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節 人心莫測

bookmark

王益自然不知道祁予鴻在向趙國棟徵求關於陸劍民提出的讓王益由區委常委、紀委書記升爲區委副書記兼紀委書記時,趙國棟提出了異議,要求暫時放一放。

陸劍民同樣不知曉,但是祁予鴻隨即暫時擱置了陸劍民的提議,只說要放在日後西江區可能進行的人事變動時再來統一調整,這一說法聽起來似乎也很有道理,但是還是讓敏感的陸劍民隱隱約約覺察到了一點什麼。

趙國棟的形象在王益眼中變得有些模糊不定,吳應剛向他的靠近和肖朝貴的投效,王益都能夠接受,畢竟這二人就連市紀委方面都沒有掌握到多少有價值的東西,但是王麗梅和莫榮頻頻在趙國棟身畔出現就讓王益有些不安了。

王益不相信趙國棟是那種見了女人就邁不開步的角色,雖然在趙國棟來西江之前他就聽說過關於趙國棟和花林縣廣電局副局長之間曖昧不清的傳言,不過那都僅僅是傳言而已,做不得數,何況只要不涉及貪腐,王益對於領導生活作風方面的事情並不太感興趣。

但是莫榮和王麗梅不一樣,莫榮作爲越秀街道辦黨委書記是張紹文的絕對鐵桿,王益懷疑中錢治國和丁高壽的多宗貪腐事件都是通過莫榮從中牽線搭橋,從某種程度上來說莫榮的重要性甚至超過了如吳應剛、李曉平這樣的角色。

而王麗梅是什麼人?張紹文的情婦,一個靠出賣身體上位的女人,難道說趙國棟還能看得上這種女人,王益甚至有些憤怒,就算是你趙國棟真喜歡這個調調,難道這西江區就沒有其他女人你就得非要去接別人的馬桶?

王益甚至有意無意的探聽過桂全友和駱育成的態度,桂全友沉默不語,駱育成顧左右而言他,這讓他更是沮喪而又鬱悶。

他不知道二人視而不見還是刻意迴避,抑或是根本就覺得這不是啥問題,這更讓王益覺得不安,這可不是一個好兆頭,現在聽得陸劍民這樣提醒他,他就越發覺得趙國棟對自己起了猜忌心理了。

就因爲自己拂逆了他的意思還是覺得自己不尊重他這個區委書記?那他的封建家長作風也未免太濃了,**的政權是講求**集中制,並不是一言堂,王益有些憤憤的想到。

坐在王益身旁的駱育成卻沒有王益那麼多愁腸滿懷的味道,他的心情相當好,無論是趙國棟還是藍光對於他這段時間的工作都相當滿意,尤其是趙國棟,自己推薦的黎肅得到了趙國棟的認同,順利到了公安分局擔任政委一職,這使得自己在政法系統的威信急劇提升。

一個政法委書記怎樣體現自己的威信,那就是能在一把手面前說得起話,推薦的幹部能夠得到區委的贊同,威信就是這樣一步一步建立起來的。

王益和趙國棟的隱隱不合拍他也感覺到了,他覺得王益角色有些錯位,你首先是區委常委,然後纔是紀委書記,紀委系統的領導體制雖然有些獨立,但是仍然堅持了在同級黨委領導之下,並非遊離於同級黨委領導之外,在這一點上駱育成覺得王益忽略了,而這恐怕恰恰是每一個一把手都無法容忍的。

什麼事情你都先行向市紀委彙報之後再來向區委彙報,你怎麼可能讓區委書記對你滿意,換了自己是趙國棟一角,一樣也無法容忍。

趙國棟並非是啥也不懂的愣頭青,能坐在他現在這個位置上就應該知道他的分量,在這次風波中他表現出來的政治智慧就足以證明他處理事情不拘於一時一地,眼光胸懷都是深遠,你王益若還只是把他當作一個普通區委書記來看待,那你只怕就要爲走錯路付出代價了。

