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節 造勢(4)

譚立峰狠狠的將遙控板按下。電視機噗嗤一聲,再沒有了聲音。

他努力想要剋制住自己的情緒,但是卻發現胸中那團火焰卻如水上油一般熊熊燃燒卻又揮之不去。

制怒,制怒,這個詞兒已經在心中默唸了無數遍,但是他才發現,真正能制下的怒只能說那就不是真正的怒了。

來到衛生間的水龍頭上,捧起一捧冷水澆在臉上,再是一捧,連續三捧水澆在臉上,連整個髮梢都浸潤溼透了,譚立峰纔算是喘着粗氣剋制住自己的情緒。

他已經記不清有多少年沒有用這種方法來剋制內心的憤懣和怒火了,好像是十年前自己競爭縣委副書記失敗之後吧?

安原電視臺的這一期《視點》節目選擇了懷慶,選擇了懷慶消化轉移農村勞動力,促進農民增收的這個話題。

不能不說這個節目的選擇點切入點相當精妙,懷州、慶州,這兩個區似乎在這方面都有高招。

懷州的私營企業發展,吸納農村剩餘勞動力就業,政府出臺各種優惠政策扶持,協調銀行貸款支持,簡化各種手續程序。私營企業芝麻開花——節節高。

慶州農業產業結構調整有力到位,城郊型現代生態農業基地蔚然成形,花卉基地規模初具,蔬菜基地也已經步入良性發展軌道,兩家來自山東的脫水蔬菜生產企業已經正式落戶慶州,年內就要正式脫產,僅這兩家脫水蔬菜生產企業僅第一期就能直接吸納五千畝蔬菜地所產蔬菜,並且還將在本地招募三百人進入企業務工。

要換了其他時候其他人,譚立峰甚至會抱着一種欣賞的心態來看這個節目,問題在於這個節目背後隱藏的深意。

那個在電視畫面中不斷閃耀的身影,和民工們一起吃飯,和農民們一起在田間地頭察看蔬菜長勢,還有那畫外音的不斷提示,雖然也有陳何二人的畫面,但是很明顯那兩人都成了陪襯,這是公開的宣戰!

毫無疑問這是一個有針對性的節目,他剛打過電話詢問張果喜,張果喜對此一無所知,這個整日只知道喝兩口小酒的蠢貨,連省電視臺什麼時候來採訪製作都毫不知情!

要麼省電視臺就是直接下到了區裡,要麼就是張果喜已經對市電視臺失去了控制,市電視臺爲了捧趙國棟的粗腿可以無視張果喜這個主管領導了。

無論哪種可能都只能說明一個問題,趙國棟沒有坐等,他也在出手了。

譚立峰深深吸了一口氣,能夠在省電視臺這個節目播出,沒有那麼簡單,尤其是在懷慶即將發生人事變化的時候。這意味着什麼沒有人會不知曉,但是爲什麼會這樣,難道說燕書記......?

譚立峰不敢再想下去,但是現在他該怎麼辦?

他不是坐以待斃的性格,決不能這樣沉淪下去,他必須要發起反擊,但是從何處着手?

寧法關上電視,站了起來,無聲的在客廳裡踱起步來。

是該有一個決斷了,再這樣下去,良性競爭恐怕就要演繹成惡性爭鬥了。

從其他地市或者省直機關廳局下派一名去主持工作無疑不太合適,一來何照成尚未正式離任,這樣安排下去意圖太過明顯,這都還是其次,二來,他斟酌再三,還是覺得在懷慶現有班子成員中產生更妥當一些,他徵詢過陳英祿意見,陳英祿也傾向於在本地產生,這樣可以最快速度接手工作,而不需要花費一年半載來重新上手。拿陳英祿的話來說,懷慶在這關鍵時刻需要爭分奪秒,實在是耽擱不起了。

陳英祿沒有明確表示誰更合適,看來他也是受到了來自各方的影響和壓力,也難爲他了。寧法想到這兒不禁微微一笑,但是他也注意到了陳英祿話語中的含義,希望省委考慮人選要以懷慶發展大計爲基準,圍繞這個目的來選擇誰是最適合的市長人選。

這話語說得很靈活,圍繞發展來考慮,這也有些迎合自己的觀點,但是在這個時候也隱隱帶有一些傾向性,誰是更能引領懷慶發展前行的角色?

譚立峰還是趙國棟?兩個人各有千秋,應該說譚立峰能力更全面更均衡,而趙國棟優勢和劣勢都更明顯,這倒真是一個令人難以取捨的難題。

應東流放下手中報紙,笑了起來,看來這懷慶市長之爭還真有些意思,燕然天和戈靜本來就不對卯,兩人在這個問題上又針鋒相對,鬧得怨冤不解,老寧只怕也被這事兒給困擾得不輕。

當然應東流也知道寧法不會因爲燕然天或者戈靜的意見而改變自己的態度,但是這樣一來,總得有一些平衡妥協纔是,燕然天個性很強,而戈靜則是外圓內方,原則問題上也絕不會讓步,這場爭執還有得看。

不過這件事情估計也應該就在這兩天就要畫上句號了,何照成馬上就要到黨校學習,誰來主持市政府工作就顯得意味深長了。

這件事情還不至於上常委會來研討一番。應東流相信寧法會在下個星期的常委會之前就把各方面關係協調好,燕然天也好,戈靜也好,這種事情上也是知進退的,怎樣拿捏自有分寸。

“省長,甘省長過來了。”

“請她進來吧。”應東流點點頭。

“應省長,我來了。”

“嗯,來,坐吧,東西帶來了?”應東流站起身來,走到沙發邊上,延手示意對方入座。

“帶來了,這是農業廳和科委的一些想法,我把這些揉在一起,讓辦公廳加工了一下,我看了看覺得還行,應省長您先看看,如果哪有不合適的,我們再修改。”甘萍微笑着把手中文件遞了過去。

應東流扶了扶鼻樑上的眼鏡,仔細的翻閱起來。

“嗯,我覺得可以,農業產業結構調整是個老問題,但是老問題怎樣做出新花樣。結出實實在在的碩果,我覺得恐怕要花點心思。”應東流放下手中文件,“你們的意思還是在寧陵和懷慶兩處搞試點?寧陵我知道,花林縣的山區畜牧基地和茶葉基地很有特色,而且農業產業化發展勢頭很猛,但是懷慶這邊有什麼優勢產業麼?”

