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1章 賣糧(上)

馬林苦着臉想了半天,發現這錢還不能不花。羅馬樞機團那邊可花可不花,但科隆大主教這邊,則是必須花的。

教廷把面積很大的明斯特主教國送給自己,是慷科隆大主教國的慨,科隆大主教要是知道,不生氣纔怪。

雖然說,科隆大主教是教廷的下屬。但是,科隆大主教是實力派的諸侯,即使教廷,也不能隨便指揮科隆大主教。

更何況,要是馬林利用教廷威逼科隆大主教,那可能自己真的會四面楚歌。本來,七大選帝侯裡,薩克森選帝侯和勃蘭登堡選帝侯兩家已經很敵視自己了。若是再得罪科隆大主教,那就是得罪三個大選帝侯了。

兩個選帝侯,帶着他們的小弟,馬林自問勉強還能對抗。要是三大選帝侯一起組團羣毆自己,馬林也沒信心了。

要知道,科隆大主教不但是七大選帝侯之一,還是勃艮第地區(荷蘭地區)的大議長,對神聖羅馬帝國西北方和北方(比如明斯特主教國)等多個主教國擁有絕對的號令權。

要是把科隆大主教得罪狠了,未來馬林和東邊的薩克森選帝侯及勃蘭登堡選帝侯開戰的時候,本土可能會受到來自南邊和西邊的科隆大主教國和其衆多附屬主教國的聯合攻擊。

馬林現在的領土本來就分散,一邊要去東邊和薩克森選帝侯及勃蘭登堡選帝侯的聯軍作戰,一邊再和科隆大主教國領導的主教國集團作戰,很可能會倒大黴。

因此,最好的解決辦法,就是買通科隆大主教,使其同意放棄明斯特主教國。這樣,馬林纔不會和科隆大主教的主教國集團發生衝突。

而且,馬林也明白,因爲主教國的大主教之位不是世襲的。因此,那些個主教國的大主教們,除了少數品德高尚的,大部分主教們,都會在任期內大肆撈錢的。在這個年代,主教國的主教撈錢,是很正常的事情。就連選舉時賄賂投票人,也是公開的。就像亞歷山大六世當初選舉教皇時,爲了讓斯福爾扎家族的那位競爭對手退出,直接對他說——“你要多少錢才肯退出?”,然後,派了一個騾子隊,裝滿了黃金,大搖大擺地前往斯福爾扎家族的那位紅衣主教的住宅……

所以,在這個年代的西歐,如果遇到問題,可以選擇拿錢砸。當然,有條件做到這一點的並不多。大部分貴族,因爲土地產出很少,加上自身生活豪奢,揮金如土。因此,大部分貴族,都是拿不出很多錢來賄賂人的。

而且,世俗的貴族們,往往只能依靠自家領地的產出維持,又不能對地主們徵稅。往往,哪個貴族治下控制的商業城市多,稅收也就更多。

也就是說,靠種田是發不了財的。薩克森選帝侯和薩克森公爵爲啥有錢?因爲薩克森地區,是德意志地區手工業很發達的地區。和種田不同,開辦手工業作坊和出售商品,貴族是可以徵稅的。因此,只有工商業發達的地區,貴族的財政纔會好一點。

不過,與之相對的是,主教國的財政,往往都十分良好。爲什麼?因爲主教國可以徵收什一稅啊……

徵收什一稅,是主教國的天然權力。雖然說,那些世俗諸侯的國境內,也是徵收什一稅的,可那都是那些世俗諸侯國內的教堂徵收的,和世俗諸侯無關。

但主教國的什一稅,主教卻有權調用,不是全送到羅馬的。當然,即使是世俗諸侯國的徵收什一稅的教堂,也是可以截留大量的什一稅的,只會把一部分送往羅馬。

所以,整個西歐地區,不管哪裡,教堂都很富有。你想啊,整個教堂所在地區的人民,都要把自己收入的十分之一交給教堂,教堂能不發財麼?

主教國的主教,可以把什一稅中的一半以上,都拿來用於國家開支,只需要把少部分什一稅送往羅馬。當然,這大部分開支,有一些是虛報的。這些虛報的部分,就都成了主教國主教的私人財產。那些個送往羅馬的什一稅,其實最終進入教皇國國庫的,其實也不多,大部分都被教廷的教皇和樞機主教們瓜分掉了……

而讓馬林慶幸的是,身爲大貴族,他是不需要繳納“什一稅”的。至少,沒有那個教士敢和他要什一稅。

因爲,東弗里斯蘭伯國境內的教士,都要看馬林眼色行事。當初,攻入東弗里斯蘭伯國的時候,馬林舉起屠刀,屠殺貴族無數。因此,東弗里斯蘭伯國的教士們,都畏懼馬林。而泰勒,更是直接投入了馬林的懷抱。

在國內教士都聽命於自己的情況下,馬林其實偷稅漏稅了……

商業上的什一稅,是最不好統計的。因爲,沒人知道商人具體賺了多少錢。當然,對於那些身份低下的純商人,或者是猶太商人,教堂是可以派人去查賬的。當然,商人也可以做假賬逃稅。

所以,實際上,什一稅的主要來源,是農田的收成。每到秋收時節,教士們就會去田頭等着“徵稅”呢。比如,每畝地你收了400磅黑麥,就應該向教會繳納40磅黑麥……

不過,馬林從一開始,就勾結(或者說脅迫)本地教會,虛報產量,把400磅的畝產,依然報爲150磅不到。所以,東弗里斯蘭伯國的教會,在徵收什一稅時,還是按照每畝地徵收15磅不到的低標準。當然,這個標準,也不比以前低。也就是說,東弗里斯蘭伯國教會收入也不比以前少。

