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3章 各方反應

聽劉存這麼一說,魯佩長長地出了口氣,馬上又擔憂地道:“如果少帝回到洛陽還能活半月的話,這天下恐怕要更加混亂了。⊥小,..o”

“越亂越好啊!”

劉存並不是安慰愛徒魯佩,而是真心希望越亂越好:“我已經任命管亥爲整編後的大漢帝國陸軍第一軍主帥,張饒爲副帥,率領整編後戰力大爲增強的三個師共五萬將士鎮守河東、函谷關和潼關這三個戰略要地,再有上月編成的洛陽戍衛軍三萬將士,以及實力增強一倍的李劫大河水師兩萬五千精銳在後方策應,根本不需要擔心來自潼關以西的威脅。”

“只要少帝駕崩的消息傳出,管亥和張饒將軍擺出個不願主動出擊的防禦態勢,長安的西涼軍各部很快就會繼續拼個你死我活,甚至更西面坐山觀虎鬥的馬騰、韓遂等人都要加入戰局,趁機奪取更大地盤。”

聰敏的魯佩立刻明白過來,不用多想就已體會到劉存的高妙戰略,坐擁四州、謹守洛陽就能立於不敗之地,任由各路諸侯跳出來,相互征伐又或者割據爲王,然後再以朝廷之命高舉正義大旗,逐一消滅所有的反叛勢力。

二月初一,重返帝都洛陽的朝廷正式宣佈恢復朝政,並以皇帝的名義昭告天下:定都洛陽,改元建安!

建安元年二月初三,系列詔令頒佈天下:

任命趙岐、楊彪、馬日禪等德高望重的十二位大臣“三公”、“九卿”之職;

任命大漢宗親皇叔劉存爲大將軍,統領大漢天下所有兵馬及征伐之權;

任命原青州牧劉曄爲宗正,敕封濟北候;

任命原青州軍將領程驥爲洛陽戍衛軍主帥;

晉升青州萊州太守徐奕爲青州牧;任命原徐州從事糜竺爲徐州牧;任命奮武將軍公孫瓚爲幽州牧;任命軍師中郎將趙溶爲兗州牧;任命原兗州牧曹操爲車騎將軍。敕封鹿亭侯。

系列詔令的頒佈。引發大漢天下的巨大震動。原本或是相互征戰、或是割據一方的各路諸侯,紛紛偃旗息鼓,所有目光都轉向了少帝迴歸之後再次崛起的洛陽朝廷,膽大心細的諸侯們紛紛表態,忠於少帝,擁護洛陽朝廷,並派出自己的使者趕赴洛陽,結交重臣。和正如日中天的大漢皇叔劉存,竭盡全力,爭取自己的利益。

建安元年,二月初八,兗州治所濮陽。

溫暖的夕陽下,修葺一新的城中大營內外戰旗招展人歡馬騰,成千上萬脫下冬裝換上嶄新的青色戰袍和精製鎧甲的曹軍將士仍在緊張訓練,大營中央偏北的高大院子裡卻戒備森嚴,一片寂靜。

正堂雕刻麒麟和雲朵的大幅屏風前方,身穿黑色官袍、頭戴州牧高冠的曹操神色凝重。精光閃閃的細長眼睛半開半閉,緩緩掃視堂中左右列坐、神色各異的十餘心腹文武。

長時間的沉默過後。曹操終於打破凝重的氣氛,不疾不徐地大聲說道:“朝廷的諭令接踵而來,各路諸侯紛紛派遣使者趕赴洛陽,就連遠在西蜀從劉焉手裡接過益州牧位置的劉璋,也傳來擁護朝廷的呼聲。”

“你們倒好,連續三日爭論不休,相互謾罵,相互詆譭,至今仍然沒有個行之有效的意見,說句心裡話,我非常失望!”

意見分歧較大的謀士們深深垂下腦袋,不敢與曹操對視,以曹仁、曹洪爲首主張割據自立、絕不讓出兗州的武將們也都收斂滿臉的憤怒與焦慮,羞愧地彎腰低頭。

曹操的聲音再次響起:“三天前,我就告訴過你們,晉升大將軍的劉子鑑對我做過的承諾,要求你們根據我軍及兗州現狀說出自己的想法,形成一致意見,可是,有些人只顧自己權力地位的得失,有些人一味好勇鬥狠,該爭論的爭了,不該罵孃的也罵了,就是沒有一個人提到皇帝的詔令和朝廷的系列諭令對兗州的平民百姓有何影響,這纔是我曹操最爲失望、最爲難過的地方。”

衆文武終於知道自己錯在哪裡,羞愧之下垂着的腦袋更低了。

曹操嘆了口氣:“你們也很清楚,劉子鑑揮師十萬成功迎回少帝之後沒幾天,兗州東面數月來一直沒有動靜的青州軍悄然增加一倍,糜氏兄弟麾下不聲不響將三萬精銳士卒調到彭城,咱們北面剛完成四個月訓練的五萬冀州軍,也在緊鑼密鼓地進行戰爭準備。”

“若是再加上一直以來鎮守洛陽的五萬青州軍,以及劉子鑑率領西征得勝歸來駐紮洛陽和虎牢關的五萬青州軍精銳,加起來足足二十萬軍隊陳列於兗州周圍,在這樣的劣勢下,你們覺得自己還有多少勝算?誰還敢說能夠保住兗州?”

