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丫鬟約莫十三四歲的模樣,長得十分清秀,着了身橘黃色的衣衫。本是個挺秀氣討喜的丫頭,但此時卻沒了規矩一副神色慌張的樣對着衆人。
錢氏見後忙沉下了臉,齊媽媽識得臉色但又認出這是薛弄熙屋裡的麥芽,心知又是涉及了四姑娘的事。當下轉身就拉了還喘着大氣的麥芽往一邊走過幾步,斥道:“什麼叫不好了,你懂不懂規矩?!”
那旁薛俊然見這場面,先一步對薛仁康做了請的動作,面朝着院門道:“二叔,侄兒先引您進屋去。”
宅院裡的事情,薛仁康也無心打聽,點點頭就轉身與錢氏告了辭進院去了。但廖氏很明顯的對這突然出現的丫頭很感興趣,好奇地上前近了幾步,出聲問道:“發生了什麼事?”
錢氏瞭解自己小女兒平日裡的作風德行,總是大驚小怪,一點小事也喜歡虛張聲勢弄得人盡皆知。剛看到麥芽身影的時候,心裡就懊惱着怎麼早不來晚不來偏在二房人剛回來的時候出岔,心腹齊媽媽一貫最擅長處理,她並不想當着衆人的面多過問。
不過現在既然廖氏都開了口,她便也只好擡頭隨着她的視線望向麥芽道:“出了什麼事,沒見二夫人與兩位姑娘回府了嗎?一點規矩都沒有,莽莽撞撞的,留你們在姑娘身邊定會惹出是非來。”
錢氏這話一說完,那麥芽哪還顧得及一開始齊媽媽對她使得眼色,當下就“撲通”一聲硬生生地跪在了地上,先給廖氏與薛如錦薛如冪幾人請了安纔對錢氏認罪道:“奴婢知錯。”
廖氏眼尖,其實早就看出了麥芽是薛弄熙屋裡的人,此時接着錢氏的話故意點破道:“這丫頭瞧着眼熟,是熙兒身邊的吧?不少字”
她曉得那四侄女的闖禍本事與以前的錦兒不相上下,但過往的時候每次都是長房看着自己女兒的笑話,自己卻不好拿她們屋裡的事放在嘴邊說。今日錢氏更是過分,她們大門都還沒踏進,就開起錦兒的玩笑。
這一刻廖氏心裡極有把握,錢氏是絕對不會對自己發作的。因爲如今娘娘成了皇后,說到親密,當然是與自家老爺這個親兄長比較親。不說其他,就衝着她爲後第一年中秋節就求了聖上特地下旨讓他們一家回燕京過節,這份重視就不言而喻了。
廖氏的話剛撂下,錢氏就是不想當着這麼多人的面處理都不行了,甩了甩手裡的帕就對着麥芽道:“麥芽,說吧,到底是出了什麼事?”
麥芽擡頭,怯怯地望了一眼錢氏纔回道:“是、是四姑娘她……她”
見她眼神不安、閃爍其詞,廖氏便接着問道:“是熙兒,熙兒怎麼了?還不快說,你這丫頭到底誰安排的,怎麼連句話都說不順暢?這樣的人能安在姑娘的屋裡?”
廖氏一副緊張侄女的模樣說完,又忙轉身看着錢氏道:“大嫂,你也太放任手下的人了。”
錢氏表情尷尬,心知自己這弟妹今日是抓着事不放故意來含沙射影數落自己了,心裡對麥芽更是不滿,她有事就不能過個時刻來找自己嗎?斜眼睨了她道:“是不是你們又引着姑娘做了什麼事,我就知道你們幾個是不安分的,早晚把你們調了開來。”
見自家夫人受了二房的氣現在只好拿丫頭出氣,齊媽媽忠心地上前攬下廖氏之前的問題,恭敬地回道:“二夫人,是奴婢的錯,識人不淑,讓這樣的小蹄近了姑娘的身。”
府裡各院的丫鬟婆配置都是要先經過齊媽媽點頭的,其實四姑娘屋裡老是出岔,她確實也有責任。
而麥芽此時已然是一副苦瓜臉,心裡也無比後悔,她怎麼就沒看清情形就過來稟報呢?
