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沈銳和劉孟二人誇讚馬林對大明的“忠心”的時候,千戶所的火槍隊指揮官李三水百戶忽然問道:
“孔副使,請問,貴軍的火銃所用的火繩是如何製作的?在下觀貴軍的火繩燃燒又慢又穩,不知是何道理?”
李三水的問題非常專業,一般繩索,比如棉線,一旦點燃,要麼燃燒很快,要麼一會兒就熄滅。像火繩槍這種樣子,緩慢、穩定地燃燒的,的確比較罕見。但是,這很適合火槍的應用。要是火繩燃燒太快,估計扛一麻袋火繩,都不夠支持一場戰役的。
孔泰自然知道原理,畢竟,他就是負責來進獻火繩槍的。於是,他解釋道:
“這些火繩,都是用幾股細亞麻繩搓成的。然後,放在鍋裡用醋煮一下。或者,泡一泡硝石水。但是,泡硝石水的火繩燃燒速度有點快。因此,使用醋煮一下爲佳。但若是嫌火繩燒得慢,也可以用稀釋的硝石水泡一泡。記住,硝石水不可太濃,不然火繩燃燒速度太快……”
醋這種玩意,在歐洲比較貴。因爲,歐洲的醋,是用蘋果釀的蘋果醋,自然嬌貴。但在大明,醋是糯米釀製的,成本較低,所以更容易得到。
李三水趕緊找來紙筆,把火繩的製法記了下來,以備日後之用……
但李三水問及如何鑄造弗朗機炮,和如何打造火繩槍的時候,孔泰卻沒有說太多了。
畢竟,孔泰是來尋求獲得朝貢資格的。你特喵的還沒準許我朝貢貿易,我把一切都告訴你?這不成了棒槌了麼?
所以,對於鑄炮和製造火繩槍的技術,孔泰推脫說,自己並非鐵匠,也不是太懂其中辦法。不過,若是北海國成了大明藩屬,國主馬林肯定會派出一批工匠,來大明指導工部如何鑄造精良的弗朗機炮和火繩槍……
孔泰的解釋倒也合情合理,一般而言,哪有外交官精通鑄炮造槍的?所以,這話沒人能挑出毛病來。
接下來幾天,孔泰和斯康達二人,就專門留在了千戶所,陪同炮兵指揮官雅各布和另一名叫威塞特的火槍手指揮官,操練廣州前衛挑選出來的一批精銳的炮手和火槍兵。畢竟,孔泰他們肯定要離開的,即使把弗朗機炮和火繩槍送給大明,也得有人會用是不?
看到北海國的人對於訓練大明將士如此上心,沈銳和劉孟兩位負責主管夷務的主官也很是高興。
期間,新上任的廣東巡撫陳金還特地來參觀了一下罕見的金髮碧眼的番鬼。看到孔泰等人盡心盡力地幫明軍訓練炮手和火槍兵,也是勉勵了幾句。而且,陳金還兼着兩廣總督的頭銜,平常要駐紮廣西的梧州,負責鎮壓瑤亂。在看過弗朗機炮和火繩槍的威力後,陳金巴不得把馬林進獻的40門佛朗機炮和那500杆火繩槍都劃撥道他麾下鎮壓瑤民起義的官軍中。但可惜的是,因爲北海國還沒有正式成爲大明藩屬,這些槍炮目前嚴格來說,還不是大明的呢。
另外,即使這些槍炮屬於大明瞭,但作爲貢品,也必須先送交禮部,由禮部負責接收完了後,才能算是大明的。然後,才能進行分配。
但是,陳金知道,佛朗機炮和火繩槍這樣的利器,送到京師後,肯定優先供應北方長城一線的邊軍,根本不會輪到兩廣總督麾下的二三線部隊。因爲,大明軍事重心在北方長城一線。防禦蒙古,纔是大明朝的軍事重心。平定瑤民起義什麼的,根本不算太重要的大事。
所以,在離開千戶所的時候,作爲兩廣總督兼廣東巡撫的陳金,看向那40門佛朗機炮和500杆火繩槍,那叫一個戀戀不捨啊……陳大總督心說——要是平定瑤民起義的官軍配備了這樣的利器,該多好啊……
眼看陳大總督如此眼神,本來頭腦就靈活的孔泰哪還不知道該如何反應?
