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說做好了撤退二道城的準備,但也不是無腦後撤,亓官讓深諳其中道理。
徐徐圖之,緩緩而爲。
既要讓敵人察覺不出來,又要讓己方士兵知道撤退並非潰敗而是戰略安排。
因爲足夠謹慎,聶軍那邊也沒懷疑。
“前方情勢如何了?”
衛応時刻關注着戰局,瞧着慘烈的狀況,饒是他也忍不住緊擰眉頭,使得眉心留下痕跡。
本以爲今夜突襲湛江關會佔據一定優勢和便利,沒想到敵人居然這般頑強,骨頭犟得很。
兩軍繼續僵持着,雙方的損失將會成倍增加。
“敵人已經顯露頹敗,多半是要守不住了。”將領嚴肅的臉上終於露出幾分喜色,語氣也輕快了兩分,“如今遭遇的抵抗遠不如最初那般強烈,他們的士氣也越發低迷,遲早要潰敗。”
衛応捏了下眉心,緊抿的脣幾乎變成一條直線,不熟悉他的人也知道他此時的心情很不好。
將領戰戰兢兢地問他,“軍師……可有哪裡不妥?”
衛応神色冷漠道,“我軍佔據偷襲之利,僵持許久才讓敵人顯露頹敗,有什麼值得開心的?”
將領聽後,臉皮臊得慌,不過他長得黑,夜色又陰暗,外人看不出來。
“末將知錯。”
衛応話鋒一轉,“柳羲是我們的勁敵,有如此實力也是意料之中。”
如何展示自己的強大?
自然是比強大的敵人更強。
湛江關要是跟紙糊般脆弱,先主聶良死不瞑目。
城下的聶軍鍥而不捨地將雲梯架在城牆上,拋石車不停用燃燒的火球攻擊牆垛後的敵軍,同時也爲攀登雲梯的士兵打掩護。與此同時,城門口的士兵也扛着沉重的攻城木撞擊城門。
只見他們臉頰漲紅,牙根緊咬,額頭青筋暴起,滿身汗水將布衣打溼。
口中喊着號子,同一時間往同一處用力,饒是湛江關城門堅固,此時也被撞出了裂縫。
瞧見裂縫,衆人大受鼓舞,好似勝利近在眼前,越發賣勁兒了。
當城門裂縫擴展的聲音傳入耳畔,無異於是天籟之音。
轟的一聲巨響,城門徹底被轟開,衆人通過裂縫也瞧見堵着城洞的石塊,險些傻眼。
清理石塊也需要時間,攀爬雲梯登上城牆的士兵數量也有限,無法構成多大威脅。
亓官讓下令撤退二道城,藉着城牆和城洞的阻撓,追兵人數不多,傷亡自然也不大。
聶軍將領把消息傳到衛応跟前,衛応神色不變,似乎早就預料到這點了。
“無妨,清理石塊,稍作休整再追擊過去。”
統兵的大將心生不滿,“我軍氣勢正盛,此時應當一鼓作氣,徹底將敵人擊潰。”
衛応冷聲道,“城洞被敵方盡數封死,敢問將軍如何在短時間內派遣大量精銳和輜重去追殺敵人?怕不是剛追上就被敵人反殺了。磨刀不誤砍柴工,難道將軍連這個俗道理都不懂?”
他們能撬開湛江關的大門,靠的不就是撒錢一樣的輜重支援和人數優勢?
士兵素質方面,他們不佔優勢。
以己之短攻敵之長,怕不是腦子進水了。
大將卻不認同衛応的意見。
聶良還活着的時候,他便看衛応不怎麼順眼了。
他承認衛応有過人之處,要是沒什麼本事也不會讓聶良如此看重。
不過,有那麼一句話說得好——人算不如天算。
這羣謀士有本事機關算盡又如何,實際操作和理論設想存在着極大的偏差。
行軍打仗不是靠着紙上談兵就行的,還要顧及戰場上的變化,適時作出針對性的調整。
衛応這廝打仗畏首畏尾的,他看着都覺得窩火,如今更是將大好機會拱手推出去,他想幹嘛!思及此,大將心中更是鬱結。衛応是軍師,負責出謀劃策就行了,還插手獨攬武將的活兒,這般獨斷專橫的舉止,不少聶良舊臣都覺得衛応是想獨攬大權、架空新主公聶清呢。
大將原先還不這麼想,但看到衛応此時的舉動,不由得產生了動搖。
他道,“敵人潰敗,軍心已亂,本將以爲應當乘勝追擊,不給他們任何喘息機會纔是。軍師考慮太多了,反而顧此失彼,延誤戰機。行軍打仗的事情,本將自詡不比軍師差到哪裡去。”
衛応忍不住冷笑,他道,“將軍以爲柳羲帳下精銳是那麼容易就潰敗的?”
聶良帶兵佯攻湛江關,雖不是精銳盡出,但也打得艱辛。
先主本就重視敵人,經此一役更是打起了十二萬分精神。
那是真正的精銳雄師,不是草臺班子,更不會失利一場就全線崩潰。
眼前這位是見識太少了吧,真把姜芃姬當做以前打過的敵人?
大將怒道,“軍師莫要滅自己威風,長他人志氣,影響我軍軍心。”
衛応眸色一冷,冷聲道,“將軍可要違抗軍令?”
大將也是忠心聶氏,但他有自己的想法,衛応的做法他看不上,他道,“軍師莫要忘了,論職責,你主文,我主武。陣前調兵遣將的事情,軍師雖能插手,但也不是你能獨斷專橫的。”
衛応身爲軍師有一定兵權,但真正計較起來,他還是文職,壓不過對方。
若是此時樊臣或者少主聶清在這裡,他自然不懼,僅僅他一人,倒是有些麻煩。
“將軍執意如此,在下無話可說。只一句,若此時帶兵追擊導致戰局失利,將軍可願擔責?”
那位大將哼了一聲,豪氣萬丈地道,“軍法處置,絕無怨憎。”
說罷,他翻身上馬,看得衛応那叫一個蛋疼。
他不能否認這位武將對聶氏的忠心,但二人立場意見不同,總免不了矛盾激增。
衛応這一派的將領見了,心下擔憂不已。
“軍師,如今該如何?總不能真叫將軍去撞敵人的陷阱吧?”
軍師的才能是先主聶良都再三肯定的,敵人又如此狡猾,謹慎一些肯定沒錯。
衛応冷漠道,“無妨,反正折損不了多少人,讓他自己受着。”
事實證明,衛応的判斷是正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