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8.第212章 李淵:我不要臉,我要利益。

天幕上,晉陽宮內。

“始畢可汗啓。”

“當今隋國喪亂,蒼生困窮,若不救濟,終爲上天所責。”

“我今大舉義兵,欲安定天下,遠迎君上還都,恢復與突厥和親,一如開皇之時。

“如始畢可汗能與我一同出兵南下,希望不要侵害百姓,金錢玉帛,皆爲可汗所有。”

“如因路途遙遠不能南下,只願和親,也可坐享厚財,一切抉擇皆憑可汗心意。”

李淵唸了一遍自己寫的手書,隨即笑呵呵的看向殿內衆人。

“怎麼樣?可以吧?”

殿內衆人面有鬱色,但也都點點頭。

“行,那就給始畢送去吧。”

此時,一位大臣出列拱手道:

“唐公,啓字過於謙卑,不如多給些財物,把啓改爲書。”

李淵一邊折迭好書信一邊笑道:

“肇仁啊,這事你就不懂了。”

“古人云:‘屈於一人之下,伸於萬人之上!’。”

“況且啓字又不值錢,你連錢都捨得多給,還捨不得這一個字嗎?”

隨後將書信交到大臣裡,臉色莊重道:

“馬邑的劉武周、朔方的樑師都、蒲城的郭子和都已經歸附突厥。”

“如今我們要揮師長安,萬一突厥人趁勢進犯太原,我們就陷腹背受敵、進退失據了。”

“所以,暫時向突厥人低頭而已,沒什麼大不了的。”

拿着書信,劉文靜點點頭。

大殿內一陣無言。

就在李淵想讓衆人散去時,一道英氣十足的聲音響起。

“阿耶,始畢狼子野心不會輕易滿足。”

“若是其出兵理由是阿耶稱臣,阿耶該如何應對?”

衆人看向出言的少年。

一身淡黃圓領袍,頭戴一頂金冠。

一雙丹鳳眼銳氣十足的掃視了一眼殿內衆人。

李淵想了想,開口道:

“世民有何計策?”

英氣少年鳳目一挑,朗聲道:

“廢皇帝而立代王。”

“興義兵以檄郡縣。”

“改旗幟以示突厥。”

“如此則師出有名,以輯夷夏!”

李淵笑了。

“不愧是我兒。”

英氣少年笑而不語。

殿內衆臣神色不明。

畫面一轉。

一支掛着紅白色旗幟的大軍,浩浩蕩蕩的從晉陽出發。

……

【當時突厥雄踞塞外,北方羣雄多恃爲外援,李淵也於舉兵後不久,派劉文靜出使突厥,稱臣於始畢可汗,以結盟好。】

【突厥本想立李淵爲帝,但李淵不從。】

【隨後突厥大臣康鞘利奉始畢可汗之命來到了太原,帶來李淵借的一千匹戰馬。】

【公元617年七月初四,李淵打“志在尊隋”旗號,宣佈尊立隋煬帝之孫代王楊侑爲帝。】

【命四子李元吉留守晉陽,自己與長子李建成、次子李世民率甲士三萬人西行。】

……

大漢,

劉邦看了看天上的疆域圖,

確實,對於在晉陽之地起兵的李淵來說。

北方的突厥人就是他背後的一個巨大威脅。

除了暫時向突厥人低頭,除此之外沒有別的辦法。

除非他不想爭霸天下。

而且能不佔虛名以現實的考慮出發……

劉邦不由得拿他跟楊廣對比了一下。

能屈能伸纔是大丈夫啊。

“娥姁,你覺不覺得天上那小子很有頭腦?”

“他知道胡騎進入中國對百姓是一大禍患。”

“所以只借一千戰馬而不借突厥士兵。”

“其用意不在於兵。”

劉邦眼裡閃過一道精光。

“而是在於防止身處馬邑的劉武周爲患邊境。”

“這小子,一不稱臣,二不稱帝,三不拿兵。”

“就是在借突厥的名頭虛張聲勢!”

“而且,還什麼給突厥財富!這就是慷他人之慨,後面他都不會兌現這個承諾!”

