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2章 反間計

不過,毒殺西班牙公主凱瑟琳的事情太過重大。若是消息泄露出去,馬林也吃不了兜着走。爲啥?因爲凱瑟琳是皇帝馬克西米利安一世的兒媳胡安娜的親妹妹啊。若是消息走漏,不說西班牙會懟自己,自己在皇太子菲利普面前也要倒黴。

倒不是說菲利普這個皇子能拿自己怎麼樣,而是,若是除了這一檔子事,自己就沒立足之地了……

畢竟,馬林名義上也是西班牙的伯爵呢。結果,去毒殺西班牙公主,絕對是亂臣賊子的典型啊……

所以,馬林特別強調——這次行動,一定要保密。爲了保密,同意莫爾大開殺戒。甚至,馬林要秘密要求莫爾——事後把動手的殺手要麼殺掉滅口,要麼送出英國,不能留下任何痕跡。

另外,若是亨利七世真的查到了什麼,就往蘇格蘭人身上推,並幫着製造些假證據……反正,蘇格蘭和英格蘭是世仇,坑一下也沒啥。甚至,馬林認爲,即使自己不動手這樣做,亨利七世也會選擇把屎盆子朝蘇格蘭或者法國人頭上扣的。只有這樣,英國纔不會和西班牙徹底反目。

西班牙和法國不一樣,法國人是旱鴨子,英國可以保證本土不被法國侵襲。但西班牙不同,那可是海上力量不亞於英國的存在。若是惹毛了西班牙人,英國本土是容易受到攻擊的。因爲,西班牙艦隊實力還要在英國之上。

當然,西班牙也不會真的全力去攻打英國。畢竟,那是讓法國人高興的蠢事。所以,最終英國可能會宣佈是法國人乾的或者蘇格蘭人乾的。然後,兩國表面上和好。當然,英國必須付出一些代價……這就是政治……

第二天,也就是4月15日,馬林終於籌集好了軍隊和糧草,打算出徵了。爲此,他還搞了一個出征前的誓師大會。

這一次,馬林打算率領2萬正規軍和1.5萬民壯,帶着部分糧草和彈藥先行。同時,火炮和彈藥,以及大部分糧草,則由海軍派出10艘250級武裝商船和運往呂貝克城。

呂貝克是港口城市,雖然不再沿海,但也位於河口附近,靠近出海口。用10艘戰船運輸貨物過去,還是很方便的。

而且,現在丹麥完全喪失了海權,走海上路線去呂貝克,也是比較安全的。

按理說,馬林這支軍隊是援軍,糧草應該由呂貝克方面負責的。但是,馬林考慮到,呂貝克方面因爲準備不足,讓他們忽然在短時間內湊齊幾萬大軍所需的糧草,是不現實的。所以,馬林乾脆讓自己的船隻自己運輸糧食過去。反正,自己的糧食多得很。

誓師大會結束後,馬林還沒來得及開拔,科勒就送了一份情報過來:

“少爺,情報人員發現,埃姆斯河西岸的薩克森公國的軍營裡,來了一批形跡可疑的人!”

“形跡可疑?”馬林有些不解。

“他們明面上是薩克森公爵喬治派來的人,但是,來到軍營後,他們卻不呆在軍營,卻整天往軍營外跑。有的人還試圖跑到奧裡希這邊來,但被我們的人阻止了。”

“然後,他們中的幾個人,跑到埃姆登港這個開放的地方去,頻繁出入酒館。看到身穿士兵服裝的人就請人喝酒,喝多了就打探軍務……所以,我懷疑,他們是薩克森選侯國派來的間諜……”科勒的分析能力很不錯,他認爲,這應該是薩克森選帝侯腓特烈三世派來打探東弗里斯蘭軍情的間諜。畢竟,腓特烈三世是喬治的堂兄,安插幾個間諜來東弗里斯蘭的薩克森公國臨時大營,還是沒問題的。

