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42章 鎳白銅“銀幣”

當瑞典求救的使者抵達呂貝克和漢堡後,兩個漢薩城市的官方態度顯得很曖昧。畢竟,他們已經被丹麥收買了。而且,馬林也和他們打過招呼。

不過,他們還是給瑞典使者做出了暗示——這事解決的關鍵,還是在馬林身上……

問題很明顯,丹麥之所以敢放心大膽地攻擊新成立的瑞典王國,就是因爲瑞典王國的貴族們腦殘,沒收了馬林在收益很高的法一倫銅礦的一半的股份。

而這,直接導致瑞典王國同馬林的關係降至了冰點。原本,馬林的北海國可是瑞典的盟友。即使暫時解除了軍事同盟,可若有戰事發生,瑞典向北海國求援,也是可以的。畢竟,大家關係那麼好,馬林還在瑞典有重大利益……

可是,就因爲瑞典貴族們貪圖法一倫銅礦巨大的利益,利益薰心之下,做出了把馬林踢出局的不明智決定。正是因爲如此,丹麥人才敢放心大膽地進攻瑞典的。

事實上,瑞典人,包括呂貝克人和漢堡人都不知道,即使瑞典貴族們沒有剝奪馬林的一半銅礦股份,馬林也會算計他們的。畢竟,瑞典太強大,對馬林並沒有好處。

只是,如果瑞典貴族不剝奪馬林法一倫銅礦的一半股份的話,馬林可能會很爲難——因爲他會找不到跟瑞典人翻臉的藉口,也沒有不出兵援助瑞典的藉口……

但法一倫超級大銅礦的巨大利益,讓瑞典國內的貴族們紅了眼。加上正好他們得知德意志諸侯們聯手打壓馬林,他們於是壯膽做出了剝奪馬林股份的準備。畢竟,法一倫銅礦的一半股份,每年收益很高的。此前,馬林一人獨佔礦山一半的收益,而瑞典十多家大貴族卻只能瓜分另一半。這使得他們極爲不滿,最終才做出了吞掉馬林的股份的不明智決定。而這,也給了馬林不支援他們的充分理由。而且,瑞典人也知道自己理虧。所以,這次求援,他們就沒求到馬林頭上……

但事實上,馬林早就做好了充當調解員,調解這場戰爭的準備。因爲,如果每人調解的話,丹麥會真的打敗瑞典王國,消滅瑞典的。瑞典以前又不是沒有被丹麥統治過,要是戰局太過不利,瑞典也未必不會投降丹麥。

所以,這時候需要一個有分量的調解員,調解兩國的軍事衝突,並勸說兩國重新劃分疆域和利益……而馬林,顯然比較合適。畢竟,他很能鎮得住場子……

而且,北歐不屬於德意志,馬林只是發誓不在德意志境內搞事了,派兵去北歐搞事,不在承諾範圍內。馬林要是發話,雙方也不敢不聽。不然,惹怒了馬林,派個一兩萬大軍出來……

……

當然,調解也不是白調解的。實際上,馬林早就做好了打算——幫瑞典調解可以,但自己在法一倫銅礦的那一半股份,必須拿回來。不然,自己憑什麼幫瑞典調解?任由丹麥滅了瑞典王國就是……

這一招很無恥,是馬林跟毛子學的,毛子就在二次鴉片戰爭中,以“調解有功”爲名,無恥地索要華夏東北40萬平方公里的土地。和毛子相比,馬林覺得自己簡直就是超級老好人了……

到時候,馬林也可以學毛子,無恥地表示,自己幫忙保住了瑞典王國。如此大功勞,你們是否該還我一半的銅礦股份?

……

呂貝克和漢堡的官員們,也向瑞典使者作出了暗示,告訴他們解決問題的關鍵是馬林。不過,派往兩城的使者並沒有自己做決定的權利。因此,他們秘密返回了瑞典,請求瑞典國王和貴族院的大佬們做決定——是否向馬林求援……

……

而馬林這邊,現在也忙得很。忙啥?自然是忙着接收新得到的魯爾河地區的土地啊。畢竟,這些新得到的土地,馬林需要派出駐軍,而且需要重新任命官員對其進行管理。而這些,對於馬林而言,都是很繁重的工作。畢竟,官員的任命、駐軍的派遣,以及大批物資的調撥,都需要馬林親自審覈簽名。

有些政務,馬林是可以下放給首相去自行處理的。但是,重要官員的任命,軍隊的調遣,以及大批物資的調撥,馬林絕不會假手他人。尤其是前兩個事務,屬於國家事務中最核心的事務。高層官員的任命和軍隊的調遣,可不是能隨便下放的權利。一旦這些權利丟了,就等於被架空了……

