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54章 又是一年秋收時

雖然說,購買一個法國少年,要花十幾金幣。然而,馬林絲毫不心疼。爲啥?因爲,他都是用鎳白銅僞造的法國德涅爾銀幣去買人的啊。其成本,差不多就和銅幣差不多。上百個白銅“銀幣”就能算一個金幣的價值。買個強壯的法國少年,也不過一千多白銅“銀幣”。

總之,馬林在法國買人,花不了幾個錢。鎳白銅成本很低,一千多個鎳白銅“銀幣”,也就價值上百克白銀左右的樣子。折算下來,也就兩三兩白銀。換算成金幣,也就兩三個。真實算起來,比買毛子和毛妹都便宜很多。

所以,馬林激動起來——既然法國人口這麼便宜,而且那麼過剩,那麼,就賣給我吧!把法國小孩子訓練成殺人機器般的馬穆魯克騎兵,然後去和法國人拼命,畫面簡直太美……

想到這裡,馬林給古巴島發去命令——趕緊多生產些鎳出來!同時,馬林又派出船隊,打算去印度和華夏多買點廉價銅回來。如果按照印度和華夏的銅價來算,製造出來的假的法國德涅爾銀幣,用來購買法國少年的成本,都不到一個金幣……

如此暴利,不得不讓馬林癲狂。用不到一個金幣的成本,購買一個法國少年。這成本,比牛馬都便宜太多了。用來當炮灰騎兵,就算幾個少年只能活下來一個,也是很成本低廉的。

然後,更好的消息傳來了——瑞士那邊,貌似人口交易也很興盛。而且,瑞士那邊大部分都是德意志人啊!

因爲馬林支持哈布斯堡家族入侵瑞士,導致瑞士這幾年戰亂不休。原本,在幾年前,瑞士還有75萬人口的。但幾年戰爭打下來,原本就很窮的瑞士更窮了。人口數量,也至少減少了10萬人左右。

這減少的10萬人口,有的是被戰亂波及而死亡。而有的,則是逃到別的國家去了。現在,不管是哈布斯堡家族控制下的瑞士東部地區,還是瑞士人和法國人聯手佔據的西部,經濟都趨近於崩潰,人們生活都非常困苦。

而根據在瑞士的間諜報告所說,瑞士西部地區,目前流通的主要貨幣,就是法國貨幣。比如,馬林鑄造的鎳白銅的法國德涅爾“銀幣”,就是瑞士西部地區主要的流通貨幣。

而且,瑞士作爲神聖羅馬帝國的邦國,農奴制是公開的,都不需要像法國那樣需要用“僱傭奴僕”的名義遮掩。在瑞士的市場上,人口買賣是合法而又平常的事情。

所以,馬林完全可以多鑄造法國德涅爾“銀幣”,去瑞士西部地區使勁消費,購買農奴,充實人口。

至於瑞士人反哈布斯堡家族的問題,馬林又不是哈布斯堡家族的人,只是和哈布斯堡家族關係好而已。而且,自己把他們買來,會讓他們吃飽穿暖。如果讓大忽悠泰勒的徒子徒孫們忽悠、教育幾年後還不上道,那就只能把他們發配到熱帶地區吃苦了。上道聽話的,就送去北美殖民地。

趁着現在瑞士地區還沒有大逆不道的加爾文教派思想的傳播,眼下的瑞士人,還是能夠“挽救”的……

至於占人口多半的瑞士東部地區,雖然處於哈布斯堡家族的控制下,但馬林依然可以派人去買農奴。大不了,給哈布斯堡家族一點好處。反正,瑞士山地多,養不了那麼多人口。

總之,不管是法國人還是瑞士人,只要市場上可以買到,馬林都想招攬。法國人因爲文化原因,馬林只願意購買可塑性很大的少年。而瑞士人,因爲本就是德意志人,馬林是大人小孩都要……不過,瑞士西部地區,馬林用假的法國銀幣買人。而東部地區,馬林肯定要規矩點,用哈布斯堡家族比較缺乏的糧食來換。畢竟,哈布斯堡家族在瑞士有那麼多軍隊,需要糧食是很多的……

……

就在馬林內心陰暗地想要用低代價從法國和瑞士掠奪人口的時候,時間進入了9月中下旬,北海國的秋收,比其他歐洲國家提前開始了……

這次秋收,和往年大不相同。因爲,北海國從明朝引進了收割神器——麥釤。所以,今年的麥子收割,非常高效。

北海國大約有4萬農民接受了麥釤使用的培訓,他們使用2萬個雙人麥釤,在其他農民的驚奇注視下,開始了極爲高效的收割。

因爲已經培訓了大約兩個月的用法,他們使用起來,雖然達不到熟練的大荷蘭農民每天兩人收割20畝的效率,但也有每天每兩人15畝以上的效率了。平均下來,每人每天收割七八畝。

而普通的農民,用鐮刀每天收割兩畝地就算頂天了。一對壯年夫妻,一天也就收割3畝地左右。

當4萬名之前接受過培訓的農夫,兩人一組,晃盪起雙人麥釤,在麥田裡蕩起來的時候,邊上圍滿了看傻了的農民……

北海國一共有40萬農民壯丁,一共耕作了大約1200萬畝耕地,平均每個壯丁只耕作了30畝地的樣子。這在以前,正好是普通農民耕地的極限。但隨着普拉德犁車、麥釤和耬車的引進,使得40萬農民能耕作的土地,實際上能達到4000萬畝左右。

但是,那是下一季的事情。今年這一季,因爲尚未開始使用先進的農業工具,秋收只能收割1200萬畝地。

其中,這1200萬畝地,竟然有600萬畝都是馬林的私人土地。這也算是馬林吞併各國後獲得的最大紅利了。他把各國戰敗的貴族都遷往不萊梅省,然後,那些貴族家裡的地,就都歸他了……

