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7節 異動

國棟一直在琢磨一朝天子一朝臣這句話是不是對每一對上任一把手提拔起來的幹部進行清洗的最真實寫照,他原本想要打破這個慣例,但是很快他就發現自己想要標新立異的來這一手似乎毫無意義,既不可能改變什麼,而且還會爲自己日後的工作帶來不少麻煩,於是他很明智的選擇了隨波逐流。

事實上羅大海時代因爲時間較爲短暫,整個花林幹部大多還是延續着鄒治長時代的格局,除了一些較爲敏感的位置從趙國棟擔任縣長開始時就在小幅度的進行調整之外,大規模的格局在近兩三年內幾乎都沒有什麼變化。

現在似乎時機已經成熟了。

趙國棟一直在考慮這個問題,是不是調整了幹部,工作就一定可以有大的起色?最後得出的結論是否定的,事實上用制度打造出一個能者上、平者讓、庸者汰的氛圍,這纔是最重要的,這是趙國棟的看法。

但是制度也是人來執行的,所以必要的幹部調整既有必要也必須。

趙國棟不想在任用上搞什麼大動作,他主張小範圍分批次的進行調整,除了他認爲必須要進行調整或者補充的幹部之外,其他他都希望能夠採取循序漸進的方式來逐漸調整。

趙國棟原本希望等到全的撤鄉並鎮大方案出爐之後再來結合花林縣實際情況一併進行調整但是撤鄉並鎮的方案報到了省上卻一直沒有批下來,聽省民政廳那邊的消息,省裡邊有意要將這個計劃推後到明年九屆人大召開之後再來進行,避免在十五大和九屆人大之前引發過多的不穩定因素。

“翟部長,這十二名幹部都已經經過了考察麼?”趙國棟一邊仔細的看着這幾名幹部的簡歷,一邊也看着組織部門對這些幹部考察的評語。

“嗯,都走完了程序,也結合了他們各自工作特點作了一些調整,基本上都考慮了他們各方面的條件。”翟化勇也是多年的老組織部長了,歷任幾任縣委書記於一把手的心思也揣摩得相當清楚。

“唔,那就確定下來吧,崔琴調任農牧局擔任局長,浦渡區工委書記考慮向華偉這個同志繼任會不會對下一步浦渡區的工作有影響?”趙國棟合上文檔,沉吟了一下。

“向華偉在坪區擔任區工委副書記多年。也在鄉長和鄉黨委書記上幹過多年該能夠承擔起這副擔子纔是。”翟化勇皺起眉頭。浦渡區工委書記人選一直沒能確定下來。魯達強烈推薦由向華偉來擔任。但是趙國棟卻始終對向華偉存有慮。致使這個方案一拖再拖。“魯書記也建議由林單同志到良山鄉掛職擔任黨委副書記一職。”

趙國棟眉毛微:一動。魯達這是在示好自己?趙國棟心中冷哂。自己難道還需要他來示好?但是轉念一想。如果一個縣委副書記在人事權上沒有半點發言權。這個縣委副書記也就算真是白乾了念轉動間。趙國棟終於首肯了翟化勇地建議:“那好。你把這個方案初稿拿出來。先送唐縣長、魯書記、龐書記一閱。徵求他們意見。如果沒有什麼大地變化。下個星期地常委會上就把它提出來過了。”

翟化勇猶豫了一下。然後才小心翼翼地道:“唐縣長恐怕對財政局和教育局兩位局長地人選有些異議。他曾經和我談起過這個問題。我說暫時本次方案暫時沒有這方面調整地考慮要求我在這一次調整方案中要列入這兩個位置地調整。”

趙國棟身體微微向後一靠。半晌沒有說話。唐耀文在工作上沒有什麼說地。但是在一些用人看法上始終還是和自己有些差異。事實上趙國棟也在一些人事問題上已經考慮了唐耀文地一些意見。但是在關鍵人選問題上他不會也不能讓步一些關鍵位置上地讓步只會讓自己日後地工作推進上受到無謂地拖延。

財政局和教育局局長這兩個位置都是焦點。尤其是財政局長這個位置相當敏感而關鍵它本屬於政府系列。理應對縣長負責是實際上它卻必須要控制在縣委書記手中。可以說縣裡地重大決策和動作都離不開這個人選提供支持果沒有一個可靠地人掌握這個位置。那縣委書記就心中無數。什麼事情能幹不能幹。能幹到啥規模。能不能另尋他途解決。這些意見和建議都得由財政局長來給你支招。

就在趙國棟還在爲縣裡人事調整煞費苦心時。市裡邊人事調整地消息卻一下子讓他對花林地人事調整失去了興趣。

張紹文在市政協一四次會議上被增選爲市政

席,張紹文已於當選當日向寧陵市委遞交了辭去中區區委書記的辭職報告,市委已經接受了張紹文的辭職報告,西江去工作暫時由西江區委副書記、區人民政府區長曾令淳主持。

趙國棟分別將這個消息告訴了蔡正陽、柳道源、熊正林以及劉兆國,得到的答覆幾乎是一樣的,靜觀其變。

這個時候該使的勁兒也已經使夠了,該動用的人脈資源也已經用足了,就像柳道源所說,現在即便是他去找潘援朝也沒有啥意義了,此時的潘援朝不是彼時的潘援朝,已經沒啥想法的他肯定會從他自身角度來考慮問題,而無需忌諱太多外界因素了,能不能成就只能等待了。

