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4章 名場面

第124章 名場面

進站的時候,李耒在門口的報刊亭買了本列車時刻表還有《故事會》,上了火車就指着列車時刻表的封面給李新旺說了起來,“你看這個,回頭咱們也聯繫下他們,看看能不能搞!”

只見封面上印着一位穿粉紅色上衣、白襯衫的漂亮姑娘,旁邊還有兩塊手錶,手錶附近寫着東方表三個字。

再翻到最後一頁,又換成了洋馬柴油機株式會社的廣告,隨着改革開放的深入,各家單位都在進行着各種各樣的嘗試,鐵路部門也開始在列車時刻表上刊登廣告了,這對李耒來說也是一個機會。

牆體廣告、鄉鎮廣播廣告、鄉村放映隊播放電影的時候插播廣告,這些手段夠接地氣,效果很好,但是有一個缺陷,那就是輻射範圍有限,只能在河陽以及周邊縣市鋪開。

想要把企業做大,就得考慮傳播範圍更廣的廣告,同時還得有針對性,能讓真正需要飼料的人看到。

列車時刻表就是不錯的選擇,現在外出打工的農民是越來越多了,他們出遠門通常都會以火車爲第一齣行選擇,列車時刻表一塊錢一本,說便宜不便宜,說貴也確實不貴,爲了出行方便,不少人都會購買。

這樣的話找鐵道出版社合作,刊登飼料廣告,肯定會有很多農民能看到,而這些除外闖蕩過的農民,膽子比一般人大,也有一定經濟基礎,敢於嘗試新鮮事物,說不定就會有人動心思購買李耒的飼料回去養豬。

李耒對自家工廠產的飼料很有信心,只要一個村子有一戶人家開始用,用不了多長時間,這個村子就會成批量的購買。

“這得問下你對象的小舅,看看他能找到熟人不,熟人好說話。”李新旺現在眼界開闊了,也知道廣告的重要性。

“這上面也要登廣告!”李耒又翻開了《故事會》,指着後面的廣告說道,這本雜誌可是非常暢銷的。

這上面刊登的故事很接地氣,深受老百姓喜愛,現如今月均發行量就超過百萬冊,估計覆蓋讀者3億以上;九十年代到達巔峰,發行量最高的時候超過了七百萬份,讀者人數超過15億人次。

到了網絡時代,實體雜誌受到巨大的衝擊,許多暢銷雜誌紛紛倒閉休刊,《故事會》依舊活了下來,每個月還有十幾、幾十萬的銷量。

李耒小時候幾乎每期都看,對上面刊登的廣告印象深刻,這些廣告也和故事一樣接地氣,有賣雙節棍、武功秘籍的,有賣小食品加工機、致富經的,當然也少不了農資類的產品。

打廣告最要緊的是研究目標客羣獲取信息的喜好,你要打高端奢侈品的廣告,那麼就該選擇航空雜誌,因爲乘坐飛機出行的人經濟條件會好一些;伱的目標是小資階層,《讀者》會是不錯的選擇。

要想讓農民知道自家的飼料,《故事會》就成了最佳平臺之一,出門在外的農民就喜歡看這種貼近他們生活的雜誌,而且還可以和《列車時刻表》形成互補,他們坐火車的時候,也喜歡買本《故事會》看。

而且看完了也不會丟到,往往會帶到工作地或者帶回家,到時候工友們和村裡的鄉親們再拿來看,這又可以讓自家的廣告被更多人知道。

拿出筆記本,把鐵道出版社和《故事會》編輯部的聯繫方式記下來,打算等回去後聯繫他們,商量下怎麼打廣告。

然後就拿起《故事會》津津有味的看起來,還真別說,這上面的小故事確實挺吸引人的。

看完起來伸個懶腰的功夫,李新旺就趕緊把雜誌拿過去了,他也早就想看了,王峰後悔不已,他也想看,可惜動手晚了。

“對了,你重慶那邊的戰友聯繫的咋樣了?”李耒這次帶他出來,可不光是爲了當保鏢,更重要的是想借用他的人脈資源。

人生三大鐵,最鐵的就是一起扛過槍,戰友們之間的感情有時候比親戚還可靠,現在去重慶開拓市場,也不能只依靠超哥的人脈,該用的都得用起來。

八九十年代,有很多退伍軍人闖蕩商場獲得了成功,他們除了敢打敢拼之外,戰友的關係網也是重要原因。

王峰和廠裡那些退伍軍人的戰友遍及天南海北,李耒提前問了下,他們確實有戰友在重慶,那肯定要聯繫。

“一共找到了三個,我有個戰友家在大渡口,樑天勝有個戰友在巴南,齊飛剛入伍的班長在人和,這幾個戰友已經發電報聯繫上了,等我們到了重慶就能聯繫上!”王峰做事很細緻,交給他的任務一向完成的很好。

“他們現在情況咋樣?給安排正式工作了沒有?要是沒有的話,可以問問他們的意思,看他們願不願意來我們這兒上班?要是渠道能打通,肯定得在重慶設一個點!”這三個地方都屬於眼下重慶比較偏遠的地方,李耒覺得他們不一定能安排上工作。

“我的戰友在當臨時工,樑天勝和齊飛的戰友都在家裡種地,咱們廠待遇這麼好,他們肯定願意!”這事就算李耒不提,王峰看到機會也要說,他也想這些戰友日子過得好一些。

“你光給我當司機有些可惜了!要是這個點搞成,你就留下來負責吧!你當過兵,跟他們打交道要方便一些!”王峰跟了自己一年,據李耒觀察,這個人做事很靠譜,既然如此,就給他一個鍛鍊的機會。

“就是重慶有些遠,回家不太方便,看你願意不願意,你要是不願意,我回去再找人!”