至於大批物資的調撥也需要馬林親自簽名,是因爲,北海大公國的財富,大部分都在馬林個人名下,自然需要他的簽名。

這個年代的歐洲,國主和官府公私之間,還不太分得清楚。在這個時代的歐洲,官府的財政即是國王和諸侯們自家的財政。因爲,這個時代歐洲並沒有全民徵稅,王國和諸侯國的財政收入,主要依靠國王和諸侯莊園的產出和商業稅收。就連宰相,他的薪水也是國王或諸侯自行承擔。而一個王國或諸侯國,也只有一個國庫——國王的金庫……不像同時代的華夏,屬於官府的國庫,已經和皇帝的內庫分離開了……

但簽署調撥物資的文件,真的很累啊。畢竟,文件太多了……

而在錢糧撥付環節,馬林尷尬地發現——貌似國庫沒資金了……

因爲換地盤,馬林向克里弗公國支付了大量錢幣。這直接導致,馬林的國庫中沒有什麼現金貨幣了,只剩下了水泥倉庫中大量的糧食。

現在,首相傑弗裡悲傷地表示——現在國庫已經拿不出多少現金了。如果想維持住國內經濟正常發展,必須擁有足夠的錢幣作爲流通支付的手段呀……馬林已經可以自行腦補出北海國市場上嚴重缺乏貨幣的可怕場景了……

就在馬林頭疼缺乏貨幣刺激市場經濟發展的時候,古巴忽然送來了很多鎳塊……

經過很長時間的攻關,海德爾的弟弟——古巴莫阿總督威爾茨,終於帶領麾下工匠們,掌握了成熟的鎳金屬冶煉方法。同時,在獲得鎳金屬的同時,還能大量獲得硫酸。因爲,古巴莫阿的紅土鎳礦的成分是硫化鎳。在鎳金屬被提煉出來的過程中,會產生大量二氧化硫或三氧化硫,生成硫酸和亞硫酸……

當然,馬林現在感興趣的不是硫酸,而是鎳塊……

鎳塊重熔後,可以和銅液混合,製造出白銀外表的白銅。白銅外表和白銀很像,而且同樣不容易氧化。唯一的問題,大概就是和真正的白銀相比,白銅太硬了點……

但馬林還是打算使用白銅鑄造錢幣……爲何?因爲白銅雖然硬,而純銀很軟。可是,現如今的歐洲,銀幣中普遍摻假嚴重,導致銀幣也早已失去白銀柔軟的物理性質了。

一般而言,因爲純銀很軟。所以,在鑄造銀幣時,鑄幣廠會故意在白銀中添加部分銅,以增強銀幣的硬度。比如著名的西班牙銀元,含銀量基本就是9成,也就是90%。剩下的一成,則都是銅。

這是因爲,添加了銅後,白銀的硬度就會大大增加。事實上,經典的西班牙美洲銀元,就是含銀90%和含銅10%的混合金屬。

不過,那是指發現了美洲大量銀礦後的西班牙銀元。在這個時空,因爲馬林的穿越,西班牙已經基本放棄了美洲的殖民開發了。因此,自然也就沒有含銀量達9成的美洲銀元的出現。

現在,整個歐洲都缺金銀。所以,歐洲的銀幣,現在含銀量都不高。像法國和意大利不少邦國,銀幣的含銀量普遍已經跌到了25%以下,也就是不足四分之一。

如此,法國和意大利的銀幣,實際上是含銅大部分和含銀少部分的“銅幣”了,硬度也很高。

而有了鎳金屬塊後,馬林完全可以弄出鎳白銅。然後,用鎳白銅,鑄造假的銀幣——不含銀的銀幣……

鎳白銅的物理性質和大部分是銅、少部分是白銀的所謂“銀幣”的物理性質非常接近——都銀光閃亮,也都耐腐蝕,非常難以區分……

正好,馬林現在因爲國內缺乏貨幣。於是,他決定——讓鑄幣廠使用螺旋式壓幣機,大批量仿製含銀量很低的“法國銀幣”。

然後,使用這些“法國銀幣”,去歐洲市場上套換金幣。接着,再用金幣去交換真正的銀幣回來……如此,北海國貨幣短缺的問題就立馬解決了……

而且,通過大批量私鑄“法國銀幣”,馬林相當於暗中得到惡劣大量原本該屬於法國官方的“鑄幣稅”(鑄幣利潤)。在自己發財的同時,也打擊了法國財政……

事實上,鎳金屬在現在比白銀更稀罕。若是馬林拿鎳金屬去出售,也許價格不亞於白銀。

但是,二者的開採成本是完全不同的。一般銀礦,含銀量是很低的。比如後世最大的銀礦坎寧頓銀礦,礦石含銀量只有200克每噸。也就是說,礦石含銀量,只有百分之0.02。而古巴鎳礦,普遍含鎳量,在百分之二左右。