大會終於結束了,人潮如洪水一般緩緩涌出,即便是有交警疏通,但是這樣龐大的人流和車流依然花了十多分鐘才慢慢疏散開去。

各縣基本上都是包了大巴車來的,一個縣兩個大巴車也就基本上把全縣科級幹部包攬了,只是在這個時候就顯得有些不那麼方便,有些幹部要吃了飯回去,有的幹部則想要藉機在市裡耽擱一下,而有的索性就直接往回走。

趙國棟接到唐耀文電話時他剛推了尤蓮香要求常委們陪一陪省監察廳的婁廳長用午餐,好在對於趙國棟這些常委來,這倒也不是什麼硬性任務,願意去陪當然好,不願意去陪也不勉強,若是要全市常委都必須要個個到場相陪,一個監察廳長也還沒有那麼高的規格。

唐耀文在電話裡很是親熱,只說一干花林老部下到了市裡邊想要敲老書記一頓飯,趙國棟聽得唐耀文說得有趣,也就爽快的答應下來,讓令狐潮去河邊水晶舫訂了一桌。

趙國棟到水晶舫時,唐耀文他們一干人也剛好到。花林縣的縣級班子似乎是不約而同分成了兩撥人各有各的安排。

黃昆帶着魯達、龐均、苗月華、翟化勇、何良才以及王二凱和黃鐵臣一幫子人走了,據說是現在的市委副秘書長、市委辦主任宗建邀黃昆一聚,由此可見黃昆人緣還是相當不錯。

唐耀文卻不想跟着黃昆背後去搖旗吶喊,當他和幾個關係熟絡一點的一說要敲趙國棟一頓之後,立即就獲得了韋飈、簡虹以及辛存煥和霍雲達的贊同,連帶着還把陳雷、許萍、羅冰和崔天琴、米豐恆也拉上了。

看見一大羣人在門口迎候自己,趙國棟連連擺手,一邊埋怨道:“這像啥?都是一幫老夥計聚一聚,別弄得這樣都失去了味道了。”

“嘿嘿,趙書記,你現在可是市委領導,咱們又是來敲市委領導一頓的,也得表現咱們的誠心不是?”唐耀文笑嘻嘻的道。

“走吧,進去了,別那麼客氣,到了這邊才覺得還是咱們花林好啊。”趙國棟有些感嘆的道:“山青水秀,早上一覺醒來,都要覺得精神好許多。”

“趙書記,現在這山青水秀一詞兒都有些變味了,不是誇讚一個地方環境好,而是暗指這個地方經濟落後沒有工業的意思了,這可不能隨便用在我們花林縣頭上。”簡虹含笑道:“咱們花林今年GDP已經確定超過奎陽和土城,比起曹集和西江差距也很微小了。”

“嗯,那是好事,看來西江明年要努力了,要不老大哥都被小字輩趕過壓在頭上,我這個當區委書記的臉上無光啊。”趙國棟率先入席落座,一邊招呼着大夥兒也都圍成一桌,“耀文,說好中午不喝白酒,下午還有事兒。”

“嘿嘿,趙書記,花林能超過奎陽和土城,攆上西江和曹集,那也全靠你在花林這兩年打下的底子,要不我們花林別說追西江、曹集,能趕上雲嶺和豐亭做夢都得笑醒。”唐耀文早已經端起了寧江醇瓶子一把扭開了蓋子,“你走了這段時間我們大家夥兒都知道纔過來挺忙,所以都約好不來打擾你,等你把這邊理順了,我們再來替你慶賀慶賀,今天正好有這個機會,你過來也有兩個多月了,所以這酒若是一口不喝,怕是大家夥兒不會答應啊。”

“是啊,趙書記,唐縣長說得是咱們肺腑之言,您過來這麼久我們都知道現在不好打擾你,所以都相互約好不過來影響干擾您,今天就這個機會,怎麼也得意思一下,趙書記的酒量我們也知道,咱們都知分寸,絕對不會誤事兒。”韋飈也一口接上話贊同。