覺得應東流話語中似乎有些懷疑的味道,甘萍坦然一笑:“準確的說,現在懷慶這邊農業結構調整還處於發展的初始階段,但是我感覺到懷慶市政府有意將促進農民增收與農業結構調整和農業產業化發展這兩項工作結合起來,我覺得這個想法相當好,因爲這正好符合了今年省政府提出的將三農問題列爲重中之重的意圖。如果能夠將這三項工作有機結合起來並取得比較好的效果,可以成爲我們安原今年三農工作的一個極大亮點,也可以在全省嘗試推開,所以我覺得可以將懷慶列爲試點。”

“就這個原因?我看其他地市也有一些新的提法出來啊。”應東流微微蹙眉,似乎在玩味甘萍話語中的含義,甘萍是本屆政府組建以後從原來分管教科文這一塊調整過來分管農業和科技這一塊的,甘萍風評不錯,在寧法和應東流印象中都相當好,**黨派人士,又是女性幹部,但是在省政府裡說話一樣具有相當分量。

“省長,還有一個原因就是我感覺懷慶政府對這項工作抓得很緊,也落實到了實處,也有些成果出來,不像有些地市只是在年初發發文件,提提意見,調子拔得高,但是實際工作中並沒有落實到位,選擇這樣的地市沒有多大意義。”甘萍並不掩飾自己的觀點。

應東流點點頭,選擇懷慶和寧陵中間有沒有什麼聯繫?寧陵農業產業化搞得不錯,突出表現在花林縣,應東流也知道趙國棟主政花林功不可沒,但是懷慶這邊的農業結構調整和農業產業化比起其他地方並沒有突出優勢,難道就因爲趙國棟在花林的表現給甘萍留下了很深印象,還是有其他原因?

處於這個關鍵時候,他就不得不多想一些,雖然不太清楚甘萍和趙國棟私交如何,但是這項工作省委省府相當重視,省委也專題研究過如何調整農業產業結構、促進農民增收這項工作,這個意見自己審閱下發之前是要送到寧法閱示的,而且也會送到其他省領導手中,而這份報告對寧陵和懷慶的這項工作評價相當高,這種敏感時期有這樣一個動作,難免就會讓人覺得有些暗示的色彩在裡邊。

“甘省長,我看可以,不過這份報告適當精煉一些,把前面介紹評價這方面的文字斟酌刪減一些。你覺得呢?”應東流想了一想,不禁啞然失笑,自己是不是有些謹小慎微了?一件本來再正常不過的事情弄得有些弔詭的味道在其中,自己還真覺得有些不像自己的風格了,在文件擡頭上籤署了自己名字,“算了,就原文照發。”

第4節 市委常委第35節 國際新城第51節 金融精英第114節 是金子哪裡都能閃光第24節 位置第81節 力所能及的影響第11節 曲線救國第39節 現實和理想第8節 楔子第119節 表面文章第3節 老部下們第79節 謀官(2)第69節 舊部(1)第106節 欲動第71節 土地問題第97節 角力(1)第28節 風起雲涌的時代第89節 慷慨陳詞第42節 引子第66節 淺草才能沒馬蹄第8節 大器第15節 稍安勿躁第110節 搭錯車第75節 禍福難料第113節 交流,同志情誼第19節 聞人第58節 欲揚先抑第55節 貌似雨過天青第60節 滋味和心態第46節 暗流第37節 沒事找事第25節 示好第97節 朝賀第36節 埋伏第87節 老練的以退爲進第24節 陽光下第105節 動向第17節 麻煩包第13節 潮起(3)第46節 暗流第57節 鬥法(1)第9節 做事先做人第61節 把戲第21節 膿瘡第36節 試探第84節 山雨欲來第43節 全面出擊第75節 利益羣體的力量第91節 舊部第28節 古怪第12節 大夢第6節 來臨第56節 緊迫第81節 利益羣體的逆鱗第58節 狐狸精第89節 評價第16節 同舟共濟?第79節 觀感第37節 中心組學習第36節 軟硬兼施第107節 一朝風來千般變第45節 無眠第46節 迎頭相撞(1)第98節 敲定第54節 浮出水面第18節 撬牆角第46節 迎頭相撞(1)第103節 針鋒相對第8節 大嫂第25節 都不容易第39節 該走到的都得走第36節 深謀遠慮第101節 火熱之局第46節 橄欖枝第83節 大坑第103節 故人?貴人?第71節 握手第107節 着相第63節 焉知非福第88節 荊棘第49節 高深第47節 風雨來襲第28節 兄弟情第27節 不一樣的路第43節 狡兔第3節 同殿爲臣第23節 統一思想第7節 下縣第76節 人脈第106節 出訪第36節 深謀遠慮第124節 中學同學與大學同學第78節 不道德的東西是最誘人的第48節 泰然第78節 論壇第33節 出山第81節 利益羣體的逆鱗第79節 反擊第41節 風格與個性第96節 怒髮衝冠(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