也就是說,古巴鎳礦金屬含量,是一般銀礦的百倍。如此,開採和冶煉的時候,成本也相差百倍。

畢竟,冶煉2千克白銀,需要開採和加工10噸銀礦石。而冶煉2千克鎳金屬,只要開採和加工0.1噸鎳礦石……這成本和效率,差得太大了……

而且,用鎳白銅製造出來的劣質“法國銀幣”或“意大利銀幣”,和人家正版的幾乎差不多,非常難以分辨。

因爲,歐洲一直沒有白銅。直到清朝年間,也就是18世紀的時候,歐洲還大量進口華夏出產的白銅,並稱之爲“中國銀”。直到19世紀,德國人才搞清鎳白銅成分,並開始生產白銅,並取代華夏出產的白銅,佔領歐洲市場(見白銅百度百科)。

也就是說,馬林用鎳白銅生產銀幣,在這個年代,歐洲人是無法分辨出來的,更搞不清成分。即使知道那不是白銀,但因爲白銅在歐洲稀罕,也會將其作爲珍品的。

但是,開採和冶煉白銀和鎳的成本,完全是不一樣的,差距可達百倍。所以,馬林用鎳白銅鑄造假銀幣,利潤也是百倍。如此高的利潤,比搶錢都要來得快……

唯一擔心的,就是螺旋式壓幣機壓制的假的“法國銀幣”,可能會比正版的法國銀幣更加精緻。畢竟,正版法國銀幣還是用人工捶打的呢,質量哪裡能跟機制幣相比?

據說這幾天雙倍月票呢,老牛跪求下月票……哞——

第1273章 繼續慫第526章 當衆羞辱第1120章 凱撒的教育問題第463章 雷聲大雨點小第1376章 猛獸出籠第1065章 鴻門宴第1941章 20節航速!第174章 教皇軍團第1505章 菲利普的目的第1235章 哥薩克騎兵軍團第1207章 肝付水子和海帶第321章 俞大猷獨輪戰車第78章 騙籤不平等條約第1589章 收買第1384章 清算不萊梅第1552章 符騰堡農民起義爆發第364章 找到鎳礦了第1369章 恐嚇諸侯第695章 生擒詹姆斯四世第1424章 西班牙人的注意力第1911章 捷報第888章 新式軍刀(續)第1107章 把酒當水喝第1834章 等對方上門第1543章 生薑生意第445章 下一盤大棋第1522章 亞馬遜探險隊第117章 替條頓國說和第1997章 獵騎兵和鮮衣怒馬第926章 感冒和拉肚子是大病第1123章 馬林教子第480章 再臨哥本哈根第1418章 兩個安娜和費城伯爵第1027章 幫荷蘭點歪天賦第346章 倒黴的英格蘭第1832章 陰謀得逞第809章 正面交鋒(下)第1052章 詐開關門第260章 故意示弱第1307章 “復活”前奏第1853章 “高速”的柴油機“快艇”第378章 新的時代第1980章 黑人僕從軍第364章 找到鎳礦了第328 騎槍不如馬槊(下)第193章 地中海上第1598章 費城伯國和“錦衣夜行”第1420章 殖民帝國的基石第1690章 被黑的原因第1519章 出兵日本第483章 偷換概念第1222章 諸侯們的心思第1714章 和英格蘭人合作第1939章 飛剪船第1809章 大佬見大佬第1406章 安吉拉懷孕了第1844章 畢杜思第92章 丹麥人的對策第1887章 培育皮弗婁牛的計劃第1409章 春耕開始了第744章 來就送毛妹!第634章 瑪格麗特郡主的建議第1404章 佈局英格蘭第274章 家庭會議(爲萌主大人加更2)第1465章 生橡膠雨衣第1716章 入營刺殺第913章 施瓦茨的建議第1829章 昂古萊姆舊臣第1455章 組建警察部隊第462章 我們先上第十二章 沃爾姆斯帝國會議第462章 我們先上第74章 大盾兵第1729章 底艙水密隔艙設計第366章 買下曼哈頓島第1157章 金鑾殿上,馬大忽悠第1837章 煤球燒磚第1239章 蘿蔔和大白菜第217章 被嚇壞的西班牙人第110章 東歐蒙古馬第858章 瑞典人低頭了第1610章 封山、搜山和放火燒山第1798章 皇家西點軍校第1928章 鯨油肥皂和貿易逆差第48章 戰後第481章 那個惡魔又來了!第760章 佔領薩凡納第1755章 拼刺訓練第1103章 烤紅薯、豬肉粉條和鴨血粉絲第1915章 索倫勇士?第339章 我葡日天不服!第292章 差點忘了,我還是個大酋長第635章 開始“調虎離山”第1676章 葡萄牙人要遠征大明?第1290章 維蘇威火山和龐培古城第385章 英格蘭軍團第1723章 忽悠第1896章 歐洲最受歡迎送禮者第735章 西葡聯和艦隊第1138章 兵馬未動,賄賂先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