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00章 不差錢

事實上,馬林在東番島實施“取消人頭稅”和“攤丁入畝”,只是搞試點。他真正的目的,是在北海國本土也實施這樣的政策。畢竟,貴族們的田地不交稅,甚至普通地主都不用交稅,讓馬林很是鬱悶。

歐洲爲啥打不起來大仗?因爲國王收不到稅啊!國王的收入只有領地收益和商業稅收,其他沒有。如此一來,歐洲的國王們能有錢就怪了。沒有足夠的錢糧,自然養不起大規模的軍隊。然後,自然也就打不了大規模的戰爭了。甚至,別說養不起大規模的軍隊了,就算是日常開銷,都有些捉禁見肘。在這個年代,大部分大貴族都要找人貸款,才能維持。

所以,馬林決定——以後在殖民地要推廣土地收稅制度,而且要及早推廣。也就是說,馬林打算一開始就在殖民地推廣土地徵稅制度。因爲,如果現在不推廣,等到以後忽然加稅,估計會造反的。

歷史上,北美殖民地之所以造反,就是因爲英國忽然加稅。但是,英國人增加的印花稅和茶稅,在現代人眼裡,根本就不是什麼苛捐雜稅,也不會讓人民不聊生。

但是,北美殖民地的流放犯後代們,習慣了不繳稅或者少繳稅。忽然給他來個印花稅和茶稅,他們就不樂意了。加上他們手裡有槍,就特麼反了……

所以,歷史書上鼓吹的什麼老美獨立運動,並不是出於太正義的目的,而是因爲這幫大爺習慣了低稅的好日子,忽然給他加稅,哪怕是良種稅收,也讓他們難以忍受。畢竟,“由儉入奢易,由奢入儉難”。少繳稅久了,都誤以爲自己天生就該不交稅或少繳稅了。要是後世的稅率拿到那個年代,還不得嚇死那幫人?總之,一切都是慣的……

因爲有英國人的教訓在先,所以馬林決定——一開始就給他們上稅,讓殖民地的人習慣交稅。這樣,就可以充分避免以後要加稅導致的變故了。既然一開始都交稅了,那麼以後誰還能拿稅收說事——既然大家都交稅,你爲啥不肯交?你以爲你是飯冰冰啊?

而且,現在馬林在美洲殖民地的開發,都是其個人投資,還沒有其他人蔘與進來。但是,美洲那麼大,以後總會有其他人蔘與進來的。

所以,馬林需要提前打個樣板,制定好稅收制度。這樣,以後就能儘可能避免糾紛了。而在東番島上試行的“攤丁入畝”制度和“取消人頭稅”,其實就是美洲殖民地管理的探索。

明朝這邊和歐洲不一樣,歐洲目前還是農奴制度,談不上土地稅什麼的。而東番島名義上屬於明朝,自然也不能套用歐洲農奴制度了。所以,馬林也是入鄉隨俗,搞均田和徵稅的管理模式。

而且,以後歐洲和美洲殖民地,也終究會放棄落後的農奴制度,改爲農田私有和徵稅制度的。

因而,在東番島實施的稅收制度,算是馬林的一次嘗試和探索。等到這一套成熟了,就直接套用到美洲殖民地。在未來,還會套用到歐洲本土,最終完成社會的變革……

……

事實上,搞出“攤丁入畝”和“取消人頭稅”的雍正也是倒黴。他明明是大清王朝民政上最有爲的明君,卻被文臣們黑出了翔。最關鍵的是,他兒子乾隆居然放任文臣們黑他。乾隆這個不孝子,只要文臣們把他誇成“千古明君”就可以了,至於文官們黑他老爹,居然睜一隻眼閉一隻眼。早知道如此,雍正該把乾隆這不孝子射到牆上……

有時候,馬林不得不懷疑——金庸寫的“乾隆是雍正抱來的孩子”這個橋段是不是真的,因爲,這個熊孩子一點都不維護他爹的名譽啊,看起來很不像親生的……

事實上,這個說法並不是金庸先提出來的,而是民間早有的傳說。畢竟,一個放任大臣黑自己老爹的皇帝實在太罕見了,讓人不得不懷疑乾隆是否是雍正親生的。要不然,別的皇帝怎麼沒有這種傳說?總之,不是乾隆不孝,就是他真的不是雍正親生的,不然沒這麼坑爹的……

