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七十六章 調查

在秦連豹還有秦連龍的認知中,或者說在普世的價值中,“鄉紳”二字,應當是個褒義詞。

由鄉間“士大夫”組成的這個“鄉紳”的羣體,他們都有着高於普通老百姓的才學以及見識,甚至於還有曾經爲官一方的閱歷以及廣闊的視野。在民間有着一定的聲望,在官場上還有着一定的人脈。

又因着這個羣體從來與土地共生,世世代代守護着一方土地,就像莊稼一樣,把根深深地紮在了土地裡,他們對於土地都有着深刻的情感。對於尋常百姓的生活,也有着深刻的瞭解。

他們既可以充當自下而上的紳權、族權的代言人,將下情上達於官府甚至於朝廷,也可以扮演自上而下的皇權的執行人,將官府的意旨貫徹於鄉間,成爲“皇帝無爲而天下治”的鄉間治理模式的紐帶。

一方面充當鄉間百姓利益的保護人,一方面還要充當鄉間化傳承、民衆教化、法令宣揚的責任人,同時甚至於還要參與地方的教育以及地方的管理。

可以這樣說,鄉紳階層一旦鬆弛、分解,實行“雙軌政治”模式的傳統社會中的政治秩序,必將無序,甚至於崩塌。

就好像打開了一扇大門,花椒這才意識到自己認知上的巨大偏差。

實事求是,鄉紳中當然有好人,甚至於就連黃世仁、周扒皮都是假典型。

但這貌似同鄉紳階級就是好的,並沒有必然的因果關係。

這是階級鬥爭的根源。

作爲一個階級,他們必須退出歷史的舞臺。

就是這樣。

釐清這之間的關係,放下成見,再來重新審視“鄉紳”二字。

花椒也不知道應該怎的來形容,可到底,曾經在這片土地上延續了上千年,維繫鄉間生態的鄉紳化,已經滅絕了。

當然,花椒前世的辰光,鄉間其實已經出現了許多新的地主了。

可他們是否能夠重續鄉紳化的香火、復興宗族意識以及傳統禮俗,還能不能成爲鄉間的意見領袖,變成農村公共事務的發言人,成人新一代的鄉紳……花椒不得而知。

當然,當下,鄉紳化仍舊盛行。

不知爲甚的,花椒長吁了一口氣。

只待到夜裡頭,秦連豹忽的同他們說起了一個他們聞所未聞,甚至於覺得有些不可思議的話題來。

不但花椒,一衆小字輩都有些愣怔。

四堂哥摸了摸腦袋,成了十萬個爲什麼,:“三叔,您覺得何大人這話說的對嗎?真的不偏頗嗎?咱們鄉間的中舉登科人數,真的能多於縣城嗎?”還望了望身邊的兄弟姐妹們,道:“我怎的覺得不大可能呀!”

五堂哥亦是一臉的懷疑,點頭附和道:“我也覺得不大可能,起碼咱們蓮溪不可能。只說那五大家就成了,方張左胡施,那可都是城裡人。”

光是這五大家,就佔了一多半的名額了,鄉間仕子的人數還怎的可能越過城裡的。

四堂哥聽了直點頭:“對對對,我就是這個意思。”

五堂哥就朝天翻了個白眼。

秦連豹看着笑了起來:“到底可不可能,你們做個調查,自然就能知道了。”

“對呀!”這回卻是丁香搶了個先,“我們可以做個調查寫個報告嘛!”又去看大堂哥幾個。

大堂哥一衆人也感興趣了起來,紛紛商量着這個調查要怎的進行纔好。

之後揹着秦連豹,丁香又朝四堂哥五堂哥使眼色:“要不要賭個東道?”

“行啊!”四堂哥不假思索的地道:“我輸了就給你喂招,我贏了的話,你得給我做雙鞋襪。”

一聽“鞋襪”二字,丁香雖然慫了一記,可在四堂哥面前,她還從未認過慫。

尤其自打生擒“單隻手”之後,雖說“單隻手”同那個女匪徒身上的窟窿都不是她打的,卻是她掩護的花椒。

椒椒自己都說啦,掩護進攻是非常重要的,要不是有她這顆定心丸在身邊,她肯定不能這樣手穩。

自然得意。

“行,賭了!”丁香揚着下巴,卻轉過頭來問花椒:“椒椒,你覺得鄉間仕子多還是城裡仕子多?”

花椒想都沒想,就點了點頭:“我覺得鄉間仕子多。”忽的心念一動,又加了一句:“寒門生貴子,白屋出公卿!”

丁香眼珠子滴溜溜地轉了一圈:“那我聽你的。”轉過去同四堂哥說:“你不是覺得何大人說的不對麼,那我就賭鄉間仕子多。”

沒甚的來由,丁香只是覺得從小到大,但凡這種情境之下,花椒似乎就沒輸過。

四堂哥就看了眼花椒,又摸了摸腦袋,哪裡知道五堂哥跳了出來,卻是道:“我同三姐一邊兒,我也賭鄉間多出仕子。”

四堂哥內心剛剛涌起的猶豫瞬間煙消雲散,一蹦三尺高:“小五,你到底是哪邊兒的?”

