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3節 學習帝王術

楊廣本人曾被突厥大軍圍困,去救駕的便是李淵的兒子李世民。在那個時候楊廣就對李淵起了異心,一直沒有重用他。只是在河東給他安排了一個通守的小官職。這與他國公的封號根本不搭配。

當時中原一帶有瓦崗起兵,江南有杜伏威起兵,河北有竇建德起兵,關內也有一些兵力順勢而起。這些都對大隋構不成威脅,真正的威脅來自於突厥。那些胡人對大隋的天下一直存有非心之心。

爲了抵禦突厥兵南下,派兩名親信去鎮守北方。帶兵作戰這種事情,是在戰場上拿命在拼,派資歷淺的人去統轄,望不足以生威,威不足以服衆,便容易生亂。李淵畢竟是累世數代的唐國公,也懂得帶兵作戰,不得已纔派他去,同時讓兩名親信架空他的權利。

可兩個親信太年輕了,年輕得以致於李淵在他們的鼻子底下造了反,他們不僅沒有壓制住李淵,還被李淵砍頭祭了旗。

這就是統兵之道。太平盛世用一批士氣旺盛的年輕人入朝,這些人雄心勃勃,一心想有更大的作爲,不得不和一些老臣重臣起矛盾。年齡老邁的老臣、功高望厚的重臣往往委以重任。年輕人想有更大的作爲,便避免不了和他們直面對決,不得不和他們對抗。

新舊兩大勢力相互爭奪時,他們雙方想要保持不敗,只有依靠皇帝的支持才能取得決定性的勝利。皇帝絕不能讓年輕人打倒老年派,也不能讓老年派壓制年輕人過重,必需讓他們勢均力敵,或是哪一方面稍弱一些都行。

當皇帝的便可以在他們兩大陣營中調控支配,不至於被權重的將軍丞相們架空,也不至於過於走年輕人的偏激路線。這就是帝王控,帝王之術。

其實也這不全是故意爲之,任何時候都有這樣的年輕人,任何時間也都有這樣的重臣。當時的年輕人經過一段時間,自然而然會成年老的重臣,而重臣的子孫早晚也會入朝成爲年輕人,人才代代更替,才形成生生不息的人才源泉。

李淵是個異類,年齡老邁卻具有年輕人的雄心,權高望重卻不坐享其成,一心想着攻打天下。這是我的失誤,我看錯了他。主要還是他裝得過深,我被他矇蔽了。

第二條便是要及時汲取臣下的意見,以天下百姓的安居樂業爲重心。這是我以前犯下的最大過錯。官宦因爲每個人的出身、學識、立場、理念和對待百姓的態度不同,會形成不同的政見。不能只聽一個人的,哪怕明明知道他是大忠臣,也要聽一聽對立面的意見。奸臣能做到和忠臣一樣的位置,自有他可取之處。

天下人九成是平民百姓,官宦纔不到一成,要養活官宦是分分鐘的事兒。也只有借用這不到一成的官員,上到丞相到至縣令,才能把政令發佈出去,給予百姓以恩慧。如果做不到控制各種官員和聽取各種不同的意見這前兩條,第三條百姓這一關就生活困難。到時候不到一成的官員無論如何都降服不了九成的百姓。

大隋滅亡就滅亡在我玩火燒了自己!現在醒悟過來,希望把這個痛苦的經驗和你一起分享。你願意按我說的去做,那就放開手腳去做。不想做,我也不勉強你,但還是請你對百姓好一些,他們和現在的我一樣,都過着非常痛苦的日子。

李棟以前帶兵作戰,對這些看不見硝煙的戰場,從來沒有接觸過。如果說在戰場敵我分明,那麼在朝廷之中的敵人則是自己人,一個個身擔要職的肱股大臣。戰場上的敵人容易解決,而身邊的敵人,天天相處,朝夕相伴,未免便會麻痹大意。事實上,這種看不見的,潛在的敵人才最爲擔心,要廢盡腦汁才能收服他們。

