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椒一下子就愣在了當地。
腦海中倏地一片空白,須臾之後,方纔回過神來,意識到自己並沒有聽錯。
李巡檢確實說的是秦連彪……
畢竟已經五個年頭過去了,秦連彪的這個人,甚至於這個名字,早已經淡出了花椒的生活許久許久了,就連模樣都已經模糊了起來。
花椒努力回想,也只能勉強拼湊出一副被酒色掏空了身體,卻趾高氣昂的囫圇身影來。
這是秦連彪留給花椒最後的印象。
可不得不說,大大崇塘鎮,到底商埠重鎮,幾乎每時每刻都會有剛剛出爐的時鮮新聞隨着南來北往的船隻車隊,或是跟着走南闖北的客商,甚至於伴着風信來來去去的。
對於在這一方水土之上,日子過得還算悠然,也早已習慣了坐定輒問新聞的一衆百姓們來說,生活中是永遠不會少了各種各樣冒着熱氣兒的新鮮話題,尤其是能叫人會心一笑的八卦花邊來佐一日三餐的。
信息交替之快,足以叫人目不暇接。
因此還真沒有甚的新聞是值得大夥兒尤其留戀的。
只不過當初秦連彪的惡行實在太過轟動了,整整月餘,崇塘內外街知巷聞的都是這麼一樁事兒,甚至於都代替了“吃了嗎”,這一老百姓相互見面打招呼時的常用語。
饒是冷了這麼多年,可時至今日,每當秦家又有喜事兒臨門的時候,還是會有些個看戲不怕太高的主兒要把從前的黴爛舊事兒翻來覆去的嚼一回舌頭。
有些個吃不到葡萄的不免暗酸又暗爽。
饒是秦家如今改換門庭、赫赫揚揚又如何,這都不消旁人出手,門楣上就已經如骨附蛆似的掛上了秦連彪這個觸黴頭的吊死鬼。
還是幾輩子直不起腰板來做人!
可世間百姓,說到底還是厚道的多,自是慨嘆的。
雖說秦家的祖墳都不知道在哪處兒荒着,可必是佔足了一方風水寶地已是不消質疑的事兒了。
而且十斗香火,竟叫秦老爹這一房給包圓了。秦連彪那一房,就連一絲兒青煙都沒撈着,半點不招人惦記。
不過也是,一家子來來回回,竟辦噁心事兒。尤其秦連彪,祖宗幾輩子的臉面都叫他給丟光了。據說老早之前就被秦家出族了,孤魂野鬼的,值當誰惦記。
俱已是提前同他算過命數了,也就是個路倒路埋街死街埋的斷頭鬼。
只這樣想來,眼看着如今的景況,秦連彪這一房,怕是就要絕戶了。
不孝有三,無後爲大,不管爲着甚的,總是叫人唏噓的。
可到底又不免在心裡頭感慨。
自作孽,不可活,老祖宗傳下來的話兒,再是不錯的。
只叫秦家人慶幸的是,到底人心思變,世人總是善忘的多,還容易喜新厭舊。
尤其還是這等子同自家八竿子打不着的旁人家的家務事兒,雖說但凡想起來,必然衆說紛紜,可到底也就這麼茶餘飯後或消遣或趁願這麼一遭,抑或話趕話兒的說到了話頭上,就着現成的例子告誡一番子孫而已,到底不至於有這份閒心把旁人家的事兒擱在自個兒心裡來回尋思的。
更多時候,還是就如小石子投進蓮溪中,盪開兩圈漣漪後,也就不會再有蹤影了。
但以上種種,都是建立在自身只是看戲不怕臺高的旁觀者的身份上的。
當事出自家的時候,花椒自然不可能這般缺心眼兒的。
秦連彪這個人雖然已經淡出了花椒,甚至於秦家闔家的生活了,等閒再不會有人願意提起他,可造成的傷害,卻像一根刺,始終紮在闔家老少的心頭。
就算這根刺因着家裡頭蒸蒸日上的緣故,自是越來越小的,時至今日已經幾乎肉眼不可見,可卻不會消失。
而且不僅不會消失,還只會越扎越深,越深越痛。
這是闔家的痛,一碰就要流血,誰也不敢也不想輕易去觸碰。
卻沒想到一直杳無影訊的秦連彪又從石頭縫裡蹦將了出來。
花椒心頭自是一窒的。
甚至於都忘了要給登門的李巡檢奉茶、打手巾了。
李巡檢頂着當頭的大日頭一路風塵,下馬後健步如飛,眉頭緊鎖,嘴脣起皮,頭臉更是油亮油亮的,卻也根本顧不上喝茶入座的,一看到快步迎了出來的秦連豹,就朝他使了個眼色,開門見山地告訴他:“有秦連彪的消息了!”
