長秘書電話要您會議結束之後去秦省長辦公室一趟。”

“瞧,老祁,領導召見肯定是好事啊,聽說中央現在對農業越來越重視,秦省長前些日子在我們那邊視察工作時不看工業專看農村和農業,嘿嘿,和中央要保持高度一致啊。”沈國華和祁予鴻一邊握手道別,一邊道:“老祁,有空也來我們藍山坐坐。”

目送沈國華離開,祁予鴻心中卻有一種不太好的感覺,花林農業產業調整是搞得不錯他知道,正巧又碰上上邊看重農村農業工作,一下子就把花林推上了聚光燈下,這本是好事,不過正好處在這個骨節眼上,這中間?

第8節 產業方向第61節 潛在的危機第50節 另作文章第85節 甚囂塵上第56節 禍國殃民的主兒第100節 政治敏感性第111節 窩囊第50節 省政府第10節 遠眺第36節 話別第24節 舊部第37節 風起青萍之末第11節 曲線救國第104節 美好想法第25節 抓賭(1)第38節 溫泉浴第111節 熱土第56節 千鈞重擔第31節 兔死狐悲麼?第81節 算不算交易第38節 陰霾重重第74節 風波驟起(2)第137節 兩難全第24節 陽光下第82節 招惹第74節 風波驟起(2)第22節 京安高鐵第98節 語病第87節 焦點第15節 難題第8節 複雜化第42節 發難第69節 出手第54節 獨立特行第130節 毒蛇第98節 春運第69節 一波三折(1)第72節 人馬第29節 迴歸第28節 不得安生第98節 語病第16節 全勝第30節 翱翔第7節 一步三千里第76節 威勢第37節 面呈第27節 抓賭(3)第8節 到站第105節 鳳鳴第47節 發力第4節 發招第25節 待崗青年第64節 宣戰第33節 經驗第95節 誤會第51節 招兵買馬(2)很厚顏的單章求票一回書友們請進第94節 傷害第83節 大坑第50節 九品官也不好當第90節 和諧第47節 贈人玫瑰第89節 複雜化第43節 圈裡圈外第102節 遊刃第26節 亮點(2)第69節 回師第15節 心思第46節 宿命第25節 常委第54節 聯絡第70節 視察風波第4節 人淡如菊第22節 紅色資本玩家第79節 反擊第94節 求發展和保增長第77節 捐贈第64節 山雨欲來第19節 顯赫第88節 生活一樣要繼續第26節 涅盤第110節 夜談第14節 憑啥牛?第2節 觀瀾(2)第71節 亮點第108節 改變第35節 交鋒前第34節 身邊人第70節 恩怨第74節 打手第10節 最明顯的風向標第78節 同學情誼第41節 干將第105節 暗戰將起第44節 鋼鐵問題第67節 滄浪之水第81節 算不算交易第31節 衝擊波(1)第98節 英模第59節 塵埃落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