打天下容易,坐天下難便由此而來。因爲你看不清誰是真的忠臣,誰是大奸臣。忠臣完全可以在權勢達到一定程度以後奪權,從忠臣變爲奸臣,而奸臣還是奸臣,終生以個人私利爲目標,坑害忠良,坑害新人,坑害皇帝,坑害一切影響他既得利益的人。

但是爲了管理天下,你還不得不任用他們。有些時候那些無孔不鑽的奸臣則比忠良更容易辦成一些事情,因爲忠良會勸諫,阻止你去做讓你高興的事兒。而奸臣只會順衆皇帝,一切圍繞着皇帝轉。

李棟不禁想起了那首歌詞:雙眼看得清風雲,卻看不清心如海深。

楊廣發了一大番的感慨和真知灼見以後,似乎有些累了,呼呼直喘。但是李棟並沒有放過他。李棟主要想向楊廣請教,如何處理後丶宮之事,還包括向蕭皇后請教。因爲他正是被顏如玉姐妹二人的事鬧得頭疼,四處閒逛釋放心情的時候,偶然間見到楊廣的宮殿才推門進來的。

楊廣聽了李棟的話以後,轉身深情看了一眼他的愛妻蕭皇后,說道:“女人分爲兩類,一類是幫助你打天下的賢內助,一類是隻看到你身上的光環,倒貼過來,企圖不費一刀一劍便坐擁你流血犧牲攻打下來的榮花富貴。對於第一種女人來說,你要像對待親人一樣對她們。天下有一半是女人,女人的力量也不能輕視。處理好了女人的事情,就等於處理好了千千萬萬個家庭的事,這是天下安定的基礎。”

“對於那些像螞蝗一樣趴在你身上吸血的女人,你就要像脫衣服一樣把她們脫掉。萬事皆空啊!再美貌的容顏在年老以後都是過眼雲煙,爲了一時的愉快而把千秋萬代相傳的江山弄丟了,這樣的例子比比皆是。江山丟了就是丟了,主要原因不在女人身上,而在男人自己身上,自己沒有自控力,又怎麼能怪到女人是紅顏禍水?”

楊廣說着說着身體就承受不了了,臉上冒冷汗,順着臉頰往下流。

李棟聽得幾乎是驚心動魄了。楊廣說幾句話都要冒冷汗,不得不說他年輕的時候那些桃丶花案掏空了他的身體。在沒有宮內醫官的藥物支持下,他的身體虛到這種程度。不得不說,楊廣對此是有深刻的體會的。

李棟從榻榻米上起身,安慰楊廣道:“隨後我會派一些人來侍候你們,你是本朝封賞的第一個王,自然要保護你的安全。今天你也累了,我也不在這裡久留了,稍後有時間,我還會再來看望你們,再聽你的指點。”

楊廣費力地從地上爬起來,對李棟連連擺手稱道:“我們需要什麼人都來打攪我的清休。我們現在雖然苦了一些,但過得很充實,只希望過着這樣平凡人的生活,千萬不要再派其他人來了。”

蕭皇后也表達了相同的意見。

李棟一笑道:“你們放心吧,我派人來是幫助你們的,他絕不會對你們的清修有任何的影響。你們現在生活得太艱苦了,我看了都揪心。至少讓你們衣食無憂。你們每在大唐生活一天,我心裡便感到安慰一天,這是我對你們二人小小的私心,和大唐無關。”

楊廣平時四手不伸,衣食住行一切東西都要依靠蕭皇后。楊廣出於減輕她的負擔這個原因,才同意了李棟送來一些僕人侍候他們過日子。要不然的話,他肯定不會接受一個動不動對他橫鼻子豎眼的惡奴。

當李棟從楊廣的宮殿出來以後,心情大好。不僅找到了如何處理顏家姐妹二人的方法,也找到了治理國家的大舉措。真可謂是意外的收穫。都說家有老人是一塊寶,李棟從來沒有這樣覺得,現在才明白,此話一點不假。如果沒有一個失敗的楊廣的悔悟,自己還不知道吃多少虧,栽多少跟頭,才能醒悟過來。

至於楊廣說的女人的事情,李棟和他有不同的見解。任何女人都有屬於她自己的幸福和人生,皇帝一個人獨霸在宮中,給予不了她們屬於一個哪怕是普通平常女人的幸福,還讓讓她們天天過着朝思暮想的苦日子,何苦呢?