祁予鴻沒有想到在三人會上確定的大框架在書記會上卻會遇到了如此強硬的挑戰,舒志高毫不客氣的表示了他的反對之意,而且是全盤否定,這讓祁予鴻大感吃驚。

“舒市長,曹集縣這幾年的經濟發展有目共睹,史來禾同志從在副縣長崗位上一直幹到縣委書記,可以說對曹集縣的經濟發展做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我認爲史來禾同志是符合市委推薦給省委的市委常委資格人選的,這也是和天放同志經過慎重研究之後報給祁書記同意的。”

嚴立民語氣平而堅定,撕破了臉也就沒啥顧忌了,舒志高不過是初來乍到,在這邊並沒有啥底氣,嚴立民並不怵,對於這種情形他思想也有所準備。

按照他的想法在上常委上完全沒有必要先行與舒志高和陸劍民通氣,這隻會助長他們兩人的威風,而祁予鴻則擔心如果這樣重大的事情事先都不通氣,極有可能在常委會上引發舒志高的強烈反彈,而分歧一旦暴露開來,只怕陸劍民、藍光這些後外來戶極有可能站在舒志高一邊,而像代表本土勢力的金永健、周春秀和毛萍三人的態度現在他也無法料定,一旦出現偏差,自己一方的意見被否定,那對於自己的威信將是一個極大的打擊。

“我不反對史禾同志列爲推薦人選,畢竟曹集縣這兩年的發展還是有可圈可點之處,但是黃昆同志我認爲不適合也列爲推薦人選,雖然只是備選人選,但是這也不合適。黃昆同志年屆五十,明顯不符合省委組織不確定的標準,原則上提拔對象應該在四十八歲以下;第二黃昆同志的經歷我也瞭解過,他缺乏在基層工作的經驗,這個條件是個死槓子,要求必須要有在基層工作兩年以上,黃昆顯然不符合這個要求。

”舒志高心平和的道,爭論不是靠誰語氣強硬態度大來決定,“省委這個意思其實就是要抓住經濟發展機遇,讓經濟發展帶頭人能夠更有機會來帶領一地經濟的發展,我認爲花林縣委書記趙國棟通知更合適一些。”

舒志高這最後一句話一記重拳擊打在嚴立民心頭上,這趙國棟都快成了他的心病了,這舒志高是專門哪壺不開提哪壺還是故意來刺激自己?嚴立民臉色微變,瞅了一眼若有所思的祁予鴻,沉聲道:“舒市長,趙國棟同志年齡過於年輕,經驗也有所欠缺,何況他剛剛擔任縣委書記時間不長,花林縣班子此時不宜再調整。”

“爲什麼一要調整呢?推薦市委常委人選並不一定意味着要調整花林縣委書記啊。”舒志高微笑着反擊,“花林縣這兩年經濟發展很快,我倒是覺得趙國棟同志纔是最合適人選,至於年齡問題,我只看到了省委要求不超過四十八歲以下,卻未要求必須要在某個年齡坎坎以上。”

“祁書記,嚴書記,覺得舒市長的意見值得考慮,黃昆同志無論從年齡還是經歷以及他目前擔任的職務來看都不是合適的推薦人選,相反,趙國棟同志的確要合適許多,我建議可以把史來禾同志和趙國棟同志列爲向省委推薦的人選。”一直沒有說話的陸劍民終於發話了,他語氣溫和,言簡意賅。

小會議室裡似乎連溫度都降低了兩度,章天放埋頭做着記錄,在三人會議上其實他就委婉的表達了對推薦黃昆這個人選的不同看法,雖然很大程度上只是一個陪注的備選人選,但是這也代表着一種姿態。

啥也不說,年底了,事情多,俺也是擠出時間來寫啊,望兄弟們支持啊!

第39節 改變!第23節 出師第57節 淬火第66節 酒話第115節 唐江故事第8節 暗鋒第58節 逆轉第12節 班底第55節 錦上花第59節 亂拳打死老師傅第51 議題第84節 高招第83節 意外收穫第96節 小本子第14節 潮起(4)第83節 迂迴第116節 生活軌跡第65節 斂情定性第47節 嫌隙第58節 逆轉第39節 崩塌第78節 印象靈感第56節 運數第73節 準備攤牌第75節 官痞第3節 老部下們第28節 線索第91節 處置第25節 抓賭(1)第8節 大嫂第10節 遠眺第11節 尺度第51節 再續前緣第82節 招惹第44節 盟友第76節 威勢第118節 成長的歷程第23節 老母雞變鴨第52節 齊魯第100節 政治敏感性第14節 半夜總動員第10節 動作第21節 雜牌第55節 有要求才有妥協第25節 亮點(1)第45節 這記耳光不好抽第24節 位置第52節 站隊,毫不含糊第47節 風雨來襲第125節 陰影第8節 囂張第61節 潛在的危機第27節 務虛務實第77節 組合拳之馬步第20節 崛起之路第69節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第22節 適應第117節 登高第11節 浮躁第59節 常委會之意外風波第61節 鬥法(5)第28節 線索第123節 格局第93節 外客第22節 我又來了第37節 滬上風雲(3)第78節 巧遇故人第56節 新派系人馬第28節 知性美女第10節 遠眺第46節 橄欖枝第47節 臂助第3節 家族(2)第50節 東移第109節 該主動出擊了第50節 視若寇仇第77節 捐贈第31節 要戰便戰第75節 富貴險中求第35節 小聚第47節 前景第93節 印象積累第28節 疑雲第109節 變革(2)第11節 浮躁第2節 暗潮第25節 布子第91節 破結第8節 倒逼第52節 交底第78節 論壇第74節 一飛沖天第100節 漸進第86節 邁步第65節 造勢(1)第22節 進展第68節 越挫越勇第115節 別意,濃墨重彩第98節 語病第12節 士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