劉邦看着李淵的操作,聞到一絲同類的氣息。

呂雉冷冷的瞥了一眼有些興奮的劉邦,冷言道:

“伱又感同身受了?”

剎那間,劉邦的臉不由得一僵。

……

大漢·武帝時期

劉徹的聞到了一絲聰慧的政治氣息。

他看了一眼天上的那個英氣少年。

這小孩似乎不是輕易之輩啊?

馬邑、朔方、蒲城三地都已經歸附突厥。

只要太原之地再拿下,那北部邊境的軍事重鎮就都向突厥豁然洞開了。

一旦舉兵南下,那就是一路暢通無阻如入無人之境。

這樣的大好局勢突厥不會放過,所以他一定會讓李淵稱臣。

可是一旦對突厥稱臣那就徹底成了反隋,會揹負亂臣賊子的罵名。

而尊隋就大不相同了。

這樣既能順應天意人心,還能搶佔大義,挾天子以令諸侯。

爲造反披上合法性。

其次,有了這層合法性,就能堂而皇之地傳檄天下,團結一切可以團結的力量。

締結一個最廣泛的統一戰線,爭取不戰而屈人之兵,用最小的代價換取最佳的結果。

而更改突厥旗幟則是以此向突厥示好,爭取軍事上的支持。

但又沒有真正的向突厥稱臣。

劉徹品了品其中奧妙。

雖然是個險招,但進可攻退可守。

這小子的眼界不低啊。

是個好兒子。

劉徹摸着下巴。

“就是不知道帶兵打仗怎麼樣。”

“有這等大局觀,不當個元帥可惜了。”

……

天幕上,

西河

一身盔甲的李淵坐在城門口,面前擺着一張桌子。

手拿紙筆看着眼前滿臉興奮的青年,開口道:

“你叫什麼名字?”

“王二郎。”

“會什麼?”

“會木工!”

李淵在紙上寫寫畫畫後,拿着印璽一蓋。

隨後遞給眼前的青年。

“以後你就是工部員外郎了!好了,下一個!”

王二郎捧着那張紙,腳步都虛浮了。

嘴裡唸叨着:

“這就當官了?咱這就當官了?”

“我是官了!哈哈哈哈我當官了!” ……

【七月初八,李淵抵達西河郡。】

【一到西河,李淵馬上就做了一件最重要的事情——收拾人心。】

【他一邊慰勞百姓,一邊給老百姓大舉封官。】

【據史書載,他在這天總共封了一千多個官。】

【首先給當地所有七十歲以上的老人都封了散官,亦即有官稱無官權的榮譽官職。】

【然後又不辭辛勞的給所有蜂擁而來的青年才俊一一封官。】

【他在城門口親自面試,一邊詢問對方有什麼能力,一邊大筆一揮,就在一張紙上寫下與他能力相應的官職名稱,然後這個人就算當官了。】

【反正,只要不是弱智或啞巴能隨口說出有什麼才幹,就能獲得相應的官職。】

【一天下來,小小的西河城就有了一千多個大大小小的官員。】

【因爲此時李淵還尊隋朝爲正朔,所以理所當然的,他封的都是隋朝的官。】

……

大唐·高祖時期

李淵嗤笑一聲。

“拐着彎說朕奸詐是吧?”

“那些東西既不是朕的,又不是百姓的。”

“朕又爲何不能做一個闊綽的施主?”

李淵喝了口酒。

被人譽爲慷慨可是十分有利的……

慷他人之慨只會增添名聲,而不會對名聲造成損毀。

何樂而不爲?

難道學項羽那種小家子氣嗎?

朕行走天下靠的就是兩字。

大方!

隋朝廷就是太吝嗇官爵。

再者說,用官位收拾人心不比用刀槍更好?

……

大唐,

“哈哈哈哈!大父真狡詐!”

小李治拍着桌子笑得樂不可支。

李世民抱着小兕子,臉上也浮現一抹笑容。

用一千多張字條就收買了西河全城的心,此舉真是高明之極!

說白了,這是慷他人之慨,那一千張官令說得難聽點無非就是一千張白紙!

