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8章 未知的岔道

斌緩緩放下手中的信件,他掃視帳內諸將,用着讓人氣:“依稚斜要求在前線與我見面。”

兩軍已經進行了十二天的斥候戰,一方是匈奴的精銳、一方是從死人堆裡爬起來的士兵,雙方都沒有佔到太大的便宜。

斥候在各軍種中是最寶貴的兵種,一名好的斥候能起到的作用有時候比一千名士兵都要來的重要,好的斥候不是訓練就可以鍛煉出來的尖刀士兵,籠統的講,那需要一定的天賦和急智。

“送信的人叫呂河。”

一石激起千層浪,有了初步民族觀念的將軍們稍微一愣,隨即毫不掩飾的露出殺意。按照他們的理解,呂河身爲華夏的後裔卻去幫助胡虜,那就是叛徒。

毫無疑問,初步形成的民族觀念總是非常狹義,這點絕對無法改變,以目前的情況而言,將領們所理解的民族觀念談不上正確,但這正是林斌所願意看見的結果。

林斌吃掉蒙昭部和呂炎部後就一直在尋找呂河部,由於呂河部已經被遊牧民族同化,採取的是遊動放牧的生活習慣,林斌派人找了許久都沒有找到,現在呂河替依稚斜送信,答案已經很明顯,呂河是和依稚斜合兵在一起了。

蒙昭已經去了前線,留在本部的呂炎和原先秦的軍官聽到送信人是呂河時,他們臉上並沒有太多的表情,但手卻握成了拳狀,那是一種正在忍耐的憤怒。先秦與匈奴常年作戰,呂河身爲先秦的後裔卻倒向了匈奴,這讓他們感覺帳內袍澤看來的眼神裡好像帶着嘲笑和不屑。

身爲上位者。林斌需要懂得什麼叫作制衡,好地制衡方案可以減少內耗,他把黑旗軍的統領之位給了蒙昭,把虎軍的統領之位給了呂炎,這就是制衡的一部份。但是出於觀察方面的考慮,林斌一直把呂炎留在視線之內,虎軍的指揮權下放到五位嫡系的副統領手裡,哪一天呂炎被林斌接受了,才能進入軍隊。

“呂河是先秦的恥辱。炎若在戰場遇得,必要斬其頭顱!”

像是宣言一般,原先秦的將領皆是說出了一樣地話。

安靜的大帳,帳簾被撩開的聲音尤其惹人矚目。

草根子走了進來,他抱拳:“警戒的遊騎兵抓到了近百名漢國商旅打扮的人,他們宣稱是進過千里跋涉,特意來見大人。帶隊的是一名年芳雙八之女子。她自稱姓劉、名陵,有要事參上,爲大人送來富貴榮華。”

草根子踏步向前,從懷中掏出一個長形狀的密盒,恭敬遞上。

密盒被拉開,裡面躺着一片黃金薄片,上面雕刻字體。密密麻麻地一堆。

“黃金當竹簡用,有意思。”

林斌看了起來,第一排題字寫的是‘淮南王劉安向將軍問好’,他一直掛在臉上的淡淡笑意不見,沉着臉往下讀。他自然知道劉陵是誰,劉陵是淮南王劉安的女兒,貴爲大漢翁主卻是漢武時期最有名也是最爲高貴的交際花。

信箋上的字體雖多,但都是在奉承林斌的善戰和顯赫聲名。說一些不關痛癢地廢話,滿篇用詞華麗的篇章沒有半點實質上的內容。

呂炎“呵呵呵”笑着,“劉安其父劉長因意圖謀反,被漢國孝文帝劉恆廢爵流放,於前往蜀郡途中自行絕食而死。兩歲後,孝文帝劉恆時常想起自殺的弟弟,感念其親情心生愧疚之感。下詔將劉長四個年僅七八歲的兒子都封了侯。於後。孝文帝劉恆再次下詔。將原來的淮南國一分爲三(淮南、衡山和廬江),分別封給弟弟的三個兒子。其中長子劉安承襲了父親的爵位,出任淮南王。”

