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99章 殖民地的義務兵役制

關於“錦衣夜行”,古代華夏曆史上其實有過兩個很有意思的對比——西楚霸王項羽,因爲不能忍受“錦衣夜行”,急着回鄉向同鄉們炫耀,於是把都城從咸陽遷回了故鄉附近的彭城。然後,失去了天下。

而與之相對的,則是劉邦,在奪取天下後,仍能忍住,不回鄉炫耀。甚至,在他父親劉太公想念家鄉時,不是送其回鄉,而是乾脆把家鄉里劉太公的故舊全部遷來關中,重新修建了一個和家鄉豐邑一模一樣的城鎮。後來,這裡成了著名的新豐縣……

所以說,想要成功,千萬別急着裝比。否則,容易倒黴。而另一個反面例子就是明太祖朱元璋了,元末的時候,當時造反的可不止他一家。當時,韓山童、劉福通、張士誠、方國珍和徐壽輝(陳友諒原本的老大,後背陳友諒殺死篡位)等人,實力都非常強大。

但朱元璋聰明,接受了朱升“高築牆、廣積糧、緩稱王”的建議,不當出頭鳥,慢慢積蓄實力,最後橫掃了其他幾家。事實上,後世太祖爺的“深挖洞、廣積糧、不稱霸”也是跟這學的。當時,蘇聯愛裝比,被老美帶着一羣小弟懟。結果,當時低調的華夏才能在夾縫中生存。不然,無論是北約或者華約哪家全力懟華夏,我們都擋不住。然後,華夏又裝了三十年孫子,直到馬林穿越前,有實力了,老美髮現時也已經晚了……

最坑的就是,老美想要動華夏,結果發現自己國內去工業化了,沒了華夏,老美生活用品來源就困難了。而川哥想要讓工廠回到老美,可人家開廠的老闆一看老美的用工成本,直接縮回去了……

當然,老美爲了維護霸主地位,會不會奮力一搏,馬林也不知道。感謝核武,要不然,肯定要發生一場世界級的戰爭。畢竟,沒人願意輕易讓出龍頭的位置。那些想要放棄核武器的和平人士,先看看烏克蘭的下場……

所以,太高調不是什麼好事,尤其是,自己沒有絕對的實力的時候。“錦衣夜行”雖然憋屈,但勝在安全實惠啊。

……

不過,說“錦衣夜行”什麼的,現在還嫌早了點。因爲,費城伯國還沒建立呢。這會兒,首批移民在萊爾頓的指揮下,正在忙着建房子呢。

這個城市,馬林都懶得用新名字,直接盜用了肯頓的名字。當然,不是肯頓市,而是肯頓鎮。畢竟,這邊人並不多。

萊爾頓是帶着200士兵跟着登陸的,他們大多是火槍手,也有50個刀盾兵。之所以如此配置,是因爲印第安人主要使用弓箭,根本不和你打近戰。所以,能抵擋弓箭的刀盾兵,和能夠反擊的火槍手纔是最實在的。

而且,在未來,新大陸的移民,馬林會放開供應火繩槍。畢竟,在這個新開發的大陸上,危險重重,移民們,特別是邊地的移民要是沒有槍,非常危險。

但發條打火槍或者燧發槍什麼的,馬林是絕對不允許平民擁有的,見一個抓一個。因爲,發條打火槍和燧發槍有改成手槍的巨大潛力,很便於刺殺。而火繩槍,用來對付土著和野獸可以,用來暴動和刺殺是不大可能的。因此,纔會被允許推廣。

而且,火繩槍的推廣,非常有利於將殖民地的百姓訓練成合格的火槍手。一旦戰爭需要,就能從殖民地徵兵了。

不過,馬林並沒有遵從歐洲傳統。比如,在紐約和新澤西殖民地,包括布雷頓角島殖民地,都不準擁有正常的議會。

議會制是殖民地獨立的根源,因爲,當地人的權利太多了。馬林禁止殖民地成立議會,主要就是怕他們以後鬧獨立。但是,卻允許居民們選出居民代表,和殖民當局談判稅收問題。除了稅收可以談判,其他的,殖民地一律不享有。所有法律,一律以北海國本土爲標準。所有法官,也必須是奧裡希大學法律系畢業的(這是遠景,目前還沒條件)。

一開始,馬林就沒打算給殖民地討價還價的權利。所有的總督,也必須是本土任命。人的慾念是無止盡的,你一開始給了殖民地討價還價的能力,那麼,他們就會越來越獅子大開口,直到尋求獨立。

所以,馬林乾脆一開始就堵死了這扇門。但同時,也將殖民地當做海外省一視同仁,實行同樣的制度和法令。這樣,以後殖民地和本土就是一體的。

一個國家,最怕的就是差異。如果大家說同樣的語言,穿同樣的衣服,做同樣的事。那麼,誰特麼想搞分裂啊?