“可是……總不能眼睜睜看着挾天子以令諸侯的劉子鑑一步步吞併咱們吧?”曹仁不甘地喊出聲來。

在衆人擔憂的目光中,曹操不但沒有生氣,語氣反而變得更爲和緩了:“那麼你告訴我,劉子鑑將會如何一步步吞併咱們?”

曹仁倔強地擡起頭:“他要咱們讓出兗州,全軍開赴長安發起西征,難道不是殫心積慮削弱咱們的毒計嗎?”

一片附和聲中,曹操哈哈一笑:“子孝啊子孝,你到底還是太過自私了,眼光也太過短淺了,你怎麼不提劉子鑑舉薦爲我變革後的朝廷內閣首輔大臣、擴大朝廷行政權、直接限制君主權力並全力推進新政的種種好處?”

“難道……只有領着自己麾下幾萬兵馬征戰半生、打下個不知道是否能打下的天下,才能滿足你的**嗎?爲何你聽不進別人的不同意見,一味認爲自己是正確的?爲何這幾日來沒聽見你提起一句兗州的民衆?”

“子孝啊,別的不說,你知道自己軍中還剩下多少糧食嗎?你知道朝廷的系列諭令頒佈之後,兗州的民心所向嗎?”

張口結舌的曹仁再次低下頭,臉上的憤怒已經被無奈和愧疚所取代,曹仁身後的諸多武將也都慚愧地低頭沉思,唯有對面的一羣謀士緩緩擡起了腦袋,望向曹操的一雙雙逐漸明亮的眼睛裡,滿是欽佩和欣慰。

ps:謝謝on_on、書友1210272936163、飄然思不羣、書友110301180035281、書友150313212451697、051125大大送出的月票!月底了,小火繼續求訂閱、月票和全贊支持!

第67章 環環相扣(上)第236章 顏良(下)第26章 擴軍第142章 雛鷹振翅(上)第72章 義釋管亥(下)第224章 對峙第190章 激戰(上)第137章 謀算(上)第32章 出其不意(下)第108章 禍水西引(上)第96章 建衙(上)第192章 破城第74章 悄然佈局(下)第40章 悄然改變(下)第31章 出其不意(上)第153章 天下雄城(下)第248章 四面楚歌(上)第145章 朝貢(下)第89章 預取先舍(上)第78章 待價而沽(下)東武城安丘黔陬縣夏河城第220章 伺機而動第77章 待價而沽(上)第196章 徐晃歸心(下)第100章 順勢而爲(上)第160章 所謀乃大(上)第265章 將星隕落(上)第158章 泰山之戰(上)第59章 君君臣臣(上)第169章 錯綜複雜(下)第22章 擴張(續)第132章 潛移默化(下)第130章 搶佔先機(下)第284章 歸心(上)第81章 整軍(上)第170章 是非對錯(上)第279章 輕取潼關(上)第156章 惑敵之計(上)第245章 決戰前夕(上)第213章 北上(下)第236章 顏良(下)第50章 招兵買馬(下)第52章 求賢(下)第275章 今非昔比(下)第207章 鷹視狼顧(上)第134章 明爭暗搶(下)第240章 安撫(上)第146章 亂局(上)第16章 餘波微瀾第273章 引而不發第50章 招兵買馬(下)第267章 善後第173章 瞞天過海(下)第11章 最大的糧倉第126章 討董聯盟(下)第158章 泰山之戰(上)第18章 譭譽參半第276章 密談(上)第144章 朝貢(上)第170章 是非對錯(上)第204章 急報傳來第58章 勤王(下)第200章 “徵發”密令(上)第42章 琅琊水軍(下)第37章 利益交換第97章 建衙(下)第186章 步步緊逼(上)第134章 明爭暗搶(下)第247章 麴義授首第216章 破城(下)第200章 “徵發”密令(上)第203章 孰更重要?第229章 牽制第183章 報復(下)第92章 橫刀立馬(上)第276章 密談(上)第152章 天下雄城(上)第169章 錯綜複雜(下)第261章 決斷(上)第22章 擴張(續)第120章 逆水行舟(下)第157章 惑敵之計(下)第179章 駕馭之道(下)第137章 謀算(上)第53章 踏雪訪子義(上)第91章 殺機暗藏第91章 殺機暗藏第179章 駕馭之道(下)第144章 朝貢(上)第143章 雛鷹振翅(下)第73章 悄然佈局(上)第190章 激戰(上)第229章 牽制第67章 環環相扣(上)第268章 羣雄震動(上)第81章 整軍(上)第260章 不歡而散第146章 亂局(上)第75章 軍心民心(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