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鹿書院。
宋瀾衣一推開門,就看見朱序臨站在書桌上,雙手叉腰,滿臉通紅地唾沫橫飛。
“說時遲,那時快,正在這危機關頭一瞬間,宋瀾衣見狀不能力敵,立即縮到了我背後。”
“我當機立斷,取出聖人文寶,大喝一聲,力破千鈞!”
說完,朱序臨不知從哪掏出來一個驚堂木,猛地往桌上一砸。
“咣噹!”
朱序臨咧開嘴,笑道,“欲知後事如何,請聽下回分解!”
“嘁——”
人羣中傳來不滿的噓聲。
朱序臨卻咧着白牙,笑得猖狂。
儼然是一副極其享受衆星拱月的樣子。
只是當他的視線掠過衆人,看到宋瀾衣的時候,他的笑容猛地一僵。
宋瀾衣順着人羣,走到他桌子底下,似笑非笑地看着朱序臨。
“我見狀不能力敵,躲到了你身後?同桌,你的風光模樣,我可是記得清清楚楚的哦……”
朱序臨只覺得背後一涼,縱身一躍,就來到了宋瀾衣身邊,討好道,“哪有,同桌,你的風采纔是傲人蓋世。”
他輕咳一聲,“再次介紹一下啊。宋瀾衣,寫出了鳴州詩。”
還不等衆人驚歎,朱序臨又爆出一個大雷,“同時,前不久的風鳥巡遊九州,你們也看見了吧?那是傳天下詩詞的象徵。這……也與宋瀾衣有關。”
什麼?
諸多學子都有點懵了。
鳴州詩詞還能理解,但是……傳天下詩詞……是不是也太誇張了?
說得難聽點,這真是草窩裡蹦出個金鳳凰。
朔北清苦,擅長對敵上陣,卻不擅長儒學和詩詞。
故而宋瀾衣……可以算是個異類了。
原先圍在朱序臨身邊的學子,頓時烏泱泱地圍到了宋瀾衣身邊。
他們拋卻了往日的拘謹和羞澀,七嘴八舌地開始問道,“宋瀾衣,你是怎麼作出傳天下詩文的啊?”
“唉,傳天下的詩我就不想了,我能作出一首鳴州詩,那已經是祖上燒高香了。”
倏地,一名學子大聲嚎哭道,“宋同窗啊宋同窗,你害得我好苦啊!”
宋瀾衣笑容一頓,有點茫然,“啊?”
那學子一副要哭不哭的樣子,“我爹若是知道,連我同窗都能作出傳天下詩,恐怕回去會給我一頓馬鞭!”
聞之,周圍學子怒目而視。
什麼叫“就連我同窗”?
看不起誰呢?
三十年河東,三十年河西,莫欺……少年老!
正在衆人說得熱火朝天時,夫子敲了敲門板,傳來一聲輕咳。
夫子走了進來,嚴肅着臉,“說什麼呢?”
等看到宋瀾衣的時候,他的目光一頓。
他說今天這羣學生怎麼跟喜鵲一樣嘰嘰喳喳。
原來是有貴客上門了。
夫子捧了一沓白紙進來,微微咳嗽兩聲,“今日,考經義。”
“啊……”
底下傳來學生的哀嘆聲。
經義……簡直是他們心中揮之不去的噩夢啊。
只不過……
他們悄悄看了一眼宋瀾衣。
宋瀾衣自打入學以來,一直有雜七雜八的事情,想來在家學習的時間也不多。
尤其是今日考得經義,還是最爲棘手的八股。
八股文,有的時候,不是光有學識文采就行,還得按照八股的格式來。
先破題,後承題,再原題。
這就相當於框死了一個遊戲範圍,任憑你有通天能力,也只能在這個範圍內老老實實施展才華。
所以……這次墊底的人……穩啦!
雖然有點不厚道,但是至少回家交代的時候,還可以說……作出傳天下詩詞的宋瀾衣這次也沒考好呢。
驕傲!
宋瀾衣拿到卷子,首先看題。
【策:古今立經陳紀】
所謂歷經沉紀,宋瀾衣以爲,當是禮、樂、政令、學校、農桑、設官取士、鹽鐵漕運。
她思慮了許久。
當別人已經開始動筆的時候,她卻還在盯着題目沉思。
但是臺上的厲先生卻並沒有不耐煩乃至失望,而是鼓勵地看向宋瀾衣。
在他看來,宋瀾衣還年輕,還有很多機會。
但是隻要她堅持,她努力,以她的天資,遲早能取得驕人的成績。
許久之後,宋瀾衣才深吸一口氣,提起筆,寫下破題第一句。
“治道隆於一世,政柄統於一人。”
厲先生剛好走到宋瀾衣身邊,看到她寫下的這一句話,眼神明顯一亮。
這句話破題新穎凝練,有一語中的的簡練凝實之感。
但是缺點也很明顯,那就是沒有仿古人語氣。
可以看出,宋瀾衣接觸八股的時間不多,語言上還有些稚嫩。
但是……這不妨礙她寫得好啊!
厲先生期待地站在宋瀾衣身邊,等待看她下一句承題。
周圍的學生看到這一幕,暗暗朝宋瀾衣投來同情的目光。
夫子就在身邊看着寫,這誰寫得下去?
心裡素質不好一點的……恐怕連筆都拿不穩了。
但是宋瀾衣心有腹稿,下筆很穩。
緩緩的,她寫出了第二句承題。
“夫政之所在,治之所在也。禮樂征伐,皆統於天子,非天下有道之世而何哉?”
夫子眼前一亮,險些就要說出一個“好”字!
他看向宋瀾衣的目光,比先前柔和了數倍,宛如對待自家後輩一樣。
此時,他已經開始琢磨了。
女子不能科考,但是宋瀾衣這悟性,不去科考,那簡直就是可惜了!
凡事都有例外嘛,都可以通融通融。
夫子耐住性子,愈發期待宋瀾衣的下一句原題和起講。
“昔聖人通論天下之勢,首舉其盛爲言。”
“若曰:天下大政,固非一端,天子至尊,實無二上。”
厲先生終於忍不住,撫掌大笑,“好啊,好啊,雖然缺點也有,但已經有文士雛形,不錯,真不錯……”
“尤其是最後一句,天子至尊,實無二上。妙極,妙極。”
有一句話厲先生沒說,那就是宋瀾衣此話,恰好與現在朝廷政策相應。
如今雖然朝中有楊閣老等綏靖派,但是隨着時間推移,在明王等人的推動下,人族愈發需要一場大勝,來解除一定意義上的危機,以此減輕內部壓力。
而戰爭的發動,需要強有力的統一政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