黃昆過來之後,風向明顯就有些變化,魯達、龐均都明顯向黃昆靠攏,翟化勇是個只聽一把手的角色,所以唐耀文這個縣長也就沒有與趙國棟配合那樣融洽,好在黃昆還算知道輕重,對於政府這一塊事情干涉不算太多。

但是原來趙國棟冷落苗月華,他這個常委副縣長權力也就很大,現在苗月華通過鄒治長與黃昆走得很緊,也就有些受寵起來,自然也就影響到了韋飈的工作積極性,不過韋飈也看得開,能上到常委他已經十分滿意了,做好本職工作,也算對得起自己這份工資,他也就樂天知命。

趙國棟也隱約能嗅出味道來了,哪個縣情況都大同小異,縣委書記和縣長能合拍的少之又少,自己和唐耀文不也一樣在用人問題上有衝突,上一次如果不是自己要離開花林,只怕在教育局長和財政局長人選問題,兩人就要鬧得不愉快,最後也是知曉自己即將擔任市委常委,雙方各讓了一步,也算握手言歡了。

“那行,耀文和老韋都這樣說,我再推三阻四就顯得我這個人不仗義了,行,我看看,在座加上三位女士共十個人,我與每位共飲一杯,也就別敬來敬去了,十杯酒,這杯子一杯有五錢,也就有半斤,差不多了。”趙國棟也相當豪爽的站起身來,看了看杯子表態。

“趙書記,這杯子就算是倒滿溢出來一杯也沒有半兩,頂多也就是三錢到四錢酒,我看這樣,我們每人敬趙書記一杯,然後各人組團來敬趙書記,趙書記要怎麼還,隨趙書記意怎麼樣?若是趙書記喝不下,只要能說通在座的替您喝兩杯,那也算是趙書記本事是不是?”

要說酒詞兒,辛存煥可是伶牙俐齒,一套是一套,三五兩下就能把人套進去,趙國棟也不例外。

第80節 舊城改造第123節 爲有源頭活水來第82節 又是項目第8節 當局者迷第114節 羣雌第80節 發招第44節 鍥而不捨第75節 富貴險中求第22節 熟女魅惑第39節 塞納風情第60節 新星第29節 平行線第51節 狗屎運第88節 競爭上崗第37節 傳奇人物第34節 關鍵人物第51節 生如夏花第21節 膿瘡第105節 深意第72節 常委之誘惑第25節 嫌隙第30節 時不我待第46節 深淺第57節 碰頭會之人事第56節 緊迫第75節 隔空競爭第91節 體系初立第13節 果然與衆不同第22節 燦爛滋潤第74節 入手第123節 爲有源頭活水來第93節 印象積累第50節 省政府第104節 量變到質變第53節 震盪第61節 潛在的危機第29節 暗波第99節 接待任務第8節 人生如戲第140節 肱股第60節 王烈第71節 比較優勢第15節 局務會第55節 有要求才有妥協第41節 磨刀霍霍第132節 扶持第53節 瞄準第71節 亮點第89節 一言難盡第53節 在另一邊第44節 盟友第72節 大放異彩第12節 膽大包天第71節 土地問題第23節 統一思想第34節 華麗轉身第14節 磨刀不誤砍柴工第31節 最後通牒第42節 結怨第24節 另有任用第57節 走一算三第24節 揣摩和迎合第64節 急迫第52節 巾幗第3節 影響力第10節 野地困擾第84節 一舉成名天下知第117節 打臉十次也值第40節 虛榮第33節 矛盾起第56節 好鋼用在刀刃上第25節 平手第77節 文章第4節 不矯情了第37節 省長不好當第32節 浮想聯翩第36節 滬上風雲(2)第76節 交心(0)第92節 節點第21節 操作第77節 感時花濺淚第28節 疑雲第27節 天時地利人和第87節 數據第89節 慷慨陳詞第85節 登泰山而小天下第7節 馬屎第65節 嚴陣以待第50節 死狗第113節 隨風潛入夜第110節 衝突第28節 體系(2)第43節 張弛有度第26節 人才競爭力第37節 面呈第100節 擴張第4節 辯第66節 發展纔是硬道理(2)第55節 歸來第24節 差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