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9章 配角而已

第179章 配角而已

“省裡也給我報名了,說不定過一陣兒我們還能一起去首都開會!”劉家兄弟都獲得了這一資格,李耒自然也能拿到。

“這是好事,一來說明國家已經開始正視我們農民企業家的影響了!二來,咱們這樣的人能入選,說明國家對民營經濟還是很支持的,要不然怎麼輪得到我們?肯定全都給那些社隊集體企業的領導了!”

這算是一個小小的徵兆,標誌着民營企業正式走進國家級舞臺,在此之前鄉鎮企業家只是有錢而已,政治上的地位卻不高,走到哪兒都沒人看得起,現在不一樣了,能進入大會堂接受表彰,回來後他們就可以挺直腰桿做人了。

當然,這只是個開始而已,現如今國家還不會給他們太高的地位,像日後那樣進政協、當人大代表的鄉鎮企業家確實也有,但這些人或是像魯冠球一樣原本就有黨員身份,或是和華西村的吳仁寶一樣,作爲社隊企業的領頭人入圍,純粹的民營企業家很難進去。

順便說一句,企業家這個名稱也是剛剛傳進來不久,現代管理學之父彼得-德魯克於1985年出版了經典著作《創新與企業家精神》。

在這本書裡,他極具遠見地指出,美國已經進入企業家時代,企業和企業家正成爲美國經濟發展動力之源,而企業家這個名稱也迅速在歐美日本等發達國家流行開來,這股風潮隨着打開的國門進入中國,開始逐漸取代廠長、經理等舊有稱呼,成爲企業管理者們新的稱號。

這次農牧漁業部準備在全國範圍內評選出一百名優秀企業管理者進行表彰的時候,也順應了這股熱潮,以農民企業家的名義來命名這項榮譽。

“成都周邊入圍的不止我們一家,雙流高頻焊管廠的廠長周德如也入選了,他就是集體企業的領導,倒是跟你說的一樣!其它省內的人選我也瞭解了下,民營企業的老闆雖然不多,但確實有!”劉永行稍微回憶片刻說道。

“照你說的,這確實是個好兆頭啊!我們要把握住這個機會,去首都把這項榮譽拿下來!”劉永言說道。

在他心裡,這些年雖然發了財,但始終有些不放心,總擔心突然某一天變了風向,現在要是能拿下這項榮譽,多少也能當個護身符吧?

“永好,那還是跟以前一樣,你代表我們去首都領這項榮譽,到時候遇到事情多跟李耒商量。”按照分工,交際方面的工作都是讓劉永好去做的,那怕是領取榮譽,其他幾個兄弟也沒有眼饞的意思。

“是我該給超哥請教纔對。”李耒客氣幾句,便答應下來,這次去首都的民營企業老闆肯定不多,是得互相照應纔是。

劉永言剛纔說的周德如後世也有不小的名氣,國退民進時期,他順應了歷史發展的脈絡,很快就完成了雙流高頻焊管廠的改制工作,實現了對企業的絕對控制,並將其發展成涉足冶金、醫藥、商貿與地產等多個領域的大企業。

成立之初,高頻集團還僅僅只是一個規模不大的鄉鎮企業,但憑着周德如一番運作,居然拿下了成都繞城高速西段的建設權與運營權。

周德如當時擔任了合資公司成都繞西高速公司的董事總經理,並開始了一系列瘋狂的運作:繞開招投標、非法關聯交易、違規擔保套取貸款.短短几年間就利用那個野蠻時代的缺陷積累了海量財富。

然而他終究還是沒能逃脫法網,周德如以挪用資金、虛報註冊資本等罪名被判入獄7年,判決的時候還提到這筆挪用的資金不少都在境外賭博輸掉了,相信聽到這話的時候好多人都鬆了一口氣。

但是這並不是結束,和某小果一樣,他沒付出多大代價就開了虛假的病情證明,並辦理保外就醫。直接回家去了。

後來事發他又被關了進去,那個幫他辦保外就醫手續的就倒黴了,周德如只關了七年而已,他直接就是十二年;雖然活該,但是跟周德如一比就不值了。

在成都待了幾天,李耒就回了河陽,時間很快過去,一轉眼就到山楂成熟的季節了,在佩裡西奇、馬天佑以及全廠職工的努力下,使用山楂加工而成的果醬和山楂卷等零食,順利地賣到了歐洲和日本。

爲鹿鄉市賺取了不菲的外匯,李耒賺到了錢,邢書望也因此受到上級的表彰,徹底在鹿鄉站穩腳跟。

其它企業或許會心疼這些損失的外匯,李耒卻不怎麼在乎,他在國際期貨市場上又獲得了豐收,這點外匯連期貨市場上的零頭都沒有。

佩裡西奇也如願拿到了自己應得的獎金,等明年杏子豐收的時候,他就可以帶着第二筆獎金回法國養老了。

期間還出現了一點兒小插曲,其它盛產山楂的地方得知山楂能換外匯之後,立刻開動所有人脈打聽,最終打聽到是馬天佑幫他們辦的出口,於是立刻就跑到特區,想用更低的價格搶過這門生意。