饒是秦連豹早已修煉到了七情不上面的地步,聽到這句話,也不禁爲之一愣的,又挑了挑眉頭。
心裡已是咯噔來的一下。
李巡檢已又解釋道:“我擔心仲義聽到這個消息要炸鍋,就先來告訴親家您!”
花椒手已捂在了胸口了。
她知道“仲義”二字正是秦連熊的表字兒,可她更知道的是,正如李巡檢所說的這般,若是叫秦連熊知道了好不容易安穩了這麼些年,秦連彪就又陰魂不散的蹦了出來,怕是不單要炸鍋,更是要原地爆炸的。
只頭一個原地爆炸的,卻是花椒。
李巡檢的原話:“秦連彪在新安府落草爲寇了,跟着一綽號叫‘單隻手’的匪首藏身在之江,壟斷碼頭、攔截往返船隻、訛索銀物,毫無顧忌。正好六月裡新安知府新官上任,正想燒上一把火,又聽說那‘單隻手’想要豎旗合衆,當即部署安排剿匪。只官兵未到,‘單隻手’即帶着賊贓人馬聞風竄散,跑了個無影無蹤,只勉強拿獲了幾個倉皇鼠竄的賊匪,秦連彪就在其中,如今正關在府衙大牢裡。因着新安府當年也收到了咱們這開發的海捕文書,查出秦連彪還揹着積年老案,所以當即就派了捕快過來咱們崇塘調取罪證……”
七月暑天,花椒大汗淋漓,卻是一身的冷汗,饒是暖風襲來,都不由打了個寒顫。
饒是早就知道秦連彪已經走上了邪門歪道了,可當這樣的事實真正擺在她面前,花椒仍舊不敢置信。
腦子裡已是一團漿糊了。
而相較之下,秦連豹卻比花椒鎮定的多的,眉眼微動,卻甚的都沒問,頭一個打聽的就是秦連彪將會受到怎樣的刑罰。
笞、杖、徒、流、死,國有五刑……若是死的話……
李巡檢似乎早就知道秦連豹會有這麼一問,而且這還正是他的專業所在,就直言不諱地道:“雖然當今朝廷有對匪徒格殺勿論的定例,但這僅僅是在匪徒拒捕,或是兵勇不殺匪即將被匪殺這等不得已的情況之下,方允許官兵從權科斷……”
說着頓了頓,搖了搖頭,又道:“那彪貨還真是聰明,被捕時據說不但不曾拒捕,還有勢窘投誠之心,而且還有戴罪圖功的情節,主動帶着兵勇拆了‘單隻手’的匪屋,繳獲了大批未曾帶走的糧草……”
隨後又坦然地同秦連豹道:“親家您是知道的,從來官府對匪,可以說是隔山打虎,事前的懸賞、出兵也好,事後的拆毀匪屋也罷,都只是威懾而已,能招安最好招安,以求達到以匪攻匪的目的……”
花椒側耳傾聽,完完全全就是被驚嚇出來的冷汗又被氤氳的熱氣蒸騰着散去,只覺得渾身上下,冷到了骨頭縫,卻根本顧不上這個。
滿腦子都回響着李巡檢的話兒。
秦連豹卻朝着李巡檢點了點頭。
這世道從來匪對官的態度與應對,翻來覆去也就這麼兩樣兒,一是聞風竄散,二是勢窘投誠,自古至今,不外如是。
就如李巡檢所說的那般,剿匪剿匪,往往大動乾坤的官兵未到,躲在暗處的匪徒就能接到暗報,隨即竄去。而後官兵一走,匪徒又會重新聚集,所謂“官來即散,官走又聚”,正是這個道理。
但若是官府確實有剿匪的決心,或者能表現出較大的剿匪決心的話兒,匪徒通常還是投誠的比較多。而官府爲了政績,也爲了省心省力,又往往會宥其前過,格外重賞,翻黑爲白。
投誠的匪徒也就能以投誠自居,從暗處走到明處,進退行止,龐若無人,不再顧忌官兵……
這已是官匪之間約定俗成的事體了,只是不知道,新安府的這次剿匪,到底目的何在……
正欲請教李巡檢,李巡檢已是道:“只不知道那新安知府的這把火,究竟想要燒到哪兒!”只說着又搖了搖頭,安慰的拍了拍秦連豹的肩膀:“只不過,不管這把火怎的燒,那彪貨恐怕都不會有甚的好下場的。”說完還不禁嘆了一口氣:“這樣的腦子,都做了土匪了還仍舊半點長進也無,也不知道他是如何混吃等死,活到今天的。”
花椒一時反應不過來,秦連豹卻已長吁了一口氣。
他是明白李巡檢的意思的。
若是那新上任的新安知府有意火上澆油的話兒,秦連彪的下場或許還不好說。可若那新安知府不過表面文章,敷衍了事的話兒……那秦連彪,或許也就只有死路一條了。
他這一輩子,還就真把自個兒活成了聰明反被聰明誤的典型了!