毫不掩飾地嘲笑語氣,像是在講述一段荒唐的故事,意圖謀反本是萬死之罪,漢國的天子只看親情不顧國家大義,顯然是爲國家的不穩定埋下了禍根。

“劉安此人學富五車、頗具文采,平素好讀書鼓琴、廣置賓客;此人又老謀深算、野心勃勃,絞盡腦汁要把當今天子劉徹拉下皇帝位,自己取而代之。今次寫信予大人,差來親女、遣來親信,想來是要與大人來個裡應外合,共謀漢國江山。”

林斌彈彈手上的金箔,發出脆脆的聲響,他索性將金箔傳遞下去,讓帳中的將領們都瞧瞧裡面寫地是什麼。

嫡系將領見多不怪,那些從部衆依靠軍功被提拔起來地將領卻是感動莫名。

這個時代裡有兩個可以

梟雄地人物,其一便是匈奴人依稚斜,另一個就是淮了。依稚斜不必講,以他匈奴人的身份註定是林斌地死敵;而對於林斌來說,劉安就不好定義了。

“若利用妥當,劉安便是大人手中的一枚棋子,可爲大人分擔漢國的威脅。”

林斌覺得呂炎說話太露骨了,不過這也沒什麼,至少呂炎沒有再開口閉口就勸導“殺回漢國,取漢而代之”。林斌是知道歷史上的淮南王劉安造反,而呂炎則是用自己的理解來判斷,這又讓林斌看到呂炎的另一面,至少說明呂炎並非只會耍陰謀,還是比較瞭解全局觀。

林斌深深地看一眼呂炎,“這些事情都暫時放下,我們目前要應付的是匈奴人的威脅。”

帳內諸將自然應:“喏!”

呂炎嘴角勾起,小聲道:“由炎去接待劉陵等人,可好?”

林斌定定地看着呂炎,像是要看透呂炎在想什麼,他知道由呂炎去接待的話,肯定又要搞出一些什麼,但仍舊笑說:“去吧。”

呂炎霍地站起來走出大帳。

由於軍制的改革,五軍設有隨軍參謀一職,算是區別掉漢國軍隊內的隨軍長史,是爲了嚴格劃分權限才被創建起來的職位,目前擔當隨軍參謀的人選大多是那些在作戰中身體殘缺的軍官,這也被理解成林斌設立這種制度是在爲麾下的軍人着想,很是感動。

“末將以爲匈奴人之所以按兵不動乃是因爲長途跋涉而來,此前我軍因改編而無法主動出戰,擊遠道而來疲兵,實在可惜。待匈奴人恢復元氣,必然要有大戰。以末將之見,匈奴軍隊駐紮北河,邀會之餘讓出北新平野,必是要以北新爲戰場,進行正戰。”

林斌之所以說這一戰會打得很辛苦,那是因爲軍隊剛剛改編,各軍團的協同作戰沒有磨合;這一次面對的也不是烏合之衆一般的部落軍隊,而是常年征戰的匈奴精銳,不得不謹慎對待。

整編後的虎軍、豹軍的戰力已經大不如前,兩個軍團的整個大框架是以原嫡系的精銳爲核心,擔任軍隊中樞的指揮官和中層的軍官,從以前的僕從軍選拔士兵作爲基層軍官,所以這一階段應付依稚斜麾下的精銳騎兵雖說不落下風,但也是顯得有些力不從心,導致的結果是以步卒爲主力的黑旗軍在匈奴遊騎的襲擾下損失很大。

戰爭本來就是要死人,這點毫無疑問,所以林斌對前線傳回作戰屢屢失利的消息並沒有太大的負擔,只要能保住廣牧不丟,匈奴人就進不來,等待神策軍休整完畢,真正的戰爭纔算開始。

“在匈奴後方襲擾的甲賀等將領有傳回信息嗎?”

