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小純純網純的。趙婉婉不敢閃躲,硬生生接了這一砸,幸虧那擺件只是一件小小的擺件,景王砸的時候,也沒有用多少力氣,只是額頭還是被砸出一個洞,鮮血順着額角往下流。“王爺,婢妾愚鈍,實在不知道這錯從何處而來?”
趙婉婉知道,這個錯,她不能認,認下了,就等於斷了自己的生機。當然,她也不能全盤否認,至於怎麼承認,怎麼否認,本身就是一個技巧。
景王沒有想到趙婉婉會如此硬氣,不由有了幾分心虛,擔心自己是偏聽偏信,誤會了趙婉婉,看着趙婉婉的額頭上蜿蜒流下的血跡,景王忍着滿腔的怒氣道:“紅纓屋子裡的胭脂,還有你送給其他侍妾的胭脂,是不是寶脂齋的?”
趙婉婉點了點頭,承認道:“是婢妾送的,當日,婢妾聽人說,這寶脂齋的胭脂是數一數二的,婢妾才肯花大本錢從外頭買回來的。”趙婉婉自從知道寶脂齋的胭脂有問題,就打定了主意,要用寶脂齋的胭脂,給自己掃清障礙。因爲寶脂齋的胭脂在京城裡是出了名,縱然事發,也沒有人會懷疑她事先知情這胭脂有毒。只要她一口咬定,胭脂是她買的,卻不是她做的,有毒,也不是她下的。不管是王爺還是王妃,都發落不了她。
景王聽到趙婉婉承認胭脂是她買了,不禁冷笑數聲,然後看着趙婉婉的眼睛一字一字道:“如果孤說,這胭脂有毒,你信嗎?”
趙婉婉大驚失色,跌倒在地,頻頻搖頭道:“不,不可能,婢妾也是用那個胭脂,怎麼會有毒?”
“哼,你可知道是什麼毒嗎?據說用了這胭脂的女子,以後就不能生育。”說到這點,景王有點咬牙切齒,他現在急需子嗣,偏偏後院的美人雖然多,卻沒有一個生下男孩。只要事關子嗣,景王就特別慎重。這也是爲什麼景王會親自過來的原因,若是趙婉婉真的禍害了王府的子嗣,景王將她千刀萬剮的心思都有了。
許是看出景王眼裡的殺機,趙婉婉立即大呼冤枉:“王爺,婢妾冤枉,婢妾真的冤枉。”
說着,趙婉婉就撲到自己的妝臺前,從抽屜拿出胭脂,獻寶似的給景王看。“王爺,你瞧,婢妾也是用這種胭脂。若是婢妾存了這種心思,怎麼敢給自己用?”
景王望着胭脂,說不出話來。在景王的認知裡,若是知道胭脂有毒,怎麼敢給自己用?可景王不知道,內宅的陰私手段,比朝堂上的明爭暗鬥,也光彩不了多少。甚至,內宅的婦人,做起事情來,要比男人更陰毒幾分。
趙婉婉俯身泣道:“王爺,婢妾真的不知這胭脂裡頭,竟有如此的乾坤。若是王爺不信婢妾,婢妾也無話可說,只能以死表清白。”說着,趙婉婉就起身往一旁的柱子撞去,當然,趙婉婉也知道,景王不會讓她死的。
果然,景王見趙婉婉尋死,伸手一拉,將她甩到地上,“胡鬧,一哭二鬧三上吊,孤真的看不出,你竟是如此淺薄的婦人。”
就在景王氣得破口大罵的時候,門外傳來了丫鬟的聲音:“啓稟王爺,王妃身邊的嬤嬤來了。”
景王聞言,望向了趙婉婉一眼,然後金刀大馬坐在榻上,冷聲道:“傳。”
那嬤嬤一進來,就看到王爺坐在榻上,趙夫人卻跪在地上不敢起身。
規規矩矩行了一個大禮,然後嬤嬤慢條斯理道:“奴婢是奉王妃之命,將趙夫人要的佛經送過來。”
“佛經?”景王的眼裡閃過一絲狐疑。
“是趙夫人跟王妃,要抄佛經給王爺祈福。”嬤嬤笑着回答:“王妃說她這份心意可嘉,就允了她。”
景王的眼裡閃過一絲譏諷,這種手段,屢見不鮮了,那些女子,明着抄佛經,暗的滿肚子男盜女娼的。說來說去,無非是想引起自己的注意,然後趁機爬上牀。
“既然如此,那你就留在屋子裡好好抄佛經,反省你自個兒。”景王想也不想,就說出這樣的話。景王沒有直接證據懷疑趙婉婉,但他對趙婉婉還是有了幾分懷疑。要她抄佛經,與其說是懲戒,不如說是,將趙婉婉拘起來,免得她在背後使手段。
趙婉婉聽到這句話,低垂的眼眸露出一絲怨恨。好個心毒的王妃,好個薄情寡性的景王,當然,還有那個賤人紅纓。這景王府,壓根就是一窩蛇鼠,明着是錦衣玉食的生活,實際上,卻是人間的地獄。
一旁的嬤嬤聽到王爺同意,暗暗佩服王妃的手段,這樣子做,不但讓那趙夫人更恨紅纓姑娘,還將禍水東引,讓王爺對趙婉婉起了疑心。日後,只要趙婉婉不死,殘害子嗣這黑鍋,她就背定了。
嬤嬤將佛經給了趙婉婉,人就離去了。景王自然也不會多待,等嬤嬤一走,景王就直奔紅纓的院子而去。
看着景王離去的背影,趙婉婉死死咬住下脣,此仇不報,她就不是趙婉婉!坐在妝臺上,看着流血的額頭,一個歹毒的計劃,隱隱浮現在她的腦海裡。
嬤嬤回到了王妃的院子,自然將自己看到的場面一五一十說個清楚,末了,她奉承王妃道:“按奴婢說,這府裡少了誰都可以,唯獨不能少了王妃您啊。”
王妃淺淺一笑,然後將趙婉婉寫的詩詞,一張張扔到火盆裡燒掉。對於趙婉婉,王妃的心底很清楚,這個女人,原沒有外表看上去那麼簡單,若是給她機會,只怕自己未必是她的對手。看着那些詩詞化成了灰,王妃才幽幽道:“本妃若真有這等本事,今日,也不會落到如此地步。”
“王妃——”嬤嬤聞言,不禁露出了一絲憂傷,“過去的事情,你不要再想了,想了也無用。倒不如好好養好身子,日後再……”
景王妃聞言,嬌小的身子一抖,然後側着臉,望着鏡子裡倒映出的那個人,雖然五官很像,可鏡子裡的人,滿臉的滄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