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1章 天下之號曰大清

天幕上。

天色昏黃,霧影綽綽。

山海關,鼓聲震地。

大順軍衝入關寧兵的敵陣。

吶喊着向敵人進攻,其勢銳不可當!

剛把敵人趕過石河灘,忽然颳起一陣狂風!

頓時天色昏暗,飛沙走石,日色無光。

鼓聲也停止了,吶喊也停止了,只有狂風呼嘯的聲音。

……

【李自成大軍從北山到海邊,沿着山海關以西的石河列陣,關寧軍則在東邊依託關城列陣,清軍向海對着李自成的陣尾。】

【明末軍隊人數是個世紀之謎,李自成的軍隊人數有六萬、十萬、二十萬等不同說法。】

【此時山海關石河大戰,吳三桂的關寧軍先與李自成的軍隊激戰至中午,突然颳起了沙塵暴,瞬時天昏地暗。】

【就在這時,清朝阿濟格和多鐸兩兄弟率領兩白旗爲主的兩萬騎兵,從吳三桂陣右殺入戰場。】

【大順軍瞬間敗下陣來。清軍乘勝追擊,大順軍大敗,兵員器械損失慘重,李自成只好連夜撤退。】

【行經永平範家莊時,把吳襄處斬。】

【四月二十六日回到北京,又殺吳三桂全家三十四口。】

【而吳三桂本人在山海關戰役結束這一天,被清攝政王多爾袞承製封爲平西王。】

……

{大風,又見大風。}

{這玩意真的假的?}

{怎麼說呢,當時朝鮮世子正在山海關城內,爲了防止被炮彈擊中,他倚在城牆根的菜地裡,不遠處就是多爾袞的指揮部。}

{多爾袞請世子相見,還未坐下,就起身上馬要求他一起去觀戰。}

{“炮聲如電,矢集如雨,清兵三吹角,三吶喊,一時衝突賊陣,發矢數三巡後,劍光閃爍。是時風勢大作,一陣黃埃自近而遠,始知賊兵之敗北也,一食之頃,戰場空虛,積屍相枕。”出自朝鮮佚名《沈館錄》}

……

劉宋。

“大風……高祖同款?”

劉義隆捻着鬍鬚匪夷所思。

劉裕則覺得這東西不好說。

“朱棣也有大風……”

“與其說天象,朕更認爲是李自成指揮失誤。”

“率領大軍四天半急行軍五百多裡,懸空而擊,強攻山海關。”

“吳三桂的關寧軍將大順軍耗至精疲力竭,這才被清軍抓住機會以較低的代價重創。”

“說到底。”

劉裕扔下一句話。

“李自成根基薄弱。”

……

【四月二十九日,李自成在武英殿舉行即位典禮,由牛金星代行郊天禮,六部各頒敕書一道。】

【典禮草草結束後,即“分付闔城人民,俱各出城避難”,同時放火焚燬了明代宮殿和各門城樓,開始撤離北京。】

【四月三十日晚,清軍進抵薊州,得到了大順軍已撤離北京的消息,多爾袞即命多鐸、阿濟格和吳三桂等人統率精銳急速追擊,自己則帶領一部分軍隊趕往北京。】

【五月初二日,多爾袞到達北京。】

……

{這時候還想着舉行一次即位典禮呢?}

{北京自元代以來就長期是全國的政治中心,在人們心目中設在北京的朝廷擁有正統地位。}

{李自成舉行即位典禮,其用意即在於向全國宣佈:大順政權在推翻朱明王朝之後,已成爲全國唯一合法的政權,北京是大順朝定鼎的地方。}

{儘管由於軍事上的失利而暫時放棄,但遲早是要回來的。}

{哦,明白了,就是我要爭一口氣,不是想證明我了不起,我只是要告訴人家,我失去的東西一定要拿回來!}

{燒了宮殿,還能怎麼回來?}

{嗯……把宮殿都燒了,顯示一定要白手起家從頭開始的決心!}

{宮殿找老百姓重建唄,再苦一苦百姓,罵名找人擔。}

……

大明·武宗時期

朱厚照氣的一腳踹翻御案。

“你打大明的時候不是很能打嗎?”

“北京又不是守不了,你跑個蛋!”

“真是流寇作風!”

