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5節 定案

泌國棟用他的急智稍稍挽回了一局。寧法並沒有興趣多瞭解裕泰集團能夠給青坪縣的茶葉產業帶來多大的機遇,他只是想要提醒地方黨委政府不要一門心思只花在了怎麼糊弄上邊,而要真正的做點實實在在的事情。

就像你要打造茶葉基地。那你就得考慮發展這個產業能不能真正替茶農帶來實惠,帶來實際收益,你要怎樣才能做到這一點,而不是這樣一拍腦袋就是一個主意,興之所至就要大幹快上一番,只圖一時吸引領導眼球目光,卻不管最後會有什麼樣的結果。

懷州區正在蓬勃興起的中小型私營企業羣引起了寧法很大興趣,原本中小企業最活躍的應該是以安都的華陽、麓山等縣和縣域經濟最發達的建陽市下轄各縣,但是寧法沒有想到素來以國有大中型企業爲主的懷慶居然也在發展以私營企業爲主的中小型企業上做足了工夫,而且已經形成了像樣的規模。

一直到晚間在七星關下散步時。寧法和胡廉都還在陳英祿、趙國棟二人探討這個問題

趙國棟的回答言簡意垓。那就是要最夫限度吸納消化本地剩餘勞動力,培養一代熟練工人,同時吸引在沿海打工而又有一定經驗和創業意識的人才回來創業,促進本的經濟的發展。

寧法對於趙國棟相當直白的作風倒是很欣賞,尤其是趙國棟敏銳的噢覺和犀利的觀點往往深合他內心的一些不能見諸於外的想法。

比如內陸廉價的勞動力資源和礦產資源向沿海輸入促成了沿海地區的經濟發展,而內地則付出了教育培養一代勞動力所需要的成本,負擔這些勞動力丟下的婦孺老人所需要的醫療文化教育治安等社會成本,承受因爲開採各種礦產資源和粗加工所帶來的環境污染代價,這種不對稱的發展方式使得內地與沿海的差距越來越大,而受到這些因素影響,內陸地區的各種矛盾也越顯突出,這也反過來使得內陸地區在招商引資上的更加不遺餘力和不計後果。

趙國棟稍嫌激進的言語風格讓寧法像是看到了十年前的自己一般,十年前自己在沿海某市擔任市長時也是這樣,但是現實的種種歷練讓他逐漸學會了要善於妥協和忍耐。要善於揚長避短,只有這樣你才能在起起落落的風雨中成熟起來。

七星關下古驛道這一行走下來,的確達到了陳英祿的目的,只有他們四人,陳英祿和寧法走在略略前面一些,畢竟省委書記和市委書記之間也還有一些需要單獨溝通交流的話題,這一點胡廉和趙國棟自然明

好在兩人也找到了共同的話題。那負是七星關和古驛道的再史淵源和典故。

趙國棟也是信手指來,說的繪聲繪色,也還真有那麼一回事一般,聽得胡廉也是暗自稱奇,沒想到這位趙市長還能在這方面也是拿得出手。

趙國棟對懷慶的歷史典故相當熟悉瞭解,隨便拉出一個也能口若懸河般的編弄半個小時,一直到寧法和陳英祿的談話告一段落往回走時,胡廉和趙國棟的探討都還真有點意猶未盡的味道。

“梧桐書院雖然始建於唐代。但是那時候不過是私人學熟,還談不上真正意義的書院,真正形成氣候應該是五代以後宋初,比起我國古代四大書院來,梧桐書院名氣雖然不及,但是若是論歷史和規模以及出現意義,絲毫不遜色。”

在和訊科技工地上,在機牀廠車間裡,趙國棟相當理智的保持了沉默,那該是陳英祿表現的時候。作爲市委書記他理所當然的要表現出他對工業經濟發展的密切關注和深刻理解,而在對於像梧桐書院這一類社會事業以及牽扯的旅遊產業呢,則是由趙國棟來負責解說,同時趙國棟也要利用這個機會來推出懷慶未來城市規發董前景。

寧法一行人含笑點頭,步入梧桐書院。

梧桐書院依然有部分保留着宋代建築風格,但是因爲歷經多次重建,主體建築羣落則是以明代建築風格爲主,亦有部分是清代重建。

站在梧桐書院門前,正好可以俯瞰山丘下的綠樹掩映的碧波潭,碧波潭四周朽林遍佈,一直向外延展幾十米,鬱郁蒼蒼,令人心胸頓生雲

。口甘葉站在書院門口向迄外眺望,大半懷慶城區盡收眼底,略柑口黑壓壓一片就是五大廠,而低矮破落零散的居民房沿着東南方向,其密度由正常向西北縮

趙國棟不動聲色的介紹着目前懷慶城市佈局,以及新規劃的城市遠景建設方案設想。

寧法不禁啞然失笑,看來這位年輕的代市長也非沒有心計,至少能把自己引到這個位置來,然後不顯山露水的把話題拉扯到這上邊,大概就是想要用自己的嘴來爲懷慶這個城市規劃方案正名。

“英祿。國棟,懷慶這一兩年經濟發展速度很快,隨着以安都爲核心安中平原城市圈的規模日益成型,懷慶在這個城市圈的定位和作用也日益顯得重要,今後十年將是我國經濟快速發展壯大的十年,無論是經濟還是社會事業的發展抑或是城市化進程都會大大加快,所以我覺得在城市建設規刮上一定的超前意識很有必要。”

說到這兒。寧法語氣稍稍加重了一點。

“這個觀點我在點評安都市的城甲規發小上也表明了態度。一座全國第五經濟大省的省會城市,目標是瞄準內陸地區第一經濟金融強市,內陸地區溝通中西的交通樞紐,如果還是小家子氣夾手夾腳,像小腳女人一般邁不開腳步,那樣不行,是會耽誤發展的。”

“同樣。懷慶也一樣,我一直認爲懷慶可以成爲不遜於綿州和建陽的經濟體。有着良好的機械製造基礎,有着依託安都的上好區位優勢,現在你們又搶的了電子信息產業發展的先機,你沒有什麼理由不敢相信自己可以把懷慶建設成爲安原的深圳?說安原的深圳氣魄都小了些,應該說是內陸腹地中西部地區的深圳!”