可卻顧不上慨嘆,如今緊要的還是善後。
這樣的大事兒,無論如何是不能把家中二老懞在鼓裡的。還有隔壁那廂,也得知乎她們一聲,好叫心裡頭有個準備纔是,說不得就得去一趟新安府的……
隨後送走了抽空過來的李巡檢,秦連豹折身回去,把學裡的事務交付給文啓,就召集了在家的兄弟們,先叫他們能有個心理準備。
秦連熊並不在家,可饒是這樣,秦連龍同秦連鳳在聽了李巡檢的來意後,仍是炸了鍋。
秦連鳳更是恨恨地道:“怎的被拿獲了?怎的不直接繳了他!這種東西還留在世上做甚的!”
只有秦連虎還持得住,就拍了拍秦連鳳的肩膀。
卻甚的都沒說,就問秦連豹:“那如今怎的說,咱們要不要去趟新安府?”
“大哥!”秦連鳳就一臉不敢置信地跳了起來:“還理他做甚的,爹孃還不夠傷心的麼!”
秦連虎就看了他一眼:“老五,不管你認不認,可到底一筆寫不出兩個秦字來,打斷了骨頭也連着筋……”
“大哥說的是!”頭髮都快豎起來的秦連龍雖然沒能冷靜下來,卻也贊同秦連虎的話兒,只是道:“當年族伯待我們兄弟都不薄,咱們總不能叫他的獨子連個收屍的人都沒有罷!”
秦連鳳一哽,雖然仍舊梗着脖子,可到底不再說話了。
他雖然不曾見過哥哥們掛在嘴上的這位族伯,可這麼多年來,卻從來都沒缺席對這位族伯的祭奠。
而秦連虎同秦連豹想到離世多年的族伯,一時默然,心裡頭俱是五味雜陳,喉嚨裡更像塞了團棉花,只是說不出話兒來。
就這樣眨眼的工夫,就到了黃昏時分,秦連熊哼着小曲兒家來的時候,就看到了相顧無語的兄弟們。
走馬燈似的在腦海中過了一遍最近家中發生的事體,看了眼一躍而起,急急喚了聲“二哥”的秦連鳳,以及垂手而立,恭敬一如往常的秦連豹同秦連龍,快步上前給秦連虎行了禮,喚了聲“大哥”,又笑道:“大家這是怎的了?”
只很快他就笑不出來了。
不過卻出乎了李巡檢這個金蘭兄弟,以及秦連豹這一干親兄弟的預料,卻是一句多話也沒有,只是嘴角微微抽搐,不過很快就恢復了過來,就問秦連豹:“那用文兄怎的說?”
秦連豹就道:“親家說會替我們留意新安府那邊的消息,但我們也得做好最壞的心理準備才成。”
秦連熊就低下頭去,沒有說話,半晌,又問秦老爹秦老孃:“二老知道了嗎?”
秦連豹搖了搖頭:“預備等二哥你回來了,再一道去同爹孃說的。”
秦連熊應了一聲,吃過夜飯,兄弟五個纔將這樁事兒緩緩地說給秦老爹同秦老孃聽。
可到底二老俱已是上了年紀了,哪裡還經得住這樣的事體。
秦老孃臉都白了,姚氏同杜氏齊齊扶了她,又是拍背又是輕掐虎口的,老人家半晌方纔喃喃地道:“這孩子,到底還是走到了這一步。”
秦老爹卻是擡頭望向了北方,忽的道:“再過幾天就是中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