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爲靖難之役的緣故,明朝的勳貴集團就分了南北兩派。北派的核心是靖難功臣,在朱棣遷都北京後主要集中在北京。南派的核心當然就是殘存的建文舊臣,在朱棣北遷後留在南京,這羣人以魏國公徐家爲首,守着東南的地盤過自己的小日子,二百多年來倒也安分。
當然了,所謂的勳貴集團是一個非常龐大的團體,可不僅僅是一羣擁有爵位的貴族。
在明朝封爵是比較困難的,異姓基本不可能封王,就算封了也是追封。爵位就是國公、侯、伯三等,三等之內還有世襲和流襲之分——世襲就是世襲莽替,流襲則要降等而襲。前者是封給功臣的,後者是封給親貴的。
不過封爵困難並不等於朱元璋虧待功臣,後世往往有這樣的印象,以爲朱元璋太小家子氣,虧待功臣,殺戮功臣,還有炮打功臣樓之類的傳說。
而這樣的印象和實際情況是相反的!實際上,明朝很可能是中國曆代對功臣最爲優厚的王朝。而明朝對功臣的優待並不體現在少數高級功臣身比如開國六公二十八侯身上,而是體現在對廣大的中低級功臣的優待上。
朱元璋的軍隊好幾十萬人呢!六公二十八侯加一塊兒才三十四人。誰也不能以三十四家的遭遇去否定朱元璋對幾萬乃至十幾萬有功將士的優待吧?
而朱元璋優待有功將士的方法,其實就是軍戶制!
軍戶制是優待嗎?軍戶制不是變相的農奴制嗎?其實軍戶制既是優待,也是變相的農奴制!
因爲跟隨朱元璋打天下的有功將士不是最底層的農奴軍戶,而是衛所軍官!
明朝有三百多個衛啊!得有多少指揮、同知、僉事、鎮撫、千戶、百戶、總旗、小旗?這些衛所官職都是代代世襲的!
也就是說,大部分跟隨朱元璋開國的有功將士的子孫,到了明末仍然有個衛所官可以當,至少在衆多子孫之中,有一部分還可以當官。
能夠朱元璋的軍戶制相比的,大約也就是清朝的八旗制度了。
和清朝的八旗一樣,明朝的衛所軍官在傳承了二百多年後,也趨於腐朽,不僅失去了戰鬥力,而且還瓜分了衛所土地。
而在失去戰鬥力的同時,軍戶子弟的書倒讀得不錯,在明朝的科場上頗爲得意,軍籍進士的數量平均下來可以達到進士總數的百分之三十,他們在官場上的勢力也很大。
比如現在正商量要怎麼對付朱慈烺的史可法和馬士英就都是軍籍出身。
所以朱慈烺在登萊整頓衛所的行動,就相當於在清朝廢除鐵桿莊稼了!這事兒可是犯着南方勳貴和世襲武官的底線了!
“當然不能讓他們置身事外了!”馬士英皺着眉頭道:“留都的勳貴本不會過多摻和朝廷的事情,但是太子既然要動衛所,他們就不會視而不見。東南一百多個衛,不就是他們的盤中之餐嗎?太子爺是要刨他們的根啊!沒有了這些衛,他們還怎麼當勳貴?得讓他們出人出力,還得讓他們聯名給朝廷上奏!”
衛所軍民合一,控制着大量的土地和人口,也是勳貴們的根本!一旦失去了衛所,留都勳貴就會變成無根飄萍,任由朱慈烺拿捏了。
“他們會站在咱們一邊嗎?”史可法扭頭看着朱國弼問。
朱國弼本人並不是留都勳貴,但他已經參與了勤王,還帶來了少量的軍隊(運糧軍的精銳),又把本來應該運往登州的二十萬兩銀子以勤王軍費的名義呑了,所以下不了賊船了。
“史部堂,本爵走一堂留都吧!”撫寧侯提督漕運朱國弼道,“我親自去說,他們一定會和咱們一塊兒乾的,至少能上一道聯名的奏章請太子歸政皇上。”
史可法問:“忻城伯也會和咱們一塊兒?””
現在管理南京守備事忻城伯趙之龍同樣也不是留都勳貴。他們都是北京勳貴,現在已經失去了大部分的家產和所控制的人口、土地,成了沒有根基的勳貴......自己的根沒了,當然就得抱緊朱慈烺的大腿了。而挖東南勳貴的根,對他們而言也是有利無害的。因爲在挖別人根的過程中,自己肯定能撈不少啊!要不然以後怎麼活?乞食與東南勳貴士大夫嗎?
