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章 築城

ps:馬上就要跨年了,巨火在這裡祝福廣大書友新年快樂,萬事如意!羊年發大財!

京畿三輔、豫州、兗州、青州因旱災和蝗災引發的饑荒越來越嚴重,災難最重的中原地區已是赤地千里餓殍遍地,早有預見的各地豪族囤積巨量糧食,藉機哄擡糧價兼併土地,活不下去的民衆不是舉家逃難,就是忍無可忍之下揭竿而起,大漢王朝再次陷入劇烈動盪之中。

密密麻麻如同蛾蟻般的災民涌向南面的荊州和東面的徐州,數十萬拖家帶口的青州災民源源不斷南下琅琊王國,王國北面的姑幕、東武、諸縣的政務與治安因巨量災民的到來而癱瘓,田地裡尚未成熟的糧食被飢餓的災民啃噬一空,各縣官員嚇得緊閉城門,緊急派遣一批批信使,策馬趕赴王城向國君劉璽告急。

就在此時,又一個噩耗傳來:

郡國中尉蕭建率領的五千官兵被兵力大增的黃巾賊寇一舉擊潰,東莞、東安兩縣城淪陷,副將董階戰死,兩縣縣令及數十官吏被賊寇斬首示衆,魂飛魄散的蕭建在三百殘兵的拼死護衛下南逃莒縣。

琅琊國上下一片震驚,不知兵事的國君劉璽魂飛魄散,左右文武驚慌失措,年邁的國相陰德拖着病體,急報徐州刺史請求援兵的同時,匆忙抽調郡國南部各縣三千官兵趕赴莒縣,責令中尉蕭建穩紮穩將功贖罪,隨後向整個琅琊郡國各縣發佈徵兵令。

由於北面姑幕、東武和西面的諸縣不但緊閉城門毫不作爲,還非常無恥地散佈“夏河富裕、劉存仁德”的消息,導致巨量災民涌向劉存主政的琅琊縣。

截止六月初十,高達十五萬青兗災民聚集在夏河城外,劉存和全縣官吏承受巨大壓力,一面派遣縣尉王杞率部維持秩序,一面緊急調集糧食賑濟災民,其他書友正在看:。

好在魂飛魄散的各大家族在劉存的敲下,紛紛搭建粥棚賑濟流民,劉存緊急抽調經過兩個月初步訓練的五千民團,換上軍裝拿起武器,分赴周邊各鄉嚴密警戒,這才勉強保住了全縣的安定和田地裡尚未收割的糧食。

下午時分,出城安撫災民返回縣衙的劉存再次召開緊急會議,看到手下官員一個個手足無措惶恐不安的樣子,禁不住失望地嘆了口氣。

主簿郭棠等人聽到劉存的嘆息聲,一個個垂頭喪氣羞愧不已。

數日來,要不是劉存及時調遣自家數千僕從,順着城牆外圍緊急搭建兩百五十個賑災粥棚賑濟災民,劉存本人不顧安危每日均深入災民之中安撫慰問,與此同時果斷斬殺三百餘名混在災民中的蠱惑者,恐怕整個琅琊縣境早已千瘡百孔了,其他書友正在看:。

劉存本想向大家通報一下嚴峻的形勢,告訴大家後面還有無數災民源源不斷涌進來,然後分派些任務下去,鼓鼓勁讓大家齊心協力一起面對,可看到滿堂官吏如此的精神狀態,劉存心冷了,再次掃一眼堂上衆人,不悅地問道:“孟大人還沒回來?”

衆官吏擡起頭,很快又無力地垂下,最後還是頗有擔當的郭棠緩緩站出來,神色複雜地向劉存拱拱手,無可奈何地稟告:“大人,孟大人恐怕再也不會回來了。”

劉存愣住了,明白過來頓時勃然大怒,剛要站起痛罵孟煥的無情無義,身後的衣衫被拉了一下。

劉存下意識回頭,看到端坐身後的心腹幕僚公孫沛微微搖頭示意,只能強忍滿腔憤怒,擺擺手把衆官吏全都發了。

公孫沛把滿腹憂憤的劉存請到後院臨時公事房,數日來爲組織災民分流墾荒忙得焦頭爛額的趙溶立刻放下手頭事務,給臉色陰沉的主上劉存端來杯茶水,在公孫沛的示意下坐在劉存的左手邊。

等劉存喝下半杯茶水,公孫沛才嚴肅地問道:“主上認爲手下官員中,有誰可以託付重任嗎?”

