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31章 兵甲換耕牛

總的來說,未來的北海道島,將會成爲馬林在明朝的利益鏈中的樞紐環節,非常重要。因此,馬林打算將北海道島控制在自己手裡。

爲此,馬林特地和水子說明,未來北海道將會由他親自制定官員管理,而不是肝付水子掌控。肝付水子心裡很失落,但她也沒辦法。因爲她明白,沒有馬林的支持,她和兒子都沒能耐跟日本國內哪怕最小的大名抗衡。

不過,馬林表示,以後拿下大隅國,甚至京都,都會交給水子管理民政。而他馬林,則只要金銀銅礦山,以及北海道漁場的管轄權利。而這,對肝付水子而言,絕對是天大的好消息了。因爲,肝付水子並不知道石見銀山的恐怖儲量,也不明白捕鯨行業在捕鯨炮出現後的重要性。

不只是肝付水子,這個年代的大部分東亞人,恐怕都把眼光放在了耕地上,忽略了礦產和漁業。因爲,和土地產出相比,這個年代的礦業和漁業真的體量太小。

甚至於,日本的大名,連封地的好壞,都是用石高(糧食產量)來量化封地的好壞的。需要指出一個謬誤就是,很多人傳言日本戰國時期的一石是30千克,甚至20千克,完全就是扯淡。

從肝付水子那兒瞭解到,目前日本的田畝不是用畝,而是用段來作爲基本耕地單位。戰國時代日本的一段地,相當於1093.2平方米的樣子,也就是1.63畝。而一石米的重量,則是在260斤左右,也就是130千克。

而根據目前日本的說法,上田一段=1.5石,中田一段=1.3石,下田一段=1.1石。如此算下來,日本此時的上田,1.63畝出產423.8斤,畝產就是260斤。而中田則相當於225斤,下田則差不多畝產190斤。

這樣的數據,還是比較靠譜的。畢竟,日本受到華夏文化影響,也是懂得用糞肥的,也知道用牛耕。

而若是用30千克來算的話,那麼日本上田的畝產就只剩60斤,中田只剩50.75斤,下田只剩43.7斤……這樣的數據,怎麼看怎麼扯淡,連歐洲畝產的一半都不到……

但日本古代種的是水稻,畝產本就比麥子高一點。按照後世老人的說法,以前沒用化肥的時候,用土肥,水稻畝產一般三百多斤,小麥畝產一般二百多斤。如果是上好的水田,水稻畝產能達到四五百斤……

不過,日本的石高大約是表示米的產量,不是水稻。按照水稻出米率7成算,那麼,日本上田的水稻畝產也是有371斤的,中田321斤,下田271斤……這個數字,對照華夏古代產量,貌似很合理……

不過,肝付水子也指出,這個標準是日本大名的徵稅標準,實際是往高了定的。比如下田,水稻畝產很多根本沒有271斤那麼高,有的畝產連200斤都沒有。但那些日本大名不管,就按照這個數據徵糧,不給就死啦死啦滴……

而江戶時代,德川幕府將軍家的石高是398萬石,差不多400萬石。而按照主家收取一半糧食的習慣,幕府將軍每年獲得的糧食就是200萬石,也就是5.2億斤稻米,還是很富有的。

不過,那些地方大名就沒那麼多糧食了。比如大隅國,有幾個郡,石高不過才17.5萬石,也就是4500萬斤的總產。而被大名和豪強們拿走的,則至少2250萬斤以上。

但馬林算了下,發現日本的耕地真的不多。比如,大隅國石高17.5萬石,也就是4550萬斤總產。即使按照下田190斤的算法,也才23.9萬畝耕地。按照上田算法,才17.5萬畝。

而就算是按照23.9萬畝地來算,也才159平方公里的耕地。但大隅國面積差不多有4500平方千米左右,即使按照最高的23.9萬畝耕地算,耕地佔比也才二十八分之一,也就是百分之三點五三的樣子。

但這也是沒辦法的事情,因爲日本大部分地區,都是山地爲主。水稻田什麼的,只能在山地河谷和沿海的狹窄平原上開闢。

不過,馬林即將出兵佔據的北海道石狩平原,那可是4000平方公里的大平原,非常適合種田。而4000平方公里,那可是相當於600萬畝啊,是大隅國耕地面積的25倍!即使只開墾六分之一出來,也有100萬畝,是大隅國總耕地的4.1倍!

唯一的問題,就是100萬畝耕地,至少需要1萬戶農民來耕作……

當然,這在北美也許是問題。可特喵的在日本,人家最不缺的就是人了!

但肝付水子表示——日本農民太矮小瘦弱,雖然能吃苦,可一家五口也耕不了100畝,50畝就能把他們累得夠嗆了……

馬林想想也是,平均身高一米四多一米五多的小個子們,看起來和小學生差不多高。讓他們一家人耕地100畝,簡直要人命。就算是華夏農民的理想,也不過是“三十畝地一頭牛,老婆孩子熱炕頭”。由此可見,30畝地,應該是一戶人家能夠應付得來的規模。而50畝地,就比較吃力了。

此外,肝付水子還提出了一個最大的難題——耕牛問題!