早就聽府裡的老人們常說,這大夫人與二夫人私下裡鬥了很多年,而大夫人最喜歡的也就是在二夫人面前做大,樹長房的威嚴。如今自己是本沒有責任,卻搭了個誘主犯錯的罪名了。急得她汗水直流,卻也心知不能再耽擱回話,低着頭一咬牙就直稟道:“回夫人,是三姑娘落了水。”
“什麼?玉兒那孩,怎麼會這樣?”
廖氏大聲驚呼完又瞧着錢氏急急道:“大嫂,這好端端的姑娘怎麼就落了水?唉,那孩也怪可憐的,陸姨娘早早就不在了,出身比不得熙兒,爲人又沒家裡的衆姐妹機靈,得嫂嫂的歡心。但是嫂嫂您是當家主母,雖然日益操勞,府裡府外忙得不可分身,但怎麼都要顧及這些家中的孩啊。”
錢氏被廖氏的話堵得夠嗆,不禁在心裡冷哼着想:今日倒是輪到她來教訓自己了?真以爲靠了皇后娘娘那個親姑她就能成爲國公府的當家女主人,也不瞧瞧什麼叫長幼尊卑!
雖然心裡忿忿,但錢氏畢竟是個沉得住氣的。此時咬了咬牙一時卻想不出什麼恰當的話來回應廖氏的話,其實也不是她沒法反駁,關鍵是二房纔回來,自己得和氣些。於是乾脆不去搭理錢氏,轉身凌厲地望着麥芽,質問道:“三姑娘是怎麼落水的?現在可怎麼樣了?有沒有請大夫來瞧?”
接二連三的問話,是錢氏對三姑娘薛弄玉無比的重視。
薛如錦在一旁站着,自然聽得出從一開始自己母親與錢氏彼此間說話都是夾槍帶棍的。只是此時倒是自己母親說的有些欠妥當,畢竟這薛三姑娘先落了水,她不問傷勢如何反先與錢氏說起道理來,讓下人看着總歸是落人口舍。
“是、是三姑娘來找四姑娘,不小心跌進了海棠院外面的小魚塘裡。”麥芽一邊回答又一邊瞅着錢氏,見她臉色越來越暗忙補充道:“夫人放心,三姑娘並無大事,已經送回了玉梅園。現在、現在就是四姑娘那還有點事。”
關於薛弄熙的什麼事,麥芽說的極爲含蓄。但是錢氏也明白,定是自己那不成器的女兒又闖了禍或是耍性來了,此時真是怒火中燒,怨起親女發脾氣也不換個日。轉身注意到衆人都瞧着自己,清了清檔喚了齊媽媽道:“先將二姑娘與五姑娘送回住所,派人好生伺候着。”
“是。”
齊媽媽走到薛如錦與薛如冪身邊,笑着客氣道:“二位姑娘,請隨老奴來吧。”
於是薛如錦與薛如冪便紛紛同錢氏與廖氏欠了身才跟着齊媽媽往西邊的道路走去。
等小輩們離開了,錢氏纔不好意思地對着廖氏道:“是家裡的一些瑣事,讓弟妹笑話了。”說着搖了搖頭繼續道:“熙兒那孩就是頑皮了些,這陣惦記着錦兒侄女心情有些煩躁,我也說過她了,今日就是不知怎麼鬧起性來了。你也曉得的,熙兒自小和錦兒就比較談得來,今後二人做伴就好了。”
廖氏“呵呵”一笑,看了看還跪着的麥芽頗帶了幾分深意道:“大嫂見外了,您還是去看看熙兒吧,別整出什麼事來。”說着伸手就着董媽媽湊上來的手道:“我也該回去伺候老爺梳洗下,大嫂,那就午膳時候見了。”
“哎。”錢氏笑着應道,等見着廖氏轉身,人的身影消失在院門裡,才漸漸收起那僵硬的笑容。
錢氏帶人往海棠院那走去,她去勢洶洶,一副打定心思要好好管教下女兒的準備。可等到了海棠院外,人未踏門檻就見薛弄熙興沖沖地跑出來,直將她撞了個滿懷。
勉強站住身,錢氏看清是自小疼愛的小女兒,頭一次大聲喝道:“你這是想到哪去?”
薛弄熙一手提着裙襬一手撫着額頭,好不容易站穩,待聽得母親問話,臉上閃過驚慌,嚥了口口水上前抓着錢氏的衣袖反問道:“母親,他今日上門來,您爲什麼不答應他?”