就算這樣也有很多帝王做不到這點。

“商湯、周武消滅了夏桀、紂王后,就獲得了夏、商的全部財產和土地。”

“他們將這些封賞給有功的子弟和功臣,舉國上下無不悅服。”

“用所得的錢財賞賜功臣,天下臣民皆擁護與愛戴。”

“歸根到底,就是善於利用不屬於自己東西的做法。”

小李治看了看天幕,又看了看李世民。

“這就是大父交給阿耶的東西嗎?”

李世民愣了一下。

“不……這是阿耶從大父身上學到的東西。”

……

【七月十四日,李淵率軍進駐賈胡堡。】

【時逢大雨,軍隊不得前進,軍糧也感匱乏。】

【李淵命人回太原押運一個月的糧草過來。在等待雨停的這些日子,他也沒歇着。】

【當時天下的割據勢力以瓦崗軍李密的勢力最大,李淵想要安穩攻打關中之地就必須要穩住正要跟洛陽過不去的李密。】

【然後,不愧廟號帶個“高”字的李淵再次開始了忽悠大法。】

……

天幕上的疆域圖標註出關中各方勢力。

在賈胡堡南面五十多裡處是重兵據守的霍邑。

在霍邑後面,則是黃河東岸的河東郡,與霍邑遙相呼應。

畫面拉遠,

關中之地只有從北面而來的李軍與據守關中的隋軍。

而關東之地黃河以南則是氣勢正盛的李密。

身處賈胡堡的『李淵』看了看可以橫插一腳『李密』

隨後一道書信送到『李密』身邊。

而『李密』也回了一道書信。

賈胡堡,

李淵看着李密的回信臉上露出一抹笑容。

隨後將信給左右傳送一遍。

“執子嬰於咸陽,殺商辛於牧野。”

“李密這是自比爲周武王啊。”

“諸位。”

李淵收斂笑意掃視衆人,肅穆道:

“我等正待全力進取關中,如果與其決裂,則憑白樹敵。”

“不如態度謙卑點,讓其更驕傲一點。”

“幫我們把守虎牢的關隘、拖住東都的軍隊,讓我們專心西征。”

“等平定了關中,據守險要,養精蓄銳,觀鷸蚌相爭,收漁人之利。”

“到時候再一決勝負,諸位意下如何。”

底下衆人相視一笑。

“稟大將軍之意。”

李淵聞言一笑,開口道:

“彥弘啊。”

正在奮筆疾書的溫大雅一愣,擡頭看向李淵。

“這裡就你有紙筆,寫一封書信吧。”

李淵想了想,開口述道:

“天生蒸民,必有司牧。”

“當今爲牧,非子而誰?”

“老夫年逾知命,願不及此。”

“欣戴大弟,攀鱗附翼。”

“惟冀君早膺圖籙,安定萬民!”

“君乃宗盟之主,功成之日,願籍見你我同宗之分,復封老夫於唐,斯榮足矣。”

長言落罷,

殿內衆人看向一臉自豪之色的李淵。

俱都心生欽佩。

……

【李淵致書於李密,備加推許,因此李密專意與洛陽方面的隋軍對抗,而不阻撓他的西進。】

……

大漢·文帝時期

“鴻雁往返、筆墨往來之間。”

“一個潛在的勁敵就這樣化敵爲友了。”

劉恆望着天幕對身邊的劉啓道:

“老子云:將欲取之,必先予之。”

“你看其低下謙卑,但到手的都是實在東西。”

“有人往往將顏面看得很重,但你要記住。”

劉恆直視着劉啓的雙眼,認真道:

“予之的東西往往是廉價的,譬如阿諛奉承和空口之諾。”

“但取之的東西則往往價值巨大,甚至無價。”

“譬如人心與天下。”