五堂哥就嘿嘿地笑:“我就是討個巧,三叔既是拿了這個話來同我們說,還鼓勵我們做調查,那這事兒必然假不了。”

否則又有甚的意思呢!

大堂哥幾個都被五堂哥的投機取巧同直白逗得笑了起來,丁香更是拍了拍五堂哥的胳膊:“算你有眼光!”

四堂哥就一撇嘴巴,抖抖瑟瑟地道:“這可說不好!你自個兒不都說了麼,或許何大人說的不錯,但咱們蓮溪不一樣。你們想想,咱們周遭哪個州縣有咱們蓮溪風興盛、人輩出的。”

這話一出,二堂哥幾個就跟着點起頭來。

方慶更是道:“我同意小四的話兒,我小辰光在方家當差的辰光,方家來來往往的讀書人,大多都是城裡人。饒是原本祖籍鄉間的,之後考上了功名,也都陸續搬到了城裡,在城裡落腳了。”

還同大堂哥道:“大哥,你肯定是知道的。”

大堂哥頜了頜首:“阿慶這話不錯,城裡到底人煙阜密些,相較而言學塾、好先生,甚至於書館紙店都多一些。況且讀書人忌諱閉門造車,總要來往交際,取長補短,也能便當一些……”

大夥兒都有各自的考量,一番思量下來,俱都加入了這個東道。

原本大堂哥幾個都覺得就算輸了,能賺丁香一雙鞋襪,也不錯,可後來見丁香苦着一張臉,欲哭無淚,嘆了口氣,只得退讓一步,以四堂哥同丁香爲首的兩方,倒也打了個平手

只有香葉一會兒一個主意,實在拿不定主意了,就問花椒:“椒椒,你爲甚的覺得那個何大人說的對,鄉間更能出仕子呢?”

其實花椒也沒有辦法判斷何大人說的對不對,就像哥哥們說的那樣,每個地方都有自己不同的民情,或許不能夠一概而論的。

可當時秦連豹這話一出,花椒頭一個想到的,就是“鄉紳”二字。

又忽的想起“鄉先生”一詞兒來。

鄉先生,既鄉中老人爲卿大夫致仕者,也就是退休鄉居的卿大夫。之所以叫“先生”,是因爲他們兼任着鄉間的教育。

不管是通俗中,還是事實情況下,都有官吏告老還鄉之後,教授鄉里、行化一方的事例。

修齊治平,可以說是每一個讀書人的理想。

而那些個鄉紳在還是懷着四方之志的年輕學子的辰光,通過科舉、銓選,離開家鄉,遊宦他鄉,一展抱負,爲國效力。但葉落歸根,這是顛撲不破的信念,到了晚年,必會帶着一身的榮耀榮歸故里的。

他們的成就以及德望,必爲父老鄉親所瞻仰,他們的學問知識,也必爲一鄉學子所傾慕。他們作爲功成名就的楷模,還會激勵後輩子孫奮發向上。

就這樣,一撥又一撥的官員榮歸故里,又有一撥又一撥的才俊走出故土,循環往替,鄉間,或許真的是人才生長的沃土。

告訴給哥哥姐姐們聽。

大夥兒還未從秦連豹秦連龍那廂聽說過這些,俱是若有所思,又紛紛忙活了起來,開始調查百年間蓮溪仕子的出身情況。

花椒卻想起了前世。

現代化社會,人才似乎都成了單向的流動,原本應屬“鄉紳”羣體,可以引領農民的人羣,統統都變成了城裡人。

先是城市工作的革命離休老幹部,其次是失去了農村土地的工職人員,再是工作在鄉間,退居之後卻進城定居的基層官員,還有農村出身的大學生。

“葉落歸根”的傳統價值觀似乎已經被徹底拋棄了,長期的城市生活,使人們已經失去了“根”的記憶。

鄉紳羣體,已經消失了。

沒有人再在化上去反哺家鄉,那化的傳承,也必然會失去。鄉村的凝聚力,也將會隨之消失。

加之城鄉教育、醫療等等資源配置的巨大反差,又加劇了農村人口向城市流動的速度同規模。

農村,還能剩下甚的。

“葉”不歸根,那根上的“水土”,又該怎的辦?

花椒不知道。

之後幾天,家裡一衆小小們利用一切方法收集資料,比如原本在家潛行用功的大堂哥同六哥特地去了趟蓮溪,跑了趟縣衙,從禮房抄錄了確切的數據回來。二堂哥一衆人,也都在地方誌上下工夫。