馬林點點頭,也很認同科勒的推斷。的確,以腓特烈三世的能力,肯定會派人來監督東弗里斯蘭人的行動的。要是不如此,馬林才感到奇怪呢。

只是,腓特烈三世低估了東弗里斯蘭伯國的情報能力。他們的人一開口打聽,科勒手下的間諜就猜出了他們的意圖。因爲,薩克森公國的人和馬林沒有軍事衝突,是不可能隨便打聽東弗里斯蘭的軍事機密的。

“我們該如何應對呢?要不要,把他們都抓起來?”科勒問道。

馬林想了想,說道:

“堵不如疏,既然他們能派出第一批間諜,派出第二批也就不稀奇。這一批人好歹我們還注意到了,要是被抓了,下一批人就更加隱蔽了。所以,我打算,派人誤導他們,故意傳遞假情報給他們!”馬林自信地說道。在華夏,這個辦法叫做反間計……

反間計在古代華夏應用非常廣泛,比較著名的反間計,有秦趙“長平之戰”時秦國用反間計,讓趙王換掉廉頗,換上趙括,輸掉了長平之戰,也損失了40萬青壯……

另外,周瑜“羣英會上戲蔣幹”,故意讓蔣幹盜走假書信,也是很著名的事例。而皇太極用反間計除掉袁崇煥,也是著名的反間計實例……總之,這事古代華夏人玩得很溜,馬林也讀過很多類似的歷史,所以比較清楚……

這一次,他打算學習下華夏古代先賢,使用一次反間計,戲弄一下薩克森選帝侯國的間諜們……

“對了,科勒,那些薩克森間諜打探出什麼沒有?”

“沒有,前幾天第一軍團的人在埃姆登駐防的時候,他們出手過幾次,但接觸的都是底層士兵,也不知道什麼機密。而今天,第一軍團的大軍都聚集到奧裡希來了,西蒙王子和他的民兵部隊剛趕到埃姆登接管防務呢……那些個民兵,今天才抵達埃姆登,估計還沒來得及出營喝酒,那些間諜也接觸不上……”

馬林的軍隊共分爲三個軍團——第一軍團,第二軍團和第三軍團,每個軍團1萬人。其中,第一軍團駐守東弗里斯蘭本土,第二軍團駐守石勒蘇益格公國,而第三軍團,則駐紮在北明斯特地區。

馬林爲了打敗敵人的聯軍,把第一和第三軍團全部召集了起來。而兩個軍團原先的防區,則交給了1萬民兵。其中,老霍夫曼率領5000民兵駐守奧裡希城,而西蒙,則率領三千人駐紮埃姆登……

馬林想了想後,下令道:

“這樣,你傳我的命令給西蒙,令他約束將士,不准他們隨意外出。這段時間,要儘量戒嚴。”

“同時,你派幾個演技好、酒量也好的間諜,化裝成軍官,去拿幾個薩克森間諜常去的酒館喝酒。然後,裝醉,並告訴他們假消息……”

“對了,你讓西蒙打出第三軍團的旗號,就說是第三軍團接管了本土的防務。你的間諜在故意透露假情報的時候,也告訴他們——第三軍團暫時放棄了明斯特地區的防務,接替第一軍團防守東弗里斯蘭本土。而我,則帶着第一軍團和1萬民兵,前往增援呂貝克去了……另外,告訴那些薩克森間諜,我還打算從石勒蘇益格公國抽調七八千人的第二軍團戰士南下增援……”

科勒聽了之後,點點頭,想了想之後,忽然問道:

“他們要是問我們爲什麼出兵如何應答?”