所以史可法有點擔心朱國弼和趙之龍的立場。
“部堂放心,”朱國弼保證道,“忻城伯是聖上的心腹,而且還是管裡南京守備事兼掌南京都督府事。現在如果不能擁戴聖上重掌大權,等太子掌握了南京,他可就一無所有了!再說了,閣部麾下的義軍,有不少就是他調來的南京京營兵。”
趙之龍現在的官職相當於南京的提督京營總戎,一旦朱慈烺抵達南京,肯定得讓朱純臣、張世澤、李國禎三人之中的一人出任總戎。絕不可能讓趙之龍這個沒有跟自己幹過革命,而且還是崇禎心腹的人當總戎。況且趙之龍還被史可法給牽連着!
到時候,他可就啥都沒有了.....
而朱國弼自己的情況也差不多,而且不用等朱慈烺到南京,只要等朱慈烺到達淮安,他就得下臺!
提督漕運、鎮守淮安的要職,當然也得由朱慈烺的心腹來充當了!
到時候朱國弼也得流落金陵,靠着之前在淮安任上貪污的積蓄捱日子。萬一朱慈烺還要追究他貪污和參與“勤王”的事情,那他可就更慘了。所以他雖然是北京勳貴,但現在卻堅決站在了朱慈烺的對立面!
“好!”史可法點點頭,“那就有勞撫寧侯了......只要留都勳貴是東南地主,只要他們能和聖上一心,太子殿下也就只能歸政了。”
......
兗州方面的一舉一動,當然都在錦衣衛指揮使朱純傑的掌握之中。和現在的登州行在相比,兗州的史可法帥府就是個漏風的篩子,每天都有詳盡的報告送到朱大衛帥的案頭。
而今天朱純傑得到的消息有點驚人——在得知了太子爺整頓登萊衛所的消息後,史可法終於下定決心,要和太子爺對着幹了!
所以得到消息後,朱純傑不敢怠慢,立即就策馬出城,直奔蓬萊閣而去。
蓬萊閣現在是朱慈烺的行宮了!
在六月中旬的時候,吳三妹終於確定懷上了孩子!爲了讓吳三妹有個舒適的生活環境,朱慈烺就將自己的住處從鬧哄哄的登州城內搬到了位於丹崖山上的蓬萊閣。
朱純傑抵達的時候,朱慈烺也剛剛從軍營視察回來,正在蓬萊閣的觀瀾亭中和吳三妹、費珍娥二人一起看海。
聽了朱純傑的彙報,朱慈烺並沒有一點惱怒的意思,而是仰面大笑了起來:“人說秀才造反,三年不成......史可法這個進士也差不多啊!磨磨蹭蹭那麼些日子,還是下不了發兵開戰的決心。想拉南京那幫廢物勳貴,這可真是太好了了!”
他說這話,臉上的笑意就更盛了,彷彿史可法、朱國弼的所爲正中他的下懷。
“千歲爺,那咱們......”朱純傑卻是眉頭微皺,似乎在替朱慈烺煩惱。
現在朱慈烺手中掌握了不少精銳。克難新軍已經擴編出了左右中前後五個師,每師都有7000多人,再加上登萊諸衛的10000人,再加新軍指揮司、大元帥府的直屬部隊,總兵力都能號稱六萬了!
可問題是史可法那邊人也不少,而且大明現在多事之秋,邊上還是東虜、流寇在虎視眈眈,一旦亂起來,就怕不可收拾啊!
朱慈烺笑着:“咱們的隊伍又要擴充了!李巖剛剛差人來報,流賊的陳應元部答應歸順了,而且他還得到一份降表!”
李巖和紅娘子最近出了趟差,去拉攏山東地面上的流寇殘部和各路英雄好漢了。
李自成在拿下北京後,曾經派制將軍郭升帶領幾千人馬去奪取山東,郭升的人少,控制不了山東全境,只能重點佔領濟南、濟寧兩城,稍後又發兵去取青州,而這個陳應元就是郭升派去打青州的。他也是倒黴,帶着2000人才到益都(青州首縣),李自成丟失北京的消息就傳到濟南,郭升只好匆忙撤離,沒顧得上陳應元和另一位和叫姚奉應的流賊將軍,他們倆人只好合兵一處,上了泰沂山脈。不過卻因爲地形不熟,被明朝的青州遊擊李士元伏擊,姚奉應還戰死了!
朱慈烺當然不會放棄這個機會,就讓李巖和紅娘子出面去拉攏走投無路的陳應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