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79末

在姜麗把她的話說完之後,張凡第一個感覺就是拒絕。那完全是想都沒有想的拒絕。

開什麼玩笑,在婚禮的當天給死者敬酒。這絕對是破天荒的一次。最起碼在張凡的認知中,長這麼大這種事情他還是第一次聽說。怎麼會有如此奇葩的事情呢。

張凡很是費解,爲什麼好端端的在這個新婚大喜的吉慶日子裡面去祭拜先祖,給他們敬酒呢。對,沒錯敬老一直是我們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無論到哪都不能忘本,這是每個中國公民最基本的素養。但是這也得分場合,分形勢吧。

張凡的意思也不是說不給先祖們敬酒,作爲子孫後代,在結婚的時候告知一下,讓祖先安心也是在所應該的。告知他們自己做的如何,並且表示會把這個家族一直延續下去,不讓他沒落,斷根。

張凡之所以現在牴觸母親完全是因爲他覺得母親姜麗選的時機不對。

張凡是覺得既然已經結婚了,那麼媳婦過門了。在這裡了。生米煮成熟飯了,不怕她再走了。事情確定下來了,那麼也就不在乎時間的早晚了。反正人都在這,哪天敬祖都是一樣的。

張凡主要反感的是他覺得結婚寓意着新生,是新的開始。也是新生命的延續是生。而另一面祭祀已經逝去的先人。一個是歡樂喜慶的。一個是緬懷悲傷的。兩種不同的心情,怎麼可以在同一個場景中一起出現。

歸根究底,張凡覺得把喜事和喪事混合在一起,不僅讓自己很不舒服,也是對逝者的一種不禮貌行爲。

即使這樣又如何,雖然有太多的不願,但是主導權還一直握在姜麗的手上。她想怎麼做都行,張凡不會有任何拒絕的機會。

所以,到最後張凡還是沒有辦法,只好聽着母親姜麗的話,乖乖的跟着新娘,一起給列祖列宗們敬酒。

姜麗帶頭,把牌位上面的先人一一的告訴張凡。然後張凡再一一的稱呼他們,給他們敬酒。

好在供奉的牌位沒有幾個,姜麗即使一一介紹給張凡,也沒有用多長的時間。

其實總共也就只有四個人孤零零的被供奉在臺子上,一個已經死去的姜華,還有一個是張凡一出生就未曾謀面的父親。最後是對姜麗有養育之恩的養父母們。

不是姜麗小氣,就只供奉了四個靈位,是她實在無能爲力再去多找幾個先人。

這也完全不能怪姜麗,要知道在單單供奉的四個牌就已經花費了姜麗不少的功夫啊。要怪就怪姜麗以前的養父母們。當初在他們家姜麗是吃了很多的苦,而且他們也對姜麗不好,所以姜麗對他們也很上心,甚至說對他們還有些恨意,自然也就不是多麼願意和這些人親近,所以連名字都不知道也很正常。本來姜麗是不會給姜華還有他的養父母設立靈牌。因爲姜麗憑藉那時這些人對自己的態度和行爲,根本就沒有必要給他們立牌位,來供奉他們。這些心腸惡毒的人就應該下地獄,好好的吃點苦頭。

不過姜麗有轉念一想,因爲姜華的緣故,他們家成員都已經死亡了,而且姜華最後也跟着一起去了,賭博就沒有一個好下場。現在他們家都沒有人祭祀他們,想一想也覺得蠻可憐的。而且隨着時間的推移,以及有了兒子張凡之後,姜麗也明白了當初養父母的一些心思,從他們的角度出發,再想一想以前的一些事情,姜麗也覺得沒有什麼錯。畢竟每個父母都是疼愛自己的孩子的,那時候在他們家爲了不讓姜華受苦,沒有辦法有些事情就得自己這個養女來吃苦受累了。

姜麗設置的牌位全部都供奉着她孃家的家人,卻沒有一個婆家的在上面,這不是她偏心,是實在是沒有辦法。要是真正的追究起來的華,她也不能算是張家的真正兒媳婦,因爲畢竟當初她是和張凡的父親偷偷的私定終身,而且那時候也沒有給姜麗準備婚禮,求婚也沒有,甚至連帶姜麗去見父母一次面的機會都不曾出現過。