……

臺北盆地已經被打下來,但想要開發臺北盆地,卻是很麻煩的事情。別的不說,臺北盆地內那茂密的森林,解決起來就很棘手。想把臺北盆地從原始森林變成良田,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首先,就像當初開發北美那樣,馬林需要大量人手伐木,把臺北盆地的大部分樹木都砍光,改爲農田。這其中,最難的不是把大樹砍倒,而是挖樹根。畢竟,越高的大樹,樹根越是盤根錯節。想要把樹根挖起,非常費事。

好在,馬林這次征服臺北盆地,抓了六千多土著。其中,光是青壯,就有1800人左右。於是,馬林就從福州定購了大量腳鐐後,給這些原住民青壯銬上,然後讓那些民兵押着他們去砍樹和挖樹根。而晚上的時候,這些土著青壯暫時也會被鎖進臨時夯築的土牆大院裡……

事實上,馬林也不願意虐待這些原住民。因此,除了銬上腳鐐和驅使他們去伐木和挖樹根之外,馬林並無任何虐待那些原住民青壯的舉動。而且,馬林還從福州買來很多食物,供應這些原住民食用。

之所以一開始要銬着他們,是因爲這些原住民習慣了自由,想要管理他們,一開始必須來點狠的,把他們打服了。然後,像勞改一樣,讓這些原住民壯丁幫忙砍幾個月的樹,並將土地墾荒爲耕地……等他們見慣了這種生活後,馬林就會把他們分配給島上的官員和士兵作爲佃戶,幫忙耕作土地。

臺北盆地怎麼着也有240平方公里大,就算只開墾100平方公里作爲耕地,也有15萬畝。按照每戶最多照料50畝水田來計算,也能安置3000戶,一萬幾千人。而若是按照一戶人家20畝水田的規模來算,甚至可以安置7500戶,兩三萬人口。

當然,這只是按照盆地裡不足一半的土地來計算的,沒有算上那些工匠、漁民的安置。

而且,臺島上臺北盆地也不是最大的平原地區。島上最大的平原地區是在臺南的臺南平原(也叫嘉南平原),臺南平原有4500平方公里,河渠縱橫,是後世著名的糧倉。

在後世,臺南平原中耕地面積高達3250平方公里,摺合487.5萬畝地,佔到整個臺島耕地的三分之一以上,是臺島上最重要的農業區。

但是,就目前而言,馬林最重要的,卻不是去開發臺南,而是開發臺北和基隆一帶。

因爲,馬林佔據臺島,並不是爲了種田,而是爲了貿易。而臺北盆地北邊的淡水河口,正對着福州,是海上貿易的交通要衝。因此,說起來臺北這邊比臺南重要多了。

而且,臺北邊上的基隆,也有世界級的金瓜石金礦可以開發。兩者加起來,比在臺南平原種地要重要太多了。因此,開發臺北和基隆,纔是馬林的最優選擇。至於臺南那邊,要等這邊開發得差不多了,纔會派人前往。

……

但是,僅僅是開發面積不大的小小臺北盆地,就困難重重。開發盆地,人力倒是不缺。畢竟,馬林有幾千移民,還有幾千被俘的原住民。

可除了砍樹挖樹根比較麻煩外,耕牛的短缺,也是一個極大的問題。

張彩告訴馬林,派去福州的商船,採購別的東西都沒問題,可就是耕牛難買。因爲,大明朝也很缺耕牛啊……

大明耕牛不貴,只要8到10兩銀子就能買到。可是,沒事的話,沒人願意賣耕牛。因爲,在農耕時代,耕牛就是農民最寶貴的財產之一,僅次於土地。

所以,不到萬不得已,根本沒人賣耕牛的。張彩在福州都出價到20兩銀子一頭的天價了,也纔買了100頭牛回來。而且,這100頭牛裡,還有30頭是沒長大的牛犢子……

“聽說,胡建晉一江那邊,爲了解決耕牛短缺的問題,特地培育了一種矮馬,來代替牛耕地呢……”張彩把聽來的消息告訴了馬林。

“晉一江……矮馬……耕地……那不是晉一江馬麼?”馬林忽然想起來,貌似後世晉一江馬也是一種有名氣的馬。當然,它的名氣不是因爲這種馬有多能跑,而是它很能適應南方沿海的溼熱氣候。吃苦耐勞,而且是馬裡面很稀罕的能耕作水田的品種。