朱厚照不着邊際的臭罵一通。

罵崇禎,罵李自成,罵吳三桂,罵清兵。

最後氣呼呼坐下。

他心中倒也明白,在在外有跟蹤而來的強敵,內有仇視大順的官紳情況下。

李自成以新敗之餘據守孤城,後果是不待龜卜的。

他只能跑。

“他媽的!”

……

天幕上。

皇宮御道上。

一柄黃傘開道,後隨一頂十六人擡的黃色大轎。

黃轎前後,除幾名隨侍的包衣之外,還有一百名穿着十三排扣巴圖魯坎肩的騎兵。

他們騎着一色的高頭駿馬,護衛着黃轎兩側。

黃轎內。

頭戴一頂黑狐帽,身穿貂袍、貂褂的多爾袞蟒紋坐褥上,看着四周帶着幾分焦黑硝煙的宮殿。

嘴角帶笑。

“入主中原。”

……

【多爾袞進城後,第一件事就是即着手安定人心。】

【當時京城很多人假借舉報賊寇,把自己的仇人說成是“流賊”,弄得人心惶惶。多爾袞下令禁止追罰流賊,城裡逐步安定下來。】

【隨後,多爾袞又下了一道命令。】

【明朝各個衙門的官員,只要肯剃髮歸順,一律照舊錄用。】

【原來是尚書,現在還是尚書,原來是將軍,現在還是將軍。】

【總而言之,前朝官員只要穿上清朝的官服,不僅不治罪,還全部照舊錄用。】

【朱姓王公如肯歸順,照舊保留爵位。】

……

北周·武帝時期

宇文邕手指點着桌子,看着與李自成完全反方向操作的多爾袞,感嘆道:

“多爾袞的這一手相當厲害啊。”

“剃髮相當於順從,保留官職則是獎勵,一進一出,基本讓人難以拒絕。”

“比只知道征伐屠殺的異主確實手段高明不少。”

一旁的楊堅則搖頭道:

“不過是權宜之計罷了。”

“早晚還是要撕破臉皮揮起屠刀的。”

宇文邕瞅着了兩眼那些小辮子,咧了咧嘴道:

“到那時,天下大勢已定了。”

“無力迴天。”

兩人一時陷入沉默。

……

【然後,多爾袞又馬上派人到北京周邊的州縣、城堡、關口,告訴那裡的地方官和駐軍,只要肯剃髮歸順,清朝既往不咎,保留原職。】

【毫不費力,多爾袞很快就全盤接管了明朝的中央政府,包括中央各機構和絕大多數的官員。】

【五月初四,多爾袞下令,“流賊”李自成逼陷京城,弒主暴屍,殘酷搜刮諸王、公主、駙馬、官民的財貨,人神共憤。所以要求全體官民爲崇禎皇帝服喪三日,以展輿情。】

……

{再怎麼說,當時清朝也是蠻夷之地,哪怕歸降了也是心裡不服氣的,所以剃髮歸順是行動上的壓制,服喪崇禎是心理上的試探,說明他們也是懂禮儀的,不是荒蠻之地。}

{多爾袞此舉就是告訴天下,明朝的皇帝是被李自成逼死的,明朝的天下是被李自成毀掉的,而不是清朝。}

{結合前面一系列舉措,這就名正言順了。}

……

大隋。

楊堅嘆了口氣。

“偏偏是個胡人。”

“還是個想鯨吞的胡人。”

獨孤伽羅也十分感慨。

“這人手段可比崇禎與李自成高明的多。”

“既往不咎,保留原職。”

“這一點非常重要。”

“因爲這些女真人不會講漢語,而且對漢地的風土人情、氣候地理等完全不熟悉,所以必須要依靠大量漢族官員。”

“從這點說,多爾袞要感謝崇禎皇帝。”

獨孤伽羅帶着幾分諷刺道:

“是他堅決不逃跑、不南遷,原原本本地把完整的明朝中樞、機構以及官員們留在了北京。”

“留給了李自成,也留給了多爾袞。”

……

【五月初八,吳三桂和阿濟格、多鐸在河北慶都追上了李自成。李自成軍大敗,搶來的輜重財寶被清軍俘獲,接着又在真定大敗,從井陘越過太行山逃到了山西,整個直隸也歸順了清朝。】

【五月十二日,吳三桂等人返回北京。】

……

大漢。

“任何政權如果沒有一個大體上穩固的後方,要在前線取得勝利是非常困難的。”

劉邦晃着酒爵,一針見血道:

“大順軍在山海關戰役之後節節敗退,主要原因並不是清兵天下無敵,而是由於自己內部的不穩定。”

“他們的思想一開始就錯了,中間再想要轉換思想,但船大難掉頭了。”

“這點,乃公很有發言權的!”