所以,馬林一開始就不允許殖民地和本土產生區別。本土人該有的利益,殖民地也要有。當然,同樣地,本土人的義務,比如當兵的義務,殖民地也要盡。

只不過,眼下馬林還沒敢在本土搞義務兵役,怕刺激到諸侯們和法國。但殖民地那邊沒問題,因爲,殖民地早期,也的確需要早起的移民擁有一定的自保能力。

比如,在修建肯頓鎮的建築的時候,萊爾頓就公開宣佈了馬林的命令——肯頓鎮的居民們,沒事的時候,必須接受火槍射擊訓練。必要的時候,需要參加軍隊,保護家園。

這個命令,並未遭到抵制。因爲,這批移民和普通人不一樣,他們是被流放的“罪民”,沒有發言權。馬林能給他們修房子,給他們提供各種便利,已經很對得起他們了。而且,參加射擊訓練,保衛家園,本來就是爲他們自己好。

但他們不知道,其實這些都是馬林推動《義務兵役制》埋下的伏筆。等他們都習慣了服役,以後,馬林手裡就有的是軍隊。

而且,在遠離歐洲本土的美洲實行義務兵役制,根本不會泄露消息,不會引起歐洲各國的反彈。等未來馬林從殖民地拉一票大軍回本土作戰,歐洲各國纔會反應過來……

另外就是,這幫被流放的農民軍戰俘,雖然目前都是戰五渣,容易崩潰。但是,經過訓練,總能在這其中挑選出勇敢的。他們敢叛亂,其實本身就比一般農民更有勇氣了。培養一下,是可以當正常士兵使用的。

當然,這其中也有不少人是被裹挾着參加起義的。這不要緊,反正,以後在軍事訓練中,軍官們也會發現誰勇敢誰慫的。到時候,挑選勇敢的帶回本土參戰唄。

比如萊爾頓,現在帶着200士兵守衛肯頓,職務是不滿編的連隊長。但這批移民一共有3000壯丁,農閒時候,可以組織訓練。最終,從這3000人裡,萊爾頓會挑選出1250人,組成一個方陣。戰時,他就會從連隊長晉升爲方陣長……這就是義務兵役制下的預備役制度,而萊爾頓手下的200士兵,其中有一定指揮能力的,在戰時,都會升一級,成爲帶隊的基層軍官……

這只是這批移民,等到符騰堡的移民和匈牙利的移民到了,再從中挑選出上萬精銳,另外組建精銳海外軍團,完全不是問題……

第1182章 如有雷同,純屬巧合第1502章 炮兵營第1751章 新舊軍隊的區別第1308章 我馬漢三又回來了啦!第1709章 終止僱傭合同第1689章 賣慘第213章 果然是暴利啊第992章 凱撒.波吉亞之死(下)第1938章 愛爾蘭科克造船廠第904章 羽絨服和草衣(上)第1090章 東佛裡生綿羊第989章 獵象的請求第三章 風起弗里斯蘭第1461章 英格蘭叛軍覆滅第1024章 調集第四軍團南下第1394章 軍功章和軍銜制第568章 覬覦日本人口第94章 野心勃勃的瓦西里三世第1224章 顛倒黑白和宣戰第132章 大頭兵搶媳婦第752章 老夫要幫你強推!第1114章 第六軍團第770章 我給你們劃一道線第176章 借種第1382章 德意志化烏克蘭第835章 代價和目標達成(下)第686章 秀一下無敵戰艦第1982章 轉變態度第1162章 大佬試吃第1131章 “東轅西轍”第1666章 贖罪券銷售再起第1519章 出兵日本第1099章 亞美利哥回來了第1883章 我們是有原則的海盜第1872章 獸人永不爲奴!第1664章 發展石油工業第1850章 陸地上可以動手了第495章 再次破城第960章 霍夫曼堡第1350章 戰後撫卹第434章 下完毒就跑第1380章 拍賣會和紙張第1488章 肝付水子的請求第1294章 黑鍋之王第1587章 匈牙利形勢第1279章 決鬥書第1314章 還有這樣的騷操作?第1054章 聯姻的建議第1198章 進軍臺北盆地第1067章 銀行白搶了?第1303章 哥薩克之王第750章 測試槍炮第118章 條頓國的羊毛第704章 生擒亨利七世第1770章 南下加冕第330章 用錢砸!第58章 丹麥國王的決定第314章 震驚伊比利亞第728章 幫助波蘭組建翼騎兵(中)第1084章 蘇格蘭高地步兵軍團第1898章 愛德華的小動作第467章 狼牙突擊隊第1036章 西班牙人先動手了第1143章 組建藤牌兵第793章 開修巴拿馬水泥路第757章 瘋狂大采購(下)第1015章 第二次大清洗第1291章 “重建”第二軍團第1709章 終止僱傭合同第145章 奧爾登堡事務第271章 殖民古巴和巴拿馬第1533章 後勤備戰第1942章 中二的年紀第143章 集體婚禮第569章 發現鉛鋅礦第1472章 想離開?殺無赦!第892章 一萬桶楓糖漿的計劃第355章 法國大餐第928章 家裡沒幾件瓷器,也好意思自稱貴族?第939章 試鑄黃銅幣第1260章 “內訌”中的“內訌”第1936章 邊角料也有用途第1518章 缺錢第978章 換一種思路第350章 英格蘭姑娘也要第668章 反間計第945章 詹姆斯四世的野望第1321章 疲敵戰術失效第1351章 吃了我的給我吐出來第162章 蘭佩杜薩島第1314章 還有這樣的騷操作?第1164章 馬公爺?馬工頭!第1672章 高利貸和蒸熟種子第843章 鑄幣技術哪家強第550章 密信第68章 卡倫艦炮步兵版第1969章 菲律賓第332章 裡米尼問題第1186章 去壺口瀑布修建水力鍛錘第1622章 農業近代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