姜麗甚至都不知道張凡父親的家住在那裡,他的父母張什麼樣。可能當初張凡的父親連和姜麗結婚的這個事情都沒有告訴家裡的父母吧。自然沒有見過公公婆婆的媳婦也不知道他們的現況如何畢竟都已經過了幾十年了,張凡現在都已經結婚了。所以不知婆家姓名,不知地址的姜麗就沒有把張家人的名字算上去。

時間很快就過去了,至少在張凡的眼中是這樣的。因爲敬酒根本就沒有花費多少的時間。之後就是向先人們磕頭了。這點讓張凡不解,給自己死去的父親磕頭也無可厚非,可是姜華和他的父母憑什麼接受自己這一拜。自己和他們沒有任何關係,無親無故的,憑什麼要在自己的新婚之日讓自己跟着新娘子給他們磕頭行禮,這是張凡無論如何都想不通的。

張凡早有自知之明,看來今天是終是逃不過跪拜的命運了,反正一個鴨子是趕,一羣鴨子也是趕。既然如此那麼多磕幾個頭也沒有什麼了。不過希望不要跪拜太久,畢竟晚上張凡還要重要的事情要做呢。

不過總算是沒有讓張凡失望,事實證明他的擔心完全是多餘的。畢竟姜麗讓張凡跪拜只是走個形式,她作爲兒子的母親還是很疼愛自己的骨肉的,不忍讓他受太多的苦,尤其是在像在今天這麼一個特殊的日子。在他的新婚大禮上,而且還要連累新過門的兒媳婦一起受累。

在給先人敬好酒,磕好頭之後姜麗又在牌位面前喃喃自語,要求祖宗保佑,以後的日子會更加的美好,保佑張家能夠儘快增添新成員,保佑早生一個大胖小子好延續張家的命脈。

一番折騰之後終於可以歇歇了。【至少張凡是這樣認爲的。他覺得今天的婚禮很是鬧心,首先就是沒有別人的祝福,既然沒有人蔘加,那麼就一切從簡,母親卻還是按照別人的婚禮步驟照搬過來,弄的張凡是身心俱憊。不得不說是形式主義害死人。】

勞累了一天,張凡終於可以歇歇了。他不明白爲什麼別人新婚的時候是滿臉笑容的,爲什麼到了他這裡卻是如此的費力。這究竟是哪裡做錯了呢。雖然說母親姜麗可能在一些地方做的不是那麼全面,可是畢竟她也沒有經歷過,這麼做已經很不錯了。所以張凡是不會怪罪母親姜麗的畢竟這整個婚禮前前後後都是由她一個人操勞着。自己什麼忙也沒有幫,張凡認爲姜麗一個人做到這麼多已經不錯了。

不過現在也不是糾結問題的時候了。一天都快要過去了,張凡和自己的妻子就像行屍走肉般的過了一天,他們根本就不知道自己這一天到底幹了什麼。別人的新婚時難忘的。可能對於張凡這對夫妻來說他們的新婚肯定是難想的。因爲他們如今都不記得自己今天干了些什麼。繁文縟節,條條框框的已經把他們快要逼瘋了。

末尾臨了,反而是張凡最開心的時候了,沒有客人來參加自己婚禮,也就意味着張凡不用虛僞與蛇,滿臉笑容的和來賓聊天,並且恭送他們離開。

所以這也導致了本來是重頭戲的末尾結果卻是匆匆的結束了。很有虎頭蛇尾的感覺。

把兒子婚禮操勞完之後的姜麗是大鬆一口氣,一個壓在她心中的沉甸甸的擔子終於放了下來,和張凡小夫妻兩個到了別說了晚安之後她就去後面的小房子裡面去睡覺了。

洞房花燭夜人生的四大喜事之一,張凡是享受到了,很是美好,以至於到了早上還一直讓他懷念。

早上張凡陪着媳婦給自己的母親請安,至此婚禮的全部儀式都已經全部走好。姜麗拉着兒子張凡的手,讓他以後陪着媳婦好好的幸福的日子,並且她還對張凡說自己要出去一段時間,家裡的事情都靠他們夫妻兩個打點了。

張凡對於姜麗的話沒有多大的重視,或者說他現在的心思根本就不在這裡,可能母親的話他是聽進去了,但是究竟能夠做多少那還是個未知數。

張凡現在的心思都是在新婚期如何和老婆過蜜月上面,對於母親的關心就減少了很多,也沒有過多的在意她的情況,包括語氣以及臉色和表情。。。。。。

本書完結,看看其他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