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 危機

見女兒有些不好意思地走進來,秦恪想問她聽見了多少,又不知該如何問出口。

敲出父親的窘迫,秦琬小跑到父親身邊,扯着他的袖子撒嬌。秦恪無奈笑了笑,熟練地將愛女送到膝蓋上,秦琬又笑嘻嘻地給父親做了個鬼臉,才問:“阿耶,阿孃,你們在說什麼啊!我做完了今日的功課,剛要給阿耶檢查,聽見你們在談什麼,就不知該不該進來呢!”

說罷,她宣誓般加了一句:“我保證,我就聽見了最後那麼一句!”

女兒打着什麼小九九,做孃的心中自然有數,沈曼輕輕笑了笑,柔聲道:“阿耶和阿孃在說,以裹兒的身份,將來嫁的人十有八九有資格納妾。這時候啊,就會有無數女子爲過上安逸富貴的日子,想方設法自薦枕蓆。”

“曼娘——”秦恪一聽,口氣登時嚴肅起來,也有些急了,只見他壓低聲音,好像這樣秦琬就聽不見似得,“你怎麼能和孩子說這些?更何況,咱們……”連何時能回去都不知道呢!

沈曼搖了搖頭,神色鄭重的同時,卻又帶了點輕嘲:“劉寬在彭澤縣長的位置上一坐就是十年,這十年來,逢年過節,恩師壽誕,他無不是早早幾個月就備好禮物,命人啓程送往長安,怕是對咱們避之唯恐不及,想方設法離開這裡。饒是他這般盡心盡力,處處惦記恩師,這些年來,他的官位可曾動過一絲?觀其行事,便知鄧疆此人十分勢利,不願爲一個記名弟子……做事也不算妥帖,若非他幾次都搔到了聖人的癢處,這個尚書左丞也輪不到他做。如今他巴巴地將劉寬調走,斷不是爲保全這個從來沒上過心的弟子,而是爲了保全自己。由此可見,京師那邊定是十分兇險。”兇險到和秦恪這個遠在流放之地的皇長子扯上關係,也足以讓尚書省的第三號人物,權柄僅在宰相之下的尚書左丞鄧疆膽戰心驚的地步。

秦琬賴在母親的懷裡,靜靜地聽着母親對局勢的分析,雖不甚瞭解,卻慢慢思考起來。

阿孃說,有個叫鄧疆的人是劉使君的恩師,卻十分勢利。劉使君年年都給他送東西,他卻一點回應也沒有,白白拿了人家好多年的好處。現在出事了,他就急着想撇清關係,這樣的做法讓阿耶和阿孃十分不屑……裹兒可不能讓阿耶阿孃討厭,唔,那以後,誰送了裹兒東西,裹兒就翻倍送回去,這樣就沒問題了吧?

只是,好像有點不對。

“他爲什麼……之前不調劉使君走呢?”

秦恪和沈曼有點驚訝地低頭,沈曼奇道:“裹兒,你說什麼?”

秦琬這才發現,自己無意識地將想的話給說了出來,見父母沒斥責的意思,她壯着膽子將問題重複了一遍:“如果他不想讓劉使君認識父親,爲什麼不一開始就這樣做呢?”

沈曼也意識到這個問題,喃喃道:“沒這個本事?不對。鄧疆雖是三年前才坐上這個尚書左丞位置的,卻已在尚書省摸爬滾打了十餘年,他出身南陽鄧氏,高門大族。若想撇清干係,這些年,他有的是機會,除非……他一直在觀望,如今卻有了決斷。”至於什麼決斷……能讓這種不缺名聲也不缺錢,位居顯宦的老油條動心的,除了宰相之位,還有什麼?

尚書左丞雖離相位只有一步之遙,但這一步想要邁出,談何容易?

但是,爲什麼?

若說他們一家在彭澤縣指天罵地,對聖人和穆皇后沒一句好話,鄧疆收到劉寬的回覆後,將弟子調開,免得自己受牽連,這倒有可能。偏偏秦恪和沈曼的狀況恰恰相反,他們雖會嘆息,卻沒有怨天尤人,至少沒明着表現出來。按道理說,鄧疆應當趁着他們和劉寬的這段交情,趁機與秦恪結個善緣,雪中送炭一把,怎會如此行事?

在穆皇后的打壓下,秦恪避開政治二十餘年,對政治的嗅覺幾乎是零,但他好歹是經歷過二十多年前那場腥風血雨的權利交迭,又在宮廷中生長起來的皇子王孫,沈曼說都得這麼明白,他免不得皺了皺眉,略帶了些差異地說:“以鄧疆的身份,無需此時下注,有百害而無一利。”

秦琬將父母的話語都記在心裡,慢慢揣摩,眼見父母的神色都有點沉重,就笑着岔開話題:“對了,阿孃,照你這樣說,我們是不是很快就能回去了?”

沈曼和秦恪交換一個神色,徵得後者的同意後,沈曼方搖了搖頭,嘆道:“得看九郎的。”

“啊?”那個未曾見過面,聽說是阿翁和阿婆唯一兒子,乃是當今太子的九叔?