劉邦將酒爵一飲而盡,擦嘴道:

“開玩笑,我打項羽靠得就是有穩定大後方!”

“只要有大後方,三年後又能帶好漢殺回來!”

呂雉則閉目悠悠道:

“你說這多爾袞會不會直接待着不走了。”

劉邦只是思索了一瞬,直回道:

“斷無可能。”

……

【佔領北京後,多爾袞面臨一個重要的選擇:留在北京還是返回盛京?】

【這段歷史在清朝史料中幾乎沒有記錄,朝鮮史料中倒是有記載。】

【朝鮮史料講,八王阿濟格要求弟弟九王多爾袞不要在北京建都,說滿族人少,漢族人多,留在關內很危險,不如趁此兵威,大肆屠城,再派幾個王爺駐守北京,大軍還是回到盛京去。】

【多爾袞則反對,說先皇帝皇太極明確說過,若得北京,當即徙都,以圖進取。】

【又說北京自古就是王興之地,定都北京才能統治天下四方。盛京畢竟偏居關外,難以統治中原地區。再則對於滿族人來說,北京離東北也不遠,可進可退。所以必須留下。】

【六月十一日,多爾袞決定建都北京。】

……

天幕上。

硃紅色的『大明』退出北京,再南京再起爐竈。

『大順』在河南之地來回流竄。

黑色的『大清』則從遼東之地南下越過山海關。

入主北京。

畫面一轉。

一名頭戴紅頂朝冠,身穿明黃袞龍袍的幼年皇帝坐在龍椅上,好奇的左顧右盼。

身後,一名身着石青色金龍紋朝褂,梳着旗頭的女子正兩眼熠熠生輝的看着前方。

wωω ⊕ttкan ⊕CO

而小皇帝的身前。

是同樣一身石青色袞袍的多爾袞。

擡頭目視上位。

其身後,是一衆身穿清朝官服的文武百官。

正在三拜九叩。

……

【遷都北京的阻力很大,很多女真人並不想遷,所以當時說清朝軍隊會在七八月間回盛京的謠言非常流行。】

【很多八旗兵到了北京後,水土不服,思念家鄉,大多數人的妻兒老小還在遼東。】

【因爲正值秋收之際,很多兵士又說要回去割麥,不願意遷居。】

【對此,多爾袞特直接下令,說不回盛京了,各級官員和士兵們都把妻兒老小接到北京。】

【隨即,多爾袞不顧大家的抱怨和反對,果斷決定讓清朝小皇帝從盛京遷到北京。】

【大明崇禎十七年,大清順治元年(公元1644年)八月二十日。】

【清朝小皇帝一行自盛京遷都北京,九月十九日經正陽門入宮。】

【十月初一,順治皇帝在太和門第二次即皇帝位。】

【詔曰:“仍建有天下,之號曰大清。”】

【此時清朝佔有關內的直隸、山東以及山西的部分地區,此次清軍入關,定都北京,向天下明確表達了清朝要取代明朝佔有天下的決心與信心。】

【同時也明白無誤地宣告清朝要統一中國,而不再是偏居東北的地方政權。】

……

大宋·太宗時期

趙匡義看着天幕裡再次換主的朝代,正色道:

“在短短的半年內,清朝自盛京出兵山海關、招降吳三桂、佔領北京、擊敗李自成、將皇帝遷往北京。”

“這多爾袞極具戰略眼光,具有強大的執行力。”

“攝政王……能將清朝從一個東北地方政權升級爲一個新王朝。確實不符攝政之名。”

“不過,功高震主。”

“這孤兒寡母的,怎麼可能容得下他。”

趙恆則看着天幕裡的一幕幕,突然靈光一閃!

“誒!父親!”

“多爾袞怎麼不學你呢?”

“你看,都是孤兒寡母,都是有兵權!”

“多像你……”

趙恆注意到趙匡義那殺人般的目光,嚥了口吐沫,找補着:

“多像大伯啊……”

趙匡義看着縮頭不語的趙恆,咬牙切齒道:

“從現在起,不許開口說話!”

“但凡嘣個字出來,朕打爛你的嘴!”