顏家姐妹絕對不是貪圖自己的榮華富貴而留在宮中,偏偏相反的卻是她們一直堅持平民視角,執意要離開宮中。這樣具有凡心,塵心的女人,何嘗不是自己一直苦苦尋找的,愛男人比愛她自己更多的黨雨芊的一個化身?

李棟弄明白了顏如玉姐妹倆的真實內心以後,也找到了對付她們的辦法。那就是要放她們出宮。愛不等於擁有!愛她就是讓她們過上幸福的生活,而不是留在自己身邊,讓她們天天不開心。

但是現在天下還沒有大定,她們出宮以後,李棟還擔心會遇到各種各樣的麻煩。放她們出宮絕不是現在這個危險時刻,而是將來。那時候,大唐天下平定,幫他們特色一個年輕的將軍嫁了,豈不是更好?雖然這樣對自己的內心來說,有些捨不得,可是自己只是答應顏老爹,照顧她們的生活,並沒有說一定要娶她們爲妻不是?RS

第170節 元和殿稱霸第194節 抗旨要殺頭第116節 竇建德之計第208節 張須陀之死第206節 大海寺之戰第211節 天道故人心第63節 單弓換長槊第279節 張金稱沒死第166節 啞巴吃黃連第347彌天大騙 局第340節 貨於帝王家第146節 再獲帝王贊第349節 提拔程咬金第4節 雨來風滿樓第341節 彈指十年間第267節 江山與美人第2節 危急白身出第240節 驚天大陰謀第21節 夾縫求生存第167節 你就答應吧第133節 軍糧埋草地第241節 他下的毒手第244節 調和翟李怨第244節 調和翟李怨第190節 避嫌速完婚第152節 與公主相擁第206節 大海寺之戰第90節 激戰醉香樓第147節 親兵的作用第308節 一敗李世民第311節 一路向南去第145節 歷史的走向第92節 刺客劉黑闥第210節 故人兵戎見第148節 帳前衆生相第214節 四海鼎沸第151節 刁蠻小辣椒201節 神奇的搭佩第213節 惡人王世充第24節 俠義擺中間第165節 夜半悚然聲第108節 歷史與小人第241節 他下的毒手第287節 詔告天下書第213節 惡人王世充第172節 深藏功與名第139節 親兵千牛衛第212節 妙手盜手槍第279節 張金稱沒死第297節 張須陀出山第250節 羅士信被坑第162節 專等你來鑽第308節 一敗李世民第332節 一天娶四妃第214節 四海鼎沸第325節 點醒夢中人第4節 雨來風滿樓第280節 施展美男計第43節 忠義勇三全第32節 衙堂出鬧劇第209節 釋放後遺症第228節 上將伐謀第200節 神秘客光臨第351節 臨行密囑咐第206節 大海寺之戰第186節 隋末諾貝爾第260節 去而復返第154節 瓊華殿異影第233節 出奇的意外第150節 不堪的一幕第247節 打一百軍棍第80節 東阿作月老第290節 政治家蕭後第151節 刁蠻小辣椒第137節 帝諾值千金第89節 發財的良機第275節 顏如玉遭險第162節 專等你來鑽第303節 學習帝王術第251節 螞蟻最威風第238節 李棟的舌功第97節 花魁顏如玉第31節 齊郡遲遲兵第224節 雙鐗奪雙雄第21節 夾縫求生存第309節 戲弄秦叔寶第323節 秦瓊遭圈禁第71節 巧對泗水崗第10節 一朝凱旋歸第175節 攻如霹靂驚第148節 帳前衆生相第123節 冷眼看勝敗第278節 長安來消息第5節 奇謀淆西東第86節 誤入後花園第95節 秦門雨紛飛第293節 一謀勝千軍第130節 隋煬帝駕臨第146節 再獲帝王贊第264節 十五鬧燈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