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宋瀾衣等人離開滄海樓時,身後傳來滄海樓樓主暴怒的聲音:
“給我攔住他們!”
但是所有人卻知道,已經遲了。
在場都是有頭有腦之人,此時城外城內接連出現變故,這隻能說明,這夥賊人……必然是有勾結的。
他們心中不禁出現了一個荒謬且真實的猜測……
那就是……他們都是人族。
從滄海樓中闖出時,宋瀾衣順着公孫璣事前約定留下的標記後,一路疾馳至青蕪城城牆腳下,然後……從下方的狗洞中爬出去。
宋瀾衣狼狽地將麻袋拋至城外,再從狗洞中鑽出去,再起身時,她渾身沾滿各種雜草和碎土顆粒。
李白見到這一幕,這時纔有一種啼笑皆非的真實感。
無論是這個年紀尚幼的小主公,還是這個絢爛多姿的仙武世界……他,李白,已經真正來到這裡了!
宋瀾衣幽幽地朝李白看過去,倏地浮起一抹微笑,陰森森的,有些滲人,“李白兄,你怎麼不過來呢?”
李白挑眉一笑,向前跨出一步,只見他的身軀竟然憑空化作飄忽的靈體狀態,而後緩緩從牆面上穿過。
宋瀾衣:……忘了這招!
做完這一切,李白特意衝宋瀾衣來了個神秘wink,“我這一招,如何?”
還未等宋瀾衣回答,一道驚疑不定的聲音想起,“乖女,這是什麼東西?”
宋瀚海看着靈體狀的李白,實在無法將其稱其爲——人。
公孫璣也想問這個問題,但顯然,宋瀚海問起來更合適。
宋瀾衣踮起腳尖,輕輕將手搭在李白的肩膀上,兩人對視一眼,異口同聲道,“我們是生死羈絆。”
來自於同一個世界,身懷同樣的嚮往,他們一榮俱榮,一損俱損,是天命註定的夥伴,乃至羈絆。
生死羈絆?
這會不會用詞太過用力了一些?
公孫璣和宋瀚海對視一眼,此時縱有滿頭疑慮,也不能逐一
李白見到那麼多異世之人,新鮮之餘,還有點心癢難耐。
他本就是一個好交友之人,上一世便交友廣泛,如今更是有無數話傾吐。
然而正在他躍躍欲試之時,他臉上的笑容突然一僵,“時間到了,我得先走一步了。”
說完,他就化作一本燙金封皮的書籍,落入宋瀾衣手中。
書籍的第一頁,上面落着一首詩,這首詩,正是先前李白所作。
詩的最末尾,留下一行恣意飛揚的大字——李白。
公孫璣等人愣愣地看着這一幕,須臾,公孫璣像是想到了什麼,臉上突然多出一抹激動來,就連語氣也變得前所未有的溫和。
他此時看待宋瀾衣的眼神,就像是看待一位親密的後輩一般,語氣更是柔得滴出水,“瀾衣,你可是道心化物了?”
道心化物?
周圍的人聽到這句話,驟然一驚。
怪不得,怪不得公孫璣這個老東西,居然會變臉變得如此迅速!
要知道,公孫璣也道心化物了,他道心所化的物象就是那把五色羽翎扇。
但是公孫璣什麼修爲?
他到了四品境才道心化物,而宋瀾衣呢?
她只不過區區八品境!
道心化物愈早,就說明她道心愈堅,將來的道途也就走得更遠,甚至,就宋瀾衣這樣的情況來看,還可以說一句……聖道有期。
公孫璣顧不得後方還有追兵,大手重重拍在宋瀾衣肩膀上,連連讚歎道,“好,好,好!此時情況緊急,容後再議,這件事情,我們到時候再好好說說。”
明眼人就能看見,宋瀾衣這道心化物,恐怕還不是一般的物。
否則也不會有靈體,乃至傳天下的詩詞出現。
公孫璣看了眼笑得滋着大白牙的宋瀚海,心底暗罵一聲。
奶奶的,聖人出世,都沒宋瀾衣這次鬧得動靜大!
宋瀚海這憨子,說他聰明,也不聰明,說他傻,也不傻。
他到底是怎麼和已故妻子生出這麼優秀的女兒的!
公孫璣暗暗咬了咬袖子,偷偷瞪了宋瀚海一眼。
他一揮手,戲謔道,“走吧,後有追兵,我們現在可得亡命天涯了。”
宋瀾衣也不含糊,反身就背起了五個麻袋。
公孫璣頓時愕然,“你……你他孃的?這是抄了哪個老窩?”
宋瀾衣矜持一笑,“滄海樓!”
公孫璣一口氣差點沒憋上來。
這羣小傢伙,膽子簡直大出天際了。
他們不過是劫了一輛囚車,結果宋瀾衣等人,居然把一城標誌的滄海樓都打包帶走了。
公孫璣連連點頭,“行,你們真行!”
他擺了擺手,語氣古怪,“走吧。再不走,那羣狗東西,就要聞着味上來了。”
只是公孫璣很快就發現,有宋瀾衣的五個麻袋在,她就如同黑夜裡的一把明火,隨時都有飛蛾來撲火阻攔。
逃亡途中,公孫璣再一次擊退了來兵。
他忍不住回頭看了一眼宋瀾衣,動了動嘴脣,到底沒捨得讓她把那些東西丟一半。
別說宋瀾衣這種赤貧階層,就連公孫璣這種小富階層也捨不得啊!
正在這時,朱序臨略微有些煩躁,“公孫先生,你那大儒文寶也該拿出來了吧?這雜碎雖小,但是多了還是會很煩的啊。”
公孫璣臉上出現一抹可疑的紅暈,他強撐着面子,兇巴巴道,“大儒文寶這東西,用一次少一次,都是耗費大儒的畢生心血,是作戰時的殺手鐗。哪有那麼容易使用!”
朱序臨聽到這話反倒笑了,“那不如……我用聖人文寶?”
公孫璣面色一僵,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迅速掏出了大儒文寶,義正言辭道,“我來!”
朱序臨撇了撇嘴,湊到宋瀾衣身邊,悄聲道,“公孫先生什麼都好,就是有一點,太摳門了!”
宋瀾衣倒不贊同,她手中的燙金書冊已經收入眉心之中,化作道心。
她搖了搖腦袋,開口道,“不全然是如此。朔北定遠處於邊塞,形勢艱難,凡是有什麼好東西,自然不能輕易消耗。”
聞之,朱序臨臉上露出若有所悟的神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