要知道,一般耕馬很難適應水田耕作。因爲,水田耕地,馬蹄子經常泡在水裡,容易爛蹄子。一般馬匹根本無法適應水田耕地,而晉一江馬卻能很適應這一點,而且拉車能力也不錯。

於是,馬林想了想後,對張彩道:

“既然耕牛買不到,你就去打聽打聽,看看有沒有能耕水田的馬匹可買。比如你說的那個晉一江的馬,就多買些回來,價錢高些也沒事。記住,咱不差錢!”馬林牛比哄哄地說道,一股壕氣贏面撲來……

第255章 聯手挖教會牆角(上)第1119章 智利硝石和太陽竈海水淡化第940章 鑄幣權和大頭像第1268章 收編降兵第106章 膽怯的亞歷山大大公第1504章 少主的質問第1251章 夜襲第1695章 “水土不服”第1585章 完勝和建議第1498章 婚禮那些事第310章 間諜學校第394章 拒絕第1051章 打援第62章 募兵和秋雨第398章 父母要截胡?第999章 攻入愛丁堡第503章 皇帝出兵了第1757章 憤怒的教皇第1421章 殖民地的民族和文化問題第879章 鹽煤專賣制度第803章 科勒的佈置第1725章 鼓動英格蘭奪取加萊第1046章 整裝待發第241章 搞定科隆大主教第308章 英格蘭退兵第1606章 兒孫自有兒孫福第613章 戰鬥民族第838章 拳頭大才是硬道理第32章 挖來好多醫生第1663章 馬燈第522章 繼續懟第1830章 高明的忽悠手段第1712章 約蓋爾男爵第750章 測試槍炮第1367章 談妥條件第794章 水泥路好修,造橋纔是難點第404章 複雜的關係和說客第1140章 攻佔淡水港第1932章 廉價皮革哪裡多?第1173章 扇子惹的禍第646章 亨利七世的謀劃第1851章 我嫩不死貴國,但可以嫩死你第1040章 出兵的理由第26章 借槍第1340章 錯失良機第1860章 唬得不輕第1265章 進入埋伏圈第772章 被當廢銅爛鐵的槍炮第2018章 武器代購?第344章 意大利戰爭的核心第319章 青貯苜蓿草第1786章 毛公公的安排第372章 蘇伊士運河計劃第1776章 收大糞的國王第1503章 飛碟帽頭盔第1310章 哭着笑了第五章 我是被逼的第1771章 美利堅國王第371章 擔任說客?第961章 西班牙要爆兵?第1531章 烘乾蔬菜?第231章 賣糧(上)第1891章 軍事訪問和聯合軍演第579章 印度賤民第526章 當衆羞辱第750章 測試槍炮第975章 愛德華的佈局第711章 獲得報酬第968章 安妮王后的姨媽巾第192章 去東方傳教的可能第500章 自立的機會第1723章 忽悠第1270章 止損第1238章 智利產硝石了第1662章 戈斯拉爾銀礦第1057章 想得太美了第767章 拉攏雞籠村第234章 哥倫布的布第853章 小學生也是“高材生”第277章 還是要購買黑奴的第418章 雞飛狗跳的呂貝克第1898章 愛德華的小動作第844章 硫酸的作用第1411章 歐洲錢荒第1120章 凱撒的教育問題第1384章 清算不萊梅第679章 偷營第1524章 菠蘿罐頭和水果汁飲料第767章 拉攏雞籠村第576章 給丹麥國王的建議第1779章 處心積慮第135章 拉斯維加斯計劃貨幣換算問題第1295章 你們打,我弄點王水第四章 坐山觀虎鬥第510章 智取威騰堡(上)第1816章 我真傻,真的……第1141章 紅毛城第944章 信科學,得發展第675章 不急,再等等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