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7章 紛紛心動

bookmark

魏若解釋道:“台州府地域廣袤,災民數量衆多,一旦開荒成功,所帶來的糧食收益經濟收益是非常巨大的。簡單來說,這不僅僅是一場救災活動,更是一項生意。”

有人不是很懂,便詢問:“魏大姑娘可否詳細說說?”

魏若進一步解釋道:“前期我們用資金、糧食作爲報酬僱傭災民,讓他們勞作,開墾改良荒地、種植莊稼。等到秋收的時候,糧食就歸出資者所有。不光如此,開墾好的土地也變成了可種植的良田,而這些良田也將歸出資者所有。”

前期投入資金,後期不僅能收穫糧食,還能得到一塊良田,這聽起來是一樁盈利頗豐的買賣。

爲了讓衆人更好地理解這裡面的成本和收益,魏若開始給衆人算一筆賬:“開墾一畝荒地所需的勞動力略高於種植普通水稻田,平均一個成年男子能開墾並照顧一畝五分的地。”

“假設我們需要支付這一成年男子的報酬爲每日三斤大米,一個月就是九十斤大米,從改良開墾到收穫所需要的時間爲八到十個月,也就是七百二十斤大米到九百斤大米。”

“根據我之前在興善縣種植的經驗,麥子的畝產可達到一千斤每畝,水稻的畝產值也在一千斤上下。”

“也就是說,只需要支付不到九百斤糧食,在不到一年的時間以後,就可以收穫超過一千斤的糧食,並且還能得到一畝良田。”

因爲近來糧食價格暴漲,故魏若在算賬的時候用糧食的重量代替銀錢。

聽完魏若的話,衆位夫人思緒各異。

糧食產量基本可以持平,同時還能收穫一塊地,這聽着十分划算。

“魏大姑娘,你這筆生意聽着很划算,可就是這報酬給的會不會有些太高了,每人每天三斤糧食,這可是以往都沒有的。”有人提出疑問。

如今是特殊時期,怎麼在魏家大姑娘這裡,還給漲了價錢?

魏若回答道:“這個價格確實還有商榷的餘地,但我這邊按照每日三斤糧食的報酬來算,依舊是有非常豐厚的利潤的,可見這筆買賣是十分值得做的。”

確實如此不假,即便這一年下來,支出的糧食和收穫的糧食持平好了,最後得到的田可是白白掙的!

衆人看向袁夫人,有夫人代大家詢問袁夫人:“袁夫人,魏大姑娘說的可是真的?最後改良後的良田是歸出資者所有的?”

袁夫人給出了肯定的回答:“沒錯,是真的。此事我已經與我家主君商議過了,他是同意的。”

有了袁夫人的肯定回答,衆人也就沒有什麼好質疑的了。

此時已經有夫人有些心動了。

這個時候魏若又繼續說道:“如今袁夫人和七殿下一起主持此事,如果能成,便能解決如今流民四起,災民餓死街頭的困境,於百姓而言,是救命稻草;於朝廷來說,是大功一件。”

這個時候,一直保持沉默的秦嬤嬤也適時開口:“不錯,如今朝廷非常重視賑災,如果台州府能夠完成自救,不需要朝廷派糧就能救災救民,便是朝廷的功臣。”

魏若和秦嬤嬤的話提醒了衆位夫人,救災一事是袁家和七皇子牽頭的,參與進來就是與他們二位貴人建立聯繫,對他們而言就是難得的與他們拉近關係的機會。

更何況這還是朝廷十分關心的賑災大事,到時候事情要是成了,那麼參與其中的人說不定都能算一份功勞被朝廷論功行賞。

在座的都是持家有道、經營有方的當家主母,自然知道此事有利可圖,且極有可能是名利雙收,手上有足夠的資金和糧食的情況沒道理不參與進來。

現在的問題是,要如何成爲這個出資者。

還是徐夫人最先開口問魏若:“大姑娘,不知道要如何成爲這個出資者呢?”