“我願意!”王峰一點兒都不帶猶豫的,雖然說跟在李耒身邊工作壓力下、還有面子,但是看到樑天勝他們已經慢慢走上領導崗位,王峰還是很羨慕的,現在好不容易有了機會,他馬上就答應下來。

“嗯,好好幹,回頭讓你戰友幫忙介紹個重慶妹兒當媳婦兒,重慶妹娃兒那可是出了名的漂亮。”李耒開了個玩笑,把王峰鬧了個大紅臉。

“到了重慶之後,我跟新旺去跑市場,你去找你的戰友跟他們聯絡感情,詢問他們的意思。”玩笑過後,李耒說起了他的工作任務,“另外多去村子轉轉,遇到養殖場了也進去看看,瞅瞅他們用的都是啥飼料,效果如何!”

“遇見飼料廠也想辦法進去摸摸底,飼料價格便宜,大老遠運過來要少賺不少錢,最好還是在當地建廠!重慶水運發達,順江而下可以把飼料賣到FL、萬州、宜昌,就算到武漢,也比從我們哪兒用火車發貨便宜。”

李耒這次來還存了開分廠的打算,現在飼料利潤較高,走火車運輸也能賺錢,但日後的競爭肯定會越來越激烈,難免要打價格戰,到那時候,分廠分佈越廣就越佔便宜。

當然,要想多開分廠,人才儲備就得先跟上,要不然廠子開得越多就越亂,不僅不能提供足夠的利潤,還會引發混亂。

好在李耒現在招了不少大學生和退伍軍人,他們的素質都不錯,能吃苦、願意學習,只要給他們機會,總能培養出一些可以扛大樑的。

李耒細細給王峰和李新旺說着到了重慶之後的工作重點和要注意的細節,說完有些累了便躺下休息。

睡醒之後沒多久,便到了重慶菜園壩火車站,透過車窗眺望城市,此時的重慶遠沒有後世那麼賽博朋克,幾乎看不到幾棟高樓,江大橋同志主管這座城市已經十來年了,依舊到處都是低矮的房屋。

從車站出來,超哥已經帶人在外面等着了,幾個人碰面後就往外走,一路上不停地有人搭訕,“老闆兒,要棒棒不,我們幫你拿行李嘛!”

這是重慶的特色——棒棒軍,重慶是西南交通樞紐、水運發達,在這個缺少車輛設備的年代,許多物資都要依靠人力搬運,棒棒軍便應運而生,他們肩上扛着一米長的竹棒,棒子上繫着兩根青色的尼龍繩,沿街遊蕩攬活。

棒棒軍一度成爲重慶特有的城市文化,到了九十年代,還專門拍了一部電視劇《重慶棒棒軍》,來描繪他們的生活。

“不用,不用,我們有車,就停在前頭!”劉永好不停地打發着圍上來的棒棒,李耒則把這事兒記下,等將來《重慶棒棒軍》開拍的時候,也可以去投點廣告麼,喜歡看這部劇的羣體,也有很大一部分是自己的潛在客戶。

劉永好買的那輛皮卡剛好來重慶送貨,他就拿來接待李耒他們,上車之後先去吃飯,到了重慶自然要吃火鍋,劉永好就帶着他們去了羅漢寺的臨江門洞子老火鍋,在防空洞裡吃了一頓火鍋。

吃完後,李耒和李新旺跟着超哥去招待所休息,王峰則帶着禮物去看望戰友,順便完成李耒交待的任務。

“今天先休息,重慶這邊養豬多,本地的榮昌豬有名的很,去年就被列入全國著名地方良種豬,養豬場也多,不過一家家跑起來太麻煩,所以我幫你約了育種站的人吃飯,你只要能給他們供應,其它養豬場就不用操心了,他們見育種站用了肯定都會跟着學!”超哥辦事周到,都給安排好了。

“超哥,你可是幫了我大忙了,要不是你幫忙,我還不知道要費多大功夫!”李耒一邊感激一邊心裡嘀咕着,不知道你將來辦飼料廠的時候,會不會後悔現在指點我這麼多啊!