不過,這600萬畝地裡,只有240萬畝地位於東弗里斯蘭、西弗里斯蘭、石勒蘇益格、奧爾登堡和北明斯特等幾個推廣了新式肥料的地區。至於其他地區,還是用的老的農耕方式,但引進了火山灰作爲肥料。

所以,馬林名下的600萬畝地,只有240萬畝地因爲應用了新農業技術和肥料,畝產達到了500磅以上。而另外360萬畝其他省份的土地,畝產則只有200磅左右。

但即使如此,這個總產,也能嚇死無數人了。當然,這只是預估產量,具體還得等收割完畢。

不過,那240萬畝應用了新農業技術和新式肥料的耕地,產量應該只有更多。而那360萬畝只撒了火山灰的土地,產量則不太好說,可能有高有低。畢竟,三肥不齊全,啥情況都有可能。

但總產量,最後差別應該不大。因爲,那240萬畝應用了新技術和新肥料的田地,總產應該會比預估要高不少。就算那360萬畝只用了火山灰的農田產量又低於200磅每畝的,也能被填平欠缺部分。所以,除非秋收時下暴雨,不然今年的秋收,北海國光是馬林名下的耕地,黑麥總產量肯定能超過19億磅。至於另外一半不屬於馬林的耕地,新農業技術和三肥推廣度不高,但總產超過15億磅應該不成問題。

總而言之,只要秋收不下暴雨,今年又是幾十億磅糧食入倉。而因爲有了麥釤這種收割神器,今年的秋收估計會比往年早結束很多天。只不過,因爲麥釤只有十分之一的農夫懂得如何用,而且還不太熟練。所以,今年的秋收,總體也就比往年快幾天。要是等明年大家都熟悉使用麥釤了,收割速度就更快了。

但是,馬林已經打算明年春耕時開墾更多的田地了。畢竟,有了普拉德犁車、耬車和麥釤,農夫們能耕作的土地更多了。這樣一來,麥地增多了,秋收速度又被拉回去了……

可不管怎麼說,哪怕耕地面積不增加,北海國這個農業產量,也足夠笑傲歐洲的了。畢竟,北海國才200多萬人。而糧食總產量,卻是養活七八百萬人都綽綽有餘。如果按照別的國家黑麪包裡摻雜了過半的泥土、木屑、野菜和石子等雜物來算的話,這些糧食,養活一千幾百萬人都沒問題……

第1147章 如何定級別第1001章 雨天攻城,只求殺傷第407章 刺殺第1200章 不差錢第1013章 非常規刀盾兵第287章 阿基米德螺旋泵第2009章 馬林:我有鈔能力!第776章 廣西民亂第1410章 種點春小麥第1325章 過河和阻攔第135章 拉斯維加斯計劃第1216章 殺氣騰騰第906章 胡安國王來訪第1625章 埃爾祖魯姆之戰第1055章 一朵菊花第1081章 耍賴的辦法第42章 兵分三路,進軍耶弗爾第505章 宣傳戰第681章 那些難民都歸我!第1286章 病房豔一譚第1447章 米蘭再易主第245章 原來是仇家第95章 海軍再出發第1366章 妥協和平衡之道第1743章 上火槍手!第1296章 防毒面具和高壓鍋第962章 得利的“漁翁”第596章 胖子兄弟出馬第739章 居然沒有舵輪?第1862章 虎門炮戰(上)第334章 忽悠瘸了(上)第1065章 鴻門宴第484章 聽說媳婦可以自己搶?第1555章 流寇第1298章 波蘭翼騎兵的初戰(上)第1187章 酸辣之爽第52章 羅馬的消息第868章 “小李飛刀”第673章 求和第948章 捶殺詹姆斯四世(下)第2003章 代言人費雷拉男爵第1290章 維蘇威火山和龐培古城第242章 馬口鐵第130章 抱大腿第1795章 寬輪獨輪戰車和槍式衝鋒第1603章 收買?第1167章 老劉還有用第1413章 三步走戰略第198章 我盧漢三又回來了(上)第1734章 送死人選第1172章 老劉真有錢第95章 海軍再出發第2010章 再度施展“鈔能力”第1407章 未來教皇登門第75章 我軍和友軍第620章 開始運兵第1368章 募兵和招募災民第1823章 魯塞尼亞人第27章 哥倫布回來了第二章 出發,美洲殖民地!第1853章 “高速”的柴油機“快艇”第905章 羽絨服和草衣(下)第943章 殖民從來都是血腥的第1137章 黑心包工頭孔泰第666章 躲進馬林的大營第18章 接應哥倫布的準備第1132章 三哥的瘤牛第811章 戰而勝之(下)第583章 探索智利航線,勢在必行第871章 招募正版哥薩克(上)第650章 《討亨(利)檄文》第398章 父母要截胡?第293章 “毛公公”第46章 爲了美女,衝啊!第668章 反間計第77章 奔襲奧爾登堡第557章 又見秋收第1847章 蜥怪炮和混凝土炮彈第1560章 倒欠幾十萬第1528章 北海國的農莊生活(下)第687章 威脅和拉攏水手第1387章 談判開始第958章 劍麻纖維第923章 卡恩出發第1353章 抄家第240章 意外的驚喜第15章 西蒙長大了第1334章 火炮出場第517章 趕往沃爾姆斯第1440章 香料羣島和利益交換第450章 約戰第765章 遭遇倭寇第1565章 我啥都領先,唯獨輸在人口上第108章 進入克里米亞汗國第483章 偷換概念第161章 給教皇下毒第231章 賣糧(上)第1881章 聲東擊西第232章 賣糧(下)第99章 登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