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邊的建設已經在白熱階段,大型商場已經拔地而起,該拆的都拆了,周圍也被不少企業買走,都建立了商戶。
原先的市民家園不僅被拆了,現在還沒了拆遷補償款。連出租房屋的經營權都沒有了,可以說是一無所有。
不少市民連日蹲守在市政府大廳的外圍,哭着求政府給他們一個說法。
宮衡在位的時候,他們都是簽了合約的。
現在不明不白的,什麼都沒了。
誰的心裡不難受?
這件事也在持續發酵。
而各個媒體也在報道這件事,BBTV更是到了陳全書的家裡,而陳全書也做好了完全準備,說明天會召開記者發佈會澄清這件事。
第二天,記者發佈會如期舉行。
市民們拉着橫幅要求市長爲他們主持公道,並且,給他們一個說法。
陳全書準備了一系列的材料,在市民和記者媒體面前攤開。
他的執行秘書就文件上的內容做一個詳細的解釋,“這塊地是政府出資購買,原先是打算以二十億的價格拍下這塊地。宮衡市長卻在申請書上填寫的資金是二十五億,多出來的五億是給市民的補償還有各項款項以及數據。可是陳市長上任之後,這件事兩位市長並沒有進行交接,上面催促的緊,陳市長就填寫了準確數字,二十億。所以纔有了現在的情況,所有的資金都動用到了建設之上,原本以爲宮市長已經安頓好,卻沒有想到有這個紕漏。這件事不是宮市長的錯,也不是陳市長的錯。目前就這件事,陳市長已經像上級反應,會盡量爲市民爭取最大的利益。”
這些話說的冠冕堂皇,也合情合理。
可實際意義卻是把罪名都推給了宮衡。
宮衡答應的條件在他當市長的時候沒有落實,之後在陳全書當了市長之後又沒有接洽,才導致了這後面一系列的事。
“是宮市長沒有跟您接洽嗎?”
“這麼說,這件事是宮市長的遺漏?”
“宮市長當市長的時候爲什麼不落實?”
“這是宮市長的紕漏!”
……
這一下,所有的流言蜚語都爭對了宮衡。
可是突然,人羣裡有一個記者大聲的提問:“請問陳市長,這是你接任B市市長的第一個重要案件,並且關乎了這麼多市民的居住情況。您在把報告填寫上去的時候難道不應該仔仔細細認認真真的核查一下嗎?而且,政府給的資金是二十億,爲什麼宮市長願意向上面申請二十五億的資金,您卻只申請了二十億呢?這是在變相的討好上級,而不顧市民的死活嗎?”
這位記者的提問尖酸,刻薄。可仔細聽又是有道理的。
還有一個記者連忙附和,“我之前就是做政府政策這方面的採訪的,據我所知,如果兩次申請的金額相差甚大或者不同,上面會發一個口頭警告或者詢問。宮市長申請了二十五億,陳市長申請了二十億,這件事在落實的時候陳市長沒有受到上面額質疑嗎?如果有,爲什麼最後的金額還是二十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