馬天佑倒是沒直接拒絕,而是讓他們去完成食品安全檢測,這下他們就抓瞎了,壓根不知道該去哪兒找檢測機構,於是這件事就暫時告一段落,在八十年代的國內,瞭解西方商業模式,並能加以利用的終究是少數人,他們缺乏瞭解這些信息的門徑,就更別說操作了。

這時候,李耒提出購買他們的山楂,他們沒有更好的處理方式,再加上國家也支持能賺取外匯的企業,於是一車皮一車皮的山楂運進來,在鹿鄉完成了加工,然後出口到歐洲、日本以及美國,李耒的食品加工廠又賺了一筆。

等這些事情忙完就到春節了,李耒照例舉辦了年會,讓大家好好熱鬧了一番,各個分公司都在滿懷驕傲地彙報着自己的成績,農機廠、飼料廠、養殖場、食品加工廠都實現了盈利,唯獨育種基地還沒見效益。

不過何佔海可比去年淡定多了,在熊教授和劉委員哪兒待過之後,他終於意識到育種是一項長期性的工作,而且現在雖然拿不出能和海蘭蛋雞、湖北白豬媲美的良種,但他也不是沒有收穫啊。

育種基地積累了大量數據、鍛煉出了一批技術過硬的人才,培育出來的品種也比去年提升了許多,繼續照這麼運行下去,終究有一天能拿出讓李耒滿意的優秀良種來。

開完年會,又去挨個拜訪了應該拜訪的人,束教授又老了一歲,離退休是越來越近了,等他退休之後,就可以去育種中心上班,有了他的經驗,想必何佔海的研究進度又能加快不少。

雖然眼下多家分公司都賺了錢,而且還不是小錢,但李耒最看重的還是育種中心,這纔是決定自家企業能否做大,到底能做多大的根本。

忙完這些,李耒總算是可以閒下來了,在家裡好好過了個年,只是父母又開始催他們生孩子了,李耒詢問了於靜姝的意見後便開始備孕。

上一世他遲遲沒有結婚生子是因爲買不起房子、供不起孩子上學,現在這些問題都不存在了,那要孩子也就成了順理成章的事情,而且他還不打算只要一個,一定要兩個,一兒一女最好。

他已經把戶口遷回到農村了,根據相關規定,農村夫妻一方是獨生子女,只生育一個子女的,可以要二胎,李耒剛好是獨生子女,滿足這一要求,要倆孩子完全合乎規定。

可能於靜姝的工作會受點影響,但是今年她介紹西方國家生活的遊記已經出版,而且銷量還不錯,她的寫作能力也得到鍛鍊,就算沒有這件事的影響,她也打算辭去工作當全職作家。

開年之後,李耒首先去了特區,按照約定給王石送去一百萬現金,順利拿到了萬科的股份,其實王石那邊的資金缺口遠不止一百萬,但是考慮到公司控制權的問題,王石沒有繼續問他要,大量股權集中到一個人身上太危險了。

所以他寧願費力地到處找人幫忙,也要保證這家企業歸自己所有,同時準備更換企業的名字。

在他們討論新名字的時候,李耒剛好在場,他也因此見證了萬科這個名字誕生的全過程。

王石本來挺喜歡現代這個名字,但考慮到韓國已經有一家現代了,那麼只好遺憾地放棄。

深圳現代企業有限公司的英文名稱“Shenzhen Modern Enterprise Company”,縮寫是“MEC”,討論最後集中在如何從三個縮寫字母中延展出新的名字,這樣同原來的名字有連續性。

有人提出,我們乾脆就用這個“MEC”,可是,這和日本的“NEC”有些接近,而且“MEC”的發音同當時熱播的連續劇《大西洋底來的人》男主角麥克太像,總不能讓別人聽到公司名字就想到連續劇主角吧?

再加上“克”字讀上去不響亮,於是又有人考慮將公司名字改成“麥科”,但“麥科”用廣東話發音是“特別黑”的意思,如果別人問到公司的名字,公司就成“特別黑公司”了。

討論來討論去,一個從深圳大學英文專業畢業的員工潘毅勇想到了“萬科”的名字——既然“Marlboro”能翻譯爲“萬寶路”,那麼我們公司也是M開頭,爲什麼公司的名字不能叫做“萬科”呢?

於是萬科這個名字就此誕生,誰又能想到這麼響亮的名字,誕生過程卻是如此地滑稽呢?