倒不是說馬林喜歡逃稅,而是因爲,如果東弗里斯蘭伯國的什一稅太高,會引起別國的重視,讓人得知東弗里斯蘭伯國畝產特高的秘密。所以,馬林一直都和本地教會勾結,虛報了農作物的產量,爲的就是保守農作物高產的秘密,而不是爲了偷稅漏稅。

那些個大主教國的大主教,競選的時候,其實也充滿了金錢交易。赫爾曼四世成爲科隆大主教後,也是忙着撈錢。比如,之前馬林請求赫爾曼四世在帝國議會上幫其說話,兩次(第一次是爲了讓東弗里斯蘭伯國成爲帝國諸侯院成員,第二次就是讓石勒蘇益格公國加入帝國諸侯院)共賄賂了兩萬金幣給科隆大主教赫爾曼四世。而赫爾曼四世也是都笑納了,顯然,他不是個道德高尚的教士……

所以,花錢買通赫爾曼四世,讓其放棄明斯特主教國,是可以做到的。

而據馬林所知,赫爾曼四世並不像亞歷山大六世那樣有情婦和私生子。他斂聚的錢財,多半補貼了家族,也就是黑森家族。

黑森伯國是一個窮國,土地貧瘠,人口卻不少。赫爾曼四世出身於黑森家族,自然關注黑森伯國的發展。而且,這個時代的貴族,家族觀念非常重。因此,赫爾曼四世斂聚的大量錢財,除了維持自己的奢侈生活,很多都補貼了家族。

所以,馬林的打算是,一方面賄賂赫爾曼四世本人;另一方面,去賄賂赫爾曼四世的親人,讓他們幫忙勸說赫爾曼四世同意放棄明斯特主教國……

只是,不知道這次賄賂要花多少錢呢……

和之前請求赫爾曼四世在帝國會議上投票支持自己不同,這一次,馬林是要在赫爾曼四世統治區“割肉”。想要讓赫爾曼四世答應,估計會是一個天文數字……

第216章 搬遷造船廠第1804章 皇家海軍第857章 馬雲和馬麗第1411章 歐洲錢荒第131章 丹麥生蠔第722章 再度被俘的瑞士戰俘第1032章 演戲和暗示第435章 查理二世的決斷第168章 泄密和跑路第620章 開始運兵第2001章 若昂二世舊臣第1029章 軍官生的安排第1262章 倒黴的約翰尼第590章 一手美酒,一手大棒第1956章 新達比克草原之戰(上)第890章 借刀殺人和借兵第1660章 美洲事宜第1473章 回馬槍第1162章 大佬試吃第1078章 摩洛哥形勢第1812章 幫麥哲倫找媳婦第1458章 刀盾兵輔警和騎砍警察第1034章 誰佔誰便宜第1432章 阿達:我會結紮啦!第871章 招募正版哥薩克(上)第266章 送點半身板甲給愛德華第386章 薩卡拉第1610章 封山、搜山和放火燒山第2011章 兩個“牙”也別想跑第1521章 蛟皮的用途第729章 幫波蘭組建翼騎兵(下)第32章 挖來好多醫生第1722章 倫敦示威第1128章 進退兩難的西班牙第1506章 出手幫忙第1195章 坐鎮武昌,廣收藥材第789章 槍管是個技術難點第1226章 愛德華的打算第740章 利益交換第1844章 畢杜思第624章 “搶注”威士忌名稱第670章 換帥第634章 瑪格麗特郡主的建議第1193章 大明航海終結者——劉大夏第391章 國王和王后吃撐了!第1052章 詐開關門第547章 格德司人實力大損第1019章 馬家堡第1145章 北上大沽口第185章 嚇唬西班牙第591章 黑麥二鍋頭第654章 放過法國先頭部隊第1129章 撤回北方第1591章 數量優先第1571章 西法戰爭結束第1613章 投降不殺第1352章 皇帝的請求第22章 糧食換女人計劃第195章 泰勒主教第297章 喬治戰敗第1981章 低廉的養兵成本第1509章 英格蘭領地的教育問題第990章 米多的威脅第501章 水路進軍計劃第1202章 獲得樟腦第537章 北海大公國第48章 戰後第1798章 皇家西點軍校第845章 氫氣球事件第1136章 抵達基隆第843章 鑄幣技術哪家強第513章 大發特發第1497章 西蒙的婚禮第839章 紐卡斯爾威士忌釀酒廠第914章 哥薩克來了第598章 火鍋白酒連鎖店第2012章 增發5000萬第966章 暗助威尼斯的打算第496章 打包帶走第1275章 康拉德主教爽死了第671章 不戰而逃第137章 出兵第166章 教皇之死第1572章 想不打了?沒門!第十二章 沃爾姆斯帝國會議第1411章 歐洲錢荒第1416章 聲東擊西第64章 橡膠樹和古巴島第1322章 陣前推銷香菸第1738章 魯賓遜之死第1433章 給未來法國國王做結紮第74章 大盾兵第279章 法軍攻克加萊要塞(萌主+4)第1014章 敗亡第307章 貿易擴張模式第1431章 誤抓弗朗索瓦一世第204章 吃豆腐第490章 反馬大會第452章 背水列陣第506章 給力的教皇諭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