在這個年代的日本,人口不是問題,牛和明朝一樣,是大問題!如果是一家人種十畝地以內的話,那麼,就算沒有牛,家裡男勞力自己當牛拉犁,拼死拼活下來,也能勉強應付過去。

可是,如果耕地面積太大,超過20畝地,人力拉犁就不現實了。因爲,人的力氣和耐力都沒有牛強。就算是20畝地,靠人力拉犁,也能把人累趴下。

好在不管是明朝還是日本,人口都很多,每家的田畝一般也就十來畝,甚至只有幾畝。所以,缺牛問題不算很大。

但馬林想要用1萬戶耕作50萬畝地,那就非得使用牲口拉牛不可了。其實,缺牛的問題,馬林發狠的話,倒是可以從東歐購買1萬頭牛,然後用船運往日本北海道。

可是,日本主要耕作水田。而水田耕地,普通黃牛難以適應那種在水田裡長期泡着的環境,容易生病爛蹄子。馬耕水田也不行,據馬林所知,也就胡建的晉一江馬等少數南方的馬種,可以適應水田耕地。而且,爲了水田耕地,都不釘馬掌。因爲,釘了馬掌泡在水田裡,馬掌鐵定鏽壞掉。

對此,馬林也是無可奈何。若是旱地,辦法倒是多,不但可以用東歐的黃牛,還可以從蒙古引進蒙古馬搞馬耕。可是水田……

馬林表示,只能儘可能用日本人感興趣的商品,跟他們換耕牛了……

水田耕牛可是寶貴的資源,不管是在大明,還是在日本,都是急缺的戰略物資。不過,這個年代,馬林也有機會得到一些日本耕牛。

因爲,眼下是村長戰國時代。那些個大名,相比耕牛,可能更看重武器鎧甲。因爲,有了精良的武器鎧甲,他們完全可以去鄰國搶別人的耕牛去……

所以,馬林只要肯出售精良的刀劍鎧甲,不愁那些好戰的日本大名不肯賣牛……

“嗯,就這樣,我會讓軍工部門,打造一批適合小學生……哦不,是適合身材矮小的日本武士穿的精良的鎧甲,拿去跟日本大名換水田耕牛吧!板甲太重,怕他們穿上後動不了。所以,就用鯊魚皮做些小號的鎧甲吧,上面用銅釘在關鍵部位釘上一些鐵片……”馬林對肝付水子說道……

第1637章 蒸汽機第334章 忽悠瘸了(上)第1379章 戰爭善後第1701章 波斯炮軍第850章 B火藥的用途第357章 大軍壓境第204章 吃豆腐第1554 山谷伏擊戰第92章 丹麥人的對策第1176章 馬林要上清樓?第1899章 搞定皇帝第859章 平衡外交第197章 蜂蠟和軟木第1141章 紅毛城第183章 去運毛妹了第658章 死戰到底第949章 栽贓嫁禍第1836章 各種套路第407章 刺殺第1307章 “復活”前奏第1966章 煮脲爲氨製取銀鏡第660章 血戰(中)第1758章 再度惡意傳播第206章 太遲了第1633章 發現廷巴克圖貿易路線第2015章 打毛子男童主意第296章 宮廷舞會第429章 戰場之外第695章 生擒詹姆斯四世第1062章 控制全城第1754章 套筒刺刀第1267章 未竟全功第44章 使勁轟,別給我省彈藥!第149章 哥倫布再出發第1389章 用鹽付賬第1287章 混賬弟弟第1982章 轉變態度第752章 老夫要幫你強推!第1868章 不安好心的幫忙培養人才第971章 誰是凱子?第1289章 拉菲男爵第1907章 深水灣大捷(下)第1532章 脫水蔬菜的意義第1212章 民族單一化的構想第1736章 種子貸款第1624章 利誘第594章 給葡萄牙人挖坑第1774章 爲貓正名第299章 水泥?火山灰?第1283章 投名狀和“一箭三雕”第838章 拳頭大才是硬道理第1032章 演戲和暗示第1444章 蘿蔔和羊奶製品第1193章 大明航海終結者——劉大夏第1191章 大明那麼大,我想去看看第1391章 出賣小漢薩商人第610章 印第安僱傭兵第758章 超級暴利的茶磚貿易第456章 對峙第1456章 治安官和警長並存制度第1013章 非常規刀盾兵第1848章 擴編海軍第1821章 歐皇之戰第1831章 演戲第1346章 瘋狂的衝撞第1828章 守規矩的災民第15章 西蒙長大了第1657章 蚯蚓和雞蛋第208章 奪取佛羅倫薩第1250章 母子翻臉第456章 對峙第284章 凱撒的侍從第1907章 深水灣大捷(下)第752章 老夫要幫你強推!第259章 西弗里斯蘭戰火再起第949章 栽贓嫁禍第64章 橡膠樹和古巴島第763章 查理二世開出的誘人條件第1729章 底艙水密隔艙設計第1251章 夜襲第1187章 酸辣之爽第641章 羅賓漢盜賊團出擊第1630章 葡萄牙人的許可第523章 我是正義的第1018章 又抵基隆第519章 完全不同的態度第1174章 你去陪汪直吧第897章 哥倫布船隊歸來第1388章 昂貴的房產第1215章 秘密返回本土第1590章 蘇格蘭高地兵軍屬安置第1943章 打擊過度第952章 還能這樣操作?第1024章 調集第四軍團南下第1150章 是玄龜沒錯!第739章 居然沒有舵輪?第1070章 幫教廷鑄幣第1984章 憲兵和軍事法庭第256章 聯手挖教會牆角(中)第1284章 西蒙重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