劉存再次嘆了口氣,搖搖頭無奈地說道:“路遙知馬力,事到臨頭,這羣官吏中還真是沒有一個敢於擔當的人啊!”

公孫沛微微點頭:“那麼,主上認爲對他們發怒有用嗎?”

劉存一愣,立刻明白過來,放下茶杯恭恭敬敬地向公孫沛施禮:“謝謝先生及時制止我的怒氣,否則不但於事無補,恐怕還會讓人惱羞成怒,甚至心生怨恨,今後就不好相處了。”

公孫沛欣慰不已:“主上不必如此,到目前爲止,主上的所有應對都非常正確,屬下不但看到了主上仁德,還看到了主上高超的駕馭能力和政治智慧。”

劉存擺擺手:“別擡舉我了,要不是提前準備兩個多月,危難之時大家羣策羣力共度難關,恐怕我也只能像各縣那些無良官員一樣,緊閉城門任由成千上萬災民自生自滅了!如今看來,災民的數量遠遠超出原先的估計,雖然五日來,我們已經分期分批把兩萬災民接到小珠山開荒自救,可眼下災民越來越多,若是安撫不好,或者黃巾細作混雜其中煽動蠱惑,整個局面隨時都有失控的可能啊!”

公孫沛連連點頭,站起來從書櫃裡拿出地圖,放到疑惑的劉存面前攤開,然後向另一旁的趙溶點頭示意。

趙溶直起腰膝行半步,靠近劉存微微一笑,指着地圖上新標註的一個袖點詢問劉存:“主上知道這個地方嗎?”

劉存細細一看,發現這個點位於正在開發的小珠山西北三十五里左右,正好處在小珠山和廢棄的黔陬縣城中間,立刻明白趙溶和公孫沛的意思:

“二位的意思是此地可以安置些災民?可這地片方位於齊長城之北,屬黔陬管轄,超出本縣地界很多了,。”

趙溶和公孫沛相視一笑,向劉存低聲解釋:“主上,這個地方原來有座小城池,地名叫枳縣,本朝光武年間屬琅琊郡管轄,後因地處偏僻,水災瘟疫頻發,此城人口驟減,直至五十年前完全廢棄。”

“前日屬下在伯燾兄提醒之下,親自騎馬前往察看,發現此地只剩下個七十餘戶的小村,周邊方圓五十里已變成荒無人煙之地,雖然名義上屬於黔陬地界,但小小黔陬縣城去年慘遭黃巾焚城,如今仍是一片人跡全無的廢墟,屬下等反覆權衡得出結論:黔陬已經名存實亡了,好看的:!”

劉存再次盯着地圖,反覆考慮過後得出了同樣結論,擡起頭對兩位心腹幕僚笑道:“既然這樣,咱們就幹吧,這片地方開墾出來,至少能安置三五萬災民。”

公孫沛輕撫長鬚,頗有深意地含笑問道:“主上,這片地域水流充沛,地勢平坦,土質肥沃,可主上投入巨大人力物力開墾之後,將來如何保住這片土地?難道主上已經非常富有,以致毫不在意爲他人作嫁衣嗎?”

劉存心中一凜,看了看滿臉微笑的公孫沛,再轉向含笑不語的趙溶:“你們的意思是,徹底拿下?”

趙溶搓搓挺直鼻子下的漂亮小鬍子,生出兩根修長的手指再次指向地圖上的袖點:“主上請看,嚴格來說,小珠山及黃島周邊地域,均不屬於琅琊縣地界,而應屬於現已廢棄的黔陬地界,既然主上已耗費巨大精力、投入大筆金錢開墾小珠山及黃島,爲何不順勢將這片本屬琅琊的舊地,一同置於主上管轄之下?”

“而且這片寬闊土地遠離夏河城,地勢平坦,無遮無避,東面三十五里就是主上正在大興土木的小珠山和黃島,若不徹底佔據這個地方,將來如何保住身後的小珠山、黃島及大片土地?”

劉存徹底明白了:“看來大家都想在此築城了,說不定二位先生還想借此良機,以保境安民爲由,讓我去說服國君,批准重建本屬於我琅琊王國的枳縣城,如此一來,既能安置巨量災民,消除暴亂隱患,還能爲國君樹立威望的同時,有效穩定王國統制,一兩年後即可爲國君增加稅賦,一舉多得啊!對吧?”

趙溶和公孫沛撫掌而笑,對劉存敏銳領悟力和政治嗅覺欣賞不已。

大笑之後,公孫沛嚴肅地更正:“主上,咱們不是重建枳縣城,而是修葺枳縣城,重建需要上書朝廷,獲得批准方能實施,而修葺只需我琅琊國君一句話即可,區別巨大,主上不能不察!”