“而以你趙國棟對懷慶厚重濃郁的人文歷史底蘊充滿了驕傲自豪麼?我覺得你們甚至可以做得更好,讓懷慶不是成爲一個單純的工商業城市,要讓懷慶成爲一個真正的充滿發展活力和人文魅力的生態型都市!”

寧法沒有半句話評價懷慶城市規發小發展的具體問題。但是他這一番話讓身旁的陳英祿、樑凱山、趙國棟、姚景等四大班子領導都聽得身心振奮熱血沸騰。省委書記對懷慶如此充滿信心,作爲懷慶的一員就完全沒有理由讓這座城市落在後邊,而寧書記潛藏的話外含義也是相當明確,不要小家子氣。不要畏首畏尾,要敢於開拓進取。要敢於衝破舊習俗舊觀念。

在歸寧的工作彙報會開得富有激情而熱烈,連素來冷靜溫和少有動情的市委書記陳英祿在彙報時也是言語激揚,豪情滿懷。

省委書記寧法也對懷慶近年來取得成績給予了充分肯定,同時也在最後的講話中寄語懷慶黨政班子,改革開放的步子要邁得更大一些,要敢於摒棄舊有觀念束縛,要敢於接受新生事物,在集中精力發展經濟的同時也要兼顧社會事業的發展,要將三農工作尤其是解決農民增收問題提升到黨委政府日常工作中的重要地位上來,切實做到工農並重,城市居民和農村居民同步增收。

寧書記一行人的車隊終於在無數人揮手中離開了懷慶境內,只留下一堆心情各異的懷慶官員們。

就像是突然卸下了一塊沉若千鈞的巨石,無論是陳英祿還是趙國棟都覺得這一次總算是圓滿過關。

陳英祿不知道懷慶的表現在寧書記考察的四個地市中究竟算得上第幾名,但是他也能揣摩得出懷慶的表現不算差。尤其是寧法在梧桐書院門口和歸寧縣政府會議室裡那一番話,那都是相當富有深刻涵義的,懷慶工作日後該怎麼搞。輕重緩急怎樣來區分,陳英祿心中也有了大概數,而相信趙國棟,只怕一樣心中有數,只等具體安排部署下去

寧法對懷慶的期盼很高。陳英祿甚至感覺到這已經超出了對一般城市的期待要求,安原乃至內陸地區的深圳,這個名銜現在掛在懷慶頭上,那懷慶人自己都會覺得不好意思。

而懷慶怎樣來利用寧書記這一次來考察的契機,從各方面來推動懷慶經濟發展。陳英祿也是躊躇滿志,壯麗的畫卷已經在自己面前展現開來,浸潤了足夠多墨汁的狼毫也放在了自己手中。怎樣譜寫渲染,那就要看自己的本事了。

請將投票養成一個好習慣,投票吧!(未完待續)

第41節 風格與個性第1節 上任第37節 動作第4節 戲肉第17節 聰慧精靈的達人第101節 調整第112節 條件第29節 平行線第42節 發難第39節 崩塌第75節 別樣心思各不同第75節 是不是誤會第114節 羣雌第86節 來風第22節 故人第118節 成長的歷程第41節 點醒第26節 閨蜜第1節 發展之路第23節 燦爛背後的蒼涼第30節 感情這玩意兒第55節 良機第12節 潮起(2)第95節 人格魅力第59節 經驗交流第69節 出手第77節 迷惘第6節 新鮮味兒第102節 難言第78節 走勢第33節 浮動第66節 博弈第22節 唐瑾第13節 潮起(3)第135節 警醒第59節 高看第39節 堅持第10節 你追我趕第41節 干將第3節 利器第102節 難言第12節 棘手第96節 資本的力量第12節 潮起(2)第49節 風暴將臨第84節 加深第79節 另一個圈子第63節 喜憂第112節 揣摩上意第34節 機緣第21節 合縱連橫(2)第90節 和諧第132節 扶持第65節 端倪第90節 塞翁失馬第113節 尤姐第46節 霸氣凜然第105節 路第27節 工業第56節 東流第三十六 票全方位競爭第55節 談話(2)第23節 順其自然第28節 宏願第9節 不同的機遇第71節 探風第69節 野馬第17節 京官第13節 人脈第65節 斂情定性第31節 兄長們第109節 旖旎第54節 微服私訪第84節 高招第47節 下注第28節 兄弟情第66節 發展纔是硬道理(2)第33節 蝴蝶振翅第82節 高飛第103節 發展觀和政治心態第27節 偶然中的必然第2節 現實第74節 各懷心思第96節 拜會第75節 組合拳之刺拳第105節 意外事件第27節 爭議第35節 振聾發聵第68節 信任第57節 世外桃源第30節 來了第41節 無法停步第135節 警醒第43節 暗渡陳倉第101節 盟軍在行動(2)第77節 可怕的七零後第50節 旅遊資源第77節 捐贈第28節 知性美女第103節 複雜的變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