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8章 永樂盛世下的陰影。

【作爲隋朝以來貫穿南北的一條主動脈——赫赫有名的隋唐大運河。】

【到明初時已經發生了巨大變化。】

【最大的變化,就是線路。】

……

天幕上那條熟悉的運河變了一個模樣。

從原來的人字型,變成了一字型。

……

【隋唐大運河的中心在洛陽,從杭州出發後要繞一個彎子到洛陽,然後再往北走。】

【到元朝一統天下後,以大都爲首都,繞道洛陽就很沒必要,於是就改了線路。】

【重新開通了濟州河、會通河、通惠河三個河道。】

【大運河重新連接,成了一條直線,全長三千多裡。】

……

北齊·文宣時期

“要不說你元朝短命呢。”

高洋翹着腳吐槽着。

Wωω¤ ttКan¤ ¢ ○

“一定是被楊廣的怨靈詛咒了!”

“人家亡國纔開的運河你居然不用!”

“取死有道!取死有道!”

李祖娥歪了歪頭。

有時候皇帝不喝酒她也不明白皇帝在想什麼。

……

【不改還好,一改麻煩大了。】

【會通河,元朝初年在濟寧至臨清間開鑿的運河,爲連接南北大運河的樞紐幹線。】

【但從竣工後就出了問題,這條運河流量太淺,導致大運河流量減少,運輸量更銳減。】

【因此元朝時期,大運河的作用也一直有限】

【北方的物資供應相當多都依賴海運。】

【再後來元末天下大亂,會通河也荒廢。】

【這條南北主幹道也就基本廢了。】

……

大明。

朱元璋這回是認真了。

隨着民生的恢復,運輸問題也開始突出。

北方邊境防務、軍糧供應、南邊交通貿易。

都依賴運河。

他也知道運河有問題。

可修運河不是小事。

花錢多不說,會通河的技術問題更愁人。

這條運河當初修建時地形就沒選好。

水道的樞紐位置地形最高!

他奶奶的!以此爲分界點,往南往北地形都低!

一旦趕上水量少,船走到這裡就只能擱淺。

“……妹子,給咱拿紙筆來!”

老子抄兒子,那能叫抄嗎!

……

【朱元璋在位三十年,修了水利工程無數,京杭大運河卻依然不動。】

【北方運輸,主要依賴海運。】

【原因就是這破地方費力費錢費人。】

【但到了朱棣執政時,這玩意不幹不行了。】

【一是遷都提上日程,這條南北交通線必須要打通。】

【二是海面上不太平,倭寇成天鬧,海運風險太大。】

【三是北方的錢糧供應,依賴南方運輸更多。】

【公元1411年二月,工部尚書宋禮受命,發動三十萬民夫,大舉疏通會通河。】

……

大元。

忽必烈看着天幕,愣了一下。

“快快快!抄抄抄!”

京杭大運河可太重要了!

不說運河一通京師之地如何。

只是運河沿岸等地就能成爲提供賦稅的重地!

更別提沿路可以灌溉多少農田了!

終於不用侷限在江南之地了!

大軍的鐵騎也可以監察天下了!

“哈哈哈哈!天命在我啊!”

……

【除了拓寬河道加大水力,治水方案主要以“南旺導汶”的方式解決南旺地勢高的問題。】

【所謂“南旺導汶”,就是切斷當地河流汶水的原有線路,將汶水完全注入會通河。】

【這樣一來,地勢極高的南旺就成了分流的脊樑。】

【同時宋禮又修築了大量水庫和蓄水池,用以調節水量,確保水力供應。】

【經半年修治,這項重大的水利工程徹底完成。】

【會通河疏通後,漕運的運輸量也大爲改觀。】

【從永樂年間起,自徐州至臨清九百里,可以過船萬艘,運載糧食四百萬石,堪稱歷史空前。】

【而在會通河竣工後,朱棣又命陳瑄打通了另一水利樞紐清江浦。】

【江南至淮安的運河線路,也從此連成一片。】

【貫穿南北的京杭大運河,正式暢通。】

……

大唐。

李世民皺着眉思索着。

種種措施確實對天下有利。

但問題就在這裡。

“他乾的太多了。”

……

季漢。

“君王有雄心壯志,但天下財力的增加是極爲緩慢的。”

諸葛亮搖着羽扇。

“況且與朱元璋不同。”

“說是斯民小康。”

“但他的一切治理核心始終圍繞着一個地方。”

劉備與曹操等人對視一眼。

“北平!”

……

【朱棣的一系列舉措相繼收到回報。】

【僅就收入來說,永樂時期每年的稅糧收入就比洪武時期增加三百多萬石。】

【地方上的錢糧,更是儲備充足。】

【隨着京杭大運河的暢通以及海外貿易的興起,明朝的工商業和手工業也蓬勃發展起來。】

【但眼看着國家富庶,朱棣的治國方略也悄然改變。】

【雖然還追求斯民小康,但大功業同樣不能少。】

……

天幕上。

年老的皇帝看着前方。

那是一片無盡的光明。

金戈鐵馬平定四方。

高船大艦萬國來朝。

堂堂新都光照大千。

然而在無盡的光明之下。

皇帝腳下的陰影也在此起彼伏的波動着。

……

【衆所周知,大功業等於有面子,有面子等於花大錢。】

【發動對安南的戰爭,動兵三十萬。】

【五次北征漠北,每次動兵三十萬到五十萬。】

【僅這六次仗軍費就是一個天文數字。】

【鄭和七次下西洋,次次能讓國庫跑老鼠。】

【營建新都北京,僅採集大型木材就動用民夫十萬多人,甚至鬧出江西動亂。】

【疏通運河,營建長陵,修建武當山道觀,全是大工程。】

【雖然朱棣在位時期,一直注重減輕百姓負擔,即使幹這些大工程,也注意不誤農時。】

【但百姓賦役加重,勞役過重也是事實,爲此也是暴動不斷。】

【評價B級·得三分】

……

大漢·宣帝時期

“爲了擺脫篡賊之名,朱棣也是拼了。”

