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姓們衆口一詞,態度一致,李神醫不會犯錯,錯也是別人的錯。
官差見百姓們誤會,有大鬧公堂的危險,不得已,到門口處給衆人解釋,此事和李神醫沒太大關係。
說了一刻鐘,口乾舌燥,百姓們這才明白原因。
“李神醫就是心善,那會兒米糧漲價,價格都上天了,一袋子米麪就能換個死契的下人,李神醫不但給糧食,還給二十兩銀子。”
不趁火打劫,只多給,不虧欠,已經算足夠厚道。
而且聽丫鬟的嫂子說,那壯丫鬟一頓吃十好幾個大饅頭,誰家能養活得起啊!
說不準,李神醫就是爲救一條人命,心軟,這才答應收下人。
“大家安靜,不然你們一會兒聽不到李神醫說話。”
官差腦袋嗡嗡地,這些人啊,下雪天不留在家裡炕頭上取暖,跑衙門湊什麼熱鬧。
一句話,百姓們立刻住嘴,可勁往前擠,生怕聽不見。
知府坐在正堂,腳下放一個炭盆,不斷地在下面做小動作,百姓一多,還不好關門,衆人一起受凍。
“李神醫,這個丫鬟是你買下的?可是二十兩銀子?”
“回大人,正是。”
李海棠站起身,拱了拱手,她把買下五福前因後果說一遍,又表示,當時給的是二十兩銀子,下方有官銀的標記。
“王氏,你可見過這銀錢?”
知府點頭表示知道,又轉頭問王氏,作爲被告,必須實話實說,說謊話,會觸犯大齊的律法,讓她想清楚再回答。
“回大人,銀錢我見過。”
這個有證人,不能抵賴,村裡人都曉得五福賣錢,王氏解釋,家裡小錢都是她管,但二十兩不是小數目,所以孩子爹就拿走了。
“我妹子想要說個好人家,我想和孩子爹借銀子,以後會還,但是他說,銀子一分沒有。”
王氏顛倒黑白,氣得五福大哥渾身顫抖,恨不得站起身,把這滿口謊言的婆娘暴打一頓。
“大哥,大人還在問話,你老實回答就行。”
若要人不知,除非己莫爲,謊言就謊言,有被拆穿的時候。
“因此我和他吵架,鬧着回孃家。”
王氏故作委屈,而她兩個哥哥罵妹夫不是東西,明明自己把銀子花了,還跑孃家討要,就沒見過這麼無恥的!
“你婆婆不小心滑倒,腦袋碰了碎瓷片,你爲何冷眼旁觀?”
罪狀上有這麼一條,不孝敬公婆,就憑這一點,王氏就該被休。
村裡人都是目擊證人,鐵牛還送了人到醫館,這點,王氏不能抵賴。
她低下頭,眼珠子轉了轉,這才道,“我當時心裡難受,又憋着一口氣,就想捲包袱走人,以爲婆婆只是小傷,碰破了點皮。”
村裡人家,受傷流血都是正常的,那麼矯情幹啥啊?難道還讓她在伺候人?
五福大哥閉上眼,多年夫妻,他就娶了這麼個貨色,鬧得家人離心,爹孃和妹子,爲了不讓他爲難,不曉得吃多少苦楚。
背地裡,這婆娘是怎麼對他爹孃的,他心知肚明,被戴綠帽子,是他自己活該,可是爹孃都是老實本分的人,不應該承擔他自己種下的苦果!
“王氏夫君,你娘子所言爲真?二十兩銀子被你拿去花光,卻把罪責推到她身上,跑到岳父家大鬧?”
夫妻各執一詞,接下來的審案,就需要更多的證人。
“大人,天地良心,一切都是我混賬,我輕信這婆娘的話,把銀子給了她。”五福大哥氣得好半晌才說出一句話,他嘴笨不會給自己辯解,磕磕巴巴地表明經過,“她說,孃家妹子定親,要嫁給大戶人家,家裡沒錢,嫁妝太少,怕妹子過去被人看不起,所以把銀子借用,就爲撐場面
,然後再還回來。”
有借有還,說白了,就是幫着去打腫臉裝個胖子,他想都沒想就答應了。
那婆娘用甜言蜜語哄着他,萬一妹子以後發達,肯定不會忘記自家云云。
他自己的親妹子五福當了下人,以後指望不上,他自己沒本事,又異想天開,總想着得到機會,做生意賺大錢。
如果不是他自己貪婪,也不會有這事發生。
“胡說,我小妹還沒定人家,哪來的大戶!”
王氏的大哥很不願意,隨便亂說,這不是污了小妹的名節?雖說,嫁給大戶是家人心中所想,奈何還沒找到冤大頭。
“好了,你們兩家都閉嘴,誰也不用吵。”
知府再次敲擊堂木,讓官差去辦兩件事,第一,去把毛頭帶上公堂,小娃子的話,不能作爲證詞,卻可以指引。
“毛頭?”
王氏忽然想起,兒子知情,當即就出了一身冷汗。小娃子忘性大,毛頭才五歲,懂什麼?不拿出實質證據,她就繼續抵賴。
公堂上安靜一陣子,李海棠搖搖頭,這般撕破臉,很難看,將來兩家肯定得結仇。
可是私下解決,又說不清楚,只能請人出來決斷。
家醜不可外揚,李海棠也有這樣的心裡,有時候,自己明明是受害者,站出來要求公道,就會有很多衛道士,站在道德的至高點上批判。
就拿她和李老太太來說,若撕扯到公堂上,別人雖然會對她同情,背地裡還得說一聲,沒辦法,誰讓這是你奶?
計算不是親奶,在李家十五年,也和親奶奶沒差別。
這就是典型的站着說話不腰疼,正是太瞭解人的劣根性,她才懶得把自家那點破事鬧大。
公堂上安靜片刻,兩家人彼此怒瞪,準備出去打一架。尤其是王氏的哥哥,無條件相信親妹子不會在大事上撒謊。
毛頭的到來,打破了平靜。
小娃才五歲,見爹孃都跪着,一臉懵懂,站在門口,轉身就想跑。
“毛頭,上面是知府大人。”
五福告罪,趕忙站起抓人,用暴力手段,將小娃子制服。
“娘,舅舅,你們爲啥跪在這?”毛頭被帶到前面,看了一眼她娘,突然想起自己要過好日子,當着衆人的面,道,“我要給夫人當兒子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