“就告訴他們,說我們的探子在瑞士打探到了2萬僱傭兵被勃蘭登堡選帝侯國僱傭走,要攻打呂貝克。我帶1萬老兵和1萬新兵過去增援,夠了……”

這個理由給的很合理,呂貝克是馬林的盟友,當然要救。而從瑞士得到情報,只知道2萬瑞士僱傭兵,也是很合理的解釋。而且,1萬老兵和1萬新兵,和七八千第二軍團的戰士,加上呂貝克本身的高大城牆和幾千守軍,的確足以抵擋2萬瑞士僱傭兵了,即使勃蘭登堡也出兵上萬人也不畏懼……

爲此,馬林下令第三軍團的將士,撤下第三軍團的旗幟,改爲懸掛並不存在的“第四軍團”的旗幟,用以迷惑敵人。而負責守衛本土的1萬民兵部隊,則懸掛起了第三軍團的旗幟……

安排好一切後,馬林跨上戰馬卡特,隨着大軍正式出征了……

第198章 我盧漢三又回來了(上)第1032章 演戲和暗示第754章 火槍戰術和秀實力第510章 智取威騰堡(上)第1213章 菸草第1035章 銀行的重要性第282章 都柏林攻防戰(上)第1347章 全殲聯軍騎兵第978章 換一種思路第669章 可惜我不敢信你第1025章 荷蘭人要搞大航海?第1394章 軍功章和軍銜制第557章 又見秋收第356章 紐芬蘭島的貿易第277章 還是要購買黑奴的第1279章 決鬥書第1425章 勸教皇放行第81章 日德蘭大海戰(中)第947章 捶殺詹姆斯四世(中)第1373章 查理的建議第721章 敬事房和毛公公第34章 兒子,爸爸幫你打地盤去!第1072章 聖靈金幣和“聖靈勇士”第740章 利益交換第391章 國王和王后吃撐了!第1530章 熊孩子的無心之舉第1180章 廣告和寫戲本第1990章 海地島叛亂平息第1932章 廉價皮革哪裡多?第1441章 瑪格麗特王后的建議第1829章 昂古萊姆舊臣第893章 楓糖漿壓縮餅乾第1880章 騙石油第585章 封賞和遙領制度第1145章 北上大沽口第1147章 如何定級別第483章 偷換概念第1063章 發大財了!第1685章 規劃第908章 鼓惑西班牙人出兵第1089章 語言問題和留學計劃第762章 花生米和辣椒第672章 第五軍團第931章 獵殺犀牛是正義的第1174章 你去陪汪直吧第1793章 美洲主教敘任權第1655章 養殖業和體育運動第1727章 離開倫敦第1735章 高利貸集團第1441章 瑪格麗特王后的建議第1581章 路易十二回國第650章 《討亨(利)檄文》第1965章 爭獻玻璃鏡子第980章 世界上第一桶汽油第531章 消除怒火第728章 幫助波蘭組建翼騎兵(中)第845章 氫氣球事件第1347章 全殲聯軍騎兵第1194章 驚天大撿漏第1197章 返回基隆和戰端將啓第828章 雷克林豪森第467章 狼牙突擊隊第173章 和解?作秀?第1680章 租島十年第1613章 投降不殺第1729章 底艙水密隔艙設計第1884章 多佛爾船成第2006章 口音很重要第1510章 草織品的意義第516章 亞歷山大大公的決斷第1684章 巴西計劃第769章 北歐戰雲第347章 愛德華伯爵的困境第1825章 鯊魚皮熱銷大明第752章 老夫要幫你強推!第538章 喬治賣地第1765章 取消絕罰的苛刻條件第1832章 陰謀得逞第1858章 亞馬遜探險隊歸來第1970章 搶先佔據菲律賓第643章 火燒敵營(下)第628章 土地置換第1946章 又有土著圍城?第698章 亨利七世的對策第129章 外交公文的效果第173章 和解?作秀?第265章 英格蘭出兵第903章 殖民基隆的準備第134章 土地贖買和託管政策(下)第2009章 馬林:我有鈔能力!第1416章 聲東擊西第853章 小學生也是“高材生”第116章 食鹽貿易大單第605章 亨利七世造假失敗第80章 日德蘭大海戰(上)第1100章 船隊準備出發第59章 好吧,我認慫!第693章 急行軍南下第1615章 終於完成交易第734章 哥倫布的馬六甲之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