林鷹恭敬答:“尚未。”

“噢……”的拉長一個尾音,林斌一段沉默之後,“告訴依稚斜,我同意三天後和他在兩軍陣前見面。”

兩天後神策軍就該整合完畢。

林斌以前的戰術可以稱之爲詭道,以這樣的戰術手段雖然可以擊敗匈奴人,但卻無法讓匈奴人感到畏懼,畢竟匈奴人和其它草原部落不同。

“在出徵之前,我要聽到執法司將心懷叵測的人全部抓起來的消息。”

執法司的司長陳米慢悠悠的站起來,他只是抱拳點頭沒有出聲,整個人給人的感覺很冷。

十部雖然有了明確的制度,以前部落的頭人也大多不是被削權就是被砍掉腦袋,但是部衆多了,清理掉一些,還是會隱藏部份人。這次要與之作戰的是匈奴,以前歸附的人多少會有些想法,不得不防。

林斌又陷入了沉思,他明白歷史完全被改變了。匈奴揮軍東顧在原本的歷史上沒有發生;淮南王劉安將要早於歷史二十八年提前叛亂。被改變的歷史,會往哪個方向前進呢?

第41章 雨過天晴第46章 緩而圖之第102章 蠻橫無雙第118章 整軍備戰第244章 那……詭異的笑聲第103章 避無可避第48章 溪水之邊第72章 迎難而上第21章 戰爭法則第12章 秦皇傳說第134章 片甲不留第237章 好快的輪子!第172章 未戰先敗(下)第127章 強盜來襲第205章 匈奴人的恥辱日第33章 艱難抉擇第195章 欺人太甚第35章 鐵石心腸第96章 禍福所依第137章 閉關 備戰!第150章 直接有效第50章 烽煙過後第118章 整軍備戰第34章 崑崙神啊第296章 非不願爲;實不可爲第141章 善戰知名(上)第43章 人有逆鱗第270章 事出反常必有妖(下)第230章 大軍壓境(上)第298章 又一個狠角色!第231章 大軍壓境(下)第44章 八方雲動第18章 漢軍戰鼓第281章 一觸即發第60章 永不止戈第246章 那隻黑手(中)第259章 草原上那朵花第185章 攻與阻第289章 烏穆之戰(五)第197章 狼軍陳汐第235章 有容乃大第203章 鄂沙之戰(下)第169章 一騎當千(下)第264章 擇時而待第8章 飛將之子第51章 後知後覺第140章 爭相握刀第27章 頭顱在此第55章 時機成熟第300章 指日可待第295章 趙信第290章 這是戰爭!第92章 騎戰陷陣第284章 擴張與進步第58章 事態無常第44章 八方雲動第292章 當習慣成自然……第127章 強盜來襲第133章 雁門關前第59章 人有貪慾第151章 高姿態第9章 安得猛士第298章 又一個狠角色!第153章 始料未及第189 橫插一腳第21章 戰爭法則第90章 古之名將!第202章 鄂沙之戰(上)第302章 武將的天職?第150章 直接有效第208章 看不見的彩虹第232章 談笑有鴻儒第226章 駭人聽聞?第18章 漢軍戰鼓第144章 竭盡所能第245章 那隻黑手(上)第301章 一頭老狐狸第88章 不能說的秘密第196章 針尖對麥芒第293章 翹首以盼第86章 別無選擇第8章 飛將之子第38章 永久傳承第95章 蕭夫子計第232章 談笑有鴻儒第262章 一子定棋第192章 陣戰之道(下)第77章 弄女剁男第114章 冬至大節(下)第30章 門閥作風第289章 烏穆之戰(六)第115章 長安來人第148章 詭異的情勢第46章 緩而圖之第143章 反他孃的?第223章 一場博弈第14章 殘恆壁下第238章 那聲咆哮(上)第275章 一曲秦殤第154章 鬭(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