劉病已看着天上的種種行爲,第一想法是好大喜功。

但轉念一想,一個個卻又都是有跡可循。

他是藩王起兵,那北方之地又不能在封藩王,就只能遷都以天子實邊。

既然遷都就要考慮北方的草原問題,所以陸陸續續北征草原。

而外患平了,就要考慮京師附近的供給。

運河就要疏通從而保證糧運。

但凡此種種哪一個又不是勞民傷財?

偏偏又一口氣都做了。

爲什麼?

以爲他需要功績來證明,這個位子我坐纔是天命所歸。

劉病已現在明白了一點鄭和下西洋的含金量。

以外貿充內庫,以內庫補國用。

要是沒有下西洋的行爲。

劉病已大約能確定。

朱棣必要走隋煬帝的老路。

第649章 大明最後的真正掌權者天啓帝第511章 靖難無大將,耿炳文做先鋒第33章 漢武帝劉徹第676章 崇禎的功績(完)第497章 明初奇景百姓護貪152.第148章 孫恩大禮包已開啓,開始準備桓第522章 朱棣:目標!漠北!第480章 朱元璋:你才騎牆呢!咱那叫遠交近攻!113.第109章 天下英雄你和我,赤壁夷陵兩把241.第235章 唐承隋制第518章 燕王朱棣:“爹?!!”第508章 大明皇帝:“完了!我廢了!”第310章 報仇雪恨平定回紇第10章 奮六世之餘烈,召喚胡亥!第531章 朱高熾:我登基了!我死了!第375章 雖不多,但也有點功績。第639章 天啓黨爭遼瀋之戰第503章 朱元璋的功績(上)第669章 清太宗皇太極的功績第573章 買定離手!第635章 論,聰明人的破壞性有多大第362章 宋真宗封禪也是泰山的損失。第563章 朱瞻基:留子去父!第520章 朱元璋:嘉靖?咱現在最恨的是朱棣!210.第205章 隋氏之盛,極於此矣。第51章 韜光養晦的劉秀第40章 李二鳳:那鳳凰應該是朕的!第38章 南園遺愛第595章 除倭寇張經之死259.第251章 唐高宗李治第23章 劉恆:不肖朕躬98.第96章 赤壁:起風了,該放火了113.第109章 天下英雄你和我,赤壁夷陵兩把第623章 火力覆蓋!火力覆蓋!第455章 崖山之戰宋史合頁133.第129章 劉盈:七進七出!文鴦勇猛!劉第311章 劉徹:將李陵許於匈奴!158.第154章 劉裕的功績第3章 北擊匈奴,南征百越!擴張之戰!186.第182章 齊孝昭帝高演92.第90章 燕趙多慷慨悲歌之士第503章 朱元璋的功績(上)197.第192章 宇文贇:主打一個叛逆119.第115章 《出師表》第553章 劉弗陵:幸福感是對比出來的!139.第135章 晉武帝司馬炎第675章 崇禎的功績第619章 斫棺戮屍!第618章 死而後已張居正第374章 宋英宗濮議之爭第463章 元朝是中國五年換五帝226.第220章 靜如處子,動如脫兔141.第137章 三英戰天幕!第10章 奮六世之餘烈,召喚胡亥!第683章 揚州十日嘉定三屠第312章 唐武宗功績283.晚八沒更。第578章 應州大捷第8章 沒人性的胡亥第511章 靖難無大將,耿炳文做先鋒第7章 秦二世胡亥257.第249章 千古一帝李世民(下)第461章 在錯誤道路上狂奔的元朝諸帝261.第253章 無能爲力還是借刀殺人?第471章 給老朱打個預防針第480章 朱元璋:你才騎牆呢!咱那叫遠交近攻!174.第170章 梁武帝蕭衍256.第248章 千古一帝李世民(上)76.第74章 十三歲,發起黨錮。第376章 宋神宗:我爲青山!你爲松柏!第419章 十二金牌召岳飛十年之功毀一旦第371章 不分敵我的慶曆新政第503章 朱元璋的功績(上)199.第194章 延續千年的制度第542章 土木堡之變!第330章 五代十國後梁第336章 後周世宗郭榮198.第193章 齊亡隋立第488章 佃農有了身份,工匠有了自由第377章 熙寧變法開始111.第107章 華佗亮斧:曹操,我來給你治頭第556章 成化犁廷!第512章 朱允炆:勿使朕有背鍋之名第453章 空前的大元疆域!287.第278章 功過不相抵第557章 河套之亂第616章 萬曆,大明王朝最富庶之時第546章 北京保衛戰!第651章 滿漢合戶制歷史的拐點第405章 不得其生!不得其死!受盡苦楚!永墮無間!270.第262章 打死宋朝都不會提的功績第641章 廣寧之戰付之一炬98.第96章 赤壁:起風了,該放火了165.第161章 皇帝皇后各玩各的。第650章 努爾哈赤的功績第399章 大宋國情就是崩賣撤溜!192.第188章 史上最沒牌面的開國皇帝第482章 鄱陽之戰晉位吳王第378章 文景之治的含金量還在升高!第530章 朱棣是不是千古一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