……

{突然有個問題,順治算不算開國皇帝?}

第533章 朱高煦的“烤乳豬”第509章 朱允炆:全體看我!我宣佈個事!197.第192章 宇文贇:主打一個叛逆第423章 純正不曲,名與實稱第518章 燕王朱棣:“爹?!!”第433章 流浪的鐵木真第464章 堪稱東方版“希特”272.第264章 武周結束第423章 純正不曲,名與實稱284.第275章 老而不死盛世終結第380章 西北望,射天狼!第571章 你都中興了什麼?!165.第161章 皇帝皇后各玩各的。96.第94章 周瑜:魯肅這個朋友我交定了!第629章 擺爛的皇帝進取的胡主255.第247章 文治武功,冠絕古今第358章 宋真宗決定雄起一把!228.第222章 李世民的魅力與決戰之前。第428章 御天下之要術第500章 朱標大明不可動搖的儲君第459章 康熙:倭子國,畏威而不懷德第330章 五代十國後梁第695章 秘折制度多倫會盟第678章 嬴政:請問你母親在哪裡?92.第90章 燕趙多慷慨悲歌之士第641章 廣寧之戰付之一炬第606章 隆慶中興308.第299章 力挽狂瀾之主唐憲宗李純84.第82章 呂布最後的高光217.第211章 李淵:老子早想反了!223.第217章 淺水原之戰(上)171.第167章 劉邦:乃公有個大膽的想法!第312章 唐武宗功績第435章 草原版鴻門宴284.第275章 老而不死盛世終結171.第167章 劉邦:乃公有個大膽的想法!254.第246章 一窩“世民”出場。135.第131章 蜀漢倒計時第452章 南宋滅亡。153.第149章 四天平定桓玄286.第277章 亡國之君李隆基179.第175章 梁武帝的功績第686章 江陰八十一日第535章 大明極盛仁宣之治!第424章 趙二絕種?趙大繼嗣!108.第105章 白衣渡江,關羽之死87.第85章 煮酒論英雄與衣帶詔122.第118章 諸葛亮:亮,想造個坦克。第680章 清軍入關。第323章 一紙空文天補平均第643章 睢州人袁可立100.第98章 曹操:割袍斷須?你沒睡醒吧?!第551章 朱見深萬貞兒第620章 萬曆:事事由朕獨斷!第325章 招安與沖天大將軍第48章 昆陽之戰!劉秀首秀!第13章 劉邦:能打有個屁用!出來混第605章 隆慶開關172.第168章 孝文帝中興249.第242章 以民爲本。179.第175章 梁武帝的功績130.第126章 洛水之誓第628章 萬曆三大徵定播州楊家第542章 土木堡之變!第467章 朱元璋的過去朱重八的童年第13章 劉邦:能打有個屁用!出來混第475章 朱元璋與元順帝聯手除掉脫脫,可喜可賀!第346章 雪夜訪趙普,趙普亦未寢第570章 大明文臣:只要宦官支持,我就反對!246.第239章 唐太宗李世民第432章 成吉思汗第412章 韓世忠黃天蕩之戰!第499章 藍玉的“莫須有”第689章 平定三藩107.第104章 羽,威震華夏!164.第160章 齊武帝蕭賾第531章 朱高熾:我登基了!我死了!第658章 己巳之變中興夢滅199.第194章 延續千年的制度162.第158章 內容可能會引起不適,請謹慎觀第15章 千古第一流氓皇帝劉邦第601章 大明貨幣加大明宗藩第496章 朱元璋:咱又沒交過稅!我知道什麼叫空印啊!第306章 朱棣:大明不可能有宦官干政。116.第112章 曹丕:朕這就死了?第350章 宋太祖功績。287.第278章 功過不相抵第453章 空前的大元疆域!第475章 朱元璋與元順帝聯手除掉脫脫,可喜可賀!第600章 明肅帝朱厚熜144.第140章 五胡也不是突然亂華的第577章 大明頹勢初顯226.第220章 靜如處子,動如脫兔第642章 兩黨相爭傳首九邊91.第89章 朱棣:想得天下還想惜命,美得你231.第225章 李世民:不浪我不會玩。77.第75章 蒼天已死!黃天當立!192.第188章 史上最沒牌面的開國皇帝第562章 最大的影響就是,他爹是朱祁鎮134.第130章 司馬昭弒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