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3章 手機牌照

原本手機生產需要手機牌照這玩意,對想進入手機制造領域的企業設置了門檻,註冊資金在2億元以上,有研發能力、環保方面的牌照,連續經營兩年以上等。

這只是門檻,過了門檻不代表信息產業部會發放手機牌照給你,從1996年開始的手機生產牌照制度對持牌企業管理極其嚴苛,不僅僅是民營企業拿不到,一些合資企業同樣拿不到。

原本這一制度會在2004年的時候終結,但是現在因爲新芯科技推出的手機集成芯片讓手機牌照提前中止。

這要追溯到2002年的時候,原本就有一幫企業想進入手機行業,因爲這是一個高速增長有着豐厚利潤的行業,大家都眼饞這塊蛋糕。

由於被手機牌照的門檻擋在門外,神州數碼、創維、明基、羊城金鵬、京東方等20多家國內外企業曾對手機行業垂涎三尺卻又望洋興嘆。

大家眼饞蛋糕,但是想吃蛋糕沒有那麼容易,做手機還是有門檻的,新芯科技的集成芯片直接幫大家把門檻給打沒了,這下即便有牌照限制,也無法阻止企業們試圖去分蛋糕的決心了。

其中就鬧過非常大的一件事,就是奧克斯在沒有手機生產牌照的情況下,把手機送去信息產業部申請進網許可和進網檢測,奧克斯集團顯然沒有牌照,然後被無情拒絕。

奧克斯也知道自己沒有牌照會被拒絕,他們送審也是爲了找到由頭,那就是起訴,奧克斯公開起訴信息產業部的手機牌照制度違反了行政許可法。

這一決定迅速在業內引起了軒然大波,說白了大家都看手機牌照制度不爽,公開跳出來和部委對着幹,這又是兩碼事了。但是總有人想吃蛋糕不怕死,大量企業出來公開表示這一制度不合理。

“目前國家共頒發手機牌照48張,而生產廠商卻有100多家。不知道這100多家算不算重複建設和浪費投資。如果算,只能說明管制手機牌照並不能避免重複建設和浪費;這實質上一種壟斷保護行爲。

由於牌照資源的緊缺,導致多數手機生產廠商只能通過租牌的方式獲得生產和銷售的間接許可,而一些擁有牌照的企業每年通過租牌就可獲得鉅額利潤,這無疑是嚴重的不公平市場競爭行爲,最終受到傷害的只能是消費者。

《行政許可法》實施以來,文件明確規定了“移動通訊類產品”不屬於確需保留的行政審批和非行政許可審批的項目。這事實上已經排除了信息產業部對手機牌照管制的審批權。”

奧克斯不怕死,多普達同樣不怕死:“我們由於沒有牌照,每年生產手機都只能借中電的GSM牌照,然後產品同時要打上中電和多普達的雙品牌。

我們每年要繳納大量的牌照租借費用,這一成本又會間接轉嫁到消費者身上,我們國家對於牌照管制的嚴苛程度已經不符合手機市場快速發展的現狀了。

國外已經在發展智能手機了,而我們還在對牌照進行糾結,在國內,即便是周新,也要找持牌企業掛靠,才能推出Mphone。

因爲Mphone1推出的時候Matrix成立時間不足兩年。”

信息產業部一共頒發了48張牌照,其中GSM手機牌照29張,CDMA手機牌照19張,GSM是歐洲開發的移動通信標準,CDMA是世界主流的移動通信標準,在高通將蜂窩通信技術引入CDMA標準框架中來之後,CDMA要比GSM優越太多。

而19張CDMA手機生產牌照裡,除了摩托羅拉一家外資企業外,其餘全都頒給了國內企業。

諾基亞、愛立信、三星、西門子、LG這些企業只獲得了GSM牌照,摩托羅拉是因爲在國內投入了大量真金白銀。

當然這些沒有CDMA牌照的手機巨頭們也不會坐以待斃,諾基亞向首信借CDMA牌照,三星和科健合資成立了三星科健來獲得CDMA牌照。

奧克斯開了第一槍之後,大家意見都很大,吵了大概有一個季度之後,信息產業部開始適當鬆綁,將手機牌照變成審批制,你沒有牌照也可以把手機送來審批,只是審批時間會慢一些。

然後在進入到2003年之後正式鬆綁,如果沒有鬆綁,黃章也能推出魅族,但是價格肯定控制不到一千元的水平。

因爲市場上的普遍價格是,你借別人的牌照的話,每部手機要給100元,像魅族這種小體量的手機,估計不止100元了。

趙經理說:“黃總,伱剛剛解釋之後,從路徑上來說已經開始具備一定的可行性了,把做智能手機進行分解之後,目標更加具體了。

但是我還是很難相信魅族能做到,因爲我在來之前找了臺你們推出的手機進行體驗,你們的設計更多的還是在外觀、外殼材質上面。

在手機系統上,你們並沒有做太多的創新,我體驗過之後推測你們的軟件開發實力應該有限,因此即便門檻降低了,魅族還是很難做到。”