其他夫人也都看着魏若,想知道這事要如何來執行。

雲氏同樣用熱切的目光看着魏若,這事如此好她自是想要魏家參與進當中的。

魏若回答道:“此事本是由府衙、袁夫人和七殿下主導的,由這三方全權出資,最後所得也歸這三方所有。”

府衙算官方的,袁夫人自己出資算個人的,所以這算兩個。

聽到魏若的回答,有幾位夫人的臉上閃過失望之色,但大部分的例如徐夫人這樣沉穩老道的夫人並不着急。

因爲她們知道魏家大姑娘後面肯定還有話,如果真的只有這三家出資,今日就不會叫她們來了。

停頓了一會兒後魏若繼續說:“然而府衙人手有限,而殿下又要忙軍中事務,抽不開身。但救災之事應是越周全越好,能少出差錯就少出差錯。”

“沒錯,魏大姑娘言之有理,此事必須謹慎,流民之中不發有暴亂之人,如果管理不當,有可能會引發矛盾。”

“而且糧食調度也是很大的問題,就怕出現刁民哄搶的情況。”

“此事應當謹慎再謹慎,多些人蔘與幫忙會更穩妥一些。”

“……”

好些夫人出言附議魏若。

魏若能從她們的言辭當中感受到她們已經心動。

見時機差不多了,魏若便說:“所以這件事情袁夫人和七殿下打算讓台州府內的有能之士都參與進來,有錢的出錢,有人的出人,有糧的出糧,大家一起完成這一場以工代賑救災救民的行動。”

魏若說完後,袁夫人緊接着表態道:“屆時對於各位的付出,不管是出錢的,還是出人的、出糧的,都會記錄在案。一旦大功告成,我們按貢獻大小分地分糧。相應的功績我家主君還會如實上報朝廷,絕不遺漏分毫。”

衆位夫人徹底心動了,紛紛表態:

“袁夫人,台州府遭此大難,我劉家爲台州府士族,理應爲民出力,鞠躬盡瘁。”

“袁夫人,我家雖不是什麼大門大戶,但願爲台州府百姓盡綿薄之力。”

“夫人儘管吩咐,我甄家不管是錢、人還是糧都可以出。”

“……”

第291章 魏屹琛撞見魏清婉和一男子第166章 打消她們的念頭第479章 若兒這孩子還記恨我第539章 景王大婚第550章 風頭又讓她出了第566章 告御狀第239章 釀酒坊進度第262章 三人談話第383章 請你家小姐回莊子上去第586章 見到他們了第389章 娘娘賞賜第147章 去府城幹事業第153章 賀家人和魏清婉都不好過了第532章 局勢大變第338章 非要跟他們一起視察第570章 又斷片了第457章 拜別父母第326章 你沒事了第96章 難道他出現了幻覺第328章 該讓府裡熱鬧一下了第205章 早有解釋之辭第567章 我想帶你離開京城第290章 誰也說服不了誰第387章 確定二哥的現狀第115章 與袁夫人相談甚歡第73章 居然是二少爺的第441章 賜婚九皇子第429章 再見謝珏第474章 陸老爺子過壽第76章 局勢緊張第302章 應允婚事第376章 雲氏頭疼不已第261章 邀請相見第575章 我也想參軍第95章 反殺第408章 患難與共第590章 早有準備第555章 父親的理解第126章 百姓感恩魏若第162章 要做長期生意第339章 我叫王堇第122章 居然對他這麼好?第244章 多數選擇了籤契約第505章 又大賺一筆第556章 不信命理第52章 這是母親的意思第54章 得到一致稱讚第476章 魏若的反常第536章 他們之間微妙的變化第44章 跟着我幹有肉吃第54章 得到一致稱讚第44章 跟着我幹有肉吃第538章 各路心思第509章 睿王獻禮第603章 宜遷居第302章 應允婚事第532章 局勢大變第316章 婚事吹了第304章 私會神秘男子第12章 想要出門第212章 再貴也沒有命貴第486章 楚瀾堵魏若第409章 感染風寒第281章 接手採籬農莊第209章 陪你一起第382章 又晉升了第616章 大結局(1):靈前對峙第184章 撿回來一個滿身是血的男人第298章 魏屹琛質問魏清婉第234章 視察釀酒坊第551章 樂極生悲第577章 雲氏哭着送別魏若第90章 雲氏羞愧第420章 再做打算第415章 讓魏清婉丟人第577章 雲氏哭着送別魏若第346章 做局第493章 茶水潑刁婦第416章 爲父同意你們的婚事第131章 平安歸來第503章 魏清婉的反應第176章 藉機調戲二哥第299章 如爲男子必不輸你兄長第405章 加固棚子第214章 兔子花燈第144章 是個誤會第336章 逗二哥第133章 我們不用跟她們爭第141章 戰事再起第311章 統籌安排第284章 還是女兒製得住老父親第547章 給二哥做了新衣裳第330章 感覺少爺變了第495章 我陪你去第107章 美味第364章 東施效顰第221章 大妹妹對他很好第375章 忙碌半月第340章 功勞留給小勇哥第64章 不要太過操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