劉存算是開眼界了,凝望一臉嚴肅的公孫沛和趙溶好久,拱手致禮大聲感嘆:“二位先生大才啊!我劉存何等幸運啊!”

公孫沛和趙溶急忙匍匐致禮,齊聲感謝劉存的信任和器重,然後一個說這是屬下分內之事,一個說值不得當不得主上如此謬讚,弄得劉存更爲感慨。

劉存親自去砌上一壺新茶,回來爲兩名同樣心腹幕僚緩緩斟滿,待兩人品嚐之後,非常認真地問道:

“二位先生,以我對國君的瞭解,在如今內憂外患危機重重的嚴峻局勢下,他會同意咱們修葺枳縣城的,僅是安置近十萬災民這一理由,就能讓國君無法拒絕,只是,我們該推薦誰來擔任枳縣的縣令呢?”

趙溶笑了笑:“主上,爲何要重設縣令?咱們準備修復的不是‘枳縣縣城’,而是‘枳城’,我大漢近四百年來,從沒有任何規定說,一個縣不能有兩座城池啊!”

“沒錯!屬下也是這個意見,如此一來事情更爲簡單,國君那邊也無後顧之憂了!以大漢幾百年來州郡劃分之慣例,哪怕將來天下安定,嫉妒之人重提枳城歸屬之事,也會各有道理糾纏不清,到頭來朝廷大多會保持現狀,不了了之的,何況,主上以爲從今往後,大漢朝還能安定下來嗎?”公孫沛似笑非笑地望着劉存。

劉存聽完佩服不已,唏噓片刻哈哈大笑,站起來握緊拳頭沉聲吼道:“築城——”

第65章 鬥智鬥勇(上)第192章 破城第270章 安撫第181章 問鼎之基(下)第185章 圍城(下)第288章 大勢所趨第125章 討董聯盟(上)第17章 出仕第221章 蓄勢待發第142章 雛鷹振翅(上)第82章 整軍(下)第212章 北上(上)第20章 合作第243章 誘之以利(下)第136章 合縱連橫(下)第104章 正奇相輔(上)第149章 壓力重重(下)第4章 鐵山腳下第78章 待價而沽(下)第91章 殺機暗藏第44章 多事之秋(上)第98章 冀州來使(上)第36章 東莞城(下)第2章 絕境第256章 借道(下)第210章 文姬(下)第8章 悄然發力第252章 震懾第285章 歸心(下)第149章 壓力重重(下)第259章 陽謀(下)第206章 縱橫捭闔第285章 歸心(下)第240章 安撫(上)第166章 嶄新格局(上)第100章 順勢而爲(上)第157章 惑敵之計(下)第85章 順勢而動(上)第80章 潛移默化(下)第246章 決戰前夕(下)第92章 橫刀立馬(上)第221章 蓄勢待發第249章 四面楚歌(下)第109章 禍水西引(下)第139章 反制(上)第83章 風起雲涌(上)第159章 泰山之戰(下)第112章 奉詔進京(下)第208章 鷹視狼顧(下)第72章 義釋管亥(下)第85章 順勢而動(上)第101章 順勢而爲(下)第286章 風雲匯聚第186章 步步緊逼(上)第15章 決斷第277章 密談(下)第275章 今非昔比(下)第21章 擴張第204章 急報傳來第122章 世外桃源第142章 雛鷹振翅(上)第197章 嘉獎第182章 報復(上)第47章 當斷即斷(上)第265章 將星隕落(上)第286章 風雲匯聚第261章 決斷(上)第205章 改弦易張第62章 中流砥柱(下)第256章 借道(下)第153章 天下雄城(下)第217章 招攬子龍第33章 攻其不備(上)第150章 無聲殺伐(上)第163章 步步蠶食(下)第196章 徐晃歸心(下)第200章 “徵發”密令(上)第256章 借道(下)第261章 決斷(上)第76章 軍心民心(下)第5章 安身立命之本第76章 軍心民心(下)第105章 正奇相輔(下)第95章 得失之間(下)第143章 雛鷹振翅(下)第34章 攻其不備(下)第236章 顏良(下)第23章 心腹幕僚第143章 雛鷹振翅(下)第96章 建衙(上)第249章 四面楚歌(下)第166章 嶄新格局(上)第4章 鐵山腳下第30章 征途(下)第183章 報復(下)第274章 今非昔比(上)第190章 激戰(上)第104章 正奇相輔(上)第99章 冀州來使(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