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6章 搬遷造船廠

其實,從布雷頓角島帶來的好消息,不止造紙廠產紙這一個。布雷頓角島的另外一個好消息,就是那邊煮鹽基地也開始運營了。

根據加蘭德的報告,就在悉尼灣北邊,加蘭德修建了一個沿海的煮鹽基地。煮鹽基地很靠近北悉尼煤礦,燃料運輸也非常方便。

那邊煮鹽基地已經建好,現在就等馬林把特塞爾島上的鹽城的煮鹽工匠和大鍋全部搬遷到布雷頓角島上了。而施瓦茨的附近率領的原霍夫曼莊園的煤礦工人和搖煤球的工人,已經在布雷頓角島的北悉尼煤礦,開始穩定地量產煤塊集合煤球了。布雷頓角島北邊的造紙廠,已經獲得了穩定的煤炭供應,現在,新煮鹽基地,也能夠獲得穩定的煤炭供應了,只等老鹽城集體搬遷過去了。

在得知布雷頓角島那邊準備好了之後,馬林立即簽署命令,下令老鹽城開始集體搬遷。在老鹽城搬遷的這段時間,巴爾特魯姆島上的新鹽城,將會擴大產量,以填補老鹽城搬遷這段時間的產量空白。

就在加蘭德派來的運紙船抵達埃姆登港不久,北美雙島那邊,塔拉也派來了一艘船,載滿了鯨油和鯨肉。

同時,塔拉還給馬林帶來了一個好消息——亞美利哥島上,塔拉已經準備好了上千棵老橡樹原木,每根原木的長度,都在30米以上,都可以拿來作爲500噸級甚至更大的大船的龍骨。

而且,這些原木,已經在亞美利哥島上風乾了兩年了,完全適合用於造船了。

只是,這些原木太長太大了,兩三百噸級的柯克帆船,完全不適合將它們運回歐洲。所以,在亞美利哥島上就近建立造船廠,纔是最合適的。

馬林顯然也很贊同這個意見,也早有此打算。於是,再三思考之下,馬林打算,在埃姆登造船廠,分出一半的工匠,派往美洲,用於製造500噸級的戰艦,和500噸級的武裝商船。

500噸級的戰艦不用說,直接按照“霍夫曼級”戰艦的圖樣,繼續複製就是了。而500噸級的武裝商船,那也簡單,只需要把“霍夫曼級”戰艦的船肋骨的對數相應地減少,就可以了。同時,側舷厚度也降低些。

長度達到30米的橡木原木是很難得的,因此,馬林決定,亞美利哥島上的那上千根橡木原木,全部用來作爲龍骨材料。至於船肋材,完全可以先從歐洲本地購買合適的材料,然後在埃姆登造船廠負責製造船肋骨的分廠裡,使用石槽固定的辦法,將其彎曲成所需的形狀。然後,等風乾後,再用船隻,運往亞美利哥島的新造船廠,用於拼裝新船。

新的造船廠顯然是馬林無比重視的,要知道,想要加強對殖民地的控制,並打通東方貿易航線,一定數量的大船,那是必須的。

所以,爲了這事,馬林親自趕赴埃姆登造船廠,從中挑選了300多名造船工匠。然後,又從農奴中,挑選出上千名有木工基礎的農奴,連同他們的家人,一起裝船送往北美雙島的亞美利哥島,組建新的造船廠。

而原埃姆登造船廠留下來的那批人,同樣繼續造船。比如,現在造船廠內,就有4艘霍夫曼級戰艦,正在建造中。所以,馬林才只抽調走300名工匠,沒有按照原計劃抽走一半人。不然,這4艘戰艦就要停工了。

但是,馬林很清楚,以後北美那邊,纔是造大船的主要基地。畢竟,那邊木材取之不盡。所以,在抽調走300多造船工匠的同時,馬林還給這300工匠挑選了上千懂得木匠手藝的農奴,交給他們培養,使這上千名懂木工的農奴,也能成爲合格的造船工匠。

到時候,擁有數量龐大的造船工匠隊伍,加上北美取之不盡的木材,在北美洲大量爆船,也是可以的。

爲了培養那上千懂木工的農奴,馬林的打算是,到了亞美利哥島後,先讓那些農奴木匠給那300多造船工匠打下手。那300多老造船工匠的任務,就是新造一艘500噸級的“霍夫曼級”戰艦。而那上千名農奴木匠,則先在一旁打下手,觀摩學習。

然後,再利用亞美利哥島上豐富的木材資源,隨便砍點木材下來。未必需要風乾兩年的木材,而是直接用普通的木材,顯然那些農奴木匠先練練手,造幾艘小點的漁船。幾艘小漁船造下來,那些個農奴木匠也差不多對造船流程熟悉了。屆時,他們就可以真正地幫那些老牌的造船工匠打下手,一起參加製造500噸級的戰船和武裝商船了。屆時,一千三百多工匠,完全可以同時開工建造三四艘500噸級的戰船。

此外,塔拉還遞交了一份申請,申請正式開始開發亞美利哥島(南塔克特島)邊上的哥倫布島(馬薩葡萄園島)。

主要的理由,就是哥倫布島上,也有大片的森林。即使暫時先不在哥倫布島上開墾農田,但先在哥倫布島上伐木,把適合造船的橡木先砍伐下來,並保存風乾,也是好的。

不但如此,哥倫布島上的氣候和亞美利哥島上差不多,很適合種植大豆。甚至,塔拉還有一個打算——就是在哥倫布島上嘗試種植小麥。

身爲一名新晉的貴族,塔拉自家在東弗里斯蘭伯國也是有封地的,產出也不少。每年的收益,也有上萬金幣。

所以,塔拉對生活的要求,也變高了。比如,塔拉開始嫌棄黑麪包了,開始喜歡上小麥麪粉做的白麪包了。

但是,塔拉也明白,德意志北部地區,因爲氣候偏冷,其實不大適合種植小麥,而是最適合種植黑麥。因此,想吃白麪包,其實是需要從其他國家進口小麥的。

之前,塔拉跟在馬林身邊的時候,聽馬林講解過一些農業知識,諸如“積溫”什麼的概念。雖然沒聽懂,但塔拉卻明白一件事——那就是,北美雙島的積溫,是比東弗里斯蘭伯國高的。別的不說,光是夏季,北美雙島就比東弗里斯蘭伯國要熱。而馬林說過,炎熱的夏季,對於農作物的生長,是很有必要的。