趙經理很看好智能手機領域,Mphone2推出後國外把這個概念炒的火熱,國內的手機制造商也開始言必稱自己要搞智能手機。

搞智能手機要從哪些方面出發,趙經理反而覺得黃章是總結的最好的。

只是黃章實在是缺乏忽悠的氣質,換做傑克馬來,能把趙經理忽悠的一愣一愣,倒頭就拜。而黃章只能乾巴巴說要怎麼做怎麼做。

目前國內還沒有哪家國產企業做智能手機做得比較好,大多都是在傳統手機的基礎上進行一定的改造。

如果市面上能有足夠優秀的國產智能手機,一定會引起大量關注,獲得眼球。最好還能有技術含量,這樣上市都不在話下。

本身國內融資市場對於技術型企業就有特別的優待。

大唐電信98年成立,成立當年就上市了,康佳、科健、波導無一例外都成功在大A上市。

這些和科技沾邊的科技型企業在大A上市難度遠遠低於其他行業的企業。對於投資來說,沒有什麼是比企業上市撈錢更快的了。

說的直白一些,對絕大多數創業者來說,上市都是賺錢最多的路。

趙經理認爲能在智能手機市場佔據先機的企業,上市概率大增,因此他打算大量走訪類似魅族的企業。

黃章聽完後說:“之前我們難做到,是因爲魅族在剛成立的時候賬面上只躺着10萬元。

我們沒有資金去請太多的軟件開發人員,本身傳統手機對軟件的要求就不高,我們當時想的是把界面做的好看,手機界面和外殼一致就好。

隨着我們的產品正式發售,我們也開始慢慢正軌化,未來如果真的獲得了融資,要開始做智能手機,我們一定是會擴大工程師規模。”

黃章知道和新興投資相比,魅族實在太小了,他認爲自己只能靠真誠以及對消費電子行業的瞭解來打動對方。

即便打動不了新興,和對方混熟之後,對方作爲投資圈的人,肯定還認識其他的風險投資機構。

“趙經理,在我看來,任何消費電子產品從有一個大致的概念,要滿足消費者的什麼需求,和市場上競品的區別在哪裡。

到開始設計,成本測算,市場測算,打樣,調整等等,這一系列的過程統統可以看做是一個大型的項目,而創業者在初期,自己就是這個項目的項目經理。

他需要管控好每個方面,我認爲我的優勢在於我懂消費者想要什麼,不管是之前做音樂播放器,還是現在做魅族手機,我都很懂消費者想要什麼,懂得如何去迎合魅族的受衆羣體。

我就是魅族最大的優勢所在。”

這和趙經理投資就是投人的理念不謀而合,此時投資就是投人的概念還沒有被定義出來。

趙經理說:“這樣,我們先投三百萬,你先把樣品打磨出來,我們再談後面的事情,三百萬,佔百分之十五的股份。”

三百萬,在新興投資裡只是一筆小錢,趙經理自己就可以拍板。

黃章說:“沒有問題,但是我要採取同股不同權的模式,我可以在股份上讓步。

比如說三百萬,百分之二十的股份,但是你們獲得的股份投票權是我手裡股份投票權的十分之一。”

黃章是對企業有着極強控制慾的人,即便投資就在眼前,他也會有自己的堅持。

周新在華國太有名了,他的大小事蹟被媒體們反覆報道,像NewPay融資採取的是同股不同權的模式,新芯科技在國內和國有資本合作,同樣是採取同股不同權的模式。

這些被媒體大肆報道之後,中關村越來越多的互聯網企業在和外資談的時候,希望採取同股不同權的模式,只是有的成功了,有的沒成功。

黃章說完後,內心其實是有些忐忑的,他也怕自己提出這樣的要求之後就被拒絕。

趙經理聽完後說:“新興投資在國內也有這麼多年曆史,你應該沒有聽過新興投資有介入過我們哪個被投資企業的具體經營吧。

不過我可以答應你,我也不需要更多的股份,百分之十五就夠了,但是承擔債務連帶責任需要寫進合同裡。”

債務連帶責任說白了就是公司破產之後債務還可以繼續追索到你個人頭上,連帶責任在合同里約束清楚的話,債務會按照具體經營行爲的主體去承擔,也就是說黃章要擔大部分責。

黃章之前就當過高管,他自然知道這是什麼意思,他咬牙說:“好,沒問題。”

趙經理繼續說:“我另外給你一個建議,那就是把公司搬到申海,新興投資不太可能幫你把你需要的投資額全部包乾。

你在做智能手機的過程中肯定需要不同投資機構的投資,目前華國風險投資機構最活躍的地方就兩個,申海和燕京。

但是燕京在電子產業上略顯薄弱,你很難找到足夠的供應商,申海所在的長三角地區則不同,電子工業絲毫不弱於珠三角地區。”

