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過,馬林的南下加冕之路並不是特別順利。因爲,皇帝馬克西米利安一世向教皇大人提出了抗議。
倒不是馬克西米利安一世針對馬林,而是他覺得——王位的授予,屬於世俗權利,並不屬於教廷。雖然馬林搞出牛痘法的確立下了不世奇功,可神聖羅馬帝國內部的王位授予,還是應該由他這個皇帝做主。畢竟,當年“卡諾莎之辱”後,皇帝和教皇早就明確了分工——皇帝管世俗權利,教皇管宗教。教皇如果提升馬林的北海大公國爲王國,有點越權的嫌疑……
另外,如果馬林晉升爲國王,那新晉的北海王國在德意志地區地位就有些尷尬了。因爲,國王按說比選帝侯地位略高一些,所以波西米亞國王是七大選帝侯裡世俗選帝侯的地位最高者。可馬林要是成了北海國國王,那以後皇帝選舉怎麼辦?
不僅是皇帝提出異議,德意志的諸侯們也提出了意見——德意志新增一個國王,我們大家都不好相處啊。畢竟,國王地位高於一般選帝侯。可是,馬林要成了德意志地區的國王,那該怎麼算?自動成爲選帝侯?大家可不樂意——這不是直接給哈布斯堡家族送一票嗎?可不成爲選帝侯,好像又尷尬……
所以,皇帝和七大選帝侯,以及一些重要的德意志諸侯第一時間趕往羅馬,一起商討此事……
實際上,皇帝倒是樂意馬林稱爲德意志選帝侯的。但是,七大選帝侯一致反對,很多德意志實權貴族也反對。
不過,馬林的確立下了不世奇功,要反對他獲得王冠,也沒理由。最後,七大選帝侯和十幾名趕來羅馬的德意志大貴族想到了一個折中辦法——同意馬林加冕爲國王,不過,不是北海國國王,而是馬林的殖民地蠻荒大陸的國王。
他們聽西班牙人說蠻荒大陸不小,光一個曾被西班牙殖民過的伊斯帕尼奧拉島就比西西里島大很多了,整個大陸,建立一個王國,應該是綽綽有餘的。
所以,七大選帝侯和十幾名德意志公爵聯合建議教廷——加冕馬林爲蠻荒國王……
除此之外,法國也強烈反對馬林稱爲德意志地區的國王,支持他當蠻荒國王。葡萄牙也和法國意見一致,西班牙則中立觀望。英格蘭使者倒是支持馬林成爲北海國國王,但英格蘭在歐陸事務上沒有發言權,在歐陸事務上的影響力還不如七大選帝侯。
馬林聽到他們的建議,滿頭黑線——蠻荒國王你大爺啊!簡稱不成了“蠻王”?你們這幫傢伙用心太歹毒了!
不過,他卻心頭一動——因爲,他忽然想起來,貌似整個蠻荒大陸,目前教廷只獎勵給他東西部的沿海的殖民權,廣大美洲內陸地區,教廷還沒全賞賜給他呢。
原本,他是打算循序漸進,漸漸得到教廷的全部美洲土地的賞賜的。不過,這次趁着功勞大,不如獨吞了美洲?
和教皇岳父一商量,尤利烏斯二世當即公開宣佈把整個蠻荒大陸都賞賜給馬林。而德意志諸侯們和法國都沒意見。反正,他們在海外都沒啥利益。葡萄牙倒是不同意,但葡萄牙也是個海洋國家,對歐陸的影響力和英格蘭差不多。因此,葡萄牙人的異議不能改變什麼。
西班牙倒是也有些不大情願,畢竟,他們也有着重返美洲的小心思呢。但是,西班牙和北海國關係良好,就算有小心思,西班牙使者還是投了贊成票。
結果,馬林就達到了獨吞整個美洲的目的。
不過,馬林對“蠻荒國王”這個稱呼深惡痛絕。他可不想被後人記載爲“蠻王馬林”,所以,他當衆提出了異議,倒是讓在座的大貴族和使臣們開心了一把。
思來想去,馬林提出——將蠻荒大陸改稱“美洲大陸”,而這個新的王國,則被稱爲“美利堅王國”,他的王號,則是“美利堅國王”。
美利堅實際上就是亞美利加的名字,對於馬林採用手下航海家的名字命名國家,在座的人有些鄙視——你爲啥不用自己名字?