過來一段時間,李耒再次抵達特區,因爲王石告訴他,深發展開始發行原始股了,果然和歷史中一樣,這些股票幾乎無人問津,李耒沒費多大功夫就買到了一大堆原始股,當然,他都是通過正規途經買的,還領了股東證,少了許多隱患。

2007年,有一名叫魏錫華的男子在爲父親清理遺物時意外發現了100股深發展優先股股票,是他父親當年在特區打工時候買的。

此時這些股票已經價值千萬,然而因爲他沒有股東證,同時也錯過了1995年的贖回公告,所以法院最後只判決深發展派發1992年度之前的股息,駁回了其他訴求,價值千萬的股票頓時只剩下幾千塊。

所以,就算買了原始股也不是放在家裡躺着等收錢就可以了,還得隨時留意深發展的變化,根據公告完成操作,要不然就會錯過海量財富。

當然,李耒壓根用不着操心這些事情,他購買這些原始股用的是新世紀公司的名義,自然有馬天佑手下的專業人員幫忙盯着,不會犯這種低級錯誤。

忙完這些回到中原省,杏子成熟的季節就到了,李耒便常駐鹿鄉,督促他們完成收購、加工、銷售工作。

期間出了不少麻煩事,比如有人想壟斷某個區域的杏子,然後再高價賣給他們,比如有農戶想以次充好,被揭穿就撒潑耍賴。

顯然這些人找錯了對象,市裡甚至省裡都盼着加工廠能早點出口杏子醬,好換回來寶貴的外匯呢。

於是乎,幾位在鹿鄉響噹噹的江湖好漢品嚐到了鐵拳的威力,以最快地速度完成了抓捕、宣判工作,估摸着這些江湖好漢要在裡面剝上十來年打算才能出來了,也不知道他們之中有沒有人偷偷埋下一箱BP機,等出來的時候換錢養老,要真有的話,到時候他們的表情一定很有趣。

江湖好漢都進去剝蒜了,剩下那些撒潑耍賴的也不敢了,食品廠順利完成了收購任務,很快便完成加工出口任務。

等最後一筆外匯到賬之後,佩裡西奇愉快地拿着豐厚的獎金回家養老去了,李耒也跟着中原省的代表一起乘坐火車進京,準備參加今年的全國優秀農民企業家表彰大會。

和激動不已的劉永好相比,李耒顯得很是淡定,因爲他知道,這次會議的主角不是劉永好,也不是他,而是另外一批人。

其中最風光的那位坐在最前排,然而這還不是他的人生頂峰,以後還有更風光的時候呢。

明天更新晚點

(本章完)

第201章 華爲第308章 下崗第52章 大客戶第244章 花生油第267章 這人形象不好第444章 真實的競標第171章 佩裡西奇第233章 忽悠第220章 本山第187章 又見老牟子第197章 儲備物資第1章 《母豬的產後護理》第114章 現代中式第72章 跪第206章 工藝路線第19章 乾了這碗雞湯第93章 鬥琴第9章 去撈錢第30章 交糧第258章 大獲豐收第454章 標準之爭第197章 儲備物資第140章 格里希第174章 叫叔叔第78章 海南車第374章 還會有蒙牛麼?第96章 婚車第124章 名場面第46章 外包第113章 蓋房子第315章 麥神歸位第340章 孟山都第196章 火車上的火腿腸第72章 跪第238章 登海種業第79章 一個人的命運啊第149章 超聲波第188章 炒作第408章 挖人第91章 要不去看場電影?第433章 好草好牛好奶第150章 水生所第268章 兒女雙全第41章 倒計時宣傳第38章 這也叫艱苦?第278章 甲A聯賽第395章 惠農的企業價值觀第293章 滾出去第167章 異國相見第39章 挺有意思的第216章 順便買點東西第479章 體壇富豪羅納爾多第455章 殺雞儆猴第406章 凌一農教授第168章 老邢的新去處第250章 託卡耶夫第251章 華東水災第312章 首富第19章 乾了這碗雞湯第141章 收穫滿滿第307章 貓司令第55章 場長,我想養雞第481章 贊助奧運第271章 緩釋肥的好處第326章 豐益國際第448章 未來的農業和互聯網第350章 鉀肥第22章 老司機和Beyond第266章 新產品第277章 泰山產業研究院第350章 鉀肥第118章 要政策(求首訂)第205章 山梨酸鉀第11章 黃麴黴毒素第209章 倒春寒第83章 民豬第305章 包地第305章 包地第183章 外企來襲第278章 甲A聯賽第343章 椰樹集團第23章 打賭第313章 榜單公佈第298章 方便麪大戰第268章 兒女雙全第256章 毛熊死了第217章 緩釋肥第220章 本山第234章 北上西進第79章 一個人的命運啊第262章 萬里平川一片新第141章 收穫滿滿第297章 麪粉分類第440章 巴西第405章 十二字原則第83章 民豬第463章 暗度陳倉第324章 合作第5章 送給永好第24章 回家收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