就在趙經理和黃章推薦申海的時候,胡正明在申海和同樣姓趙的風險機構投資人聊着。

“趙先生,小米其實不太缺錢,雖然小米的電子產品定價很低,但是我們靠着薄利多銷還是實現公司的正常運轉的。”胡正明說。

該風險投資人身份不一般,是前申海科投公司的總經理,現申海市科委主任趙爲民。

他在擔任科委主任期間,申海從華國拿到了13.5億的科技創新基金,在華國發布的12個重大科技項目中,申海領銜或參與了其中的11個。

趙爲民在科投的業績也相當不俗,任內的三年時間,科投項目投資收益率分別達到 19%、 18%和 31%。

趙爲民現在雖然不在科投了,但是他還是希望幫科投把小米跑通:

“我明白,我們投資小米也是想着站在申海市的角度對申海範圍的科技型企業進行我們力所能及的幫助。

小米在個人電腦和傳統手機上做得不錯,靠着性價比和供應鏈儘可能國產化的路線發展的很不錯。

但是我們也能看到市場在轉型,未來越來越多的企業開始朝智能手機的方向轉型,申海希望小米也朝着這個方向發展。

我們也是考慮着如果要進入智能手機領域,小米可能會缺錢,所以我們想着給小米投資。

包括後續小米要是想在滬市主板上市,有科投的參與也會更加順利。”

趙爲民作爲科委主任,他看到了智能手機的發展前景,他也知道Mphone帶動了多少上下游供應鏈的發展,所以他希望申海也有自己的智能手機品牌。

在小米之前,申海只有多普達這一個拿得出手的手機品牌,現在多了一個小米。小米無疑比多普達有實力得多。

更別說多普達背後是華國電子集團的江城分公司,和申海壓根不搭架,申海也從中撈不到好處。

申海和周新的合作大多數時候都很愉快,除了漢芯事件被當頭一棒,所以在申海方面看來,還不如繼續和周新旗下的企業深度捆綁。

今天白天一天都在外面,晚上纔回來,這是補今天早上的,明天上午還有,不過明天上午的可能要等烏鴉睡到自然醒才能更了

第130章 工藝難點第212章 2001年尾聲的互聯網大會第264章 公有云第235章 悲哀第46章 遊戲社區改版第89章 產業升級第152章 結束和新的開始第108章 下定決心出售Quora第350章 下一個被擺上貨架的將會是?第36章 搬運?複製粘貼!第245章 小米發佈會第155章 風暴效應第5章 承上啓下的發現第239章 發酵第28章 Yahoo!還是Microsoft第334章 海嘯的前兆第175章 此時不狠,更待何時?第352章 老倒黴蛋了第8章 分享利益第319章 含金量第186章 Mphone的初體驗(4k))第58章 最好的機會第66章 大受好評(求追讀!)第31章 閒聊第18章 被嚇到的吳世強完本感言第6章 輕鬆拿下第351章 新芯的競爭對手們第226章 技術的核心推動力第118章 一魚多吃的高盛第367章 MIPad第115章 世紀交易第357章 蛋糕還是陷阱第26章 riot拆分第55章 人在舊金山ISSCC會議現場第85章 電子支付戰爭將是一場零和博弈第282章 微信支付第118章 一魚多吃的高盛第32章 華國分公司第145章 堅持去做你認爲正確的事第54章 投資的原則第313章 全國產的130nm生產線第278章 獨立自主第151章 行業性的需求第359章 雙線並行第306章 上當的遠不止Xcom第314章 突然陡峭的曲線第316章 40nm工藝的突破第302章 不同的風格第78章 要不要做知識問答社區第274章 什麼樣的籌碼能打動周新第351章 新芯的競爭對手們第40章 IPO第339章 環球同此涼熱第22章 謝邀剛和蓋茨吃完飯第15章 幹掉渠道商的方法(求追讀!)第260章 被拿捏的運營商們第228章 進擊的新芯科技第285章 臉書 臉聊第251章 又一年的過去第265章 趨勢第262章 想要轉型的魅族第357章 蛋糕還是陷阱第279章 坐山觀虎鬥第202章 世界線的變動第13章 驚訝第334章 海嘯的前兆第155章 風暴效應第315章 優勢第254章 驚豔第209章 模式創新(5K)第60章 ISSCC結束後的緊迫感第170章 2000年的喬布斯第372章 終章第314章 突然陡峭的曲線第2章 98年的燕大第13章 驚訝第193章 新芯科技的又一員第10章 離京前第292章 各方動向第13章 驚訝第213章 爲Matrix尋找新的管理者第92章 百度的新聞發佈會第99章 Newman的查理·羅斯訪談節目完第108章 下定決心出售Quora第217章 NewPay開獎第173章 Newman概念股第26章 riot拆分第68章 爲什麼只有Newman可以?第11章 抵達洛杉磯的第一天第331章 採訪第284章 匿名社交軟件第302章 不同的風格第36章 搬運?複製粘貼!第194章 華虹半導體第273章 峰迴路轉第285章 臉書 臉聊第196章 銷量第107章 明新會(求訂閱!)第196章 銷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