於是,孔泰急忙趕回廣州城內,找到哥倫布……
找哥倫布幹啥?自然是要那批被哥倫布貪污下來的槍炮啊……
之前,馬林曾打算贈送馬六甲王國20門佛朗機炮和200支火繩槍的。但是,哥倫布這廝貪婪,竟然擅自做主,貪墨了一半,只送了10門佛朗機炮和100支火繩槍給馬六甲王國。
孔泰身爲副使,也不好和哥倫布這個名義上的正使和男爵大人說什麼。但是,看到兩廣總督陳金特別喜愛這些槍炮,孔泰決定——把哥倫布貪墨下來的那10門佛朗機炮和100支火繩槍拿出來,贈送給陳金……
哥倫布聽了孔泰的想法後,開始還發脾氣,不肯交出來。但孔泰威脅說回國後告狀,哥倫布不得不屈服。畢竟,他也知道,孔泰年紀輕輕就能當上副使,絕對是馬林眼前的紅人。
於是,哥倫布貪墨下來的10門佛朗機炮和100支火繩槍,被孔泰全部送給了兩廣總督陳金。
“這……這怎麼好意思呢……”陳大總督見到孔泰這麼有眼力勁,都有些不好意思了。但是,他很喜歡佛朗機炮和火繩槍,也很想盡快平定瑤民起義。於是,就半推半就地收下了……
在廣州前衛的炮兵和火槍手接受完使用培訓後,兩廣總督陳金就迫不及待地從這批人中抽調一半的人,隨同孔泰送他的10門佛朗機炮和100支火繩槍,派往了兩廣總督駐地梧州,用於廣西鎮壓瑤民的前線……
……
不過,廣東布政司衙門傳來了一個非常不好的消息——北海國獲取大明朝貢堪合,恐怕比較困難……
爲什麼呢?因爲根據廣州市舶司提舉丁海山的打聽,前來廣州市舶司朝貢貿易的占城(越南南部)、暹羅(泰國)、滿刺加(馬六甲)等藩屬國的官員和商人,甚至是來自錫蘭和大食的商人。結果,他們中沒有一個人知道北海國的……
這下問題就大了……
要知道,大明王朝確認藩屬國存在的方法有兩種——一種是直接派禮部小官去該國考察,確認其存在;另一種,則是因爲藩國離大明太遠,不便派人去實地考察。這時,就需要原有的藩屬國幫忙證明該國的存在。
可是,北海國是歐洲大陸西北的小國。而來大明廣州貿易的國家,基本是東南亞的小國。即使偶爾有來自印度和阿拉伯地區的,也的確沒有聽說過北海國。因爲,北海大公國才建立多長時間?名聲還沒傳到阿拉伯地區呢……
所以,這下就尷尬了……
沈銳和劉孟雖然對北海國使團很有好感,但他們並沒有確定北海國貿易資格的權利。若是有原本的藩屬國的官員或商人能證明北海國的存在,他們倒是可以根據規定臨機決斷。但偏偏沒有人聽說過北海國……所以,兩人也沒辦法了……
爲今之計,兩位布政使只能上疏朝廷,讓朝廷的禮部和內閣去頭疼去了……
孔泰很鬱悶地向劉孟打聽:
“劉大人,這朝廷批覆一下,大約要多久啊?”
劉孟鬱悶地說道:
“老夫也不知啊,這是朝廷必須走的流程……時間嘛……也許要很久……你且明年再來看吧……”
“啊……這麼久啊?”孔泰直接吃驚地長大了嘴巴。但很快,他就開始佩服馬林的神機妙算了。
爲啥?馬林來之前就預測過了——以大明官場的尿性,審覈北海國朝貢資格,估計會爭吵很久。也許,會花上一兩年的時間吵架爭執也說不定……反正就是拖沓……這種現象,即使到了後世,也屢見不鮮……
好在馬林早就做好了心理準備,不然非得鬱悶死不可……
不過,現在孔泰最關心的是——北海國使團,這一次能否在廣州採購大明的貨物……
沈銳和劉孟兩位布政使也比較爲難,因爲,在沒有獲得朝貢貿易堪合的情況下,按照規矩,北海國是不允許在廣州採買貨物的。而且,沈劉二人也沒有權利下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