方過臘月初八,就有數據報告出來了。

可最終得出來的結果,卻並不是他們所認爲的多或少,這樣簡單的結果。

所有人都有些面面相覷。

花椒看着裝訂成冊報告上的數據,這纔有些明白,秦連豹鼓勵他們去做這個調查,或許也不單單是讓他們判斷何大人的話是對是錯這樣簡單的。

數據告訴他們,大概一百多年前,以方家爲首的大量世家大族遷入蓮溪,程朱理學發展鼎盛,尊儒重教風氣盛行。

不知道甚的辰光,“窮不讀書,富不丟豬”,已經成爲民間共識。

蓮溪名,也是自此開始的。

就連花椒都知道,百餘年來,蓮溪考出來的進士、舉人的人數,與同屬寧江府的五縣進士、舉人總和相比,還要來得多。

可蓮溪境內,城鄉仕子的對比,卻是一個倒“v”字。

哥哥們只做了百年內的城鄉仕子對比,花椒就畫了一張簡易的折線圖。

前一百年到前五十年間,鄉間仕子的數量,確實是要多於城市。而且這個數據,一直都在緩慢上升。偶有波動,起伏也不很大,仍舊遠遠多於城市仕子。

可大概五十年前的樣子,也正是鄉間仕子人數到達頂峰的辰光,就好像一道分水嶺一般,將前後五十年攔腰斬斷,鄉間仕子的人數開始慢慢下降。

在大概三十年前,在與城市仕子人數重合之後,雖然之後並不是斷崖式的下降,也有微微擡頭的辰光,可到底不負幾十年前把城市仕子人數牢牢壓在屁股底下的盛況了。

誰都沒有想到會是這個結果。

唯有秦連豹同秦連龍。

告訴大夥兒,其實何大人得出的也是類似的結果,不過他那的情況或許要好上一些,起碼鄉間仕子的人數還是多於城市仕子的人數的,不過也已經相差無幾了。

卻沒有告訴他們原因,小小子們就想方設法弄來了一屋子的地方誌。饒是學塾裡頭年假解館的辰光,都沒有出去玩兒,但凡有空,就在家裡頭翻書。

花椒看在眼裡,甚的都沒有說,也陪着哥哥姐姐們整理資料。

只費了諸多心力,待到翻過年來,得出來的疑似結果,竟然是因爲蓮溪,或者說是因爲崇塘,商業興盛繁榮的緣故。

“這是怎的個說頭呀?”丁香一腦袋的不解。

“難道是過盛必衰嗎?”五堂哥用手指反覆描着花椒繪製出來的折線圖,喃喃地道。

六哥就指了指折線圖一旁標註的座標數字:“你們看,若是將城裡鄉間的仕子人數相加起來,總人數一直都是上揚的,只不過鄉間仕子人數佔比越來越少罷了。”

確實是這個道理。

可道理都明白,卻不知道爲甚的。

大堂哥又將裝訂成冊的報告往前翻了幾頁,指了一摞名姓給他們看:“這些進士及第的人家的祖籍都在蓮溪鄉間,只不過之後早就搬去縣城居住了。”

正如之前方慶所說的那般。

第四百四十章 異常第三百六十六章 拾秋第十三章 姊妹第九十八章 爆竹第一百六十一章 東風第四百一十八章 權利第九十二章 學舌第一百五十二章 惡客第四百七十二章 羣氓第三百七十二章 親暱第一百四十三章 過活第二百四十八章 人情第四百六十章 包天第二百一十七章 香韻第一百零八章 意圖第四百一十七章 脫籍第八十五章 峰迴第一百六十七章 人知第二百八十三章 散心第一百三十九章 告官第一百七十五章 會面第二百七十一章 糊塗第二百八十八章 算盤第十八章 崇塘第二百七十五章 認錯第三百八十七章 收穫第一百九十八章 立族一第一百五十九章 小麥第三百一十七章 進門第一百六十六章 貼牌第二百三十七章 連連第一百九十一章 遭賊第三百一十七章 進門第四百四十八章 利益第二百零一章 辭職第一百三十三章 春天第五十章 退學第四百八十九章 宗旨第一百八十四章 露餡第三百零一章 通透第二百九十一章 變化第二十九章 損失第三百八十八章 提出第九十一章 恩情第一百二十四章 前景第六十五章 謹慎求首訂第一百七十三章 章程第二百零六章 瑣願第一百八十二章 世情第四百六十八章 提人第四百四十章 異常第三百七十五章 榮焉恭賀新禧第二百六十二章 入譜第三百三十章 招聘第一百三十一章 準備第四百六十九章 善後第二百六十二章 入譜第四百三十四章 喜宴第一百二十五章 暫且第一百六十三章 籌算第一百二十六章 清明第四百一十五章 發現第二十八章 雨止第三百一十七章 進門第一百九十章 大喝第三百二十五章 兼治第二百一十六章 功課第一百二十四章 前景第三百三十三章 題名第四百一十二章 變壞第二章 流離第二百九十章 愉悅第四百七十一章 問心第四百九十二章 俱焚第三十四章 茫然第三十九章 忙種第三百二十五章 兼治第一百四十一章 快刀第四百零一章 試驗第四百二十六章 保媒第三章 噩夢第五十七章 寄託第二百九十五章 掙命第三百三十一章 做客第十六章 成災第四百一十六章 陪房第三百八十八章 提出第二百九十六章 抽空第一百二十四章 前景第一百五十七章 歸寧第六十一章 串門第一百五十三章 招呼第三百一十章 查訪第一百四十九章 不捨第一百七十五章 會面第二百九十一章 變化第一百零一章 過年第八十章 學習第一百八十三章 江湖第五十九章 同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