……

【後顧之憂解決了,但雨一直在下。】

【軍營中的糧草快告罄了,太原的補給卻遲遲沒有到。】

【而此時,一道傳聞飄進李淵耳朵裡。】

【突厥人和劉武周聯合了,正準備進攻太原。】

第380章 西北望,射天狼!第38章 南園遺愛第22章 猜猜這裡誰沒有諡號“文”?第586章 朱厚熜:看好了歷代先帝,我只演示一遍!256.第248章 千古一帝李世民(上)180.第176章 東西兩魏第64章 嬴政:去吧!你們的封國就在那裡!259.第251章 唐高宗李治第410章 過河!過河!過河!(下)160.第156章 堪比文景之治的元嘉之治184.第180章 絕對想不到的“獎勵”第58章 劉莊:阿父,阿母282.第274章 祭侄文稿滿門忠烈第507章 有千古之稱無千古之政第530章 朱棣是不是千古一帝?第404章 還評績?評個鬼的績!第52章 劉秀:什麼叫傲天啊!第572章 鐵腕皇帝三選一257.第249章 千古一帝李世民(下)104.第101章 劉徹:關羽!你嘴怎麼這麼笨啊第617章 天下豈有三十年不能親政的天子!第393章 仔細一看這是昏君集合體啊!第495章 慈鳳墜臥紫山下再無柔音喚重八218.第212章 李淵:我不要臉,我要利益。第677章 朱元璋的第二次未來之旅第641章 廣寧之戰付之一炬80.第78章 真正的天下大亂第399章 大宋國情就是崩賣撤溜!第638章 一月天子朱常洛125.第121章 雖九死其猶未悔。第542章 土木堡之變!第518章 燕王朱棣:“爹?!!”第46章 勇敢牛牛!不怕困難!第627章 萬曆三大徵平倭御朝171.第167章 劉邦:乃公有個大膽的想法!178.第174章 皇帝菩薩佛心天子第557章 河套之亂第435章 草原版鴻門宴第670章 爲民請命李自成第14章 劉邦的功績第662章 崇禎:再苦一苦百姓!第380章 西北望,射天狼!第9章 斷電了第626章 萬曆二十三薊州兵變第34章 劉弗陵:朕只是年紀小,不是傻子!(第496章 朱元璋:咱又沒交過稅!我知道什麼叫空印啊!第536章 朱棣:好聖孫!你爹多活兩年就夠了!110.第106章 魏武帝的功績第577章 大明頹勢初顯第349章 燭影斧聲千古謎團269.第261章 奠基科舉制度格局第496章 朱元璋:咱又沒交過稅!我知道什麼叫空印啊!第54章 漢高祖與漢光武,孰優孰劣?第630章 趁勢而起努爾哈赤257.第249章 千古一帝李世民(下)243.第236章 徹底反目,風暴前夕第378章 文景之治的含金量還在升高!第9章 斷電了93.第91章 諸葛亮登場!168.第164章 北魏孝文帝拓跋宏第641章 廣寧之戰付之一炬212.第206章 滅亡倒計時第425章 宋孝宗隆興北伐第611章 小皇帝張先生第636章 大明掘墓人明神宗第319章 唐宣宗功績第544章 “叫門天子”第644章 袁可立:什麼滿萬不可敵?沒聽說過第596章 封侯非我意,但願海波平154.第150章 劉裕:單手指天!卻月陣!開!第521章 當藩王能打就行了,當皇帝可265.第257章 泰山封禪日月當空296.第287章 唐代宗李豫第349章 燭影斧聲千古謎團152.第148章 孫恩大禮包已開啓,開始準備桓258.第250章 請陛下稱呼我爲太子!79.第77章 那個一腔熱血的曹操死了第38章 南園遺愛288.第279章 李世民:李隆基!朕來了!第483章 國號大明建元洪武!第513章 真定之戰戰術穿插大師朱棣第357章 開始一直捱打的宋朝。145.第141章 晉元帝司馬睿第615章 逆流而上的張居正第625章 碧蹄館之戰第572章 鐵腕皇帝三選一第429章 宋孝宗南渡諸帝之稱首第504章 朱元璋的功績(中)132.第128章 孫權的功績和一點小小的胡人震第639章 天啓黨爭遼瀋之戰147.第143章 司馬睿也算可以了205.第200章 楊堅的獎勵第581章 明毅帝朱厚照第639章 天啓黨爭遼瀋之戰第593章 內閣成爲皇權附庸第26章 寇可往,我亦可往!第345章 沒有選擇的軍制改革第486章 洪武盛世!第425章 宋孝宗隆興北伐280.第272章 晚年昏庸風雨欲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