但馬林心裡也有苦說不出啊,想象一下,叫美利堅多好聽?美國國王哎!要是叫馬林王國,那就不太好聽了,簡稱馬國?馬國國王?牲口頭領?還不如蠻荒國王好呢……
所以,在吃瓜貴族們的圍觀下,馬林最終被尤利烏斯二世加冕爲“美利堅國王”。而且,授權以後不用來羅馬加冕,在自家找個大主教就能加冕。
此外,教皇在馬林的暗示下,還頒佈諭令,宣佈整個美洲都屬於馬林和他的繼承人,其他國家不得爭搶。否則,就是對馬林拯救整個歐洲的巨大恩情的背叛,屬於忘恩負義。作爲重視道德的教廷,道德敗壞可是要絕罰的哦……
此時的蠻荒大陸,早被馬林誤導性宣傳成了可怕的蠻荒之地,別的國家哪會有什麼異議?加上馬林這次的確救了全歐洲,大家都承了他的恩情。所以,各國代表都爽快地在這個“搶奪美洲就自動被絕罰”的誓約書上籤了字。只有葡萄牙代表瓦爾多,以生病爲由,未參加加冕儀式,也沒參加簽字。而這,也爲後來北海國和葡萄牙的衝突埋下了伏筆……
當然,區區葡萄牙並不是北海國的對手。但是,架不住法國等參加簽字但後來後悔的國家在背後支持和慫恿葡萄牙啊……他們在誓約上籤過字,不好違誓。但葡萄牙沒簽字,所以就成了眼紅的國家推選出來的找茬的代表……不過,這些都是以後的事情了……
……
被加冕爲“美利堅國王”後的馬林,意氣風發,春風得意。安吉拉也來到羅馬,見到了父親,並被一臉慈祥的父親尤利烏斯二世帶上了王后的王冠,成爲了美利堅王后。而凱撒,也成爲了美國王太子……
至此,馬林也終於從大公殿下,晉級爲“國王陛下”。
不過,那些參加加冕儀式的德意志大貴族和各國使節們,則心裡感到有些好笑。因爲,他們眼裡,馬林就是個蠻荒大陸的土鱉國王而已,含金量都沒有歐洲小國的國王高。或者,他們心裡,馬林就是個蠻王而已。所以,他們其實心裡都有點鄙視意氣風發的馬林。
但馬林不在乎——你再怎麼鄙視我,我也是國王了。以後見了我,就得叫一聲“馬林陛下”了。由教皇親自加冕的王位,是受到全歐洲的承認的,和那些自稱的土鱉國王不一樣。不管你願不願意,老子以後都是美利堅國王了。就算選帝侯見到自己,也要先行禮了。畢竟,國王比選帝侯的地位略微高一點。畢竟,選帝侯雖然被德意志人認爲和國王平級,可實際上,選帝侯見到國王一般都是先行禮的……
或者說,“選帝侯和國王平級”只是德意志人自嗨的想法。出了德意志,是沒人承認這一點的。就像日本的倭皇,日本人認爲和華夏的皇帝平級,但古代東亞國家都普遍認爲日本倭皇和朝鮮國王是平級的。就連那些選帝侯自己心裡也有逼數,見到國王們,都是先行禮的。連同爲選帝侯的波西米亞國王,在選帝侯當中,身份也是世俗選帝侯中最高的。
馬林這個美利堅國王,雖然領土都是海外的“蠻荒之地”。但經過教廷確認,也是主權王國了。所以,這頂王冠,還是比較堅挺的。
既然升了王爵,自然要有王室的徽記和圖章,作爲王室的標誌。馬林親自操刀,然後,一個嶄新的星條旗出現在了羅馬教廷的加冕儀式上……
不過,馬林對後世的星條旗做了非常大的改動——十三條變成了十二條,50星也變成了12星……
畢竟,歷史發生了改變,現在還沒北美十三州呢,哪來的13條?更沒有什麼50州的50星了。
而對於星條旗的解釋,馬林是這樣解釋的——12條槓代表的是耶穌的12門徒,12顆星星,則代表西方傳統的占星用的黃道十二星座……
這個解釋,非常符合天主教的迷信的要求,也非常契合這個時代。所以,“十二使徒橫條加黃道十二星座星星”的簡化版星條旗,就成了美利堅王室的家族徽記和旗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