按照馬林的說法,北美雙島因爲夏季氣溫的關係,比歐洲北部更適合種植大豆。那麼,塔拉就推斷——北美雙島,是不是比東弗里斯蘭更加適合種植小麥呢?

他把這個設想,提交給了馬林。馬林馬上給出了積極的迴應。再給塔拉的回信中,馬林肯定了塔拉開發哥倫布島的設想。而且,還給塔拉送去了幾麻袋小麥,讓塔拉在春耕時,嘗試在哥倫布島上種植春小麥。

不過,馬林還是反覆強調——造船和伐木,纔是塔拉更需要重視的。至於小麥種植,成功最好,不成功也沒啥。

眼下的歐洲小麥,品種實在太差了。一般小麥頭一年11月份種下,要到第二年10月份才收穫。如此長的生長週期,在馬林眼中絕對是渣渣啊。倒是華夏的小麥,已經可以和水稻輪作了,生長週期要比歐洲這時的小麥短很多。所以,在打通大明的航線後,馬林打算去華夏引進生長週期短很多的華夏小麥,以取代歐洲這個時候的劣質小麥品種。因此,對於塔拉在哥倫布島上種植小麥是否成功,馬林完全不在乎。

事實上,在馬林眼裡,北美雙島不過是馬林殖民北美的一個跳板而已。而且,兩個島上,也沒多少橡樹。

橡樹真正多的地方,還是在大陸上。只有佔據了大陸,後世賓夕法尼亞州的地方,獲得數不盡的適合造船的賓州紅橡,那纔是真的大發。馬林現在琢磨着——是不是該發兵征服北美大陸了……

第622章 航海要喝二鍋頭第1895章 壕帝傳說第966章 暗助威尼斯的打算第67章 提前佈局第十三章 放棄愛爾蘭科克第108章 進入克里米亞汗國第80章 日德蘭大海戰(上)第1102章 騙上賊船第134章 土地贖買和託管政策(下)第1494章 潘帕斯公爵第1542章 履行買人合同第164章 有人想泡我妹?第1933章 舊皮做皮甲第1739章 英格蘭出兵第1902章 漂亮表妹沒了第1814章 圈地和海盜第515章 具體手段第443章 解釋第1225章 欲戴王冠,必承其重第423章 五萬大軍!第461章 援軍就位第525章 騎牆的決定(下)第537章 北海大公國第330章 用錢砸!第1162章 大佬試吃第1571章 西法戰爭結束第835章 代價和目標達成(下)第927章 解剖學大佬達芬奇第1870章 阿代爾男爵的要求第476章 影帝和利益劃分(下)第1717章 不可抗力第1224章 顛倒黑白和宣戰第782章 啓航去美洲第1595章 移民開發計劃第1732章 高效的春耕第1928章 鯨油肥皂和貿易逆差第1595章 移民開發計劃第326章 路遇山賊第410章 購買“坎特雷拉”第384章 旅店情報驛站系統第1658章 糧食加工產業第1644章 忽悠菲利普搞圈地運動第1356章 揮師南下第959章 橫渡太平洋第925章 英雄母親和婦產醫院第325章 開鑿運河的安排第651章 法國人入坑第1501章 出兵愛爾蘭第1198章 進軍臺北盆地第737章 上緣斜桁帆和減搖鰭(上)第308章 英格蘭退兵第777章 叛亂緣由第1002章 終於破城,王死後逃!第285章 總督培訓班第1818章 機會來了第833章 代價和目標達成(上)第1192章 討要醫生和工匠第810章 戰而勝之(上)第1563章 舉國備戰第1531章 烘乾蔬菜?第834章 代價和目標達成(中)第1686章 北美殖民地的叛亂第692 海上機動,繞到敵後第671章 不戰而逃第1310章 哭着笑了第1631章 埃及波斯結盟第1698章 海地島上的“野生動物”第714章 必沉的船第373章 威尼斯入坑(上)第973章 駱駝也能耕地?第1854章 弱雞版魔改“大飛”第1642章 棚戶區改造和蜂窩煤推廣第499章 暗中活動第1872章 獸人永不爲奴!第1132章 三哥的瘤牛第335章 忽悠瘸了(中)第797章 集體換人法第158章 《水手優先法案》和組建航運公司第1314章 還有這樣的騷操作?第697章 把俘虜送去挖煤第678章 膠合船和夜襲準備第582章 未來教皇當配角第1031章 說服岳父大人第1432章 阿達:我會結紮啦!第1133章 紅薯也有種子?第62章 募兵和秋雨第1031章 說服岳父大人第501章 水路進軍計劃第1689章 賣慘第598章 火鍋白酒連鎖店第376章 威尼斯入坑(下)第1944章 第一場大戲開演第1639章 打算搞毛紡工業?第967章 給法國王后下藥第58章 丹麥國王的決定第1010章 喋血街頭之戰無不勝(下)第1410章 種點春小麥第611章 挑釁易洛魁人和輪戰制度第245章 原來是仇家第406章 原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