“不消跟我說這些,你幫我的忙更多!那你們兩個就先休息,我還有兩家單位要跑,晚上回來一起吃飯!”安排好之後,劉永好就繼續帶着他的鵪鶉蛋跑銷售去了。

休息了兩個來小時,緩解了長途旅行的疲勞,李耒便和李新旺出去逛了逛,還專門去看了本地的榮昌豬。

這種豬除了眼圈周圍均爲白色,體型較大,頭大小適中,面微凹,耳中等大、下垂,額面皺紋橫行、有旋毛,體軀較長,發育勻稱,背腰微凹,腹大而深,臀部稍傾斜,四肢細緻、堅實。

榮昌豬具有耐粗飼、適應性強、肉質好、瘦肉率較高、配合力好、鬃質優良、遺傳性能穩定等特點,名列世界八大良種豬之一。

後世本土企業和科研機構爲了擺脫良種種豬被國外壟斷的現實,選了不少良種豬來培育本土優良豬種,榮昌豬就是用得最多的。

晚上吃飯,依舊是吃火鍋,耗兒魚、泥鰍、鱔魚、黃辣丁、黃喉、鴨腸這些重慶特色的火鍋食材丟進九宮格里,用老油來涮,吃起來實在是太香了,就是有些辣,不習慣的人還真遭不住。

飯桌上有超哥幫忙聯絡感情,李耒很快就跟育種站的人混熟了,對方答應的也很爽快,“我信得過永好,既然他說你們的飼料好,那應該沒啥大問題,我們也需要長肉快的好飼料。”

“不過該走的流程還是得走,明天你們帶着飼料去我們哪兒,我們先試用一段時間,要是效果跟永好說的一樣,那以後就用你們的飼料了!”

“謝謝劉站長,來,我再敬你一杯!”李耒端起酒杯一飲而盡。

散場的時候,李耒丟了個眼神,李新旺就去幫着攔了輛出租車,報上地址先給了錢,再把劉站長扶上去,完了還塞了兩條重慶牌香菸,這是時下重慶流行的高檔煙,李耒還是加錢纔買到的。

第二天一早,李耒就帶着飼料,跟劉永好一起前往育種站,到了地方,李耒一看招牌,馬上拿出相機,“超哥,你站到門口,我幫你拍張照!”

劉永好知道他喜歡到處拍照留念,倒也沒有懷疑,理了理衣服就走向門口,還擺了個自以爲帥氣的姿勢,“好了沒有?”

“你再往過站一點兒,離招牌近一點兒對對對,就是這個樣子,不要動啊!”

咔嚓一聲,鏡頭將超哥以及旁邊那塊“人和種豬育種站”的牌子記錄下來。

這放到幾十年後都是名場面啊,到時候我就跟超哥說,最少讓一個省的市場給我,要不然我就把這張照片髮網上去!

感謝書友110423065745171、野噠暖、追慕烈山、我是小潘同學、小小小新人的打賞

(本章完)

第181章 林毅夫第245章 5S榨油法第42章 美國雞蛋就是好第215章 達沃斯第384章 對比第283章 植入廣告第402章 給我排個第二吧第7章 超哥第455章 殺雞儆猴第243章 諸城第338章 育種站第308章 下崗第181章 林毅夫第212章 等着收錢吧第125章 牟其中第242章 陳賣光第241章 大哥大第50章 供不應求第29章 收麥第20章 去香江第321章 我又回來了第149章 超聲波第291章 稻花香第119章 真實的商業競爭第278章 甲A聯賽第303章 一路向西第330章 智慧農業第199章 聯營第338章 育種站第404章 恢復生產第106章 體制內的好處第56章 希望第477章 李言有入學第251章 華東水災第289章 盛宴拉開序幕第117章 領導視察第406章 凌一農教授第250章 託卡耶夫第311章 福布斯第98章 化肥廠第198章 鋼材第143章 自費留學第456章 焦點訪談第432章 循環產業鏈第107章 怎麼把他留下來第79章 一個人的命運啊第249章 一夜成名第305章 包地第405章 十二字原則第31章 第31 海蘭蛋雞第461章 輿論預熱第464章 小插曲第458章 行業震動第397章 孫大午第191章 肯德基供應商第1章 《母豬的產後護理》第340章 孟山都第272章 火腿腸大戰第394章 東子第114章 現代中式第42章 美國雞蛋就是好第75章 捲起來第86章 羣策羣力第71章 高工資第181章 林毅夫第246章 入股魯花第94章 鎮國神器第168章 老邢的新去處第165章 希望成立第1章 《母豬的產後護理》第125章 牟其中第369章 褚時健第474章 談判第351章 初見成效第256章 毛熊死了第131章 好事兒來了第199章 聯營第114章 現代中式第59章 我想建個電站第158章 小型拖拉機第210章 草木皆兵第34章 孫成平第46章 外包第96章 婚車第185章 益海嘉裡第339章 大豆第94章 鎮國神器第201章 華爲第84章 預熱第313章 榜單公佈第36章 雞你太貴第269章 集團公司第178章 優秀農民企業家第342章 海南基地第410章 地溝油和假酒第433章 好草好牛好奶第289章 盛宴拉開序幕第449章 健力寶扛不住了第229章 假冒商品第418章 許大茂的下崗再就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