“九郎若是聰明,就該主動上書,若……”說到這裡,沈曼眉頭一皺,想到一樁事,頓了片刻,才說,“那就只能聽由天命了。”

這兩年來,秦琬陸陸續續追問過有關嫡庶之類的事情,瞭解到,大夏的皇室繼承權沿襲古制,按照嫡——長的順序來決定繼承權。也就是說,皇帝若駕崩,太子是第一繼承人;若沒有太子,便是皇長子繼承;皇長子若沒了,那就按順序往下推。哪怕皇帝留了遺詔,指定是其餘皇子,也會有名不正言不順的尷尬,諸王便會以此爲由,興兵造反。當然,若皇帝還留了一道詔書,將這位繼承人的生母封做皇后,便沒有這種煩惱了。

聖人顧念舊情,在淑妃和賢妃香消玉殞,他都沒忍心讓別人佔她們的位置,又豈會在讓另一個女人和穆皇后平起平坐,與自己並肩而立?若從這一點考慮,秦恪回京,獨獨對太子沒有什麼威脅,至於其他的兄弟……

秦琬還有些迷迷瞪瞪的,總感覺自己似乎捕捉到了什麼,卻又說不清究竟生出什麼念頭。沈曼的身子卻不自覺地顫了顫,只見她對丈夫使了個眼色,右手食指蘸了一點茶水,寫了四個字——太子危矣。

秦恪見狀,面色“刷”地就白了,驚恐之色表露無遺。

沒錯,長安很可能出了什麼變故,導致太子的地位不穩。鄧疆意識到這等苗頭,爲了避嫌,這才急急忙忙地將徒弟調走。

唯有如此,這一切異狀,才能解釋得通。

秦恪心中明白,以他這等尷尬的身份,除非太子上位,又或是英姿勃發的樑王,寬仁厚道的齊王再生。除此之外,換了哪個兄弟榮登大寶,他都是對方心中的一根刺,能不能活下來都成問題。正因爲如此,哪怕他對穆皇后心中的怨氣再大,也是成天期盼着太子順利登基,他纔好回去,可如今……

“大郎,你的筆跡太多人認識,這樣,你來口述,我修書一封,讓程方以最快的速度發回去,交給伯清,讓他找個機會和穆家,不,和鄭國公聯繫上。”沈曼當機立斷,“務必要讓太子認識到,聖人對他感情極深,斷沒有輕易將他捨棄的道理。在這等風雨飄搖之際,他若能讓聖人看見他對兄弟仁善有愛,寬容大度,必會收了不滿之心,穩固他的儲君之位。”也能保住我們一家子的命。

只要能回京城,手腳就不那麼好做,一切都好說。否則,留在這種地方,只怕是怎麼死得都不知道。

越是危急時刻,沈曼越是鎮定:“大郎,這些日子,你最好不要出門。我會囑咐程方和七月,讓他們這段日子不計錢財,好酒好肉地供養這些北衙兵,一定要讓他們認識到……”說到這裡,沈曼的神色暗了暗,一字一句,卻是擲地有聲,“若我們出了事,他們也別想活!”

第三章 前塵第一百三十六章 人心各異第一百一十二章 以退爲進第一百九十四章 人心人性第一百八十六章 自私自利第十九章 生變第一百四十一章 雪中送炭第一百三十八章 飛來橫禍第四百五十七章 致命一擊第四百七十一章 萬年公主第四百三十一章 直闖宮城第一百九十六章 自以爲是第三百九十五章 殷殷囑託第八十八章 身入局中第一百六十四章 特立獨行第一百九十六章 自以爲是第一百四十二章 樂平公主第一百三十七章 有喜有憂第一百九十九章 血海深仇第一百三十五章 扮豬吃虎第一百一十七章 癡心妄想第三百六十七章 兩難抉擇第二十四章 侯妾第二百九十九章 好風借力第二十八章 江南第一百七十四章 離別將近第一百一十四章第四百五十三章 張弛有度第一百六十一章 冤假錯案第四百六十四章 進退取捨第九十六章 充儀藍氏第一百七十五章 有來有去第二百六十八章 撕開缺口第三百二十五章 天家無情第一百零一章 早已下注第九十五章 郡主教女第五十一章 天家父子第三百四十四章 籠絡人心第六十四章 不按常理第一百五十三章 春日雷霆第三百七十六章 政見分歧第一百章 巧事連連第二百三十二章 走投無路第四百七十章 國之儲貳第四百四十三章 同心協力第三百八十二章 血脈之存第四百二十八章 富貴誘人第一百七十六章 禮之大禮第三百六十六章 世家之心第二百零二章 消災弭禍第一百二十二章 隨口一諾第一百二十九章 官職變動第三百零三章 悔不當初第兩百五十六章 酒酣耳熱第五十章 愛女之心第二百四十五章 平夷首策第四百八十章 巧撥千斤第三百七十一章 引蛇出洞第三百零三章 悔不當初第四百零五章 涼州生亂第三百七十七章 弘農官員第二百一十一章 抽絲剝繭第四十五章 目光長遠第五十九章 執念已生第三百七十六章 政見分歧第三十七章 作假第三百四十一章 合縱連橫第三百三十章 自尋死路第一百一十一章 不依不饒第一百七十二章 烈火烹油第二百五十九章 不是不報第一百一十五章第一百三十一章 自怨自艾第二百四十六章 代王心思第一百八十八章 書房之爭第三百六十一章 千里江山第九十三章 目光短淺第二百八十八章 料敵機先第四百四十九章 此生不忘第四百二十五章 半渡而擊第十五章 風言第一百五十八章 安逸難求第三百八十二章 血脈之存第三十二章 蕭譽第四百二十六章 攻城拔寨第三十一章 糊塗第三百七十三章 取之舍之第九十七章 莊園出事第三百六十七章 兩難抉擇第四百零九章 君臣之分第四百零五章 涼州生亂第三百八十八章 府外之戰第二百六十六章 何去何從第一百七十二章 烈火烹油第二百六十六章 何去何從第四百一十七章 壽春郡公第三百八十一章 楊延之惑第三百二十一章 論功行賞第七十四章 媚俗之流第四百四十四章 導師人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